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素描教学探析论文

时间:2022-10-10 10:52:00

设计素描教学探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设计素描教学模式

论文内容摘要:设计素描是设计教学中的一门必修课,作为一种艺术造型基础的素描,它能传达出设计者对自然、生活的独特感受和设计意念,是从事艺术设计活动的起点。笔者认为:在不同的教学侧重中,对各种主张应有适度的把握,将各自的优势进行有机的整合,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条相对适应于艺术设计教育所需的素描教学体系来。

就目前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来看,其基础地位与价值取向各有侧重,教学模式不一:有的偏重于传统意义上的绘画性素描的造型基础训练,强调其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写实与具象性的表现;有的偏重于线性框架结构的训练,强调其内外形体结构的构造组合关系与物象某一局部的超写实表现;而有的又关注于抽象性的创意训练,强调其解构性的重组与意向性的表现……从学生这一层面上讲,在一些认识和表现问题上,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理解上的差距,有的人误以为掌握和运用设计素描主要是靠单纯的设计理念,或者认为只要学好了绘画性写实素描,即可完全替代艺术设计所需的素描造型。

事实上,所谓设计素描的理念是靠一定的素描造型理论知识和大量的实践来支撑的,是经验的积累和艺术修养的升华。写实素描是设计素描的基础,设计素描是写实素描的发展和变化。

应该说,设计素描是探讨和利用造型元素的构造表现原理来发掘人的理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是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和相关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造型基础课程之一。

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其教学目的实现形式本来就应该多样化,不必简单地归结为某种模式。况且,西方提出设计素描这一概念的历史也只有几十年,引入我国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也只是在20世纪80年代,应该说还处于形成与发展的阶段,许多理论问题还有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检验。给予宽松的学术氛围、多样的教学手段、宽泛的选择空间去发展其优势,是学术民主的一种体现,因此不必过早地加以定论。但在所有教学主张中,有一点应该明确,即:其最终目的应是统一的,根据艺术设计的特点和要求,既要有利于启发和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一、明确教学目的,树立设计素描意识

大凡基础课程的教学,都有一定的专业指向性,好比有什么样的建筑就有什么样的基础一样。同样,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基础教学也不例外,也有培养方向的问题。

不言而喻,艺术设计专业是艺术、技术与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应用性专业,设计素描是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创造性思维的和有目标的造型活动,是在传统绘画性素描的基础上,通过具象认识大自然的造物法则,并从具象中探寻抽象的规律和发现抽象的形态;关注物象造型的内结构与外结构的有机结合,启发我们的想象空间,找出物象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经过提炼与归纳,形成理念的形态,利用其可重新构建的因素,在符合设计应用功能的前提下,重树新的形象,并要求在训练的过程中加强对设计意识的培养。

由此可以看出,设计素描与绘画性素描是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不同体系,绘画专业对素描基础的要求是:精神内涵第一,物质性第二,强调人的审美信息传达,如国画对素描的要求是以短期的线性形态表现为主;油画是以长期的块面结构与明暗调子素描的训练为主,其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坚实的具象造型的基本功和增强相应的审美能力,具有明显的人文色彩。而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训练则强调物质性、适用性第一,精神内涵第二,更多的是关注适用性、功能性。

按照先物质后精神的设计基本原则,任何设计都势必要受其使用功能的制约与限定。推而论之,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也必然要受到一定的制约与限定,正因为有了这种制约和限定,人们才将设计专业的素描基础训练称之为设计素描。其目的的实现也理所当然地受制于设计的特点与要求,即实施设计素描的教学与训练是为了学生在今后的设计活动中,能根据各类设计的需要,有效地运用素描这种形式,传达、记录、转化视觉信息的结果,并具有扎实的造型能力来应对各类设计之所需。

简言之,设计素描的教学目的是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认识及表现能力。因此,设计素描的教学各环节的设计都应与设计相关联,反映设计的基本属性,成为设计的有效手段。

