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精神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18:52:34

职业精神

职业精神范文篇1

团队精神是心

一个优秀的团队必然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就如同一个健康的人必须有一颗强健的心脏,才能够充满活力,积极进取。作为一名企业的员工,意味着必须与他人合作,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根筷子容易折,千根筷子不易折”。依靠集体的力量,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才能使工作做得更出色。这种合作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而且这种尊重理解和信任是愉快地进行的,是团队共同奋斗的桥梁和纽带。“人”字两笔是最优美的字形,表示着人需要相互支撑和扶持,身为文明人的我们又怎样能不懂其中的含意呢?如果能在这个群体中,积极、有效、无私地既帮助于他人,同时又能获得他人帮助,这样才能很快进入角色。一个没有团队精神,不善于合作,封闭自己,单打独斗,不能群体奋斗的员工,那就等于丧失了锤炼自我、超越自我、展现自我的机会。

职业精神是手

“天上不会掉馅饼”,我们的幸福生活,企业的美好明天是依靠我们辛勤的劳动,用我们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新时代的工人许振超就认为,爱岗就要敬业,敬业就要精业。他参加工作30多年来,对待工作总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甘于奉献。他的事迹生动的说明,只要我们在工作中具备敬业精神,就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许振超用他们的事迹给敬业做了很好的诠释——敬业必须树立正确的社会职业道德观,这是我们作为员工的天职。你越热爱自己的工作,越富有敬业精神,你成功的机会就越大。一个人是否有所作为,不在于他从事什么职业,首先在于他是否具有敬业精神,是否用心地将本职工作做好。因此,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能朝秦暮楚,见异思迁,得过且过。在我们周围,也有很多员工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们对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严格把好质量关,不论有无管理人员监督,总是把工作做得最好,他们有着崇高的敬业精神,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致力于做好每一项工作。因此,让我们热爱自己的工作,让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奋发努力,为企业的成长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创新精神是脑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是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潜能会被习惯掩盖,被时间消磨。只有对“习惯”提出挑战,对“传统”提出质疑,运用自己的头脑认真去思考的人,才能够富有创造力,才能够最大的程度上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

人们在谈论创新时都提到要“敢于质疑”。有位老师说过,“当学生对他说“教授,你错了”,是最值得高兴的事。”因为他有勇气去质疑,不迷信权威。电力企业的很多工作要求我们要令行禁止,但这不代表要墨守成规,不能质疑。例如调度令是严格执行的,但《安规》中明确要求,如对指令有疑问必须向发令人询问清楚方可执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创新精神还需要我们自我加压,以积极的态度对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已,才能够具备创新的资本,拥有创新的能力。朋友!纵容自己就是毁灭自己,别让你的怠慢、弱点、安逸和需要毁灭了你的明天。

唯实精神是足

职业精神范文篇2

〔关键词〕检察官;职业精神;司法责任制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专门法律监督机关,不仅属于政法部门重要组成一员,还同时承载着监督法律实施的职责,防范其他政法机关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违法违规情形发生,地位特殊,作用重大。司法责任制背景下,纳入员额制的检察官作为检察机关具备执法办案资质的主体,其职业精神不仅关系到检察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和纯洁性的锻造,更决定着检察权能否独立、公正行使。加之检察官还承载着“维护公平正义”的使命,因此直接关系到能否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和正义”这一目标的实现。因此,有必要在把握检察官职业精神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存在的现实不足,明确检察官职业精神培育方略,适应司法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确保检察官切实当好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一、检察官职业精神内涵

