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本质以及企业剩余分配

时间:2022-11-09 04:03:00

人力资本本质以及企业剩余分配

一、资本与人力资本

为了说明资本的概念,有必要首先对企业剩余和剩余价值进行区分。剩余是指企业超过合约收入(工资、成本、利息等)以外的收入(张维迎,1996)。剩余价值是指劳动力创造的超过自身价值以上的价值。按照马克思的理论,企业获得的超过预付资本的所有收入都是劳动力创造的,因此,剩余价值包含企业的剩余。为方便起见,在本文中我们用剩余一词表示企业获得的超过预付资本的所有收入。

资本通常是由某种资产转化而来的。人力资产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它是指人体中存在的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综合(马克思,1975a,中文版)。它包括体力资产和知识资产(李鸣和刘小腊,1997b)。人力资产自身的价值就是劳动力的价值。它是某一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

按照马克思的资本理论,资本是一种能够带来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企业中人力资产之所以能够成为资本是因为它能够创造超过自身价值以上的价值。在这一点上,经济理论基本不存在分歧。但分歧在于剩余的归属,据此资本的概念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马克思提出的狭义的资本或严格意义上的资本。在马克思看来,资本是有归属的。只有当资本带来的剩余归属某一所有者时,它对于剩余获得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本。这里的关键是剩余的分配。即使剩余并不是其获得者所创造,但只要他获得了剩余,他原先的投入就变成了资本。而对于没有获得剩余的要素,即使对剩余的产生有所投入和贡献,他的投入也不会变为

自己的资本,而是别人意义上的资本。因此,人力资产在劳动者手中只是他的资产或商品,而不是他的资本,只有在资本家手中才能成为资本(马克思,1975b,中文版)。人力资产是资本家的人力资本,因为他通过劳动者把手中的消极货币变成了资本,并获得了人力资本带来的剩余。

第二类是以舒尔茨(schultz,1961)和贝克尔(BECker,1993)等人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经济学家所倡导的广义人力资本概念。他们认为,一项资产只要能够创造和带来超出自身价值以外的价值和收益,就是资本。而无论其创造的剩余归谁所有。人力资本理论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中总产出的增长比要素投入的增长更快的原因是人力资本的投入增长,人力资本投入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因此,人力资产是一种资本。舒尔茨等人一直把人力资本作为资本的组成部分(舒尔茨,1990,中文版),但他们更重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强调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而不是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在企业契约关系中的相对地位以及人力资本的产权。

无论人力资本经济学家是否对人力资本的产权感兴趣,既然承认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那就意味着人力资本有权参与剩余的分配。在这一点上,其理论与马克思的逻辑是暗合的。

二、企业中人力资产的资本属性

在商品经济中,人力资产的使用有三种选择。第一种是自我消费。第二种是作为商品出售,一次性完成交易,只获得工资,不享有剩余。第三种是与非人力资本直接结合,如进入企业与他人的非人力资本结合(如技术人股或得到股份期权),或与自有的非人力资本结合,创造剩余,把人力资产转化为人力资本。

一些学者认为资产作为资本的功能与剩余的分配是不可分离的,把资本看作是投资者获取利润收入以及为确保获得利润收入而拥有的权利,即获取利润或剩余是资本所有者的一种产权。实际上,一些资产只具有创造剩余的功能和获取剩余的愿望,而无权拥有剩余。

然而,不拥有剩余索取权并不妨碍人力资产转化为资本。资产能否转化为资本是资产的用途和功能问题,而剩余的归属则是产权安排的问题。一方面,作为资本创造剩余的功能和参与剩余分配的权利并非不可分离。无论在资本主义经济还是社会主义经济中,人力资产作为资本使用的功能在许多情况下都是与剩余分配的权利相分离的。另一方面,既有的产权安排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作为人力资本创造剩余的功能和参与分配的权利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统一起来。现实中许多企业的劳动者都在参与剩余分配。产权安排实际上是一种依从状态,只要它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张维迎,1995)。但无论产权安排如何变化,人力资产在企业中被用来谋取剩余的性质都没有改变。谋取剩余是资本的基本属性。任何商品生产都是以谋取剩余为目的的。人力资产被投入企业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人力资产自身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为了谋取超过其自身价值以外的剩余,而无论剩余归属于劳动者还是资本家。因此,人力资产一旦被投入企业,无论其剩余归属如何,都转化成了一种资本。

实际上,马克思的理论并没有否定人力资产的资本性质,不过是根据剩余的分配在资本的归属上作了区分而已。按照马克思的资本理论,资本家的可变资本并不能带来剩余,真正创造剩余的是工人的劳动。劳动者的人力资产实际承担着资本的职能,它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本。按照这一逻辑,在劳动者不能获得剩余的企业中,人力资产是非人力资本所有者意义上的人力资本;在劳动者参与剩余分配的企业中,人力资产是劳动者和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意义上的人力资本;在劳动者占有全部剩余的企业中,人力资产是劳动者意义上的人力资本。无论剩余归属如何,人力资本都是剩余产生和经济增长的源泉,都是一种资本。也正是因为如此,现代企业才花费大量金钱投资于人力资本。

在这里,判断人力资产是否资本的标准关键是看其是否用来谋取剩余,而不是剩余的归属。是否用来谋取剩余决定着资产能否转化为资本,而剩余的归属则属于产权安排的范畴。这种安排受到一定时期社会和技术发展等因素的制约。在一种制度安排下,同样的人力资本可以获取剩余,在另一种制度安排下则不能。在商品经济史上,企业中人力资产被用来谋取剩余的性质从来没有因为分配制度而发生变化,因此剩余的归属并不妨碍人力资产转化为资本。

三、企业中人力资本产权的性质

人力资本产权和非人力资本产权是同样的一组权利,即包括所有权、处置权、交换权和受益权等。但企业中的人力资本产权比非人力资本产权更具复杂性。人力资产从市场到企业会发生两个转化,第一是从资产到资本的转化,第二是其产权归属由一元化向多元化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