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分离型经营模式思考

时间:2022-07-11 03:19:04

投资银行分离型经营模式思考

摘要:投资银行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模式。经过历史的沉淀,目前主要有以美国投资银行为代表的分离型经营模式和德国投资银行代表的混合型经营模式。本文比较分析了美德两国投资银行各自代表的分离型与综合型运营模式的具体内涵、实行原因以及各自的监管模式,并对今后投资银行运营模式的选择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投资银行;分离型;综合型;监管

投资银行是对应于商业银行,主要从事证券、保险、信托等投资业务的非金融机构。投资银行起源于17世纪的欧洲大陆,迄今已有上百年历史。各地区对投资银行有不同的称呼,美国称其为“InvestmentBank”,英国称其为“MerchantBank”,日本和中国则称其为“SecuritiesCompanies”等,而这种称呼的差异很大程度来源于投资银行经营模式的不同。纵观近现代市场经济,投资银行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以美国为典型的严格分离型模式和以德国为典型的综合型模式。

一、分离型与综合型概念区别与历史沿革

(一)美国的分离型经营模式。美国分离型经营模式即商业银行主要从事储蓄与存贷款业务,投资银行则主要从事证券业务。美国的投资银行发展史可追溯到19世纪初期,当时的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没有明显界限,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业务互有交叉。直到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美国的金融制度遭受了严重冲击,美国银行大量破产倒闭,货币信用制度和证券市场濒于崩溃。危机过后,美国金融监管当局反思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商业银行资本过度参与证券市场。为防止危机再次发生,金融监管当局开始展开对金融业严格的法律监管。1933年6月16日国会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法案的第16、20、21、32条款规定:商业银行不能进行企业股票、债券等的承销、承购业务,除购买政府债券外,也不能经营证券投资等长期性投资业务;同时,作为证券经纪商、交易商的投资银行,也不能经营吸收存款等商业银行的业务。该法案的颁布标志着美国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分离型运营模式的全面确立,该模式一直持续到1999年。(二)德国的综合型经营模式。德国的最大特点是一直实行综合型经营模式,也称为全能型银行制度,即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业务相互渗透、互为补充。综合经营的德国银行不仅可以经营存贷款与结算业务,也能从事信托投资、发行承销证券、资产管理、咨询顾问等业务。德国银行综合型运营模式传统可追溯到19世纪50年代,此时德国工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对银行业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二战期间,德国银行业遭到严重打击,直到20世纪中叶,联邦德国西部银行才恢复到战前状态,并继续发展综合型模式。东西德统一后,联邦银行对东部银行进行改组,建立“全能银行制度”。战后一系列改革创新使德国银行综合型运营模式迅速发展、不断加强。

二、原因分析

美德两国同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有着强大的经济实力,然而这两个国家在运营投资银行时却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模式,其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1.两国经济体量差异决定。美德两国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的选择最终取决于两国经济体量的需求。美国的领土和人口总量一直远超德国,辽阔的国土面积、丰富的资源以及庞大的人口规模促就了美国的经济体量,而如此大的一个经济体也就更需要分散化、专业化的经营模式来对其经济金融进行严格、科学、针对性的运作管理。当然,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也能负担分散化经营模式所需的费用与成本。相比之下,体量较小的德国,其投资银行在综合型运作模式下即可管理好本国的资本市场。2.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美国和德国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程远超于德国。因此,对于投资银行的运营管理,德国在信息、技术、人才方面与美国存在一定差距。在金融创新与金融犯罪案例上的技术与能力也不及美国。因此,基于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影响的各方面因素分析,美国投资银行更适合分离型运营模式,而德国更适合综合型模式。3.投资性质不同。美国投资银行在资本市场的投资很大程度上属于投机行为,目的在于通过炒作获得红利或资本利得,因此很容易导致金融市场波动,引发危机。而德国投资银行主要关注对企业的长期投资,并常以股东身份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因此能很好地控制风险,稳定金融发展。

