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市场与创作个体关系研究

时间:2022-11-27 08:57:32

艺术市场与创作个体关系研究

摘要:中国正面临着史上最好的艺术创作环境与机遇,然而混杂的商业环境、传统文化的束缚、科技的蛊惑,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面对挑战我们要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并在艺术中寻求自我的力量和深度,加强对自我意识和人性的探索,创造出不愧于伟大时代、伟大民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艺术作品。

关键词:艺术;自我;传统;科技

在如今的大环境下,伪艺术当道,到处呈现出小别致、小清新、小乖僻、小可爱等流行元素。这些伪艺术虽然令人目不暇接但毫无生机,花色不同却千篇一律,看似活力十足然则呆滞麻木。当然,艺术是个人化的,它可以以任何一种形式出现,并且用何种方式呈现是每一个人的权利,没有人能否认你的不是艺术,伪艺术也并不是完全否认了其艺术性。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现在的艺术被过度消费了,这是一个艺术碎片化的时代,从全球来看,各方面的壁垒都在逐渐消解,包括经济,也包括艺术与文化。而在中国,艺术正在经历虚假的繁荣。这也许并不是什么坏的现象,我们正在探索艺术复兴的道路上。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英美出现并流行的波普艺术标志着一种潮流,它是一种以被人轻视、被艺术鄙视的俗物为对象的艺术。它的旗号是:艺术不需要是高雅的,艺术应该与生活等同。虽然波普艺术的形式让人们褒贬不一,可是这个旗号的提出却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先驱艺术家们很快开拓出了一片新天地,并使其在美国疯狂流行,因此美国的艺术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这使得西方艺术又一次大放异彩。显然这和中国的艺术现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经历“混战”之后,中国的艺术必将波澜壮阔地发展。虽然中国必将恢复艺术创造大国的地位,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坐等改变。就像2005年有名的“钱学森之问”中提到的一样:为什么建国后我们中国的大学里再也没有培养出大师一般的人物?可以知道的是,现今的中国在本质上还是在遵从一种极为“顺从的文化”,这是一种过度服从的文化。当代教育最悲哀的莫过于学生习惯了沉默,习惯了麻木,习惯了接受现成的答案而思想上却无动于衷;教育者们习惯了照本宣科,习惯了不容质疑,习惯了填鸭式教学而失去创新力。而对于那些选择睁眼看世界的教育者来说,显然教师讲述之后学生提出问题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无论怎么鼓励,更多遇到的都是沉默。我终于意识到教师为什么会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甚至挑战权威而产生欣慰感,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我,单纯地接受灌输,这样的教育是索然无味的。长期传统教育思维模式的禁锢是造成如今情况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东亚的传统文化中,一个人具有过多的自我意识是不道德的,所以才有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纲常伦理,才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大言不惭。这种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安宁,但是,万物皆有度,如果矫枉过正,对人的本性的约束过严,反而会扼杀了人类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这也是礼教思想对后世中国社会带来灾难的原因。《庄子•应帝王》中有南海倏、北海忽、中央混沌三帝,倏与忽为报答混沌之德,为其凿窍,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这便是以人的有为,凿就自然的无为,所以混沌代表的自我死亡了。正相反,西方教育注重的是培养充满冒险、探索和更具怀疑精神的独立人格。简而言之,中西方教育的差别,在精神层面是“奴隶”和“人”的差别。回到艺术上来说,艺术需要的是能探索的人、更具有怀疑精神的人、拥有自我的人。齐白石曾经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把艺术安上各种要求,就只是模仿。我们被规整在条理的框框里,丧失了自我意识。同时也只有艺术意识作为自由的自我意识时,它才在人类主体的心灵结构中占有永恒的地位。“传统”在中国的艺术形态中分量颇重,以至于“传统”与“现代”作为文化的两极,争议不断。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世界经济中心的东移,中国文化的自我意识也在逐渐增强。

从全球范围来看,那些昔日文明古国的状况却不容乐观。“传统”作为一个重要资源,却没能在今天对这些国家的发展发挥重要性的作用,这其实可以理解,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依靠传统来应对今天世界的变化并证明其在今天的价值。以“文艺复兴”来说,它在名义上是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恢复,但实质上它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和价值,它主张“人的价值和尊严”,其实就是在宣扬自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我们能提供给世界的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东方美学”,只论传统不提未来,那就是一种文化幻觉,没有自我的精神在里面,纯粹的生搬硬套其实是自我麻痹的方式。它从根本上无助于我们解决恢复中国文化大国的地位,充其量是把自己装扮成全球化大餐上的一盘“文化春卷”,只是装饰和点缀而已。在2016年的G20峰会上,各国首脑在某房间中开会时,背景墙上挂着一幅中国的牡丹水墨画。这件作品被网络媒体无数次转载批评,但重要的不是作品的好坏,而是它向世界展示的是中国在文化上仍然呈现出传统农业文明的属性,由此可知中国的文化和世界相比仍然具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在我看来,当某些艺术深刻地、丰富地代表了人类自我意识时,它就获得了冲破一般时空的生命力,尽管人们在自己的不断创造过程中会超越它,但是却不能否定它,它会自始至终地放射着自我的力量。这才是传统艺术永不衰竭的生命力,这才是《离骚》《诗经》《红楼梦》等唤起我们阵阵情感波动的原因。这些是人类自我的表现,是我们自身自由的形象。自我作为人类心灵结构的最高层次,赋予了艺术无法剥夺的伟大天性。时代在改变,或正在改变,仅仅是依靠传统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需要。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艺术和科技之间的跨界,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和趋势不可避免。但艺术,既不是技术,更不会是科技结果。艺术首先是生命,生命最真实的状态。