检察官职业精神是检察官这一法律职业群体所具备的坚定政治信仰、崇高法治追求和专业化职业技能等要素的综合体。作为检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检察官职业精神系检察官干部队伍崇高理想信念的集中表达,能够起到凝聚检察官群体、指导检察权运行和推动检察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1]。检察官职业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坚定的政治信仰。检察官是作为“刀把子”的法律监督机关的执法主体,必须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从而确保独立、规范行使检察权,进而在执法办案中能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切实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和忠于人民,不迷失方向。坚定的政治信仰,也是检察官最重要和必备的职业精神要义,要求检察官自觉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行动指南,吃透精神,把握精髓,进而全面恪守检察官职业精神,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顺利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最终建成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得以实现,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二)崇高的法治追求。检察官有“站着的法官”之美誉,且在司法权运作中起到“法律监督”的“守护者”作用,要求其应当以公平、正义、自由、人权为价值追求,而并非机械化执法办案,强调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协调统一[2]。司法责任制背景下,在保障检察官独立行使职权、排除包括上级干扰等负面因素的同时,亦通过“办案终身责任制”等制度,对其承办案件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强调检察官应当对当事人、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等各类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诉讼参与人充满人性化关怀,尊重并维护每一位诉讼参与人的人格尊严,进而依法、文明、理性回应诉讼参与人的各项诉求,摒弃“功利化”“机械化”执法办案模式,彰显检察官职业精神风貌。(三)端正的职业态度。检察权的规范运行,离不开作为检察机关主体的检察官。而其职业态度,则决定着检察官能否切实承担起检察权旨在惩治犯罪与维护正义并举的价值追求,亦关系到检察官能否全身心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中去。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亦使检察官面临较多的金钱、美色等因素利诱,因此,端正的职业态度,是确保检察官忠诚履行岗位职责的重要前提。“权、责、利”相一致,是司法责任制的题中之义。可以通过适当提高纳入员额的检察官福利待遇,实现三者协调,进而促使检察官积极把岗位职责化为自觉的行动,从内心珍爱检察官职业,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同步落实,自觉摒弃“金钱主义”“官本位”等不健康的价值观,切实将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作为检察官职业群体的主动追求和客观行动,弘扬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检察职业精神态势。(四)专业的职业技能。司法责任制改革的深化推进及检察官员额制的出台,要求检察官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学历条件和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还要求检察官拥有丰富的执法办案经验及社会工作方法,并要掌握政治、经济管理、生态环保、信息科技及外语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以提升案件办理的质量和效果。此外,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等客观形势的变化,使得各类案件出现一些新特点,造成执法环境愈发复杂,增加了办案难度。作为检察官,应当牢记的指示,警惕“本领恐慌”,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明确学习不仅为了检察官个人,而是为了检察事业长久发展[3]。检察官要不断加强各类执法办案相关知识的学习,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夯实检察权规范行使的基础,切实提高案件办理的质量与效率,满足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法治服务保障的新要求。(五)自觉的职业良知。职业良知亦即职业良心,要求检察官在决断案件中要自觉基于自己的良心和客观事实独立进行,不能有所偏失,系检察官职业特有的职业感知[5]。司法责任制改革背景下,强调检察官追诉职能与监督职能并重。检察官一方面要通过充分行使批准逮捕、审查起诉等检察权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另一方面还要强化提前介入引导侦查、民事行政抗诉、督促支持起诉等职权,加强对当事人权益的救济,实现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同步落实。拥有自觉职业良知的检察官,在行使检察权过程中能够及时反思与审视自己的执法活动是否符合公正等职业良知要求,做出客观评价,并及时纠正不符合职业良知的行为,进而保持职业活动符合客观司法责任制要求。(六)严明的职业纪律。检察官群体作为独立行使检察权的政法干部队伍,必须恪守严明的职业纪律。尤其是检察官处于监督者的地位,要求其应当模范地遵守各项纪律规定,并从内心自觉地规范司法行为,避免检察权滥用及徇私舞弊等情形发生。笔者认为,职业纪律一方面是对检察官权力的约束,另一方面亦是对检察官自身的保护,有利于塑造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检察官执法活动氛围。包括《检察人员八小时外行为禁令》《人民检察院检察制服着装管理规定》等在内的、具备较强强制约束力的职业纪律,是维系检察官职业精神的重要保障,能够避免检察官失当言行及着装损害检察官职业形象,必须不折不扣落实。(七)神圣的职业声誉。在政治上,检察官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保障者”;在法律上,检察官是专门法律监督机关中的司法活动“监督者”;在社会上,检察官是人民群众期待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司法责任制背景下的检察官员额制,造就了检察官群体神圣的职业声誉,每一位检察官都应当珍惜自己的职业声誉。(八)坚毅的职业作风。检察官职业作风是检察官群体在执法办案活动中所体现的、具有稳定性的敬业精神外在表现形式,亦有评价检察官行使检察权活动是否合法、文明、规范等职业道德尺度之意。检察官职业作风,直接关系到检察官队伍整体声誉、形象和检察事业长远发展及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意义重大。检察官职业作风,系一代代37检察官悉心呵护、传承形成的,每一位检察官应当倍感珍惜,并在执法办案活动中加以弘扬,自愿在检察官岗位上落实“马上就办”精神,时刻保持办案的敏锐感和审慎感,锻造一支职业作风坚毅、优良的检察官铁军,最终在检察官队伍中形成互相激励、互相学习的检察官职业作风,践行新风尚,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的人才基础。

