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要素在设计的空间转译

时间:2022-10-21 03:11:41

景观要素在设计的空间转译

摘要:文章以北京延庆八景诗词为例,首先提取诗词中的景观要素,分析当时诗人对于八景所表达的情感。同时,以人的视线及动线特征为设计手法依据,将诗词中的景观要素转化成空间图示语言。最后,笔者根据延庆八景之一——榆林夕照的实地调研经历,尝试对其进行空间转译,旨在探索延庆八景景观设计的可能性,为延庆区现代城市景观建设带来一定启示。

关键词:北京延庆八景诗词景观要素空间转译

一、北京延庆八景

中国园林文化历史悠久,其中“八景”文化正是古代文学思想与园林景观的统一体。“八景”作为一种以数字称谓景观的表达方式,被《汉语集称文化通解大典》一书收录,归类为“集称文化”,如“潇湘八景”、“燕京八景”及“津门八景”等。这种将一定时期、一定条件、类别相同或相似的人物、风俗、物品、件等,用“数字的集合称谓”将其精确、通俗地表达出来,形成所谓的“集称文化”。在《辞海》和《辞源》的“八景”词条中,对八景的解释都引自沈括的《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与赵吉士的《寄园寄所寄录》。延庆地区就有人类聚集活动,在春秋时代,延庆地区曾是山戎族领地。而在战国时代则为燕国属地。在之后的历史变迁中,延庆地区数次更名,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在此地区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碰撞、交流与融合,所以历史上文人墨客对延庆地区歌咏甚多。延庆地区最早的县志为明代文人所写,当时记录的延庆(妫川)八景为“榆林夕照、岔道秋风、独山夜月、海坨飞雨、古城烟树、妫川积雪、远塞飞鸿、平原猎骑”,虽然延庆八景名称在后世文人笔下多有演变发展,如“永宁八景”等,但大体延续了明代时的八景名称,所以本文所选取的八景名称即以北京延庆区博物馆公示的诗词资料为依据。

二、北京延庆八景诗词中的景观要素

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两个心理学概念,即“原型”与“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是指普遍存在于某民族个体心理中的认知基础,由反复出现在民族神话故事,宗教信仰及文学传统中的意象符号集合而成。原型正是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先天固有的直觉形式,原型在集体无意识与具体形象之间具有中介作用,是融合思维与情感、理性与感性的特殊结构。荣格提出的两个概念为可以成为我们理解,提取和总结延庆八景诗词景观要素的基本角度。古延庆地区地势平坦,植物、地势及山体轮廓清晰,季节特征明显,所以八景当中对于自然环境的描述占多数,如“榆林夕照、岔道秋风、独山夜月、海坨飞雨、古城烟树、妫川积雪”。除此之外,八景当中也出现了社会活动景观,如“古城烟树,平原猎骑”。在李自星编著的《咏延庆诗词选》(2000)中,经过对赵羾,范鉷,罗存礼及许隆远四人关于延庆八景,共三十二首诗词的提取总结,其景观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物理要素所组成,自然现象如风雪,雷雨等;自然元素如树林、花草、山川,动物等;人造景观如古道,民居城驿等;时间要素如时辰、季节,朝代变换等,如表1所示。另一种是由诗人的精神感受要素所组成,如景观感受,空间远近,空间旷奥,空间位置等。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引起的生理感受,以及由诗人思今怀古所产生的人文感受。例如,在延庆八景之一,“古城烟树”相关的诗句描写中,明代赵羾曾作《古城烟树》,”明昌废苑护层城,古木苍烟画未成,杨柳夹堤晴雾合,桃花临水早霞明。凌云翠巘三千尺,隔叶黄鹂四五声。风景不殊人事改,野花闲草古今情”。前景为金代旧址古城及古木烟雾,鳞次栉比的排列,中景为杨柳水岸,长堤早霞,远景为飞鸟与高峰,最后以古今对比的手法,引起人们的遐思。其中“层城”、“云雾”、“高峰”、“郊原”及“烟树”等景观要素出现频繁,景观层次虚实相生,形成平远无尽的意象。诗词正是通过融合这两种要素,传递出了中国长久以来形成的文化传统及景观认知方式,即对自然及文化景观的集体潜意识。

