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育现代化范文

时间:2024-01-19 17:51: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浅析教育现代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浅析教育现代化

篇1

【关键词】语文 素质教育 教育现代化

一、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根据现代化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知识、能力、素质是构成现代化教育目标的三个基本要素。语文素质教育的知识内涵“是一个包含传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内的大统一观。知识、能力和素质仅仅是知识形态上的区别而已”。因此,语文素质教育要求的语文知识指的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书本语文知识,还包括与生活、生产、经济、科技等发展的实际广泛联系的语文应用知识;语文能力指的是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实践、适应创新的语文应用能力;语文素质指的是通过语文学习,语文的知识、能力、智能结构不断完善,促进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据此,语文素质教育不能离开语文知识教育,而应“寓素质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在传授知识上力求做到:重视基础,注重应用,突出实践,切实解决语文“双基”的应用性、技能性、实践性等现实问题,即切实解决语文基础知识如何获得、语文基本技能如何培养、语文应用实践习惯如何形成的问题。尤应指出的是,语文“双基”的内容必须根据时代的要求恰当充实。因此,尽管语文知识相对于其他学科知识来说不易老化,不易过时,但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语文的内容充实最快,语文的应用要求最广。这说明语文基础知识不单指课文中的基础知识,还应包括生活、实践中的语文知识,必须是显性语文知识与隐性语文知识的统一体。“语文基本技能”不应单指“听说读写”和归纳、概括、综合、演绎的技能,还应包括语言信息的获取、统筹、过滤、筛选、摘要、检索、分类、校对、识别和编辑、删改等;培养能力要做到重视实践,立足未来,切实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与生存、创造的能力,除具备一般的语文能力外,重要的是具有较强的语文自学能力、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迁移能力和利用图书馆、利用语料库的能力;发展素质要重视差异,注重个性,切实解决“智育”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关系,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语文教育的多元价值,重视学生知识、技能、心理、文化、审美等方面的差异,通过语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语言表达、语言交流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语文素质的同时,科学知识与技能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思想与道德素质得到自由、充分、和谐的全面发展,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

二、语文素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善于从民族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语文精华

中国的语文素质教育离不开对民族语文和民族文化的准确把握,离不开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弘扬,如果脱离深厚的民族语言、文化基础,语文素质教育就必然流于虚妄而不可想象。据此,语文素质教育更应重视汉语言文字自身的特征,合乎其内在的学习经验和规律。重点应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民族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勤熟读成诵、勤校勘查证、勤运思练笔;重科学、伦理,重整体、辩证,重真、善、美统一。二是“课文无非是例子”,选文要“取法乎上”,经典的、时代的,都要典范、合读,文质兼美。对最能体现汉语特点、汉语规律的诗、词、曲、赋和散文等,要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对充分体现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的时事美文、文学精品、科普读物,要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读,力求使学生做到通古知今,融会贯通,化而能用。三是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中华民族文化、汲取民族文化精华的方法,充分发挥中华民族重整体辩证和直觉体悟的思维优势,在读写中既学会系统、全面、动态的审视、分析、解决问题,又达到思想感情的滋润、熏染和精神情操的提高和超越的目的。

(二)要善于根据汉语文的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联想、想象和幻想

汉语言文字的象形性、表意性、灵活性和汉语文的情感性、艺术性、审美性,决定了它具有广阔的联想、想象、幻想的空间。它“富有弹性、富于韵律、联想丰富、组合自由、气韵生动”。如一个“水”字,可以将其放在沙漠里、夜晚间、战场上去体味;一个“无边无垠”的词,可以导引你去大海中,去草原上驰骋,去宇宙中探秘;一首《沪杭车中》(徐志摩),那一幅“烟、山、云彩;水、桥、橹声;松、竹、红叶”的画面,无不令人心驰神往,浮想联翩,激起人们真挚、深沉、强烈、永恒的思乡之情,教你无法抵御,誓与美丽的家乡地老天荒。如此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对文章的解读,都是由汉语文富有弹性、富于联想、灵活、自由、生动的独特特点决定的,才使得人在学习汉语文时,总会自然而然地把特定的语文信息与原有大脑的信息产生有机的组合、扩展和再生,从而产生源源不断的难以数计的信息,这就是汉语文的魅力,汉语文创造的魅力。

篇2

一、现代化教育手段需要与传统教育手段相结合

任何教育手段,任何先进媒体,包括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都仅仅是教育手段而不是教育本身,没有一种先进的教育手段可以代替一切。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是高科技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不可否认,在当前的教育中,这些先进的教育手段确实对教育方式的转变起到了促进作用,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先进的教育手段也是有缺陷的,在许多时候需要与传统的教育手段相结合,“只靠技术是无法奇迹般的解决教育系统面临的困难的。尤其应把技术与传统的教育形式结合起来使用,而不应将其看作是一种取代传统教育形式的独立的手段。”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教师说不清、学生难理解的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往往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恐怕仅凭过硬的基本功是不行的。众所周知,多媒体教学设计,能将一些十分抽象的知识运用电脑多媒体音像技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都参与感知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始终处在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进而变得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兴趣浓厚,突出教学重点,达到了化难为易的目的。所以,我们要充分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来克服传统教学的弱点。因此,新课程的内容也相应地对教学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去教学,无异于老牛拉车。

但是我们知道,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是一种形式,只有教学内容才是教学的核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来决定要不要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用在什么地方,达到什么目的。只有这样,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保持一致。在我们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设计课件时,一方面,要考虑教学内容优化设计,另一方面,在表现形式上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只有充实的内容与完善的外在形式的有机结合,才可以真正达到传授知识、调动学生积极性、改善教学环境的目的。

因此,现代化教育手段应该与传统教育手段结合起来。在有些情况下,传统教育手段所起的作用甚至要比先进的教育手段所起的作用更大。另外,如果从课程成本的角度考虑,当两种教育手段所达到的效果相同的时候,我们应该倾向于传统教育手段。

二、 现代化的物质外壳需要先进理念的支撑

任何先进的教育手段都由人来操作,为教学服务的,所以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而人的问题首先就表现在人的理念上。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只是为了用教育手段而用教育手段,却从来没有考虑为什么要用,也没有考虑用它是否会带来教学效果实质性的提高,学生是否喜欢,学生是否能够接受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使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基础。

有了理念,还得强调一个方法问题。有了现代化的物质条件,就一定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在实践中往往会遭遇一些令人尴尬的局面。当教师正在用计算机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多彩的情景时,突然计算机出现了一点小小的故障,而教师却无能为力,于是整堂课就陷入被动局面,甚至无法进行正常教学。授课教师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当然是必要的,但说到底,这还是一个理念问题,因为这些教育手段是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课堂教学,而不应该成为束缚他们的枷锁,当使用教学手段出现意外时,教师完全可以用另外的方法达到目的。