早在20世纪初,日本著名美术家、思想家、评论家冈仓天心说过:“现代人沉溺于技术,很难突破自己的境界。”“他们的作品也许更接近科学,却远离人性。”科技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作品通过科技呈现出人的本身深度。科技只是先进的技艺,记忆性艺术提供的是装饰性简单乏味的美感。一个真正优秀的艺术品,显示的是这个艺术家的生活方式和经历——自我的表现,你所欣赏的是其捍卫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单纯的传统与科技无法救中国,那是一种幻觉,一种怯懦,一种自欺欺人的无力感。中国的艺术,缺少生命最真实的状态,缺少自我。几千年了,我们都习惯了遮掩自己,遮掩自己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想法、真实的情感,因为那不仅不道德,而且会威胁到生存。但时代飞速改变,我们正在融入世界,我们需要先学会做一个现代人。所以更多地将自我融入艺术创作中,是中国当下需要学习和贯通的。我们一直在积极努力地融入世界,而不是和现有的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冲突,有关于此的形式越来越清晰,中国在G20峰会上的表态也已经很明确。在这一背景和趋势下,同其它领域一样,中国的艺术标准逐渐和世界的艺术标准趋于一致。当下,艺术家不再以油画家、国画家、装置艺术家或多媒体艺术家来区别,全世界的艺术家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你是一个好的艺术家还是不好的艺术家或者是一般的艺术家。克罗齐说过,人人都是艺术家,而真正这种可以以“家”来称呼的人,少了一点,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是程度上的、量的,但没有质的区别。区别取决于对人性的理解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深度,自我的表达是否到位,以及艺术表现的语言具备何种力量。毕加索的伟大并不在于他是神童,不在于他早期娴熟的写生技艺,他认为他的这种得心应手几乎是致命的,所以,毕加索在后期追求奋斗的是为了满足更多的审美主动性和更多的复位要求,努力摆脱技巧和情感。贡布里希认为艺术中最吸引人的是它的表现力,拿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来说,当他开始构图画这幅妓院画时,他所表现的是他的社会同情心。他赋予妓女一种惆怅和渴望之美,他不愿意再多画一个风姿绰约的遗弃者形象,以及他如何抹去所有秩序性的迹象,即摒弃相似性的记录,创造出一种更富有激情、更有野性的形象。这就是自我的表达。在今天,好的艺术是不需要文字解释的,只要能够深切地表达出自我,展现自己的情感意识,那么作品本身就足以打动别人,如果可以引发情感共鸣就更好不过了。因此无需考虑观众来自于哪个国家,哪种文化。这是个全球化的时代,所有的文明都在向现代文明转变,无法逆转。

当然如果观者对艺术史有所了解,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艺术史的了解,那么体会到的将不仅仅是情感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艺术是人类的自我意识,只有当自我意识出现的时候,人类才对自身开始反思,才确证了自己的本质力量,感到自己是自主、自觉、自由的存在物,这时,人才对自身的生活———即人类现实的创造过程形成审美态度和艺术态度。”正如康德所说,是人类给自然立法。人类通过发掘自我并由此发掘出的感情,正是人类自觉的、创造性的、典范性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意识的前奏。克罗齐认为,直觉即艺术,直觉就是充分的自我,是心中领会的那形象或意向,不假思索、不审意义、不立名言。“他将艺术的独立性还给艺术,他把直觉(艺术审美)看作是不依赖于理智、概念以及道德的,实用的,科学的,宗教的独立的价值活动。”最后,不管我们过去的文化和历史如何差异,不管现在的科学技术发展处于世界何种地位,我们都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人性都是一样的,在艺术中自我的力量和深度最重要。我们要具备国际化的视野,要不断打开自己原先狭小的认知,开阔自己的眼界,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理解艺术,不要把自己局限在原先的经验里,不要害怕改变。

参考文献:

[1]彭富春.艺术与自我意识[J].学习与探索,1986,(45).

[2]凌继尧.西方美术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张艺瀛 单位:常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