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内涵探析

时间:2022-11-06 10:50:21

职业教育内涵探析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为什么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怎样发展职业教育”进行了富有开创性的理论创造和实践探索,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论述。在党的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理解职业教育论述,准确把握其思想内涵,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推进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职业教育论述;内涵

职业教育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深入而日益丰富与完善。经过长期努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系统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观、人才观、教育观,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根本立足点、根本理念和基本方针。职业教育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观、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一、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实现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目标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中国梦”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也是职业教育论述的根本立足点。1.为实现中国梦,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它的发达与否,关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1]明确指出了职业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当前,全球经济虽出现了稳定向好的态势,但世界经济增长依旧乏力,各国经济、贸易、科学技术的较量日趋激烈。这要求职业教育必须适应时代需求,大力培养高素质劳动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经过长期努力,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也存在许多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认可度较低,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强,自身发展不能充分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等。存在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地方的党委和政府存在认知偏差,没有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不到位,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对特色职业教育的探索落后于现实的发展。为此,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及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更好支持和帮扶职业教育,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深厚基础。的论述给各级党委和政府提出了明确的工作遵循。2.职业教育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指出,职业教育“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2]。实现“中国梦”需要人才支撑,需要“很强的技术工人队伍”作为基础。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这表明了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关键性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多元化,较量越来越激烈,对科学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紧迫。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我国改革发展的生力军,很多技术创新只有满足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被一线劳动者和技术人才掌握、应用,才能真正实现创新的意义和价值。“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3]。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培养了一批批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国家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作出了积极重要的贡献。2015年,在考察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时指出“各行各业需要大批科技人才,也需要大批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希望同学们立志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技高一筹的境界,学到真本领,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人生”[4]。的深切期望,更加坚定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决心。3.营造“人人出彩”环境,为发展职业教育提供良好氛围“人人皆可成才”是唯物史观在人才观中的重要体现。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每个中国人都是“梦之队”的一员,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都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强调:“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5]。只有“人人出彩”“人人成才”,才能共筑“中国梦”。营造“人人出彩”环境,要树立正确人才观。指出:“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学校,留心处处皆学问。只要你肯学习、能吃苦,没有读过大学,照样能成才”[6]。“人生的道路千万条,各行各业都能成才。只要矢志追求、努力拼搏,照样可以实现人生抱负和目标”[7]。充分肯定了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地位,鼓励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力争上游,努力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理念:以人民为中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的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他指出,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就意味着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新时代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根本理念。1.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要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就是要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指出,“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8]。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要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政治方向,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只有如此,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才能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实现人民的利益。2.发展职业教育要促进社会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是关注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一要促进社会公平。2014年6月,在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批示中要求“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9]。2015年劳动节前夕,指出:“要关注一线职工、农民工、困难职工等群体,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10]。2015年9月,在全球妇女峰会上的讲话中号召:“要采取措施确保所有女童上得起学和安全上学,发展面向妇女的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帮助她们适应社会和就业市场变化”[11]。反复强调职业教育对于提升弱势群体知识和技能水平的重要性,从职业教育在劳动者再就业培训中的作用到职业教育在就业困难人员培训中的作用。这一系列论述,对于拓宽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服务视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技术水平,特别是扶助弱势群体,具有深远的意义。二要推进扶志育才。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要推进扶志育才,为国家实现精准扶贫、实现共同富裕贡献力量。在给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举办的“扶贫巾帼励志中专班”的批示中,他指出:“扶贫重在扶志,扶志重在育才。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围绕扶贫开发,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农村贫困家庭为对象,创办巾帼励志中专班,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创新。这种办学思路和办学方向,应予鼓励和倡导。”[12]通过这些论述,可以看出长期重视职业教育在扶志育才、精准扶贫中的积极作用。时代赋予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助力脱贫任务是其历史使命,我国职业教育要主动承担起这份责任。3.发展职业教育要做好立德树人我们的职业教育同样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承担着培养技术型人才、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因此,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强调职业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大国工匠”的重要任务,学生的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培养具有关键性意义。职业院校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刻不容缓。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3]。在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过程中,要认真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职业教育全过程,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原理之一,内涵十分丰富。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出发,将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原理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际相结合,立足中国、融通中外,形成了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职业教育方法论。1.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地方和中央工作期间始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思想,并结合中国职业教育实际,形成了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方法论。1996年,习在与闽大师生进行座谈时,提出“学校性质本身决定了要注重强化技能训练与动手能力的培养”。2006年,习进一步强调指出:“理论教育与实践实训相结合,合理确定文化教育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突出实践环节,推进职业教育创出特色”。2014年6月,在对职业教育工作的批示中提出,“创新各层次各类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14]在这里,将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原理具体化,落实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进一步深化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涵,为我国特色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方法论指导。2.崇尚劳动、弘扬“工匠精神”始终关注劳动、关心劳动人民,并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阐述了崇尚劳动的理念。他在党的报告中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既有民族精神的深远基础,又凝结着新时代的活力,反映了劳模群体的风采”[15],对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基本方针,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第一,号召广大人民群众树立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理念。2015年,指出:“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16]。在此基础上,提出要积极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环境,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他强调:“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提倡通过诚实劳动来实现人生的梦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反对一切不劳而获、投机取巧、贪图享乐的思想”[17]。关于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观点,为重视发展特色职业教育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始终强调,劳动没有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2015年,指出:“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满足人民的需求,需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这客观要求中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不断提高产业工人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素质。第三,要求提高劳动者的待遇和地位,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2013年,指出“维护和发展劳动者的利益,保障劳动者的权利。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19]。2015年,他进一步提出“党和国家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20]。通过这一系列论述,可以看出,高度重视落实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强调让每一位普通劳动者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对我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论述,阐释了加快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根本立足点、发展理念、基本方针。此外,他还提出了“坚持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有机衔接、协调发展”“坚持政府办学为主,引导社会力量支持职业教育”“坚持国际合作,让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迈入世界舞台”等创新性论断,构成了指导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体系。职业教育论述进一步开拓了创新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路,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作者:吴同喜 张泽强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