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加强审计风险管理

时间:2022-11-01 10:59:59

浅析如何加强审计风险管理

【摘要】在所有的审计执业活动中,审计风险都一直是热门的话题。审计风险无法彻底规避,在一定的程度上都会存在。目前,我国审计职业环境不断恶化,与审计人员有关的循私舞弊案件连续发生,在我国审计市场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迈进的特殊阶段,如何有效加强审计风险管理更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审计风险管理是一门敏感而有学问的经济艺术,找到有效方法合理控制及改善审计风险是重中之重。作者通过对审计风险成因及风险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探讨,让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审计风险,加强审计风险意识,推动审计事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审计风险;审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一、前言

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水平的提高,经济生活也日益步入规范化轨道,对于审计的期望,人们的要求也愈来愈高,社会审计范围的拓宽,种类的增多,职业审计人员肩上的单子也越发沉重。社会经济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审计的难度,审计方法的局限性及审计人员的思想观念等一系列原因增加了审计的风险。近几年社会上发生的一系列震惊整个会计和审计行业乃至全社会的案件提醒每一位审计人员审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为此,我们应正确认识审计风险,增强审计风险管理意识,熟悉掌握防范风险的措施,积极预防和控制审计风险,使审计在维护经济纪律,促进宏观调控和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文章从审计风险的涵义、特征、构成及形成原因和加强审计风险管理的措施等方面作了充分阐述。

二、审计风险的涵义

在字典中,“风险”的解释是可能发生的危险。也就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情况下,某一事件发生的实际结果与预期之间的偏差,可能带来重大损失的一种不确定性。而对于审计风险,自然是风险在审计业务中的表现。在文章中,作者以为审计风险应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审计职业风险,除了审计主体会因为失误引发审计风险给会计师事务所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其实还包括了被审计单位以及审计环境将引发的风险给审计主体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其中审计环境有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等;二是审计项目引发的风险,即狭义上的审计风险,也就是各国审计准则定义的审计风险内涵,即指在审计人员非故意的情况下,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时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必须强调的是,审计业务作为一种保证度极高的鉴证业务,为了使注册会计师能够合理保证审计财务报表不含有重大错报,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应当足够低,以达到社会预期要求。

三、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1.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单位内部控制尤为重要,也是产生审计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内部控制是否完善,执行状况的好坏,流程的规范程度都会直接影响到审计的控制风险,因为审计人员往往通过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程度来确定审计目标和审计方法。如果审计人员发现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形同虚设,那么出现重大错报和舞弊的可能性会增大。2.审计对象的复杂性与广泛性。审计对象是指审计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客体,也可表述为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等经济资料,以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等。经济材料有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资料,以及有关的计划、目标、决算、预算、合同、协议等。由于审计对象的复杂多样,审计内容的广泛性,给审计查证带来较大的难度,结果与事实的偏差变大,产生审计风险的几率也变大。3.行业监管制度不明确。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虽然受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监管,但注册会计师协会实际上无行政实权,自律监管缺位,内部控制于财政部门。注册会计师协会从属性质影响了行业的监管力度,其更多倾向于行政机构,很容易忽略审计的真正需求。我国事务所发展的瓶颈之一就是多头监管、重复检查。事务所不仅受财政部门监管、还有审计署、证监会等,由于各部门职责不清,分工不细,未及时有效的沟通,常导致权利冲突,相互扯皮,是会计师事务所左右为难,不利于审计事业的发展。(二)主观原因。1.审计人员自身能力及经验有限。一些审计人员自身业务能力水平相对有限,使审计报告的价值难以达到审计信息需求者的期望值,同时公众有时候与审计人员对审计的内容和要求的理解不一致,这种情况常使审计人员陷入法律责任诉讼案件的纠纷当中。注册会计师选择的主体不适合测试目标,注会未能适当地定义误差,导致未能发现样本中存在的偏差或错报。注会选择了不适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或未能适当地评价审计发现的情况,这样都会产生一些非抽样风险。2.审计机关管理水平不高。审计业务操作规范制度因素、审计人员工作质量考核因素、审计机构教育培训制度因素等都与审计机关的管理密切相关,诸如此类制度的建立与健全也是防范与规避审计风险的重要因素。因此,审计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审计机关内部管理水平较高,能减少审计决策风险、审计行为风险和审计技术风险,从而避免审计风险从潜在的状态向实际的状态转换,降低其发生的机率;反之,审计机关管理水平较低,审计风险就会增大,也较难得到有效的控制。