二、检察官职业精神现状分析及培育方略

检察官职业精神对于检察官干部队伍的锻造及检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司法责任制改革,亦对检察官职业精神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一)检察官职业精神现状分析。毋庸置疑,当前,包括检察官在内的政法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4]。广大检察官恪守检察职业精神,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通过执法办案,为辖区社会经济发展及和谐稳定,做出了自己应有的努力。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钳制检察官职业精神培育与发展的问题,败坏了检察官队伍声誉,对检察事业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1.检察官职业精神培育制度尚未健全从最高检公开通报的检察官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来看,检察官群体职业精神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在于政治信仰、职业态度不够坚定,忘记了在初任检察官就职时关于恪守检察职业道德和忠于人民的誓言。个别检察官丧失了应有的职业良知,追求物质享受,不惜铤而走险,甚至为“蝇头小利”而捏造假立功材料,帮助犯罪份子逃避刑事处罚,最终被开除检察官队伍,甚至沦为“阶下囚”[5]。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各地方检察机关在培育检察官职业精神方面,多采用学习加强检察官队伍建设及严肃纪律的文件、举办主题演讲比赛等形式化活动,手段单一,内容局限,并没有形成专门的、系统的检察官职业精神培育制度规范体系,缺乏巩固性、灵活性和可持续性。现有的制度亦缺乏责任追究条款,导致实效性大打折扣。2.检察官主体责任有待明确作为法律监督业务活动的主要实施者,检察官的言行代表着检察机关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新一轮司法责任制改革,再次重申检察官应当成为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主体,强调在赋予检察官以独立检察权的同时,落实“权责一致”原则,要求检察官就其执法办案活动承担终身责任。但实践中,部分地区员额制检察官的福利待遇尚未与行政级别“脱钩”,导致检察官不得不为了“五斗米”而把“副科级”“正科级”等行政职务作为行动指南,从而不敢反对上级做出的明显违反法律的错误决定,有损于检察官职业声誉,不利于检察官职业精神培育[6]。3.检察官职业精神评价考核虚化当前,为了适应司法责任制改革的要求,部分检察机关推行检察官执法档案等制度,以此强化对检察官的绩效考核及激励机制。但考核内容存在虚化,多局限于办案的数量及批捕率、起诉率、实刑率及抗诉改判率等指标,未能将反映检察官职业态度、职业良知及政治信仰的群众口碑、律师等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实质性职业精神评价指标等纳入考核,未能有效发挥业绩考核这一“指挥棒”在引导、激励检察官培育与践行职业精神的作用。4.检察权独立行使与接受监督制约存在脱节司法责任制改革,要求逐渐改变现行检察业务实践中“承办检察官初拟办理意见→部分负责人审核→分管检察长审批”这一行政色彩浓厚的“三级审批制”,在一定范围内,由检察长授权检察官或主任检察官自行决定案件的决断,以实现检察官独立行使检察权。