人文教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时间:2022-05-04 10:17:02

人文教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自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务工作者兢兢业业、舍己奉献奋战在疫情一线,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致敬守护生命的英雄们。知其艰难而赴之,德之至也,在这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也为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该文在梳理我校医学人文课程设置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治理教育方略进行了有效的研究和讨论,从理念、手段等方面创新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以此,整体推进创新医学人文教育的方式方法,评价体系和工作格局,以期探索适应新形势、新变化下的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提高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效性和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医学人文素养是作为医学人文教育中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内在的始终不渝的信念,其指比较稳定的、基本的、适应时展的高尚人格修养。医疗护理技术是一门关于人的技术,因此在教育中注重人文素养构建及其精神的培育是十分必要的,其强调的是重视人在健康疾病过程中的个性发展、满足人的需求、尊重人的权利以及对医疗保健的关注[1]。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医学院校开始重视医学人文教育,经过30年的发展虽取得一定成绩,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2]。在我国,医学人文课程设置缺乏整体性和阶段性思想,一方面要考虑课程本身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另一方面研究外部环境对课程具有什么样的要求,两方面结合,确定医学人文课程位置;课程设置缺乏连贯性[3],大学高年级及研究生就读期间几乎不涉及医学人文课程,尤其进入临床实践注重操作技能考核和专业知识掌握;学科壁垒出现,医学人文学科本来就蕴含着相关学科的渗透[4],近年来,医学人文课程之间和与其他医学课程之间壁垒现象突出,出现不合理且封闭的学科划分,材料范围狭小,甚至清晰到分析工具的单一,不利于多学科融合创新解决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20世纪90年代,法国教育部和卫生部首次提出把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各科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不拘学科界限的人”[5],自20世纪50年代起,英国对医学人文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设置医学人文综合性课程,构建合理知识结构,并制定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三方面目标[6]。调查还显示,我国医学院校较欧美国家更加注重医学人文课程设置的系统性,且与其人文课程占总课程数量比重为20%相比,我国医学人文课程的比例偏低[7],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是百年树人的过程,是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过程,期间实现医学人文素养与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两个重要的载体是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8],为医学人文教育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1医学课程应富含医学人文精神

1.1医学院校人文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在全球化、信息化等激烈的社会变迁,全新的、多元的青年群体应运而生,然而新历史时代的青年,特别是青年大学生,他们的理想追求、信念立场等研究领域世界范围内交融博弈激荡一直学术界高度重视,大学生绝大多数渴求知识和创新探索,然而,他们也有其自身缺点:网络时代辨别是非能力不强,缺乏政治经验和生活经验等。在这个交汇点上更需要重新获取十分强劲的精神“内需”作为大学生发展的原动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理所应当以更加开放的观念、动态的视野、积极的行动,主动顺应环境背景的变化[9]。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医学高校医学人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人文课程中与思想政治元素互相糅合,使医学人文学科推行“课程思政”改革[10],采用“思政+人文”框架,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获得丰富的人文情感体验,从而有效地提升育人效果。然而,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并非易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久久为功,方能善作善成。

1.2人文引领创新医学课程

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教育提出新要求,需要更新医学课程,使其具备适合新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的知识结构和智力结构。为更好的发挥医学人文课程的人文性与实践性,医学人文教育中重点围绕运用一贯整体设计的三维目标,即在教学任务目标设计上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突出医学人文工具性的重要特征,根据理论知识进行理解,会收到事半功倍效果;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要求重视学生主体性,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揭示规律,提高学习效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渗透人文性和正确价值取向,把人文素养化为科学的思想方法。即在整合上做文章,将医学人文课程的基础课程进行细化重组,力求实现教学从形式到内容上的一贯整体,目前这种教育理念在医学人文教育的教学效果上极具实效性。其一,课程整合。各年级医学人文课程是衔接的,由课程目标把大学培养全过程分为3-4个阶段,有总目标,有各阶段目标。其一,医学人文课程衔接妥当,如果衔接不当就无法互相借力,而课程整合就有这种优势,例如高年级人文课程可以在低年级时涉及,有些暂时不理解没关系,随着学习和实践的深入会逐渐理解。其二,一些医学人文知识可以分专题整合,如:卫生法规、关怀技能、职业道德、医患沟通等,这是一种减轻学习压力的做法,更为科学的做法是全部课程进行整合,这个过程中学校可以组织专项课题来研究。最后,现今不同的医学人文课程可能由不同的老师讲授,因此采取的教学模式不同,学生不能很好的延续和过渡,虽然不同年级学生知识基础不同,但是教学理念是可以共同研究把握一致的。其二,智能培养。智能是智慧和能力的总称,主要从激发潜能、独立思考与工作和自学能力方面入手,培养多变思维模式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应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前医学人文课堂教师满堂灌、学生记笔记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知识固然重要,但知识不等于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医学生主观能动性不足,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匮乏。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在人文课堂知识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教给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着力培养出会学习、善思维、勤探索、能创造的创新型医学人才,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构建以任课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为此,提倡压缩课堂理论学时,增加自学和课外实践时间。

