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标志特征

时间:2022-05-13 03:56:00

景观设计标志特征

一、引言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各色符号的信息时代,一个符号和形象的软件时代,一个象征性生产空前发达的时代,人们不断受一系列的符号、标志、象征和隐喻的影响。全球化的浪潮所席卷而来,我们的城市却正在失去个性,城市空间的艺术和文化的传递已经开始出现流失与断层。景观设计作为艺术与文化在城市空间中的表现形式之一,也随着时代的潮流在发生着变化。景观是一个符号传播媒体,是有含义的;它记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包括自然和社会的历史;它讲述着土地的归属,也讲述着人与土地、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它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城市环境中应该有一些特定的符号语言以及他的不同的组合排列方式来组织和继承历史文脉和民族文化。符号语言在景观语言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它在景观场所中的传达及其所表达的空间特性又是什么呢?以下我们将探讨景观设计中的符号语言特性。

二、景观设计中符号语言的空间表达特性

(一)认知性

认知性从字面上解释就是认识和理解,是对设计作品的语义和内涵的一个基本了解。在设计中,认知性是符号语言的生命。如果一项设计作品不能为人认知,甚至让人不知所云,那它就完全失去了意义。视觉符号是一种艺术符号,也是表现性符号。任何视觉符号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只有体现在一定的情感结构中,围绕着一个特定的主题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一个优秀的景观作品,之所以能成功,往往让人能够认同并且能从中能够读到精彩的精神意境。当我们看到一个广场上的华表或牌楼时,我们就能很快的知道这是一个中国味十足的广场。由此可见,一个空间场所里可识别性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符号,将已知的传统形式语言做概括、抽象和提炼,甚至加以变形,在空间内形成一定的、能够传递信息的符号,并在空间形式的创造中加以运用,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一个空间的形象感染力以及场所的可识别性。在很多设计大师的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符号作为认知属性的片段。20世纪50年代,美国景观设计的先驱托马斯•丘奇在金门展览“小花园”中(图1),将新的视觉形式运用到景观中,同时满足所有功能要求,他受立体主义的影响,利用多重视觉焦点产生无尽的视觉感受。立体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形式语言如锯齿线、钢琴线、阿米巴曲线被他结合形成流线、多视点简洁流动的平面,动态均衡的形式,并且这些形式语言也成为了“加州学派”的标志。

(二)象征性

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曾经说过“一个符号总是以简化的形式来表现它的意义,这正是我们可以把握它的原因。不论一件艺术品(甚至全部艺术活动)是何等的复杂、深奥和丰富,它都远比真实的生活简单。因此,艺术理论无疑是建立一个有效于生动现实的心灵概念这样一个更为伟大事业的序言。”这段话精辟的阐述了视觉符号只是艺术性的简化,并以象征的手法来在人们心中再现生活中的种种事物。事实上,符号活动已经包含了某种抽象概念的活动,已经不再停留在个别具象的物体之上了。在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过程中,不管设计师们是如何的简化和编排那些我们所熟悉视觉符号,都在象征着一些生活中的特殊情感。美国著名建筑师查尔斯•摩尔设计的“意大利广场”(图2)就是在设计中大胆抽取各种古典的要素符号,并以象征性的手法将其再现出来。整个广场以巴洛克式的圆形平面为构图,以逐渐扩散的同心圆及黑白相间的地面铺装向四周延伸出去。罗马的古典柱式经过改头换面以全新的面貌呈现,意大利地图和亚平宁半岛,西西里和撒丁岛的平面图,古罗马的五种柱式、帕拉蒂奥母题的变形组合和凯旋门;柱廊围合的圆形广场暗喻意大利圣彼得大教堂的椭圆形广场……这一切复杂的文脉,用隐喻和装饰手法以模棱两可或不确定的变形、断裂、反射手法加工组合起来。设计者将这些人们熟悉的符号变形分裂后重新加以编排,使它们处于人们不习惯的位置,引发现实与经验的矛盾冲突,从中体现一种特殊的意味。著名建筑评论家戈德伯格指出:“实际上,你马上意识到它完全不是对古典主义的嘲弄。这是一种欢欣,几乎是对古典传统歇斯底里般的高兴的拥抱。”