但在放权给检察官的同时,仅仅设置了案件管理部门的事后监督等程序,加之案件管理部门无实质处分权限,未能对检察官在做出决定之前的检察权运行进行必要、充分的监督制约,从而容易发生检察权滥用及以权谋私等违法违纪现象发生,不利于检察官崇高职业精神的锻造和检察机关司法公信力的维护。(二)检察官职业精神培育方略。1.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夯实检察官职业精神锻造基础其一,制定与检察官职业特点相适应的专门化的职业价值与职业精神规范,从而推进检察官职业精神培育和践行的制度化、常规化和科学化;其二,配套与检察官职业精神制度相适应的实施细则,明确责任条款,赋予一定的强制约束力,增强检察官职业精神制度的可操作性;其三,将检察官职业精神制度建设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等制度紧密结合,强调检察官坚定政治信仰、崇高法治追求及端正职业态度等职业精神的塑造。2.探索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回归检察权司法属性要以司法责任制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主任检察官责任制,赋予主任检察官相对独立的检察权并领导组内普通检察官及辅助人员,变传统的检察机关“三级审批”为主任检察官自主决定,真正落实“谁决定、谁负责”,为检察官运用检察权实现法治追求和政治信仰提供条件。由于主任检察官在学识、办案经验等职业技能和为人处世、服务群众等职业态度等方面,均需具备较高的素养,还能够起到激励组内普通检察官的作用,有利于检察官队伍整体职业精神的发展。3.科学实施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促进检察官职业精神持续发扬为推动检察官职业精神培育及发展,应当改变片面追求数字化的绩效考核方式,将检察官通过执法办案赢得群众赞誉及获得领导肯定批示等直接反映检察官职业精神的内容纳入检察官绩效考核及年终测评指标。否则,检察官容易成为“流水式”办案的“机器”,难以在执法办案中充分考虑并照顾到每一个诉讼参与人的独特需求,甚至还可能偏离公正的方向,造成冤假错案,损害检察职业声誉。此外,还要将绩效考核及年终评价结果与检察官福利待遇及职务晋升挂钩,以激励检察官参照绩效考核指标,积极践行检察官职业精神要求。4.完善检察权监督制约体系,强化司法行为规范为防范司法责任制背景下检察官权力扩大而出现失范情形,必须在确保检察官相对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同时,对其运作全程进行实时监管。其一,要将政治监察部门对检察官政治纪律的监督与案件管理部门对检察官业务流程的管理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信息共享,形成监督合力;其二,重点加强对检察官权力行使的“事前”和“事中”监督,抽调各业务部门骨干专家随机对检察官拟作出的最终处理决定进行程序和实体两方面的监督,实现事前监督,弥补事后监督之不足。

〔参考文献〕

[1]刘亚昌.论当代检察职业精神及其建设[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02):50-52.

[2]柏利民.检察职业良知的内涵及其养成机制[J].人民检察,2015(01):56-59.

[3]陈乃举.“本领恐慌”———你“慌不慌”?[J].共产党员,2013(09):49.

[4]王金利,张立纳.关于新形势下政法队伍建设的思考[J].边缘法学论坛,2012(01):23-26.

[5]佚名.最高检通报12起检察人员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件[N].检察日报,2014-09-25(01).