现代化的教育,虽然需要现代化的物质外壳,但真正支撑它的却是现代化的教育理念。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化教学将更加普遍。我们鼓励教师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使用电教器材将科学知识按旧路子“满堂灌”下去,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又将从一个误区陷入另一个误区。

三、不是没有现代化教育手段,就一定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实际上,有了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人就往往容易产生依赖感,而这种依赖感又会导致人的创造性的丧失。我们每个教育者都应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没有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教学就一定不能取得好的效果,甚至会导致教学失败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就拿计算机多媒体来说,事实上在使用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多媒体课中CAI课件只代替了教师的板书,不同的内容通过点击鼠标飞快闪过,试想它留给学生的印象能否比得上教师一笔一画、认认真真的板书效果?有的课件照搬课本内容,包办一切,好像电视讲座,那么教师站在讲台上还干什么呢?计算机毕竟是一台机器,它无法取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暗示性语言所起的微妙作用,也无法取代教师富有情感的课堂语言,也不能取代舞蹈、绘画等实践课中教师亲身示范的直观效果。”

四、很多学校存在课程资源的高消费现象

片面追求教育的物质化外壳,往往会导致课程资源的高消费现象。先进的教育手段使用率低下与“装点门面”并存的现象又助长了课程资源的高消费。

1.现代化教育手段使用效率低下

先进的技术手段总是靠教师来使用的,而教师往往不知道怎么使用。这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教师不能熟练、有效地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没能掌握一些简单的基础操作技术,甚至在使用过程中出了一点问题就束手无策,陷入被动。

效率低下的另一个方面表现在教师不知道如何有效的利用,把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仅仅作为传统教学手段的替代,没能让其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也不知道如何让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实现最佳组合。教学效果好不好,教学程度是否现代化,对教师来说,是由能不能使用好教学手段来决定的,而不是由教学设备与材料是否现代化来决定的,关键是看教师可不可以有效采用教学手段以达到教学行为、能力、效果的现代化,而不是看教学材料与设备本身。这是会不会用的问题。如果可以通过培训去解决的话,那么有而不用则是一种更大的浪费。

2.把现代化教育手段作为花瓶

在实践中,有一些学校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去建设现代化教学手段,但其目的不是为了真正实现教育现代化,而只是为了迎接评估,为了“达标”,为了让人一饱眼福,是为了上一堂“公开课”评估结束后,这些设备、设施却依然放在那里,俨然成为学校中“美丽的花瓶”。这种课程资源的高消费是我们所承受不起的。

篇3

1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的。在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中,特别把IT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许多国家的政府相继制定了推进本国IT在教育中应用的计划。在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越来越关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信息化”的提法开始出现,联系到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提法也开始出现了。现在,政府的各种文件已经正式使用“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工作。

虽然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早已在我国广泛使用,但对教育信息化的定义依然是众说纷纭,难以统一,在目前国内学者提出的众多教育信息化定义中,主要以“过程说”居多,其中,李克东提出“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祝智庭则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而南国农指出,“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以上几个定义均从不同角度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教育信息化概念的主要内容,如:强调了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界定了教育信息化的领域及范围;突出了教育信息化的原始动力和直接目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体现了信息资源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核心地位等。

由此,我认为,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国家及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过程。

2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

教育信息化不仅具有“技术”的属性,同时也具有“教育”的属性。从技术属性来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数字化使得教育信息技术系统的设备简单、性能可靠和标准统一,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可共享、活动时空少限制、人际合作易实现,智能化使得系统能够做到教学行为人性化、人机通讯自然化、繁杂任务化,多媒化使得信媒设备一体化、信息表征多元化、复杂现象虚拟化。

从教育属性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开放性打破了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使得教育社会化、终生化、自主化;共享性是信息化的本质特征,它使得大量丰富的教育资源能为全体学习者共享,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交互性能实现人--机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人--人之间的远距离交互学习,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其他人之间的多向交流;协作性为教育者提供了更多的人--人、人--机协作完成任务的机会。

如果我们把教育信息化看作为是一个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信息化教育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2.1 教材的多媒体化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材和工具书变成多媒体化,它们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录象以及模拟的三维景象。例如有一个关于英语词汇的儿童多媒体学习软件,第一幅画面把常用的动作名词和图片汇编在一起,当你选择chase(追逐)一词,电脑会用声音告诉你"追逐"就是在某人或某物后面 run( 奔跑)的意思,如果你在两个小孩的画面上点一下,他们就会飞快奔跑起来;如果你还想知道奔跑的确切含义,你再在run上面点一下,电脑又会呈现关于run的声音解说和动画。在这样的多媒体学习材料中,各画面之间好象有无形的链条互相串联,这种无形的链条被称为超链,这种带超链的多媒体又称为超媒体。俗话说,书是死的,人是活的。但有了超媒体"电子书",活人读死书的时代将一去不返,因为多媒体教材本身就是活的书。如何把"活书"设计好?如何把"活书"学好?这是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和学生面临的新问题。

2.2 资源全球化

利用网络,特别是Internet,可以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供广大教育用户共享。网上的教育资源有许多类型,包括教育网站、电子书刊、虚拟图书馆、虚拟软件库、新闻组等。对于我国教育来说,面临的一大问题是网上中文信息资源的严重不足。开发网上教育资源,不但是教育部门的任务,也是社会各部门以及知识者的义务,美国的网上基础教育资源体系就是依靠社会各界的协同努力建立起来的。

2.3 教学个性化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导师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和提供帮助。为了做到这一点,学生个性的测定,特别是认知方式的检测,将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研究课题。

2.4 学习自主化

由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日益得到认同,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成为必然发展趋向。事实上,超文本/超媒体之类的电子教材已经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

2.5 活动合作化

通过合作方式进行学习活动也是当前国际教育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在支持合作学习方面可以起重要作用,其形式包括通过计算机合作(网上合作学习);在计算机面前合作(如小组作业);与计算机合作(计算机扮演学生同伴角色)。

2.6 管理自动化

利用计算机管理教学过程的系统叫做CMI(计算机管理教学)系统,包括计算机化测试与评分、学习问题诊断、学习任务分配等功能。最近的发展趋向是在网络上建立电子学档(Learning Portfolio),其中包含学生身份信息、活动记录、评价信息、电子作品等。利用电子学档可以支持教学评价的改革,实现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

2.7 环境虚拟化

教育环境虚拟化意味着教学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物理空间时间的限制,这是电子网络化教育的重要特征。现代已经涌现出一系列虚拟化的教育环境,包括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虚拟校园、虚拟学社、虚拟图书馆等,由此带来的必然是虚拟教育。虚拟教育可分为校内模式和校外模式。校内模式是利用局域网开展网上教育,校外模式是指利用广域网进行远程教育。在许多建设了校园网的学校,如果能够充分开发网络的虚拟教育功能,就可以做到虚拟教育与实在教育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贯通,这是未来信息化学校的发展方向。

3 建设教育信息化的意义

以上这几个方面正是数字化校园的最好体现,它是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的管理、教育、学习、交流和研究的平台,是一个开放的教育系统,有一下几点意义。