三、景观要素的直译与转译

延庆八景诗词中由景观要素和人文感受所组成的景观原型,在明清两个时期不断发展积累,最后趋于稳定,形成人们对区域景观特征的基本认知。八景诗词中的景观要素,一般通过两种方法进行再现。一种是直译,另一种是转译。(一)要素直译。直译是指复原和再现诗词中所体现的景观要素以及从诗词中延伸出的意境及诗人感受。直译的方式往往依托于地区原有的景观信息,包括物质基础,县志,绘画及文学作品等。在直译的过程中,除了忠实地再现地区原有历史及景观信息,保留大众历史记忆,还可以通过适当的改造方法,保留部分重要原有景观信息,取其精华,扬长避短地进行创新,以迎合新时代要求。直译一般适合区域历史景观脉络性较强的设计中。国内的城市景观改造案例,比较著名的为“西湖十景”,其中对于“雷峰夕照”中雷峰塔的改造更是其中代表案例。(二)要素转译。转译是指根据一定方法及规律对原有景观原型进行创新改造,使新的景观空间与原有景观进行历史对话,唤起大众对区域景观的历史记忆,即集体潜意识。转译的过程主要涉及到两方面,一是“转”,这是一个分类,提取和总结的过程,其中包括以物质为基础的景观要素,也包括以人文感受为基础的情感要素,而提炼筛选的标准则是为景观设计服务。二是“译”,这是一个用景观设计的手法,将一系列诗词景观要素,从某些角度进行重新排列组织,形成新的景观空间。转译的过程并不是景观元素符号的简单罗列,而是通过控制人的身体及视线感知,让诗词中的景观要素及文化精神得以重现。以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为例,设计师将清代的辰山十景进行重新设计,通过转译的手法,选取了其中五景,分别为丹井灵源、洞口春云、甘白山泉、镜湖晴月、金沙夕照,结合原有文献中描述的景观要素及当地环境条件,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如在图1的“金沙夕照”中,设计师提取了“山体西麓,天马山,夕阳,金色沙坡”等景观要素,用转译的手法在山坡西侧新建了景观平台,将平台立面饰以能够反射夕阳颜色的金属材料,并以细石铺路,不仅还原了金沙夕照的景观特点,还体现了新工业风格的设计特点。在这一转译过程中,向西的山坡反射出的夕阳为金沙夕照中最重要的景观原型。这里的景观原型不是简单的景观要素拼贴,而是通过视觉形象,引发人们集体潜意识中的文化想象。回看延庆八景诗词,因其多为对自然景观的描写,经过历史变迁,原有景观已不能完整再现,直译的方法并不能体现诗词中全部的景观要素。所以在新景观空间设计中,可以选取八景中诗词中最具代表性的景观元素,用转译的手法进行重新设计。