职业精神范文篇3

关键词:高职会计;职业技能;职业精神

在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将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进行有机的融合,能够充分地提升学生职业技能能力,同时在精神层面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明确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培养目标,能够进一步培养全面综合素质能力的高职人才。

一、高职院校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相融合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要坚持从职业技能培养方向出发,依据所掌握的技术能力等规范要求,落实在实践教学活动中,通过职业操守理念的有效教育,培养符合时展的社会型人才。高职院校在实践发展中要注重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教育的有机融合,特别是现代化的人才要遵循整体教育发展趋势,从精神层面和技术层面,不断的探索,并培养一定专业综合能力,是时展的趋势,也是时展的要求。高职院校在发展中,要谨遵教育改革大势所趋,积极调整内部教育教学模式,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能力时,还要注重精神层面的素质教育,只有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融于一体,实现可持续性的职业发展能力,推进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才是探索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最终方向,因此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高职会计教学中职业精神培育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育体制改革中,各大高校能够注重精神层面的素质能力培养,同时也能够注重职业技能的全面建设,不仅从职业技能出发,也从精神层面着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要求较高,特别是专业技术能力是其培养方向,很多各大高职院校开始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了有效的考核,不仅考核其笔试、机考和实践能力,还从其精神层面的综合素质能力出发。在教学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针对学生进行专业阶段的测评与考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特别是在专业技能方面的考核,给予加大的严格力度,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型能力。高职院校的教学要充分地将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进行有机的融合,只有在充分的融合基础上,实现教育教学优质化,才能充分地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特别是实践教学与高职教学理念的融合,高职院校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就目前现状来看,教育教学融合形式较好,职业教育教学具有明显的特色,实践教学分层次较为明显,使得会计实践教学以及职业技能教学达到一定的水平,所以会计实践还需要在一定技能综合培养的基础上,在不断地提升职业技能的同时,加强精神层面的道德情操培养,才能使得教育教学工作达到一定的水准。

三、高职会计专业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相融合的路径

(一)实践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精神。高职院校的实践课程要注重职业精神的培养,将两者进行有机融合增加学生职业素养,这也是需要当前高职院校给予高度关注的课题。高职专业课程中,融入一些职业文化和职业精神,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高职院校的学生要注重职业文化,职业责任和职业态度,学校在课程设置中也要融入一些价值观的培育,注重在课程理念的设置上融入一些企业文化,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规范化教育教学,全面引导学生进行规范性的职业技能学习,从精神层面进行塑造才能使得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高职院校在课程教学中要融入一些爱岗敬业、敬业精神的内容,注重加强团队合作,认真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和规范标准,严格约束学生的行为。例如,在职业精神层面的培养方面,教师注重列举成功人士事迹,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职业教育技能的精神,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职业道德操守,才能使得教育教学得到顺利开展。(二)加强职业精神,实现职业教育育人价值。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注重职业精神的教学,让学生在认知和素质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引入相关案例的有效阐述,从培养其精神层面的能力出发,不断地加强专业能力和素质能力的提升,才能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提升。高职院校还要将工业文化融入职业教学中,特别是一些文化教育教学事业,要将文化层面融入课堂教学,全面将企业文化融入教学活动构建中,积极引领学生在提高职业技能的同时,还要提升精神层面的追求,才能使得学生的价值观符合时展的趋势。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不仅需要注重职业技能,还要融合职业精神,将两者进行有机融合,致力于会计人才的培养,才能顺应时展的趋势。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要将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有机结合,要让学生在职业精神的激励下,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专业型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建萍,雅梅.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融合途径的探讨[J].职业,2016(3).