3.1 体现教育的公平性

“数字校园”建成后,所有的教师都拥有相同的资源,甚至可以做到同一年级、同一学科,使用同一种教案、课件上课,使教育更趋于公平。

3.2 教师的工作效率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与共享性,同一年级相同学科的教师可以分章节备课,然后资源共享,这样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又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同时校园资源服务器上有大量的资源可供使用,有利于备课出精品。

3.3 于新教学方法的探索

随着教育信息化走入平常课堂,教育教学的理念、方法都会发生改变。这就促使教育者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于网络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新路子,为后来者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模式,使他们少走弯路,节约成本。

3.4 于提高学校的教科研水平

教育科研及课题管理是学校的另一个中心,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同样影响到教育科研及课题管理的模式和机制,大大提高学校教科研的创新水平,在某些方面又进一步促进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提高教学效益。

3.5 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科教兴国”,教育是基础。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如何更有效地开发和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数字校园”的建成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研究的资料,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培养自己自主学习、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

3.6 于学校与家长、社会之间的沟通

学校要办好学,必须做到社会关心、家长放心、学生称心,这就离不开社会和家长的支持,学校要及时了解多方面反馈的信息。“数字校园”为家长和其他关心其发展的人提供了更多了解途径,以及为其发展献计献策的渠道,有利于学校博采众长,办出特色。

3.7 向周边辐射,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当今网络已深入人心,共享资源是网络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学校要将自身的经验和资源向其他学校开放,也需要学习其他学校的优质资源,以达到让每位学生都能平等的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4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

教育信息化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会自然而然地创造教育奇迹,它可以被用于促进教育革新,也可以被用于强化传统教育,因为任何技术的社会作用都取决于它的使用者。我们的观点是,教育技术变了,教学方法也得相应变革。而教学方法的选择是由教师的教育观念所支配的。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教师就是操纵这个魔杖的魔术师。因此,对于我国广大教师来说,面临正在带来的教育信息化浪潮,认清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懂得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篇4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师;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众所周知,教师资源是高校最为宝贵的资源,它决定了一所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英语是我国高校的基础课程,社会和学校十分重视,对英语教师需求量大、要求高。但我国高校英语教师队伍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针对高校英语教师人力资源的现存问题,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通过调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三所高校的英语教师,提出高校英语教师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策略。

1. 高校英语教师人力资源的现状及问题

1.1教师数量不足,工作量过重

近年来高校扩招造成了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工作量过重的现象。比如内蒙古某高校学习英语的学生高达10000,而该校的英语教师只有68位。经计算,得出以下数据:该校英语教师人均周学时14.5,人均班级数4.2,人均学生数131.5。繁重的工作量会缩短备课时间,从而降低教学质量。

1.2性别比例明显失衡

由于学科特点,学习英语的男性比女性少得多,由此导致英语男教师和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衡。就高校英语教师性别比例问题,笔者对内蒙古呼市三所高校进行了调查统计,得出以下数据:高校1有9位男教师,56位女教师,男教师仅占14%;高校2有男教师10位,女教师61位,男教师占14%;高校3有男教师9位,女教师41位,男教师占18%。由此可见,高校英语教师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1.3新老教师比例失调

高校近年在扩招学生的同时,也新进了不少年轻的英语教师。笔者对内蒙古呼市三所高校英语教师的年龄状况进行统计后得出以下数据:3所高校中30岁以下的教师87人,占45%;30-40岁的教师45人,占23%;40-45岁教师33人,占17%;45岁以上教师30人,占15%。由此可见,年轻教师比例大,人数多,而年龄较大、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比例小,人数少。这就意味着大部分学生的英语课由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教授,这样就可能导致学生得不到有效指导。并且,繁重的教学任务会增加他们的工作压力,有碍他们的提高。

1.4教育理念滞后,教学方法陈旧

经调查发现,目前大学英语教师虽然年轻化了,但教学观念和方法并没有跟着年轻化、现代化。通过走访几位年轻英语教师发现他们对外语习得理论与实践缺乏深度认识,上课仍以教授语言知识、讨论课文内容、简单练习口语这种简单、陈旧的教学方法为主。所以,更新高校英语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对现代英语教师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策略

2.1有关部门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培训,促进外语师资可持续发展

各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要充分认识到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应落实英语教师多层次、多方式的在职培训制度,给年轻英语教师提供充足的学习机会、充裕的学习经费和良好的学习环境等,尽量为他们提供参加国内外高层次研修班和出国做访问学者的机会,提高其科研和教学水平,促进外语师资的可持续发展。

2.2共享优质英语教师资源

要促进高校英语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资源共享不失为一个有效方法。教师个人的优质资源可与教研室乃至全院的教师共享。资源共享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而是相互借鉴,再根据自己学生的英语基础、专业特点及教师本人的讲授风格和特长具体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资源共享实质上就是集思广益,充分利用集体智慧,使优良的教学方法、实用的教辅材料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2.3网络辅助教学

优质的教师资源可利用网络扩大辐射范围,从而使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受益。大学英语教师可建立英语教学网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资料,还可以在网络上组织讨论、布置作业、答疑解惑、接收学生的反馈意见等。网络辅助教学可以使英语教学更生动形象,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网络辅助教学符合英语学习的规律,也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要求。

2.4明确教师任务,构建学术团队

据笔者调查,很多高校英语教师承担了多门科目的教学。这虽能体现教师的全能性,但英语各项技能都有其独特性,教师要花费大量时间钻研该科目。在目前大学英语教师工作量繁重的情况下,难免会顾此失彼。故笔者建议明确教师的教学科目,使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该科目的有效教学方法。教学任务专项化也有助于教师形成教学团队,提高科研能力,构建更加专业的学术团队,促进大学英语师资的可持续发展。

3.结束语

高校英语教师是提高大学生英语能力的关键,因此加大对高校英语教师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优化配置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目前高校英语教师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期待能为我国高校英语教师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优化配置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姚百花.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2)

[2]贾爱武.外语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研究综述[J].外语界,2005(1)

[3]周青萍.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4)

篇5

关键词:多媒体教室;智能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1-2634-03

1 前述

近年来,由于教育部加大了对于高校的公共基础教学设备资金的投入,很多学校直接把原来建的旧教学楼中的普通教室全部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转变成了多媒体教室,这样一来使得多媒体教室数量急剧增加,再加上原来建的旧教学楼比较分散,使得学校改建成的多媒体教室分布即零又散。为了让教师更方便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为了教学管理部门更好地管理教学资源和监督与评估教师教学情况,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因此,关于如何实现对多栋分散的教学楼中零散的多媒体教室实行集中智能化管理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技术行业的一个热点问题。