设计素描与传统的绘画性素描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着明显差别,其根本区别在于其价值取向不一,具体表现在:

1.功能特点

所谓功能,即作用与效能的意思。绘画的概念是“通过再现对象的具象描绘来反映意识形态的创作”,那么绘画性素描的功能就体现在它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等方面。其价值取向在于精神与情感的熏陶或其本质特性来体现它的价值作用。相比较而言,设计素描的功能性特点,却以强调其物质性与适用性为第一要素,而其精神内涵与审美内涵则处于从属的地位。也就是说,在教学中,素描训练必须受适用功能的制约,而正是由于这个因素,艺术设计专业所必需的素描训练才显示出它的真正价值和特色。

2.造型特点

所谓造型特点,即造型活动或作画过程中独有的特征。由于不同专业的素描在教学中其功能价值的取向不同,相应地带来了其造型特点方面的差异。绘画性素描的特点表现在:一是讲究画面构图的完整性和独立性,二是具象再现的可能性,强调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审美主张。而设计素描的造型特点是:构图更加关注其画面构成要素的合理性安排,能充分反映物象的本质属性与特征,在这个前提下,才考虑其画面的相对完整性,强调创造性地构造与表现物象,具有造型的多样化、视感的多属性、空间的多维度、效果的中介性等特点。

3.思维特点

思维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方式,反映在设计素描中是有着其个性特点的。

绘画性的素描一般运用的是形象思维,强调的是艺术的审美性。所谓形象思维,概言之就是对生活进行直观感受和形象的再现。在绘画中体现的是一种直观性与形象性有机结合的思维活动方式。其特性具体表现在形象思维对感性认识的全面依赖,并从审美的角度来关注客观物象,它是以感性为引导、理性为内容的形象思维。

而设计素描则运用的是设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方式。所谓设计思维,概言之就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对客观素材与感受进行间接、概括、综合的反映,强调的是科学合理性。由设计思维与形象思维组合成的设计素描思维其特点主要体现在:直接性与间接性的结合、个别性与概括性的结合、典型性与综合性的结合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在具体思维活动过程中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

4.方法

无论是观察方法还是表现方法,都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无法到有法,再从有法到无法的最高境界,是认识论的方法论。

绘画性素描与设计素描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矛盾统一体。绘画性素描注重感性认识,强调外在形象的形体构造关系和精神面貌的体现,以及观察与表现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感觉与理解的关系等。在表现方面,一般是以具象的明暗调子素描表现方法为主。

而设计素描则强调的是用理性的、逻辑的思维方法来观察、认识、分析物象。具体来讲,就是从不同角度来“看待”和剖析物象,即从不同视点和用“透明”的方法来观察物象的内外构造关系,特别是物象内部结构之间各部分的相互联系与组合关系。

5.内容

设计素描的教学内容除包括一些绘画性素描的基本内容如:透视、形体结构、明暗、造型原理与规律等之外,更重要的是侧重于理性的认识与思考、逻辑的推理、抽象思维的训练与抽象的发现和表现以及设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培养。

二、教学环节的有机整合

按照艺术设计专业对造型基础的教学要求,设计素描一般根据总的课时量分为三大板块:一是以线性结构素描表现为主的板块;二是以明暗表现物象材质(肌理)为主的板块;三是以创意表现素描为主的板块。这三大板块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而轻重缓急地加以实施。

1.以线性结构素描表现为主的板块

这一板块主要是了解和掌握物象的内外构造关系,认识事物本质与反映其本质的规律和方法。由于设计素描更重视理性的观察、分析和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具有数理关系的、理性的、逻辑性的思考过程。具体讲这一过程是通过对物象的观察、剖析、去伪存真,发现并运用其抽象的设计元素,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适应现代设计审美观的过程。提倡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探讨和寻找符合设计的造型语言。设计素描的基础训练,按一般的认识规律应从具象开始,具象是认识和表现物象的前提与基础。但其主旨在于加深从具象到抽象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初步形成设计意识,并在此基础上诱发创造性的形象思维和表现手法,这才是这一板块的教学目的。