职业精神范文篇4

关键词:航海精神;航海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为标志和统领的奋斗目标”,习强调海洋强国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这些都标志着振兴海洋、发展航运事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工程。从“郑和下西洋”体现出来的无畏进取、开拓创新精神,到西方航海人勇往直前、勇于实践的无畏气魄,其共同点即为航海人在航海事业过程中,结合海洋文化、航海品质后所形成的航海人特殊具有的一种文化。航海精神,即在从事航海领域的实践基础上,人类在传承航海文化的同时,结合自身基本精神、社会和谐文化后所形成的有航海品质、航海气魄的一种人类精神。它是航海文化的精髓,是人们对海洋表征、航海实质的有机组成,是从事航海领域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1]这种精神结合了中西方对航海精神内容的整合,将航海精神融入航海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既是航海专业教学的需要,又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更能为学生的就业成长提供长足而有效的帮助。国内对于航海精神的研究文献尚不多见,有代表性的有:黄洁[1]以船的结构和部件为原型,总结出与锚、钟、桨、舵的特性相符合的船员的坚定、严谨、勤奋、开拓的航海精神;崔国恒、李海林等[2]分析了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技术应用与创新,总结了郑和下西洋在航海方面的成就与航海精神。上述研究为明确航海精神内涵提供了必要的借鉴,但也可以发现,我国对航海精神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对航海精神的关注缺乏实践,航海精神应用于航海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还比较滞后。本文试从航海精神谈航海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研究。

二、航海精神、海员职业素养的内容与关系

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时代造就了不一样的航海精神。但是对现当代航海精神内容的构建中,则是将航海精神形象化地指向了海员应该具备的职业精神,即坚定的从业思想、严谨的工作作风、踏实的工作态度以及无畏的开拓精神。职业素养一般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几个方面[3],其中职业技能是职业素养中一个重要方面。海员职业素养简单地说是海员在从事与海域相关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遵守的与工作相关的职业行为,是航海人在航海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其内容是在职业素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服从意识以及环保理念等。分析大航海时代的航海精神以及海员职业素养的内容,不难发现,两者之间是一个互相促进、互相交集的概念。从内容上说,航海精神是结合内在精神的研究,是对海员职业素养表征培养的一种深化。从现阶段研究的深度上说,目前对航海精神的关注缺乏一定的实践,而对海员职业素养的研究相对比较超前。从教学上说,航海精神的培育还未真正进入人才培养方案,而海员职业素养的培育已被各航海院校所重视。为此,若在教学、实践等过程中将航海精神融入航海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实现航海精神培育促进航海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目的,将两者之间紧密结合,切实发挥两者之内容优势,将航海精神为海员职业素养所服务,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航海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与提升。

三、航海精神应用于航海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面临的困境

(一)顶层设计者缺乏培育理念

每一个行业的存在都有其特殊的意义。目前航海院校顶层设计者对航海精神解读能力不足,将航海精神与海员职业素养的概念混淆,因此,在航海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过程中仅仅开设海员职业道德、海员职业安全等相关课程。然而,这些课程的开设仅仅提升了海员职业素养的表征,却未从心理上让其萌发出从事海员职业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未从根本上唤醒航海类学生传播正义、热爱和平的爱国情感。为此,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仅仅是能应付职业资格的考试,而在短时间内看不到的精神培养明显不足。

(二)教学部门重视程度不足

航海精神应用于海员职业素养培育,对教学部门来说无章可循,需要教学团队进行整合与创新。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航海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还停留在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的培养,没有在一定高度上分析海员职业素养的特殊性。比如海员工作在世界各地,需要具备人文社科、基本交际、团队协作等知识与能力,而目前这类人文素养课程设计明显不足。

(三)校企合作对接不够充分

高校强调校企合作的出发点是希望形成校企共育高校学子的目的。航运企业对航海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视是不可言喻的,从对航运公司多年的调研中可以发现,航运业负责人一致认为海员的职业素养是他们最为关注和重视的。但是,结合航海精神,将航海精神培养体系通过校企合作进行“无缝对接”,让学生真正懂得航海文化、深化航海精神的机会不多,内容不够具体。

(四)学生自我培养意识不强

当代航海类专业学生在具备勇敢进取、自信好学等品质的同时,也存在好高骛远,缺少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的精神,而这些精神恰恰是航海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根本。显然,这一代的学生没有真正理解航海精神,更未认识到航海精神融入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要性。