2 现阶段多媒体教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以海南大学海甸校区为例)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多媒体教室的快速发展也就是近五年的时间(从2009年-2013年),由原来的39间多媒体教室增加到了276间多媒体教室,几乎将过去所有的普通教室全部改装成了多媒体教室,这样一来使得多媒体教室数量急剧增加,再加上原来建的旧教学楼比较分散,而且同一栋楼中同一楼层分别设计了不同功能的教室,例如同一层楼有多媒体教室、普通教室、有画室、有办公室、有机房、有专业实训室等等,使得学校改建成的多媒体教室分布即零又散。并且现阶段对多媒体教室里的多媒体教室设备管理还停留在纯人工的管理模式,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浪费,并且工作的效率低。

1)涉及多个部门和科室共同管理,造成教学资源调配难和教室管理难的问题。

2)服务和需求多元化,造成不能遵照学校规定的时间使用多媒体教室的问题。

3)纯人工的管理模式管理多媒体设备,造成即耗时又耗力(人力、物力和财力)问题。

4)教室和教学设备使用情况无法监督,造成教学设备使用数据无法统计,且不利于督导教学管理。

5)设备出现故障,排除故障和响应时间太慢。

6)多媒体教学设备缺少安防管理。

3 多媒体教室管理现状与不足

1)采用基于控制主机-校园网-IP控制模块-集中控制器(YXNEET500IP)-多媒体教学设备(授控设备)-被控设备传感器数据采集-教学设备运行数据返回主控机数据库技术,实现多媒体教室和设备进行分布式网络化管理[1]。

2)由服务端(采用J2EE技术构建)与客户端(采用以Android系统智能手机为依据开),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与实现方法,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控制管理多媒体设备、查阅教室相关信息[2]。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室的管理也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3)中央控制系统(简称中控主机),由于中控主机是通过发控制编码的方式来实现对设备的控制,所以各种授控设备必需与中控主机存在物理上是连接。例如电脑远程开机,需要连接电脑Power开关,人为因素改动计算机线路,引发计算机供货商不再保修。

4)服务器控制端(总控端),只能用手工方式根据课程表远程开设备,过程过于繁琐、易出错且费时。

5)监督教室使用情况缺少视频反馈管理。

4 系统总体设计

4.1 系统整体结构图

首先,多媒体教室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校园网,定时访问教务智能排课系统并获取排课数据。其次,多媒体教室智能化管理系统借助校园网,通过智能多媒体中控将教务智能排课系中的排课数据存储到各个多媒体教室电子锁的存储器中。接着,读卡器根据排课信息,按照上课时间打开多媒体柜子锁头并触发中控联动控制机制(中控系统开、启动计算机、启动投影机、投影幕布放下);最后,多媒体教室智能化管理系统每隔30秒对客户端中控主机进行扫描返回设备运行状态并将数据存储于系统数据库中。

5.1 开发工具与技术

系统选用Delphi作为开发工具结合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进行开发,Delphi是由Blrland公司推出的,它是一种Windows平台上的程序开发工具,使用的是Object Pascal语法,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程序开发语言,并且它使用了大量VCL(可视化组件库),能更快地、高效地开发出基于Windows环境的各类程序,特别是在数据库和网络应用方面,优势更为突出;

UDP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它是一种不可靠的数据传输协议,它比较适用于高可靠低延时的局域网环境和应用于那些面向查询-应答的服务而服务需要交换信息比较小环境;UDP的主要优点传输速度快,缺点UDP数据包可能会出现丢失、重复和错序等现象,而且发送方的数据发送率可能会超过接收方的数据处理能力。由于UDP 是一个无连接协议,传输数据之前发起端和接收端不需要建立连接,当需要传送数据时就简单地将用程序数据,并尽可能快地把它扔到网络上,并且发送端使用UDP 传送数据的速度仅仅是受到应用程序生成数据速度、计算机能力和传输带宽的限制。

5.2 中控系统IP模块通讯协议

中控系统主机通过内置网络模块来接收指令,由中控主控芯片根据中控网络控制接口协议,完成指令对应的操作发送至终端设备,指令数据均是十六进制数,例如接到fe,01,14,52,1,68,ff指令,根据中控网络控制接口协议,fe表示起始码,01代表电脑(控制码总控电脑发过来的),14代表开关类模块,52表示执行开流程,1表示执行的端口(如继电器端口号),68代表校验码,用于判断指令是否有效,它的值等于(发送器件地址+接收器件地址+操作指令+操作数据) mod 100即(01+14+52+01)mod 100=68;,ff表示数据传送完毕,该指令表示的意义为:通过总控室电脑远程控制中控系统开流程。

5.3.7 完成数据写入电控锁管理系统数据库,实现开锁触发中控联动。

多媒体教室智能化管理系统借助于中控主机硬件上的远程控制技术和IC卡网络管理系统,结合电子教室管理软件中的远程软件管理技术来实现智能化开启和监控教室设备,并运用教室安装的摄像头得到的监控视频图像,来观察和判断教室情况及设备运行状态,来实现多媒体教室的智能化管理。

6 结束语

系统的实现不但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陈述的问题,而且还能在举办各种考试时,加强考场、考纪、考风的监督作用,特别是在分布式的人工管理模式转向智能化管理模式,使得多媒体教室的日常管理更规范化,管理部门组织体系更趋于完善,人员配备更为合理,职责定位更加明确,技术服务更到位,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提升管理水平,更好地为教学与教学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任柯.多媒体教室网络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0.

[2] 辛宪民.基于移动终端的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秕设计与实现[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3] 肖景灵,黄锋.多媒体教室智能化管理系统在数字化校园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2).

[4] 胡维治.基于校园教学网的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的实现[J].中国教育技术,2009(6).

[5] 万华明.可管理开放式智能网络化多媒体教室教学系统的设计构建与实现[J].江西科学,2005(3).浅谈现代多媒体教室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王镇江,杨厚群

(海南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海南 海口570028)

摘要:根据现代多媒体教室管理需求,借助校园网应用多媒体教室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MC900智能多媒体控制系统将教务智能排课系中的排课数据存储到各多媒体教室电子锁的存储器中,读卡器根据存储器中的排课信息,按时开锁并触发中控联动控制机制,实现多媒体教室智能化管理。

关键词:多媒体教室;智能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1-2634-03

1 前述

近年来,由于教育部加大了对于高校的公共基础教学设备资金的投入,很多学校直接把原来建的旧教学楼中的普通教室全部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转变成了多媒体教室,这样一来使得多媒体教室数量急剧增加,再加上原来建的旧教学楼比较分散,使得学校改建成的多媒体教室分布即零又散。为了让教师更方便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为了教学管理部门更好地管理教学资源和监督与评估教师教学情况,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因此,关于如何实现对多栋分散的教学楼中零散的多媒体教室实行集中智能化管理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技术行业的一个热点问题。