2构建医学人文与医学核心课程的桥梁

首先,在细化课程培养总目标、阶段目标后,分解课程教学内容,应拓宽医学人文与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间知识融合与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将医学人文课程的工具性与知识性及医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从而初步获得人文意识。再有,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或许有人认为不同课程的学习与成绩都是独立的,必须保持明确的分界线,但在这种理念下的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现实问题只能束手无策,然而,学生却能在这种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医学核心课程教学要注意与医学人文之间的联系,制定系统化、多元化、层次化的医学课程体系。最终,在学习医学核心课程时能够学到人文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人文课程中也能汲取课程营养,充分拓宽医学人文课程学习天地,对接高校医学生培养总体目标,引导学生在跨领域的学习平台中实现人文知识与医学核心课程的整合,以提高人文素养,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

2.1医学人文与医学核心课程思政

医学人文课程与医学核心课程一脉相承,具有相同的课程总目标。打破人文课程自我封闭体系,把育“人”作为人文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医学核心课程中除了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这两项基本核心能力以外,医疗工作尚需要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伦理道德与法律以及关爱他人等特定能力均需以医学人文课程为依托,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见图1)。

2.2医学人文课程与医学核心课课程综合评价体系

随着社会发展的深入,民众对医疗服务要求不断提高,大量的有关医学教育的影响、医学教育质量的全球性会议共识等议题的研讨证实,引用OSCE(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ination)考核办法,这一办法是在1975年,Dundee大学的R.M.Harden博士建立的一种新的临床能力考核方法,模拟多个临床场景(考站),考核操作、实施评估等内容,OSCE由若干“站”所组成,每一站都针对不同的考点考核学生除医学专业知识以外的更多的富含人文素养知识和能力的考核,实则构建这一课程结合评价体系,是富有生命力的考试模式,每站考察学生的技能、人文关怀能力、理解力等,在这一评价体系中医学人文课程向学生和教师提供反馈信息,有助于培养真正德才兼备的合格医学生进入医疗卫生系统,使之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人格、态度,这是医学核心课程考试所无法达到的(见表1)。

3创新人文课程体系实施路径分析

3.1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医学人文课程

学习贯彻2019年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成长规律,对当今大学生而言,一方面,他们要坚定理想信念,深入了解历史文化,另一方面,还面临着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和稀释,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定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推动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实施知识内化,能力转化,素质活化的过程中,与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建设紧密结合。

3.2树立“三全育人”思政格局,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在历史进程中,各个方面突破和重塑上带来社会调整中的痛感,大学生面对就业、生活、工作、婚恋等,可能会出现信念不坚定,不能全面客观的认识世界,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扎实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教育,推动形成优良学风,在校期间打牢专业功底,练就过硬本领。因此,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科研能力,提升教学质量,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优质的服务感染学生,创造健康的育人环境。

3.3拓展教学方法,引导自主学习与实践

医学生通常接受4~5年的课堂医学人文教育,基于该文之前论述的一贯整体的理念,在教学方法上全过程一贯之,如“翻转课堂”,学生进行自学,完成“预习单”,在课堂上展示表演;学生分组围坐合作学习,以问题为中心,调动师生双方积极性。改进实验实习课,加强技能训练,在临床实践中,能将所学的医学人文知识灵活地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具有人文背景来进行批判性思考,以自然科学的视角和人文美学的视角共同来理解世界时,人类的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就达成了美妙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陈莉娜,孟晓军.强化医学人文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有效途径探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30(4):509

[2]石廷玉,王园媛,涂星.谈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可能的解决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8(44):86-87

[3]宫福清.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2

[4]周谊芬,单芳,余弦,等.江苏省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文课程设置现状分析[J].交通医学.2018(1):100-102

[5]张鑫.《黄帝内经》中的人文思想[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2):7-8

[6]郁荣华.医学人文教育制度构建的探索与研究[D].广西:广西医科大学,2012

[7]于宁波,陈玮,时统军.医学院校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39):248-249

[8]范莹,董晶晶,闫恩志.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探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6(3):22

[9]马云霞.“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7

[10]杨春燕,尹梅,徐文轩,等.“课程思政”视域下医学人文学科群的课程设计[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0;33(3):381-384

作者:李爽 张弘强 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