四、以航海精神促航海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对策

(一)以顶层设计为突破口,以坚定的“航海家”梦想促进海员职业素养提升

1.培育学生树立热爱祖国的坚定理想在航海事业中,热爱祖国是航海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核心。航海人志在四方,特别是远洋船员,他们的足迹踏遍世界各地。可以说他们是祖国的一面旗帜,在彰显国家航海事业强盛的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人的勇敢与坚强。但与此同时,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潮也无时无刻不冲击着这些船员。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航海类专业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通过红色基地现场教学、时事热点讨论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祖国的荣誉感与归属感。

2.培育学生心怀航海的职业理想航海精神是古今中外航海家在航海实践过程中累积形成的思想信念。可以说,航海精神是促进航海类专业学生构成职业理想最直观的因素,热爱航海事业才有可能促进事业的成功。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航海家的事迹做仔细的研究和阐述,并将当今大航海的背景、承担的使命等和学生进行交流与探讨,以小组项目制、导师辅导制等方式,将大课堂分成若干个小课堂,让学生在讨论与实践中找寻航海职业的使命感和事业心。

(二)以加强人文素养为方向标,以严谨的航海精神确立海员职业素养培育新基础

航海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具有特殊的职业特征。比如突出的岗位适任性、国际通用性以及法律规范性。简单地说,航海职业在长期远洋过程中具有工作环境单一、生活简单枯燥等特点。为此,应积极培养航海类专业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

1.以人文素养提升航海类专业学生恪尽职守的责任意识人文素养简单地说,指的是以人为中心的个体本身的内在品质。在航海工作中,一个海员的责任感关乎全船人命的与货运安全。此时,海员对生命的重视、与团队的合作、对船员之间情感的珍视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开设审美、生命、情感等相关课程,培育海员的人文精神,提高海员的生活品位。航海类专业应根据学院培养学生的定位与服务对象,将必要的人文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文素质培养纵贯学生培育全过程。

2.重视人文法纪培育,提升航海类专业学生遵纪守法意识航海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船员需要遵守国内外法律法规、职业规章制度等。为此,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加强人文法纪的培养,通过模拟法庭、案例实战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法纪规章的威严。同时,应努力创造各种条件,将课堂搬到社会,让学生的实习更多地拓展到法制部门、航运企业等,让学生多角度地了解专业要求、航运文化、国际规则等,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三)以校企合作为主阵地,以勤奋的航海精

神奠定海员职业素养培育新基地勤奋的航海精神体现在实干和钻研的精神上。校企合作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建立了新的基地,也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新的环境。

1.以企业实践为载体,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敬业精神校企合作最大的亮点就是学生有机会深入航海一线,去了解职业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深入企业实践,学生就容易发现自身所欠缺的职业内容,很多知识未必在课堂中面面俱到,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敬业精神。为此,学校要借助校企合作这一载体,让学生深入企业一线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回到课堂寻找答案,以此促进学生在专业、职业能力方面的提升。

2.以校企合作为契机,培养学生实干巧干的勤实态度勤实是在敬业基础上的一种升华。校企合作为学校培育学生提供了最直接的参考样本。航运企业应将企业对海员职业素养的需求直接与学校对接,积极参与航海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机制的确定,建立切实可行的培育机制。为此,企业中的资深船员应发挥示范作用,吸引航海类专业学生加入船上工作,并将个人实践经验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对学生勤实态度做出准确的评价。

(四)以航海精神为落脚点,以开拓的航海精

神促进海员职业素养总目标的制定开拓的航海精神除了勇往直前,还包括创新与探索。以航海精神为落脚点,围绕航海职业所需的职业素养,制定总的培养目标。

1.学生认识职业特征,对多种精神进行有意识的自我培养

航海类专业学生在进校之日,就应该使其明确航海专业的学生除具备精湛的航海技术外,还必须具备团队合作、自我奉献、高度责任感等精神。为此,航海类专业学生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从公益活动到项目活动,从团学干部到准军事化管理干事,都是一种航海精神的自我培养。这些可贵精神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一种反复积累、慢慢提升的过程,学生应在大学时期抓住每一次活动,来积极提升自身素质。