2 现阶段多媒体教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以海南大学海甸校区为例)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多媒体教室的快速发展也就是近五年的时间(从2009年-2013年),由原来的39间多媒体教室增加到了276间多媒体教室,几乎将过去所有的普通教室全部改装成了多媒体教室,这样一来使得多媒体教室数量急剧增加,再加上原来建的旧教学楼比较分散,而且同一栋楼中同一楼层分别设计了不同功能的教室,例如同一层楼有多媒体教室、普通教室、有画室、有办公室、有机房、有专业实训室等等,使得学校改建成的多媒体教室分布即零又散。并且现阶段对多媒体教室里的多媒体教室设备管理还停留在纯人工的管理模式,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浪费,并且工作的效率低。

1)涉及多个部门和科室共同管理,造成教学资源调配难和教室管理难的问题。

2)服务和需求多元化,造成不能遵照学校规定的时间使用多媒体教室的问题。

3)纯人工的管理模式管理多媒体设备,造成即耗时又耗力(人力、物力和财力)问题。

4)教室和教学设备使用情况无法监督,造成教学设备使用数据无法统计,且不利于督导教学管理。

5)设备出现故障,排除故障和响应时间太慢。

6)多媒体教学设备缺少安防管理。

3 多媒体教室管理现状与不足

1)采用基于控制主机-校园网-IP控制模块-集中控制器(YXNEET500IP)-多媒体教学设备(授控设备)-被控设备传感器数据采集-教学设备运行数据返回主控机数据库技术,实现多媒体教室和设备进行分布式网络化管理[1]。

2)由服务端(采用J2EE技术构建)与客户端(采用以Android系统智能手机为依据开),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与实现方法,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控制管理多媒体设备、查阅教室相关信息[2]。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室的管理也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3)中央控制系统(简称中控主机),由于中控主机是通过发控制编码的方式来实现对设备的控制,所以各种授控设备必需与中控主机存在物理上是连接。例如电脑远程开机,需要连接电脑Power开关,人为因素改动计算机线路,引发计算机供货商不再保修。

4)服务器控制端(总控端),只能用手工方式根据课程表远程开设备,过程过于繁琐、易出错且费时。

5)监督教室使用情况缺少视频反馈管理。

4 系统总体设计

4.1 系统整体结构图

图1 目标实现原理图

首先,多媒体教室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校园网,定时访问教务智能排课系统并获取排课数据。其次,多媒体教室智能化管理系统借助校园网,通过智能多媒体中控将教务智能排课系中的排课数据存储到各个多媒体教室电子锁的存储器中。接着,读卡器根据排课信息,按照上课时间打开多媒体柜子锁头并触发中控联动控制机制(中控系统开、启动计算机、启动投影机、投影幕布放下);最后,多媒体教室智能化管理系统每隔30秒对客户端中控主机进行扫描返回设备运行状态并将数据存储于系统数据库中。

4.2 系统目标图

图2 系统目标图

5 系统实现

5.1 开发工具与技术

系统选用Delphi作为开发工具结合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进行开发,Delphi是由Blrland公司推出的,它是一种Windows平台上的程序开发工具,使用的是Object Pascal语法,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程序开发语言,并且它使用了大量VCL(可视化组件库),能更快地、高效地开发出基于Windows环境的各类程序,特别是在数据库和网络应用方面,优势更为突出;

UDP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它是一种不可靠的数据传输协议,它比较适用于高可靠低延时的局域网环境和应用于那些面向查询-应答的服务而服务需要交换信息比较小环境;UDP的主要优点传输速度快,缺点UDP数据包可能会出现丢失、重复和错序等现象,而且发送方的数据发送率可能会超过接收方的数据处理能力。由于UDP 是一个无连接协议,传输数据之前发起端和接收端不需要建立连接,当需要传送数据时就简单地将用程序数据,并尽可能快地把它扔到网络上,并且发送端使用UDP 传送数据的速度仅仅是受到应用程序生成数据速度、计算机能力和传输带宽的限制。

5.2 中控系统IP模块通讯协议

通讯协议格式:“起始码+源器件地址+目的器件地址+操作指令+操作数据+校验码+结束码”;起始码:\xfe(254),表示一个新数据传送的开始; 源器件地址:1-15共15个;目的器件地址:16-255共240个; 操作指令:一般一个指令码;操作数据:指令码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校验码:(发送器件地址+接收器件地址+操作指令+操作数据) mod 256;结束码:\xff(255),表示数据传送完毕;

单击系统中“中控开”按钮代码;

rocedure Tdemo.B1Click(Sender: TObject);

begin

CmdBuf[1] := $01 ;

CmdBuf[2] := $14 ;

CmdBuf[3] := $52 ;

CmdBuf[4] := $01 ;

SendUDPcmd(CmdBuf, 4); //发送fe,1,14,52,1,68,ff指令。

Sleep(100);

end;

中控系统主机通过内置网络模块来接收指令,由中控主控芯片根据中控网络控制接口协议,完成指令对应的操作发送至终端设备,指令数据均是十六进制数,例如接到fe,01,14,52,1,68,ff指令,根据中控网络控制接口协议,fe表示起始码,01代表电脑(控制码总控电脑发过来的),14代表开关类模块,52表示执行开流程,1表示执行的端口(如继电器端口号),68代表校验码,用于判断指令是否有效,它的值等于(发送器件地址+接收器件地址+操作指令+操作数据) mod 100即(01+14+52+01)mod 100=68;,ff表示数据传送完毕,该指令表示的意义为:通过总控室电脑远程控制中控系统开流程。

5.3 接口软件自动下载排课数据

5.3.1 建数据库

IC卡网络管理系统数据库SoftData.mdb

5.3.2 建数据表

ClassroomData,存放教室名称、编号、IP地址、端口等教室信息;

ClassTime,存放每天的课程时间信息;

Week,存放学期每周日对应的日期;

ClassTab,存放由教务系统转换过来的课程数据,包括教室名称、教室编号、教师名称、教师编号、教师卡号、周次、星期、节次等信息;

KeTable,存放下载到教室IC卡的数据信息,包括教室名称、教室编号、教师名称、教师编号、教师卡号、刷卡时间等信息;

5.3.3 建立接口

由接口软件、配置文件(*.ini)和IC卡网络管理系统数据库SoftData.mdb三部分组成。

5.3.4 接口软件初始化

IC卡网络管理系统软件CardReader清空所有教室的课表卡;

检查或录入ClassroomData表中的数据,主要是教室名称、编号、IP地址、端口等;

检查或录入ClassTime表中的每天课程时间数据,时间格式为两位的时和两位的分,比如:“0850”表示8点50分;

检查或录入week表中的每周日对应的日期数据,日期格式为“年.月.日”,比如“2009.9.23”表示2009年9月23日;

准备ClassTab表;

清空KeTable表;

5.3.5 导入排课数据于KeTable表中

5.3.6 发送排课数据以中控网络控制接口协议用UDP的传输方式发送

5.3.7 完成数据写入电控锁管理系统数据库,实现开锁触发中控联动。

多媒体教室智能化管理系统借助于中控主机硬件上的远程控制技术和IC卡网络管理系统,结合电子教室管理软件中的远程软件管理技术来实现智能化开启和监控教室设备,并运用教室安装的摄像头得到的监控视频图像,来观察和判断教室情况及设备运行状态,来实现多媒体教室的智能化管理。

6 结束语

系统的实现不但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陈述的问题,而且还能在举办各种考试时,加强考场、考纪、考风的监督作用,特别是在分布式的人工管理模式转向智能化管理模式,使得多媒体教室的日常管理更规范化,管理部门组织体系更趋于完善,人员配备更为合理,职责定位更加明确,技术服务更到位,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提升管理水平,更好地为教学与教学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任柯.多媒体教室网络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0.

