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设计理念在文化性导视系统的应用

时间:2022-11-19 11:21:28

再设计理念在文化性导视系统的应用

摘要:文化导视系统通常上泛指除了区域基本信息的引导外,还对区域内的文化风貌、特点、历史等进行简单介绍的导视系统。但传统的文化导视系统可体现的区域文化存在展现性、直观性、引导性较差的问题,展现文化特点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文章提出通过再设计理念的方法运用于文化导视系统的设计中,以促进区域文化的艺术性与导视系统的功能性的融合,达到人们通过导视系统即可感受和理解到城市或区域独特文化底蕴的作用。

关键词:再设计;文化性导视系统;功能性;文化性导视系统

作为城市脉络重要的服务性标志,可以有效帮助人们在短时间内了解到区域内的交通、设施、坐标等一系列信息,部分城市或区域由于各种原因所产生的特殊性被赋予或展现出了一定的文化特点及内涵,而具有文化性的城市或区域的导视系统为了凸显区域文化性,除了体现区域基本信息,还需要一定程度的承载区域的文化特征及人文特色等。导视系统由于本身能够承载的信息量有限,而区域文化通常可展现的信息量较大,因此,文章提出一种方法理念将文化信息与导视系统合理的相融合。

1再设计理念及其基本方法

再设计又称为“RE-DESIGN”,其理念核心是将生活中熟悉的事物陌生化,回到原点,重新定义事物存在的价值意义[1]。再设计的过程是设计师将沟通的理念具象化的实验,塑造合理的沟通方式以获取用户深层的需求。人们对所熟悉甚至每天都会接触到的产品,反而会忽视了一些重要的因素,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说过:“人们越是确信自己已经非常了解某物,对它的理解也就越不准确[2]。”正因如此,再设计的理念是一种打破固有思路与常规,重新审视一个产品的价值,将已知变为未知的创造性行为,是当今设计思维所推崇的核心理念。对产品进行再设计时,通常可采用四种方法:重新定义、情感挖掘、符号替换及提供潜在性。重新定义即打破产品本身的存在价值,通过思考与理解用户在当前环境下的需求,重新定义产品存在的价值;情感挖掘,是指设计师先通过了解用户的情感需求,将其表现在设计物上,给用户带来惊喜感,并从中感受到设计师所传达出的某种理念。这要求设计者深层挖掘用户情感,并将语义与产品妥当的结合起来;再设计中的符号替换是指设计师通过挖掘用户最深层唯一并且具有共性的情感需将其提炼为语义符号,再将可以展现这一语义符号的方式运用于产品上,获得用户对于产品的理解。用户理解了情感需求的语义,自然会将自己较熟悉语义的理解套用在产品上;提供潜在性是指在设计的过程中给用户提供一些潜在功能,用户无论有没有注意这些潜在因素都不会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这种潜在因素在潜移默化中给产品的使用带来了便利。

2再设计理念下的文化性导视系统

文化性导视系统,是指一个具有文化积淀、人文情怀、环境特色的城市或区域的导航系统[3],与传统的导视系统不同,文化性导视系统不仅需要对位置坐标、商业场所、公共设施、城市交通等进行引导说明,同时需要将区域的文化性以合理的方式展现出来,以便于人们更加快速有效的理解区域文化特征。多数的文化区域导视系统是通过文化符号的提炼对传统的导视系统进行装饰,没有将区域的文化性与导视系统的功能性有效的结合起来。文化符号仅作为一种装饰运用在导视系统上,一方面没有给用户对区域文化的理解提供有效的引导和说明,区域文化没有以合理的方式将文化语义传达给用户;另一方面,繁杂的装饰可能会干扰导视展现的主要信息,从而影响用户对信息的判断。基于以上因素,文化区域的导视系统需要清晰直观的表现出区域内可见的客观信息,同时还需要潜移默化的体现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艺术信息,使两者互为独立信息又相辅相成。再设计理念下的文化性导视系统要求设计师对区域特征及用户体验两者的充分理解下,对导视系统的重新定义。这需要设计师一方面从用户的思维角度出发,寻找用户对导视系统的理解与需求点有哪些,与传统导视系统的需求点不同,设计师不仅需要寻找用户的功能需求,即所处的位置,想要到达的地点,如何到达等需求,还需要思考用户在当前文化背景下的精神需求,即对文化特色、风景美食、人文风貌等的求知欲。另一方面从区域环境的角度出发,考虑区域的客观环境,即交通信息、设施分布、饮食特色等可以提供的服务。以及主观环境,即区域风貌,人文风俗,艺术文化等可以满足的文化需求。最后将用户体验与区域特征进行比对结合,重新定义区域导视所需要展现的功能以及功能展现的方式。