再现被表现对象的存在状况是被动的,问题在于如何从被动中转化为主动,这就涉及到怎样去“看待”对象的问题。

“看”即为观察,这里所讲的“观察”有两层含义:一种是凭直觉去感受物象的外貌特征,被动地、就事论事地反映对象的形体结构和精神内涵。另一种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主动地观察物象,理性、辩证地求得物象的表里构造因素,发现其具有设计意义的形态符号,并运用这些形态符号来充实自己的设计意识和设计手段。这是一种主动地从自我意识中去感受物象、分析物象的方法,是一种通过全面和主动地观察、分析、提炼、概括而形成的整体设计造型感受。显然,这是一种设计素描所需要的观察方法。

“待”即为对待,就是怎样表现物象的问题,是被动地去接受与描摹物象,还是主动、有意识地表现物象。线性结构素描的表现,其目的在于掌握和运用基本的、理念形态的造型语言,即用“线”来表现所理解的物象。通过这种概括和本质的线性表现来增强设计造型能力,而不是具体地、面面俱到地反映物象。

因此,基于这种设计素描的造型理念,笔者主张在这一教学环节的作业中,应以短期作业为主(一般最好不超过6个教学课时),围绕设计素描教学主旨,有的放矢地安排实作训练。如该课程的总课时以140课时为限,那么该环节约以40课时为宜,不宜以长期作业为主,因为这一阶段若以长期作业为主,则很有可能误导学生的思维耗费过多的时间去具象地描绘对象。

2.以明暗表现物象材质(肌理)为主的板块

设计素描质感表现的目的,在于描绘出各种不同物体所具有的表面特质,使物体的外观具有空间感、真实感和较强视觉冲击效果。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胆识,并提高学生控制、取舍、夸张变形的能力,而不是对物体表面进行照相式的临摹,因为外在的现象只能是作者观察和表现形体内在本质和美感的一种媒介,而不是追求的目的。

在理解对象的基础上,通过对所表现物体的本质概括和对物体重要细节的精心写实表现,来提高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和充分的表现力,培养其敏锐和精微的表现能力是本教学板块的主要内容。

这一板块是以质感表现为主导,在素描的点、线、面、体、色度、空间、重量、质地、光线、材料等各造型要素中,侧重于运用不同的线型和明暗调子来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物体所具有的表面特质,以体现物体的真实感。因此需要一定的课时来保证,一般可安排1—2张作业(30—40课时)。

3.创意设计素描板块

这一板块包括装饰设计素描、抽象设计素描和意向设计素描,其目的是使学生尝试把现实变为幻想,把乏味变为幽默的心理体验和视觉体验的过程。

创意即启动思维,在常规中去寻求创建新的发展思路和意向,就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改变常规而带来新的感官刺激。这一板块以拓展思维方式为主旨,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思维和设计思维是其主要任务。将研究的形式、方法、手段运用到具体的构想和实践中去,是本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

这一环节要求将研究性素描与表现性素描的特征融为一体,在对事物作深入细致的全面观察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地理解与认识对象。另外还应在技法方面和对物象的认识表现方面,有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创新,注重个体的感受,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创新实践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善于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手法来阐释自己的意图。

总之,设计素描就是要根据设计专业的教学特点,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不同的个性特征和不同的爱好来进行引导性教学,引导他们用符合自身特点的表现方法来理顺其思路。教导学生加深对自然规律,如形体的结构与运动规律的理解与认识,深化如何运用艺术的表现规律,如抽象与意象、分解重构、分割平面、空间创造、明暗调度、讲究心理平衡、运用透视变形、多样统一及完整性等方面的知识。设计素描的教学应体现其多样化与灵活性,而不是单一、呆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