[2] 辛宪民.基于移动终端的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秕设计与实现[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3] 肖景灵,黄锋.多媒体教室智能化管理系统在数字化校园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2).

篇6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中职英语教学理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何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英语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这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现代信息技术与中职英语教学的有机整合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笔者就两者整合的概念、意义和途径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英语教学;整合

21 世纪,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资源丰富性和交互多样性等特点使其介入现代中等职业教学成为必然。教育部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中明确提出了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计划,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长处,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结合。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英语教学也需要实现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把现代的教育技术应用于各种英语教学活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信息技术与中职英语教学整合的概念

信息技术与中职英语教学的整合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等与中职英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网络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引导学生在网络上进行探究式,自主式学习,把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和手段应用在英语教学中,使英语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调整后保持协调一致,并利用网络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机互动。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探索学习的能力,切实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二、信息技术与中职英语教学整合的意义

(1)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有效的利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设计出生动逼真的英语场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共鸣,激发和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教学是需要师生双方进行互动的,只有充分地调动双方的积极性,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英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最佳的英语模拟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还能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快乐并自主地进行学习(教学方法中的快乐教学法)众所周知,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源泉,无论是工作或是学习,只有对其产生了真正的兴趣,才有可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兴奋的状态和情绪,在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获取知识 根据认知学习理论,人们的学习效率是通过外界的刺激和学习者的心理过程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计算机可以通过多种信息的传输方式和渠道,对学生进行多种感官的刺激,这样,大脑的两个半球同时被激活起来,最终克服暂时性记忆的局限,加强记忆,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例如,外研社中职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Unit 6 What’s for dinner,本单元的听说部分是关于点餐的,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个关于点餐的英文情景对话的视频,这样既创设了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增大课堂教学容量。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节省板书时间,教师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启发、点拨、解决疑难问题以及听、说、读、写的训练上。教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读一读、评一评,使学生参与各种训练,这样既可以增大课堂容量,又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英语对话注重情景,光靠老师设计、动手制作和布置是难以做到十全十美的。耗费大量的精力不说,要找到真材实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生动直观,能创设教材难以提供的情景,体现多媒体的综合效果,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结构。给学生提供的语言实践机会多了,有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3)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提高学生听说能力。

多媒体可以有效地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利用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每节课使用录音机或多媒体播放器让学生获得标准的语音语调。,还常利用课外活动或自习课时间播放有趣味的录像(如美国著名儿童影片Home Alone 或Harry Potter等)和 FLASH 课件等供学生观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手段能积极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中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但在播放英语课文录音或影片时要注意方法,不可盲目地追求形式,对于难以听懂的部分,要让学生反复听辨或教师利用暂停键停止播放予以解释,并可根据VCD影片中情节针对性提出一般疑问句或特殊疑问句,帮助学生理解增强他们的成就感。教师可以利用语音实验课的优势,运用监听教学系统监听检查学生的听音情况,并m时地给予指导。这样,利用多媒体技术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又能提高学生听说能力。

(4)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英语信息化教学是以利用文本书籍、光碟软件、网上资料三大资源为基础,强调的是以学生自学为主体,培养他们的存储能力、检索能力、多媒体表达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外研社中职英语基础模块都配有录音带和光盘,每单元都有单词、听力、会话和课堂小组活动等内容。如此大量的输出,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外研社中职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的unit3 Sunny Days,Rainy Days,首先向学生分组布置好课前学习任务:1、要求全体学生运用教学软件,例如:金山词霸,东方快车等,首先查出一些有关天气、气候等话题的词汇进行预习。2、要求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分工,到网上寻找有关天气的资料和世界主要国家城市的天气情况。3、要求学生归纳表达询问天气状况的常用交际模式。例如,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It's often warm in Spring. 4、要求学生把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随时请老师或小组的同学讨论帮助解决并记录在个人文件夹上。5、要求学生把读到的和查到的东西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在校园网的论坛上。6、最后要求每组学生把在论坛上得到的信息写成总结报告在下节课上朗读。老师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5)信息技术可以为英语教学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当前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与应用,为师生提供了海量的英语教学信息。网络也正是计算机信息资源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英语教师的备课可以在互联网络中实现,从网络中下载的大量的有益的信息可以丰富我们的教学资源,学生也可以利用有益的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拓展。

三、信息技术与中职英语教学整合的途径

(一)信息技术与硬件设备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硬件设备的整合主要指计算机网络硬件的建设。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很多学校都加大了Χ嗝教逵布环境、教育网和校园网的投入,提升教学设备的建设水平,为英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90%以上的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环境,另外还有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学生在这些教室里可以访问教学资源库的各类资源。这位信息技术和中职英语教学的整合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的整合

中职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发展学生的初步英语应用能力,为今后的就业和进一步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应用能力是学生所掌握的语言在实际应用中的输出(output),而这种应用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知识的输入(input)。这种语言知识的输入应该是浸入式的(immersion),学生最大程度地接触目标语言会产生最大程度的学习效果,网络和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目标语言,即可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语言素材。这种方式的学习使教学信息得到极大扩充,知识范围广泛拓展,课堂结构更趋开放。同时学生的视野得以开拓,思路更加开阔,利于创造力的培养。传统教学中课本就是世界,而今世界成为课本,学习资源可以随时随地选取。这是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整合的优势。

问题是,在处理海量信息资源时,应考虑到所接触的教、学素材信息应具备以下三个特点:(1)该素材应该有明确的锻炼学生某一方面技能的特性。如所选的材料是锻炼学生听的技能,还是读的技能。否则,海量的目标语言素材将无法充分发挥其信息源作用。(2)该素材应该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外研社中职英语基础模块第二册的第七单元Fighting Against Pollution的听说部分是关于由于空气污染一起的一系列问题,可在网上下载一些关于沙尘暴的图片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该素材必须能提供现实的语言和文化氛围。比如,在第二册第七单元听说部分,可从网上下载一段关于北京沙尘暴天气的英文报道视频。这样既提供了语言环境又有与听力材料相关的知识背景,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听力和增强对所要听的材料的熟悉。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缺少这种鲜活的语言素材。于此可见,做好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的整合,可为学生提供大量真实的英语信息,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人员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人员的整合包括两方面:信息技术和教师的整合;信息技术和学生的整合。