三、监管模式比较

投资银行在经营管理中可能会遭受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为防范重大风险、避免非系统性风险。根据各自的运营模式,美国和德国建立了各具特色的监管模式。(一)美国分业监管模式。美国银行分离型运营制度下实行的是“个别立法,分业监管”的模式。针对银行业有《1933年银行法》,证券业有《证券交易法》,基金业有《投资公司法》与《投资顾问法》等。在监管体制上,美国实行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业监管,分为联邦管理系统与州政府管理系统两部分。分离型经营模式下,金融监管体系是“纵向的”。其中,美联储(Fed)、货币监理署(OCC)、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及州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对银行业的监管;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证券业监管;全国保险监督管者协会(NACI)和各州保险局监管;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对期货业监管。明确的分工确立了各机构的职能和责任。(二)德国综合监管模式。德国有关银行制度的立法主要有两个:一是1961年《联邦银行法》,另一个是1957年《银行法》。《联邦银行法》规定联邦银行可以进行除保险业务之外的信托、证券、存贷、外汇及它们相互之间的业务等。因此,仅这个法律就表现出德国银行进行综合经营的法律规则。1961年通过的《银行法》进一步明确:凡是从事银行业务并且这种业务的规模达到商业化、有组织水平的企业都是信用机构。可见,德国通过立法,已将银行与信用机构视为一体,从而为银行的综合型经营奠定了稳固的法律基础。综合经营模式下,金融监管体系是“横向的”。德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主要有联邦银行、银行业监管局、有价证券交易监管局和保险监管局等。德国的银行监管由政府和私人两部分组成,前者包括联邦银行监管局(FBSO)和德意志联邦银行(德国中央银行)。这两个联邦机构与外部审计师和私人银行协会共同承担了监督管理的职责。由此,德国形成严格的监管体系,保障了德国金融业的稳步发展,即使在全球发生金融危机时也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四、投资银行未来运行模式发展趋势思考

到1999年为止,分离型经营模式服务于美国银行发展已达66年之久,对美国走出经济危机、促进金融专业化发展、加强金融监管等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金融领域又开始走向综合型经营模式。综合型模式回归的原因,一方面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分离型监管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分离型模式复杂的监管体系导致了较高的监管成本,同时增加了银行交易费用,这与节省交易成本、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初衷相违背。而且由于缺乏必要监管与统一的协调机制,美国在金融监管方面出现了很多监管死角,更加纵容了某些银行的过度市场冒险行为。另一方面,在20世纪70、80年代,经济“滞涨”使人们开始质疑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过严的金融监管限制了金融市场的自由发展,降低了金融体系的活力与效率。这时期金融创新犹如潮涌,逐渐模糊了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界限。此外,经济金融一体化浪潮席卷全球,银行单一的经营模式已无法满足全球经济的发展需要,也无法保证银行盈利增长。在主客观因素推动下,商业银行进入投资银行业务领域,并取得较大发展。此后,综合经营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逐渐放松投资银行的限制,并肯定了综合型运营模式的发展。如今,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以及科学技术在监管领域的应用推广,综合型经营模式实现进一步发展。各国金融机构纷纷采用综合型经营模式追求高效率、经营多样化、管理集团化。分离型模式本就是人为设置商行与投行之间的业务界限,而且实行分离型模式的首要目的是防控金融风险。当优势逐渐丧失,分离型模式的价值也在下降。在经济与科技的强力支持下,综合型经营模式将完全取代分离型模式成为发达金融市场的最终选择。

参考文献:

[1]阎敏.投资银行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2]陈柳钦.美国和德国金融制度变迁分析及其思考[D].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2005.

[3]李荣国.美国金融监管的变革及对我国的启示[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4]申法贺.德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发展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D].上海:上海大学,2015

.[5]杜莉,高振勇.金融混业经营及其监管:德国和英国的比较与借鉴[D].吉林: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2007.

[6]宋逢明,杜莘.关于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业经营制度的再思考[D].北京: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麦肯锡咨询公司,2000.

作者:聂文鑫 单位:江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