3再设计方法在文化性导视系统中的运用

3.1重新定义。再设计方法运用于文化性导视系统中,首先需要重新定义其存在的价值。文化导视系统传统定义为展现文化特点及展现区域路况信息的引导标识,这种定义方式从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引导标识的作用,弱化了展示区域文化的作用。再设计理念下,文化性导视系统可以重新定义为以文化特征为元素向人们提供区域信息及人文特色的引导指示系统,这种定义方式是将文化作为一种展现方式而非展现内容,有效的提升了文化性在导视功能中的重要性。其中需要对文化元素进行准确的提炼,使文化特征也成为导视功能的一部分,更好的融入于功能。例如图1是国外某烤肉餐厅的导视设计,导视的外观是一个木头的造型,在夜晚时,导视牌内部的红灯亮起,橘红色的光从木头缝隙中透出,给人一种木炭被点燃的语义感受。设计的优点在于即使人们在很远的地方看不清导视的内容,也能通过造型清晰的了解区域的功能。木炭是野外原生态烧烤时必备的燃料,设计师将燃烧的木炭作为烧烤的元素符号应用于导视的功能当中,不仅实现了本身的功能,同时传达了烧烤文化所具备的原生态、自然的文化特点及艺术特点。3.2情感挖掘。除了重新定义产品价值以外,设计师通过产品给用户带来情感共鸣也是再设计理念的重要方法,设计师通过了解用户的需求,将其表现在设计物上,给用户带来惊喜感,并从中感受到设计师所传达出的某种理念。在文化性导视设计中,设计师不仅需要挖掘用户对于导视系统的功能需求,还需要理解用户的精神需求,这种需求通常是一种潜在需求,或存在于一定身份、环境下才显露出的需求。例如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为日本梅田医院设计的导视系统中,所有的导视牌均采用圆滑无棱角的白色布料设计而成,原因在于人们对于医院的印象往往是病菌、脏、疼痛等负面词汇,而圆角的和柔软的布料给人一种舒适的安全感,不耐脏的白色布料则侧面证明医院的洁净度,将医院应该具有的干净、健康、安心等正面性区域文化特征通过情感挖掘的方式展现给用户。设计师通过挖掘用户在某种文化性环境中可能会产生的主观感受或需求,将解决办法以合适的语义表现在导视系统上并传达给用户,从而达到与用户的情感共鸣。3.3符号替换。导视系统通常需要快速的向用户传达某些信息,大篇幅的文字信息不仅不利于用户的阅读,甚至可能误导用户阅读的逻辑性,对信息内容产生错误的认知。因此,在导视系统中通常采用一些图形符号替代文字信息代表某种含义,用户通过图形符号所传达的语义认知导视所传达的内容,符号的运用使信息逻辑展现更加清晰,提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但同时,若符号提炼的不准确也会使用户解读到错误的语义。符号替换法在区域文化导视的运用中,可以将代表区域特征的语义图形符号替换成区域文化环境下具有相同语义的其他符号,符合区域文化的图形符号不仅不会影响用户对导视语义的解读,同时新符号所展现的个性新鲜感也加深了用户对信息的印象,使区域环境具有更强的统一性及特征性,如图2洗手间的导视符号,在不同场合下所采用的符号不相同,所展现的艺术效果不同,但人们仍可以通过符号间相同的语义判断区域的功能。3.4可提供的潜在性。“潜在”一词在词条中释义为存在于事物内部尚未显露。即潜在性可理解为存在于事物内部尚未显露出的性质。在设计中,一些潜在性的功能往往会给产品带来一丝亮点,甚至成为整个设计的点睛之笔。在具有文化性的区域中,加入一些潜在性的功能,不仅有利于解决某些状况下用户的潜在需求,更便于用户对区域文化的理解。例如伦敦地铁的线路图,除了线路的指示以外,在站与站之间还标有步行所需的步数。这个设计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伦敦地铁的乘坐压力,人们通过步数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出行方式,“步数”作为一项潜在因素,在没有影响线路图本身功能的同时为可能存在的潜在情况提供了便利,使整个系统更加高效化。再例如作为文化古都的西安,城市中分布着不同文化特色的历史坐标建筑,不同线路的地铁票设计风格及所展示的文化特征与该线路可到达的地标建筑相对应,这种文化性的展示并不影响地铁票的使用,同时加深了外地游客对目的地文化特征的理解。

4结语

文章以再设计理念及其方法为切入点,分析了文化性导视系统在设计过程中文化艺术性与产品功能性的相互关系,阐述了如何通过再设计理念高效的融合两种关系,后通过再设计的四种方法在文化性导视中的实际应用证明了再设计理念及方法可以运用于文化导视系统的设计中。由此可以看出,再设计理念及方法可以应用在更多实际的设计创造活动中,以创造更多的设计价值。

参考文献

[1](日)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纪江红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2-50.

[2]陈秋梦.设计无小事》[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2,7.

[3]倪春洪.城市文化意象在导视系统中的演绎.包装工程,2014,35(20):16-19.

作者:孙诗章 单位: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