(1)信息技术与教师整合。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中心。信息技术和教师的整合体现在教师除了要担当教授者、监督、咨询、考核等角色外,还需要担当电脑和网络使用者、多媒体素材和教材编辑者、教学软件设计者甚至是电脑程序工程师的角色。信息技术和教师的整合需要达到以下目标:培养具有较高信息素养,能适应信息时代新型教学模式的英语骨干教师;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教师的信息交流(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技能;最终培养和造就出能适应数字化生存环境的新一代英语教师。

(2)信息技术和学生的整合:这主要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的问题。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学生是伴随着计算机长大的一代,他们对信息技术并不陌生。但是大多数学生对网络的利用还只是停留在收发电子邮件、网络游戏和聊天的水平上。利用网络查找信息的能力以及把这些信息有效整合用于学习英语课程的能力还有待引导和加强。比如说如何有效利用google等搜索引擎查找自己所感兴趣的信息;如何用文字、音频、视频处理工具整合信息用于多媒体英语课程学习;如何利用新闻组(newsgroups)和全世界范围内的英语学习爱好者或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交流。此外,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通过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工具(如MSN、QQ)进行双向或群组交流和讨论,也可以通过耳机和摄像头等外接设备进行可视对话。教师可以网上答疑、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所提供的资源存储空间、电子邮件 、电子论坛、博客以及QQ群将教学进度、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向学生进行发送和公布。学生可以直接上网点击学习主页或教师提前筛选的相关网站进行在线学习、在网上提交作业、提问、资料查询和图书阅览等。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模式相比,形式新颖,极大地调动了学习者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结束

现代信息技术与中职英语教学的整合是通过把信息技术英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它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鼓励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资源,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自主式学习的功效,这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更改善了教学效果。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篇7

>> 现代化医药物流中心建设的思考 建设有特色的医药物流企业信息平台 如何建设现代医药物流中心 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特色化之路探究 医药物流专业“双证融通”一体化教学的实施路径 医药物流中心仓储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 从全洲医药物流港看现代医药物流中心建设 九州通北京物流中心:现代化医药物流自主建设的典范 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建设 医药物流中心的规划与建设 现代医药物流建设刻不容缓 破解医药物流信息化“短板” 医药物流社会化发展的探索 期待医药物流自动化标准尽快构建 高校特色物流专业建设策略分析 工商联盟创新区域医药物流发展之路 《中草药》:走特色化、专业化办刊之路 行业背景下优化医药物流专业的对策研究 浅析高校医药物流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浅析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之路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谢钦 培养物流管理专业技能的教学探索[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2 ,34 (11 ):189-102

[3]丁雪峰,谢五洲 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的思考[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4(12):126-128

[4]夏旭东等 我国第三方医药物流运行模式探析[J] 中国药业,2 00 9,1 8 (4 ):15-17

[5]陆国平 医药现代物流的质量管理实践与探索[J] 上海医药 2009,30( 8) : 366-368

[6]商务部 2011 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R] http:///stat, 2012,(6):1-2

[7]李 华, 曹 莉,陕西省疫苗经营企业冷链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 西北药学杂志 2011 ,26 (1):61-62)

[8]灼月 承载梦想 创造价值[N] 上海医药 2013年 第34卷 第1期 (1月上)

[9]李志锋等 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现状及其模式选择[J] 物流技术,2008,27(6):9-11

[10]邹阿罗 陈永法 我国第三方医药物流发展制约因素[J] 药事分析2012,(6):28-31

篇8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职业教育;任务;发展

十报告:”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农村职业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新型农民、开发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在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城镇化过程中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

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着两大重要任务:首先要培养具有适应农村现代化建设需求的高素质农民人才。其二是要培养适应中国城镇化、信息化、新型工业化进程,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得到有效转移。

(一)面向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培养新型农民

“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是指以市场为导向,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龙头企业按照市场需求与农民签订产销合同,建立生产基地,提供配套服务;农民按照合同生产、交货;企业按照合同收购、加工,把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利润在各个环节中合理分配,生产者、加工者和销售者结合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营共同体。我国这种农业产业现代化就意味着整个生产过程包括耕种、运输、收割、排灌等都要采用现代化的机器设备。新的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使用的越来越广泛,如使用生物技术杂交育种、基因工程,改良新的农作物品种;还有改良土壤、消除病虫害,使用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等。

因此农业产业现代化的进程对农村广大的农业劳动者包括管理者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新型的农民不仅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相应的科学文化水平,要掌握现代化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知识,同时还要熟悉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生产管理经验。提高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则必须由农村职业教育来完成。作为知识和科技等的载体,农村职业教育只有为农村产业现代化服务,才能够实现其振兴农村经济的目的。农村职业教育如何在实现“科教兴农”中发挥作用也已成为摆在农村职业教育面前。

(二)城镇化过程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的有效转移

随着中国“四化”的发展,中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也就是说中国农村存在着一支数目庞大的滞留失业大军。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有效的转移?是影响未来社会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国家目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政策是“控制流动的规模,就近转移为主”。需要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和多种经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广开门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有步骤的实现农村城镇化,就地实现农转非。

这一切的关键在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实现多元化的职业技能培训。将亿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分离出来,寻求新的职业,同时职业教育要适当调整专业结构,校点布局及培养层次,以适应多元化产业结构的变化的需求。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合理就业。

二、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职业教育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它是从属于社会发展大系统的,社会发展需求和资金的投入是职业教育赖以发展的动力和保证。与普通的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以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直接为产业部门输送各类劳动力为根本宗旨。农村职业教育在“四化”的大的前景下,更加应该把培养农业现代化所需的人才及如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目标进行大力发展。

(一)进一步端正教学方向,明确办学目标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农村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要明确培养新型农民这一目标,办学、专业设置要把重心体现在“农”上。首先,要根据办学对象特殊性因材施教。开发新的产业,推进了产、学、研一体化,把校园扩展到农村的田园,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与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紧密结合。其次要开发新的教学模式,实现个性化发展。在能力教育的基础上启动弹性学分制、分层次教学。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够自主的选择专业、课程、任课老师和学习进度,允许学生提前或延后毕业,使学习期限有较大的弹性,真正体现职业教育个性发展的优越性。

(二)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更新要紧跟时代,掌握相关科学领域的新成就,把最新的知识与技术以及该科学领域未来的发展动向写入教材。教师在教学时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把握学科的最新动态,以充实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联系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以新的案例进行教学。要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淡化专业界限,拓宽专业口径,拓宽专业内涵和扩大专业外延。改革专业定向模式,不以具体岗位定专业,不以狭隘的专业定课程。农村职业教育要把实习基地建设成教学基地、生产基地和科技示范基地,使其成为学生实际能力培养的主要场所和学习窗口。

注释:

① 张睿,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甘肃农业,2005.12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

老旧式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教学资源限制和教学条件限制,教师发挥程度被严重遏制,与此同时,教学质量提升也受到消极影响,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小学教育工作指明了道路,教师应该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去进行课堂教学内容丰富,之后在此基础上赋予教学主动性和教学针对性。需知,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和现代信息手段整合仍旧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是有待日渐完善和整改。

