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发展观念转轨与路径探析

时间:2022-08-26 11:33:29

职业教育发展观念转轨与路径探析

[摘要]为了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职业教育需具有前瞻性、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和长期性,从而转变职业教育的五个观念:教学观、能力观、生态观、专业观、人才观。据此,文章提出了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基于职业岗位任务与项目驱动的系统化综合实践教学,基于全产业链的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协同培养,基于市场需求的纵向系列化与横向集群化专业设置,基于教学“诊改”的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基于层次“高移”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关键词]制造业转型升级;职业教育发展;复合型人才

一、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

《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扩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在全球竞争格局不断变化的今天,实现中国制造提质增效已是当务之急,迫切需要更多训练有素、善学肯钻的技能型劳动者,建成一支能满足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据最新统计,我国有1.33万所职业院校,每年招生数达1000万人,在校学生将近3000万人。在加工制造业、现代物流、电子信息等行业中,70%以上的新员工来自职业院校。预计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从业人员将达1.3亿人,其中技工约8000万人,约占总数的60%。可见,我国制造业需要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当前的人才培养远远达不到需求。

二、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观念转轨

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进行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技术变革、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质量变革、以环保低碳为核心的绿色变革、以价值链提升为核心的效益变革和以深度融合为核心的人才变革。为了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职业教育需具有前瞻性、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和长期性,从而转变职业教育的五个观念:教学观、能力观、生态观、专业观、人才观(如33页图所示)。1.体现前瞻性的教学观。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和终身学习理念的不断推崇,让从业者需要具有专业知识背景和较强的通用能力。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技术创新,技术理论也就成为职业院校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没有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普遍存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实践的参与度,以至于学生到了工作岗位后不能很快地适应环境。事实证明,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思路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并重,提高实践能力。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企业需要员工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更多的技术理论知识。2.体现基础性的能力观。能力观指的是对能力的看法及基于能力的教学变革。基于对能力的理解,不同的能力观会产生相应的标准、课程模式、教学方法和评估模型。通过文献梳理发现,职业教育领域主要有三种能力观:行为主义能力观、整体主义能力观和整合能力观,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能力观经历了从最初的“能力是任务”的认识到后来的“能力是质量”的认识到现在的“能力情景化”的认识,是一个发展进步的过程。目前,新经济常态下制造业转型升级催生了职业的更新换代,自然对人力资源匹配提出了“高移”的要求。制造业是工业发展的支柱,制造业的制造方式先后经历了“单件生产—大量生产—集成生产—定制生产—细胞生产”等方式。与之相适应的是,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过程也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生产方式的“人本回归”;二是分工不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唯一方法;三是劳动分工综合发展。当前形势下,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两点基本需求:一是制造出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二是提供客户满意的服务体验和创新流程。这样一来,传统的产业链模式面临解构,其包含的价值链、供需链、企业链都将发生变化,原有的相对紧密的人职关系受到很大冲击,人际交往、技术应用等通用能力必将更加受到重视。3.体现战略性的生态观。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绿色变革,要求人才具有绿色生态观。随着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各国开始意识到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纷纷提出发展绿色经济。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原来的粗放式经济增长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根深蒂固的“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使得人们绿色发展意识淡薄,从而严重制约了绿色经济的发展。建立绿色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全社会拥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反映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有必要以十八大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以“质量”和“效率”为动力,对原有产业进行绿色重组,加紧研发绿色工艺技术,加强行业的绿色管理,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建立并实施绿色制造体系。4.体现先导性的专业观。实践证明,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导致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出现不适应、不匹配的情况。服务型制造需要一个开放的制造体系,这个体系要突出价值创造的优势、精益求精的环节,避免出现传统制造业“小而全”的战略,这就要求职业教育根据自身办学优势,培养产品研发、生产控制、销售与服务等方面的人才,但仍有一些职业院校追求“更大更全”的专业设置理念,未形成满足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无法满足区域内企业的人才需求。究其原因,一是部分职业院校观念更新滞后,技术和人才储备不够,攻坚不力;二是部分职业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滞后,未跟上产业调整步伐。由此出现的封闭的专业设置环境、分散的专业布局和落后的专业调整节奏都是导致职业院校职业人才培养结构性矛盾的原因。5.体现长期性的人才观。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重新定义产业关系,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普及应用打破了制造业的传统内涵和外延。正是由于跨产业协作和创新型人才的努力,推动着制造业一步步发展。现如今,职业教育需要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是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同时也引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因此,复合型人才基于制造业的新生态和新体系而产生。随着需求多样化、技术智能化、新材料普及等影响,未来制造业的基本方向将是“大规模定制”。服务型制造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定制服务,在生产过程中增加服务比例,服务关联到产品由诞生到销售的全过程,相应的生产标准也不再固定。