(三)普遍性

视觉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普遍性是让景观作品更广泛的被大众接受的前提。这一特性在景观设计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景观标识设计的运用中显得尤为突出。景观视觉标识的设计,就是要让各个层次,各个民族的不同生活背景的人都能看懂的设计,所以具有普遍意义的视觉符号设计是其设计的首选。现代设计是为大工业生产服务的,设计作品会在大众中广泛传播。设计的符号语言只有具备普遍性,才能为大众所接受。我们的设计人员常常遇到这种情况,自己花了很大功夫做出的东西,却不被客户接受,这时设计者也许会抱怨客户欣赏水平不够,其实有时客户比设计者更了解受众。在景观设计中,我们应该融入一些通俗的视觉符号,让各个年龄段,各个文化层次,各个工作岗位上的人们都能理解并接受你的作品的含义,适当的放弃一些不入流的,边缘化的奇思妙想。设计者只有找出让自己、客户、消费者都能理解的设计语言,才能更好地完成设计任务。

(四)约束性

尽管一些符号具有普遍的意义,但事实上,任何符号都只在一定范围内被理解,只有具备有关文化背景的人才能接受到该符号所传达的信息。只有符合特定背景的符号才能在这一范围内被接受。这里就涉及到了景观设计当中的地域性文化的塑造与传承的问题。一个景观作品,无论功能梳理得如何周到,视觉美感调配得如何恰当,一旦缺少了当地的文化基础和符号语言,这个景观作品就不能引起当地人的共鸣,就不算是一个出色的作品。所以,我们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需要常常了解我们所要设计的景观作品所处的地理位置的民俗风情,调查和梳理当地的文化脉络及人民的生活习惯,以便在不同的地域涉及到的不同景观设计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景观。正所谓“一叶而知秋”,景观能够构成整个大环境整体的印象,首先要进行人文环境的分析,在景观设计时依托于所在环境的文脉,创造一个能够满足人们心理、审美要求,且符合当地大环境的景致。脱离了当地地域环境和城市文脉的景观设计是矫揉造作、不合适宜的。当然,照搬照抄以及盲目的仿古与复古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脉传承,而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必须立足于时代背景,既尊重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植被以及审美文化,又有所创新,把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现代功能、材料、技术等活跃因素相结合,推陈出新。

(五)独特性

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问题多年来一直是景观设计关注的焦点——尽管二者之间是存在着一些语言的稳定性和变易性之间的矛盾。虽然,为了设计作品容易被理解,设计中的符号一般强调“求同”。但是,在设计中“求异”常常是关键。因为比较形式和内容,前者绝对是更值得深究的。同样是针对一个主题,我们必须找出与之相关的尽可能多的表现形式,才能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构成中有一种“特异”的构成手法,即在似乎很平淡的构成中突然出现一个“异类”的元素,使得本身很平淡的方案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带有创新意识的新符号就如同这个“异类”。在人们对习以为常的事物难以引起足够的注意和兴趣情况下,将一些常见的符号变形、分裂,或者把代码编制顺序加以改变,就可以起到引人注目、发人深省,加强环境语言的信息传递的作用。从大师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创新的运用符号的独特性可以使景观变得更具活力。1977年文丘里在华盛顿宾西法尼亚大街设计的自由广场,以一种平面的设计语汇结合历史片断,形象而简约的展示出场所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和情感,从而消解了传统纪念性广场高耸的中心式构图。同样是在文丘里设计的富兰克林庭院中,他不是在遗址上对原有建筑物的重建,而是采用一个模拟原有建筑的不锈钢骨架,创造出一种特殊的历史效果。

了解符号语言在景观设计中运用的基本特性和意义,对我们在设计工作中运用符号语言来解释我们需要表达的文化语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们对于符号语言的关注和理解,从而提高我们设计的敏感度,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和历史责任感,使我们的城市景观更有人情味。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新的具有时代活力和文化韵味的优秀景观作品出现在我们泱泱华夏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