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蓝色贸易形势及影响

时间:2022-12-11 05:53:54

当前蓝色贸易形势及影响

本文作者:王鹏飞工作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

蓝色贸易制度推行的全球化与强制化趋势

对山东外贸出口的影响蓝色贸易制度因为门槛设置成为一种贸易限制与保护手段,因此对出口贸易带来的冲击不言而喻。减少订单,影响加工贸易发展加工贸易是山东主要的对外贸易方式,在山东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加工贸易的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山东对外贸易整体发展水平。据统计,2011年,山东外贸出口额为1257.88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额为558.27亿美元,占全部出口贸易的44.4%。2005~2011年7年间,加工贸易出口在山东对外贸易出口总额中一直占据44%以上的比重。现今,大多数跨国公司出于品牌形象、社会形象的考量,要求配套企业和合作企业遵守SA8000标准,以实现社会责任标准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杠杆作用。而山东参与国际贸易的主体主要是中小企业,且以加工贸易为主要的贸易方式,这极易使部分企业陷入“认证危机”,丧失供应商资格,进而影响山东加工贸易的有序发展。SA8000标准扩散效应,阻碍产品出口目前,SA8000标准重点推行的领域包括零售业、跨国制造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供应商、成衣制造、建筑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时间的推移,SA8000也将会向其他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的产品蔓延。目前,山东出口依赖纺织服装业、机电制造、农产品加工、玩具、鞋类、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数量的增长,产品技术与品牌含量偏低,创新步伐滞缓,出口优势主要为劳动低廉下的价格因素,因而这种优势也被极致性发挥,表现为用工的超时、超强、超负荷,劳动工资支付微薄,劳动福利支撑脆弱。据统计,2011年,山东服装、纺织品、鞋类、家具出口231.5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8.41%。欧美等发达国家和部分的新兴国家地区一直是山东主要出口国,且是贸易争端的多发区。2011年,山东对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及东盟出口828.7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6.88%。SA8000标准的实施和蔓延必将对山东相关产品的出口带来巨大的影响。增加企业成本,减弱产品竞争力蓝色贸易制度的实施直接增加了劳动力成本、发展和维系社会责任认证体系的成本、认证过程中所产生的实际成本。一是“认证成本”费用高。制造商及供应商想要获得SA8000标准认证,必须支付500美元的申报费,申报日期至取得证书一般需要1年时间,证书有效期为3年,每半年复查一次。以一个工人数为250~300人的出口企业为例,年费按其最低水平(不同年收入年费不同,最高为15000美元)为4500美元。三年来总费用21500美元,合计人民币约15万元。这只是按照SAI推荐的收费标准计算,在我国企业认证花费远不止这个数目。二是“整顿成本”费用高。企业如果决定导入SA8000标准,“整顿成本”上升是一定的,因为包括员工培训、改善环境、建立管理系统、提高员工待遇、加强环保设施等方面的都需要支出。内部审核和供应商审核等环节也需要相应的费用投入。生产成本的提高最终要体现出口产品的价格上,使原有的价格优势大大降低,逐步丧失以往在国际市场上低成本的竞争优势。