三、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探索

1.基于职业岗位任务与项目驱动的系统化综合实践教学。制造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职业院校需有全新思维,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实施教学。综合实践教学是一种基于职业岗位任务与项目驱动的系统化教学模式,指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培养目标,把实践教学岗位化,在实践教学中模拟岗位场景,对照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能力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为此,一方面,职业院校需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专家等参与修订专业标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让人才的能力、素质、技能适应岗位要求。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将职业标准和岗位标准融入专业标准,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综合实践体系,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同时以国家教学资源库课程建设、省级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十三五”规划教材建设、省级重点教材建设为目标,探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改革。2.基于全产业链的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协同培养。企业为了实现客户的大规模制定要求,需依靠产品和服务的“模块化”,即设计、生产和服务分属不同企业进行。这种“模块化”的制造业趋势对员工的工作能力提出新的要求。一方面,从业人员需掌握制造业多环节、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特别是要掌握产业链所有环节的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从业人员需具备贯穿整个制造流程的能力,包括智能化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信息化与工业的融合使得在未来的生产过程中,企业间、企业内大都依靠信息传递完成生产、销售和服务。这样,制造业和服务业通过网络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根据用户需求快速做出反应,对产品、工艺、资源进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每个参与者都将是产品的创造者、设计者和服务者。可见,一线员工需掌握生产过程中的全部知识。因此,职业院校需实现学生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协同培养。3.基于市场需求的纵向系列化与横向集群化专业设置。职业院校要抓住区域产业优势和战略性布局带来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办学优势,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开设重点专业,培养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所需的人才。根据职业院校的专业目录和专业群分布,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应在纵向上对接高中、中职和应用型本科,体现纵向系列化;在横向上满足行业企业需求和大专业门类之间的相关性和互补性,体现横向集群化,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复合型人才。制造业转型升级离不开制造业的专业化支撑,正是有了专业化支撑,才使得制造业内部分工和有序运转有了保障。在制造业分工逐渐成熟、生产模块化的今天,建立合理的专业制度可以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职业院校需遵循“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依据”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分类开展专业建设,根据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设置新专业,依据岗位的变迁及时调整专业培养方向。制造业转型升级要求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逐步全面化、系统化,涵盖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到销售服务,形成完整的全产业链人才培养体系。职业院校要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优化专业设置,强化专业建设;通过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构建以国家省级品牌专业为龙头、以特色专业为支撑、多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逐步走出具有特色的差异化发展之路;构建灵活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有效的校企合作发展机制、跨专业办学的资源整合机制,切实增强办学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使专业建设实现主动适应、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这一目标。4.基于教学“诊改”的质量保证制度体系。职业院校要瞄准制造业转型升级,把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市场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建立质量保证制度体系。职业院校要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注重采集分析工作数据,形成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建立常态化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开展深入的、多层次的“诊改”工作。职业院校要区分教学“诊改”与传统评估的不同点,认清“诊改”的实质,切实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参与学校教学工作的作用。例如,邀请校企合作企业共同进行专业“诊改”、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等;委托麦克思等平台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就业状况等进行诊断。同时,“诊改”制度要针对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这五个不同的对象。5.基于层次“高移”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未来的企业员工不仅在生产线旁,还可能在产品设计、营销推广甚至售后服务等岗位。当企业的机器化程度越来越高时,员工的使用越来越少,技术技能人才的作用将进一步得到体现。技术人员应该了解和参与从产品设计到模具、机器化生产和进入市场的每一个环节。制造业转型升级使得生产活动过程动态性、小批量、个性化成为主流,制造业的扁平化要求一线员工既具有某一主要技能,也掌握全产业链相关知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人才培养立交桥。”毫无疑问,人才培养“立交桥”的搭建既能促进职业教育整体教育水平提升,也能优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在面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今天,职业院校需因势而为,坚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本的内涵建设,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庄西真.高质量职业教育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J].职教论坛,2018(2).

[2]陈昌平.浅谈技工院校专业建设如何适应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J].职业,2018(5).

[3]李莉.制造业转型升级下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9).

作者:刘嵘 桑雷 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