四、审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审计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不健全。目前我国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没有建立完善的审计风险管理制度,审计人员工作缺乏整体有效的制度制约,有些制定了也形同虚设,管理者没有做到有制度可依,执行必严,违反制度必究的原则。许多事务所为了自身的利益随意扩大业务规模,频繁的联系客户,将审计风险管理制度抛到脑后,风险逐渐累积到最后只会导致审计失败的案例越来越多,信誉也将受损。2.审计队伍的综合素质不高,缺乏独立性。我国注册会计师团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于注会考试人员的限制少,只要是大专以上学历就行,门槛低,无任何专业限制。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和专业背景也会使审计人员偏离公众对审计工作的期望。并且,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在独立性方面的威胁主要是经济利益,其中包括了正常业务所规定的专业服务收费以外的直接经济利益与间接经济利益。徇私舞弊、做假账、相互包庇的现象层出不穷。3.会计师事务所缺乏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内部审计不科学。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内部风险控制机制的不完善,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也会也可能受到威胁,因此违法违规的行为可能无法及时识别。风险管理审计的实施主体———内部审计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问题。如人员配置不合理,由此造成财会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业务能力欠缺的局面;还有审计人员普遍的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经验与创新能力不足。

五、加强审计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外部对策。1.健全法规政策,完善法律环境通过前面对原因问题分析的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在从外部加强审计风险管理的重要部分就是要健全我国在这一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立法的完善以完善我国风险管理审计。审计法制体系分为四层次,这个体系中《宪法》为根本大法,国家一切的法律法规都是以此法为基础展开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审计市场的日益成熟,法律法规如《注册会计师法》等都需要灵活变动。独立的审计准则也应该随着审计业务的拓展,多元化趋势而修改完善,比如加入审计差异汇总思想以降低审计风险。2.设立独立监管委员会,完善监管环境目前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现状是多头监管,分工不明确,缺乏有效监督措施,行业监管不力,因此应建立一个独立、有效、透明的民间机构对注册会计师行业予以监督,真正推动审计行业的自律与自处。独立监管委员会这种模式的核心就在于真正的把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维持市场秩序。(二)内部对策。1.加强风险意识的培养,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根据前面所述,我国的审计法律法规对审计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过低,我国应采取措施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决定着审计质量,对此在招聘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人才的专业素养,更要对其道德素质进行考量,同时,企业后期还应进行团队建设、组织培训,进一步提升审计人员的素质。在风险意识的培养方面,就同素质的培养一样,企业应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通过举办法律讲座、培训班、公开赛等形式使风险意识深入人心。2.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公司应重视整顿内部治理结构,使分工责任井然有序的进行。为了实现内部审计部门增强独立性,直接向公司最高层领导人负责,不受公司其他部门干扰,真正发挥其内部监督管理的作用,内部审计机构应加大构建完善的内部审计体系的重视,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同时,应该聘用具有全面业务素质和法律意识的人员作为内部审计部门的重要成员,才能及时纠正工作中重大错报。除此之外,还需要配备大量具有管理知识的管理者来协助公司治理,以达到及时发现公司治理不足之处的目的,从而降低审计控制风险。

六、结语

我国的资本市场在这30年间有了突飞猛进地发展,但其中的问题也有很多,关于会计事务所的审计风险管理问题较为突出。注册会计师行业对审计风险的意识还比较单薄,在这也过程中存在侥幸心理,并且对审计风险也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利于对审计风险的有效控制。文章主要是针对审计风险管理的现状,结合实践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对审计风险的原因展开分析,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措施。笔者相信,随着审计职业化与审计风险意识的提高,审计风险管理在控制审计风险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廖翰昊 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陆桂娟.审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

[2]毕研勤.对审计风险管理的探讨[D].上海海事大学,2004.

[3]杨月.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4]李莉.全面审计风险管理研究[D].湘潭大学,2005.

[5]徐爱萍.加强审计风险管理的建议[J].商业会计,2009,(07):25-26.

[6]刘凤环.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企业研究,2013,(04):64-65.

[7]陈致平,王芳山.会计师事务所如何加强审计风险管理[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2,(09):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