新时期山东外贸出口应对蓝色贸易制度的对策建议

发挥政府的能动性完善蓝色贸易制度需要要求政府率先行动,做出统筹规划与实施方案设计。一是根据SA8000要求,尽快出台新的劳动标准,这种标准要符合国情、省情,要体现时代性和人性化,要增强标准的刚性约束,提高企业违规成本,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二是政府要加大蓝色贸易制度建设,集中财力办实事,解难题,进一步丰富制度内涵,通过制度设置有效解决劳动分配不公与权利侵害问题。三是政府应给予出口企业一定的资金扶持,推进认证工作的开展与实施。正确审视与对待SA8000认证在现今,国际跨国公司不再仅仅把成本状况作为选择合作伙伴的重要标准,社会责任标准已逐渐成为其选择合作伙伴的重要依据。诸多实例表明,声誉良好、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易于成为跨国公司优先选择的合作伙伴。因此,山东出口企业应顺应蓝色潮流,正确审视与对待SA8000认证。一是要正确审视蓝色壁垒的制度基础与形成动因,既不能忽视也不可一味抵制,在认识其贸易保护本性的同时,认识它的合理成分,以调整端正态度。二是要正确审视蓝色壁垒与各种经济要素间的关系,通过权衡考量,寻求相互作用的临界线与均衡点,以此设计我们的策略目标与应对方案。三是要认识到申请SA8000认证尽管将导致经营成本的增加,使得短期内企业竞争力有所降低,但认证带来的困境只是短暂的,在未来是能够得以改善的,从获取认证可以突破国外壁垒扩大产品出口的角度看,对企业长期的发展是有帮助的。而且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不仅需要产品的支持,更需要长期为企业服务的“蓝领”和“白领”的支持,这一切,在蓝色贸易制度执行过程中都能够得以实现。四是是应充分认识到,蓝色贸易制度下的SA8000认证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只要符合蓝色贸易制度的要求,不与相关标准相悖逆,对于多数企业而言,通过SA8000认证并非难事。积极获取SA8000认证SA8000是企业通往国外的“通行证”。不少专家认为,“国内企业一旦获取了SA8000认证,就等于得到了‘通行证’买到了‘门票’,不管你跑得快慢,起码你可以在高速公路上跑了,但如果你没有SA8000,是不能上路的。”这要求山东出口企业必须积极、主动地采取行动进行SA8000认证。一是培养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培训,使企业自觉改善劳动待遇与生产条件,把社会责任落到实处。二是改变评级单位和相关认证机构多而散的现状,使其在认证质量与认证权威上能与国际认证机构保持一致。三是加强与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的合作、交流,建立认证的相互认可机制,为企业取得国际认证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建立蓝色贸易制度预警机制完善蓝色贸易制度,提升其制度竞争力,首先要求建立完备的蓝色贸易制度预警机制。只有具备完善的预警机制,山东出口企业才能够在对外贸易中有的放矢,游刃有余。一是构建蓝色贸易壁垒预警系统,负责收集、跟踪蓝色贸易壁垒措施,发现变动状况,及时将信息向相关部门和企业通报。二是构建国外贸易壁垒信息中心、数据库及网站,为企业查询信息提供便利的渠道,并为企业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包括SA8000以及SAI制定的最新标准情况。三是与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加强合作,强化对蓝色贸易制度的研究力度,通过对蓝色贸易制度的表现特点以及相关案例的研究,探索蓝色壁垒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与动向,全面分析SA8000标准对山东主要产品出口的影响,总结国内外企业突破蓝色壁垒的经验,为山东外贸出口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四是加强对蓝色贸易问题的广泛宣传,让全社会认识什么是蓝色壁垒,明白劳动权益问题在当下已经不可回避,以提升政府对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重视,督促企业合理调整劳资权益配比,同时也激发企业员工自身维权意识,使企业员工更清楚地了解自身的权利,增强员工的自我保护能力,最终增强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应变能力,以此对抗借蓝色条款行贸易保护之实的进口方。五是充分发挥驻外机构、国外商和当地营销人员便利收集信息的作用,及时捕捉最新认证信息。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SA8000标准虽然削弱了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但不等同于就要放弃成本优势,企业要把价格优势与非价格竞争优势相结合,“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一是在增加人工成本投入的同时,坚决杜绝企业在用工标准、工资标准、劳动时限与强度标准等方面有悖《劳动法》现象,并根据变化了的员工诉求不断调整用工制度和员工待遇,最大限度满足员工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二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劳动管理制度,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经营理念的更新和价值体系的完善,建立具有激励约束效能的管理机制,点燃员工劳动与创造热情。三是注重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快出口商品结构向深加工制成品转变,以此提高产品档次,变“以廉取胜”为“以质取胜”。四是企业应抓住山东加大扶持自主创新的有利时机,以创新人才、创新平台、创新机制等为关键点,加快技术更新,加强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培育自主品牌,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竞争。五是重视企业员工精神与文化需求,打造企业文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协会在应对SA8000、支持信息情报、组织企业应诉等方面具有政府所不能比拟的灵活性。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能动性是山东外贸企业规避与应对SA8000标准的重要助力。一是通过成立行业协会,加强对行业企业的公共服务和监督制约,达到行业自律、抱团发展的目的。同时,行业协会应树立为企业服务的理念,通过协会拥有的资源与信息,为企业在了解和掌握蓝色贸易制度相关信息方面提供服务,引导企业实现信息互动、联合应对。二是在蓝色贸易制度的确立过程中,企业商会和行业协会应主动与进口国有关实行蓝色条款的非政府组织建立对话关系,与其沟通,增进相互了解,使进口国有关组织了解企业面临的困难与发展现状,尽可能减少这些条款对产品出口的影响。三是国内相关非政府机构应积极参与非政府组织对话,通过参与国际劳工组织关于贸易与劳工标准的讨论,反映我们的合理意见与主张,使得标准的制定能更好地反映和适应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确保蓝色贸易制度相关条款的合理性与适用性。培育竞争新优势推进社会责任标准必须摆脱山东目前以低劳动成本取胜的狭隘策略,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引导产业从低端向高端发展,从单环节向长链条发展,从重型化向轻型化发展,提高产业的市场占有率与盈利率;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加大新兴市场开拓,从市场集中走向广域布局。二是调控产业投资方向,避免出口产品的雷同和自相竞争,增强产品特色。三是优化企业市场与社会环境,尽量减少企业非经济成本支出。四是鼓励企业加强与企业等各方力量的合作与资源整合,消除矛盾,形成出口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