一、现存问题分析

部分教师在教学手段上进行了创新和整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得以更新和调整,但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措施更新的整个阶段,教学理念转变和教学思想转变程度依旧不深。应该了解到,新课程教学改革步伐日渐加深,其提倡在教学中合理融入探究性教学要素以及相应的合作学习要素等,旨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从而更好更优的去提升学生学能力和探究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从实际角度进行分析的话可以看出,教学手段更新并不意味着学习效率和学习水平的双向提高,教学手段应用阶段,学生能力仍旧没有发挥空间和余地,尚未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筛选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若想真正彰显其效能,就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活学活用。教师本体需要进行不同信息整改,做好教学合理设计工作,最为常见的就是哪个教学环节上筛选哪个现代化教学手段,核心问题便是具体方法的有力实施。身为小学语文教师,只有掌握了这些问题所在,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彰显教学效能。但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时还不是很熟练,使得现代化教学手段作用并未有效彰显出来。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

(一)情景创建

情景教学方案主要指的是新型教学方案,情景教学核心主要是借助创设真实情景,之后在此基础上使得学生进入情景当中得到真实的思考和体验,在提高学习质量的基础上循序促进学生心理能力提升和智力提升。情境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进行情景创设,通过情景真实性提升和情景生动性提升,由点及面的将学生引入情景之中,最终获取深刻体验。

老旧式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学资源相对来说比较有限,仅通过场景描述来向学生传递知识,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脑海中无法呈现具体场景和客观场景,不利于优良教学氛围创建,学生也不能够获得优良的学习体验。以《孔明借箭》课程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合理融入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真实情境创建来强化学生群体体验感觉,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气候状况,基于此,对孔明借箭成功事件原委予以研究。

(二)延伸教W

新课程标准要求下达之后,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不能将学生学习成绩提升放在首位之上,若想深度丰富和强化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首要一点就是要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探究能力。老旧式小学语文教学阶段,部分教师已经逐步开展了延伸模式教学,但因为受到教学资源限制和教学条件限制,延伸教学局限对学生掌握课文信息方面有着一定阻碍。

《看月食》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了解月食的概念,其实并不是天狗吃月亮,一般情况下教师为简单介绍,讲解月食含义,但是此种教学方案只是浅层次的教学,学生此时会对相关课外知识有所了解,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手段进行演示,学生会了解月食原委,熟知其变换的整个过程,教师要起到辅助引导效能,借助信息收集工作和信息整理功能等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具体操作中,要将月食演变动态图在多媒体设备上展示出来,学生可在拓展学习中将各个图片进行对比,从而加深的月食知识的理解程度,避免盲目性学习现象出现。

(三)思维创新

现代化教学内容展示过程中,需要具备生动特点、直观特点和想象特点以及丰富性特点等,这类要素是当前现代化教学的主要优势。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应用现代化手段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不仅如此,在配上背景音乐和趣味环境背景时,会使得学生学习环境变得愈加生动有趣。

和谐越快的教学环境创设十分重要,语文课程知识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等均会被一一解决,学生记忆掌握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知识内容,之前老旧式干瘪的讲解,在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导之下,会将复杂知识简单化,现代化教学会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对语文知识学习产生极高的兴趣,从而会爱上语文这门学科。

结束语

归结来讲,原有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学校教学要求,合理有效的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使得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双向提升,激发班内学生群体潜在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陆岚(1986-),女,籍贯:湖南邵阳县,民族:汉,职称:小学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生教育。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的六个向度[J].李明高.教学与管理.2017(02)

[2]试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游丽丽.中国校外教育.2017(02)

[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及相关建议[J].栾华.中国校外教育.2017(02)

[4]新课改后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马艳萍.教育现代化.2017(03)

[5]小学语文主体性教学策略探析[J].徐立红.赤子(上中旬).2016(22)

篇10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学手段 电化教学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快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新课改进行的如火如荼形式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加直观的展现教学内容,从而达到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而电化教育则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主要形式,它利用声音、光线、色彩、图形等可视、可听具体有形的形式表现出来,创设出更加形象、生动、直观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相对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从而最终达到学会的目的。

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学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教师上课“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陈旧模式,不仅改变了过去课堂上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老师教起来身心疲惫的情景,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自主的投入到学习中来,更轻松、容易的学好知识、掌握好知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使课堂“活”起来、“动”起来,让全体学生更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正是由于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有着如此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诸城市第四中学自建校以来一直着力于电化教学设备的投资、使用、推广。每个教室内都安装了多媒体,多媒体教学早已渗透到各个学科,渗透到每节课,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的教师。在教学一线上,如何更好的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为四中教育事业增光添彩已成为四中人孜孜追求的目标。

一、用现代教育技术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应用,是数学教学的第一要素。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我们四中数学老师经常对学生提到的一句话。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非常重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电化教育教学应用到数学教学中,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具体是怎样做的呢?

1 打破传统观念, 创建新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单纯进行抽象思维训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符合学生学习、认识事物的过程,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新的模式,“促进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

2钻研教学内容,熟练制作课件

为了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用现成的课件未必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思想,因此,教师要熟悉教材、大纲,把握教学规律,制作适合学生实际的课件,制作时要注意:

①显示的图形结构完整,简明醒目且突出所探求的主题。

②在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中,能显示出所探求问题包含的各种情况,使学生有全面的认识。

3运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精彩的画面,生动的情景,可以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复杂的内容条理化,形象具体,重点突出,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准确丰富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

4运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录音媒体是以清晰和流利的普通话,有的配以悦耳动听的音乐录制而成的。播放朗读录音带,使学生沉浸于某种境界,从而展开想象的翅膀,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英语课堂“动”起来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方面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求知欲望。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事物。动听的音乐,五彩斑斓的图画,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言语兴趣。计算机多媒体正好可以提供这种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渗透力极强的教育信息。四中的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正是遵循着这样的教育教学规律,进行英语教学的。

1利用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电教媒体介入英语课堂教学中,为创设语言环境提供了有利条件,学生可以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为语言交际运用的积极参与者。优美的音乐或生动清晰的图片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在导入新课过程中事先准备好合适的图片或录音带等,学生就会专心致志地听教师讲课,积极动脑思考。

2活化教材,语言呈现情景化。

运用电教媒体的直观性、形象性,迅速创设新奇的情景,引发学生的直接兴趣,创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现代英语教学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高度的实践性,这是由语言是交流工具之一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英语对中国学生来说,有相当难度,其主要原因是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缺乏英语原材料等。为了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就要给学生提供能进行言语实践活动的自然情景和教学情景。传统的教学无法营造一种真实的语言环境,利用生动、形象的电化教学手段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新奇感,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而且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景时,能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正是在四中教育工作者对电化教育的孜孜追求下,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四中教育教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肯定,领导的认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日新月异的发展,每一位四中教育工作者都想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把四中学校办成孩子成长的乐园、学生成才的摇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