四、从景观要素到空间图示转译

在构筑,建筑及城市景观层面,将延庆八景要素转化为空间语言的过程中,不能脱离对人的肢体及视线的控制及空间经验的探讨。首先从平面角度看,人与景观要素的关系始终是动态的,人在移动的过程中,所见的景观也不断变化。假设人在移动时不断穿越于开放程度不同,大小不同,位置不同的空间,那么就可以得到不同空间及视觉体验。如唐代柳宗元在《永州龙兴寺东丘记》中曾提到“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将景观空间中的游行经验概括为“旷”与“奥”。“旷”对应是辽阔悠长,“奥”对应的是曲折迂回。通过对空间旷奥程度,肢体和视线的控制,不断影响人们的观游过程,形成丰富的游览体验。其次从垂直角度看,人在景观空间中的上下移动也可以得到不同的空间经验。人向上移动时,通常引发崇高,敬畏,奋进等情感,向下移动时往往引发神秘,幽深等感受,可对应到诗词中的人文感受。从这个两个角度分析后,再把从诗词中提取出的景观空间要素转化为具象局部空间,再进行有组织性的,连贯的串联,最后进行全局调整,结合其他诗词景观视觉要素,得出富有节奏美感的空间图示,进而完成从诗词景观要素到空间图示的转译,如表2。榆林夕照是延庆八景之一,榆林堡村在元代时名为榆林城,曾为当时元大都与上都之间的交通驿站。关于榆林夕照的明清诗词有四首,作者分别为赵羾,范鉷,罗存礼及许隆远。诗词中出现过的主要景观要素为“夕阳、树林、山体、庄稼、牛羊、飞鸟、村庄、民居城驿与炊烟”,诗人将这些景观要素组织在一起,为后人描绘了一副安静祥和的村庄景象。榆林堡村的北侧现存一段经过加固的古城墙,登上城墙可远眺村庄北侧山峦景色,同时也可以观望到村庄西侧稀疏的榆林及耕地,如图2。结合描述“榆林夕照”的四首诗词,笔者可真实地感受到古人所记录的图景。笔者在攀爬榆林堡现存城墙及登顶瞭望的过程中,不仅记录了行动过程中感受到的景观要素,空间的路径,空间位置,空间旷奥度等,还将自身空间体验与诗词中所表达的人文感受进行融合比对,并最终尝试将其转化为空间图示语言。笔者将观看榆林夕照的连续行为拆解成为若干部分,即“寻找,攀登,发现”三个过程。首先在“寻找”阶段,笔者基本沿村北侧城墙进行东西向水平移动,动线整体呈直线性,具有强烈的指向性及稳定性。在登上墙头后,笔者仍沿城墙路径进行水平移动。其次在“攀登”阶段,笔者在随着垂直方向的移动,视野不断打开,视觉焦点从原本狭长的街道,民居及城墙空间逐渐脱离,直到登顶后完全打开,俯瞰村榆林堡村全景。在这一过程中,民居屋顶的阴影,横亘的城墙及阴影,还有郊原田地,榆林,村庄以及远山的轮廓线,共同形成了一副安静辽阔,层次分明的画面。笔者也从对民居,城墙,村内景观的关注,逐渐变为对全景的关注,视线及肢体在空间上得到解放。同时,从人文角度看,渐沉的夕阳,稀疏的榆林,辽阔的耕地与宁静的村庄等景观要素,以及由古民居屋檐与榆树梢投影在古城墙时所形成的画面,也传达出厚重的历史感,这些是转译过程中可以着重提炼表达的要点。所以在将景观要素转译为空间图示的过程中,可以将诗词中反复出现的“夕阳,榆林,远山”等元素进行转译,同时将诗词中所描绘的人文感受与实地调研感受进行结合。首先,在关于榆林夕照的四首诗句中,作者描绘的诗词景观多呈现出一种平远辽阔,层次分明的特点,再结合实际的调研经验,笔者分别转译了城墙、榆林、民居、阴影、郊原、远山等景观要素,从形式和空间的角度进行提炼转化,概括出景观要素轮廓线,如图3所示。用抽象的几何关系来回应景观要素,从而使空间图示的整体特征呈现极大的延伸感,如图4。其次,在空间路径设计中,为了回应“寻找”与“攀登”的阶段特点,笔者将空间图示中的路径水平拉长,增加人的移动时间,为人创造更多观景机会,进一步增强空间水平性特称。再者,在登顶之前,人们可先穿越由榆林及仿民居形态的木构装置所,而后沿固定路线攀登城墙,期间因视线不断被解放,形成一个动态的观察效果,模拟实地观看榆林夕照时的空间体验。最后,笔者在垂直与水平维度上,对空间装置进行“开洞”,一方面游人可以在静态观景时可以体验到榆林等植物,木构装置与空间装置之间的虚实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游人在动态观景时体验到丰富的空间变化,从而在登顶时得到豁然开朗的体验,进一步突出强化榆林夕照诗词中的疏朗意境。在转译诗词中的人文情感方面,笔者从视觉经验和空间经验两方面入手,首先将上文提到的景观要素进行转化,如以“榆林”、“民居”、“夕阳”等为代表的名词,其次根据诗词中以“疏”、“远”、“苍”等为代表的形容词所描绘的意象,设计空间及视觉形态,最后依据榆林诗词中的空间定位词和动词,推敲出空间节奏,还原诗词中的抽象情感。在具体的细节设计上,因榆树等落叶乔木有夏茂秋枯的特性,可与解构过的民居木构装置共同形成一副表达时空变迁的图面,即春夏时木构装置可隐藏在榆林中,与树木一起形成一副生机勃勃的场景;秋冬时榆林叶落,木构装置显现,纤细且不完整的装置与榆木枝干共同形成一副萧瑟的画面感。同时,木构装置与榆林被拉长的投影一起投射在城墙装置上,使游客有行走在城墙上,仿佛就像行走在时空缝隙中,使人感受到时空的交错,引发思古怀今之情,将“榆林夕照”的旧有静态图景进行动态化转译,最后完成“发现”阶段,即“情”,“景”,“境”的融合。

首先,对于延庆地区景观建设而言,延庆八景诗词景观要素的研究与转译,一方面能够保护与重现地区原有自然景观,新建良好的区域景观,构筑理想人居环境。另一方面能够保存地区历史文化记忆,形成独特的区域景观文化,提高地区文化软实力。其次,在景观要素空间转化方面,因延庆八景多描写自然景观,且景观随历史变迁多有改变,所以转译的手法较为适用。同时,依据人的肢体及视觉经验,转译诗词景观要素为空间原型设计,可避免延庆八景文化转译过程中的装饰符号庸俗化,以及景观系统建设的体系缺失问题。最后,在景观空间原型设计过程中,对于诗词景观要素的分析以及景观系统的建设必不可少,有助于增强延庆地区景观设计的文化意识,提高文化竞争力。这对延庆地区景观保护、历史文化景观和城市景观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王远超 单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