2.配备一支具有航海职业素养及航海精神培育能力的双师队伍

鉴于航海职业的特殊性,航海类专业教师需要借鉴传统的师徒制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教师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进一步进行航海实践。同时,航海类教学必须是教学与实习并重的教学过程,为此,在教学一段时间后,学校应安排教师上船挂职,从而促使其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为更好地培养航海人才服务。为了实现航海强国的宏伟目标,航海院校应加强航海类专业学生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这其中,海员的职业素养是重中之重。剖析航海精神为航海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所应用,让学校、企业、学生三方清楚职业素养的内容,并为此而努力,才能更好地造就新一代高素质航海人才。

作者:芮明珠 单位: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黄洁.论当代中国航海精神[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硕士论文,2013:4,15.

职业精神范文篇5

关键词:中职机电专业;创新大赛;职业精神;培养策略

在中职学校里,机电专业是当下最为热门的一大专业,培养具有高素质、强能力机电技术专业方面的人才。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培养更多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是一个极大挑战,同时也是学校的新任务和新使命。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职业精神,才能够更好为各大企业服务,培养合格的人才,以此来提高机电专业学生的就业率[1]。因此,在创新大赛中培养中职机电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的职业精神十分重要。

1中职机电专业创新大赛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意义

1.1满足企业要求

毋庸置疑,一个企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都要紧紧依靠各类新产品的不断推出,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机电专业的技术人才具有创新能力,他们设计出来的产品新颖,能够满足人们的众多需求,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从教育层面来说,中职学校以培养创新技术人才为主旨,同时顺应了时代潮流,开展诸多形式的创新大赛,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锻炼科技创新能力[2]。与此同时,这种培养方式可以让学生的技术、能力等得到提高。教师是学生引导者,在教学方面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和学习机电知识和技术之外,还要不断地去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同时也会助推企业的发展。

1.2提升学生就业率

一个学校的政策是否合理以及教学质量是否高效的最为直接评判标准就是学生的就业率。那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呢?这是各大中职学校一直面临的难题,也是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对此,各大中职学校开始举办创新大赛,在比赛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精神,这一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学生的选择性和范围在趋向扩大化,大部分学生由于没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导致进入企业之后很茫然,不知该如何做起,而那些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为企业推出新产品,助推了企业的发展,不仅被企业重视和认可,还深受企业好评。总之,中职学生良好科技创新能力是工作中必需的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科技能力和意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营造一个舒心和适宜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潜能。

2中职机电专业创新大赛培养学生职业精神面临的问题

2.1学生问题

中职学校的培养主体是学生,他们可以享受学校提供的所有教学资源和服务。但是,中职生由于其“先天缺陷”,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少,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观念较为落后,学习积极性不高。中职学生大部分都是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习观念陈旧,创新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比较欠缺,他们在校期间只是单纯的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和作业,没有课后深入研究和复习课程知识的习惯,这对教师的教学进度和质量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二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中职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很容易否定自己,以为自身的学习能力不够强,对学习产生了很大的阻碍。大部分学生只去被动接受和学习教师所教的内容,课后不重视知识的扩展,导致中职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较差,不仅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浪费了良好教学资源,而且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处于劣势[3]。

2.2学校问题

在学校的制度设定中,校领导只是一味追求学生对知识的枯燥掌握和无聊式授课,忽略了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培养,甚至觉得应试教育就应该以考试为重心,主要问题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学校忽视了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校领导是学校的领导者,如果领导者的思想意识性较差的话,就很难会考虑到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了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在教学计划的设定中也无法为教师起到引导性的作用,这就阻碍了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率。二是教学目的不明确,影响了教师对学生的授课进度和教程。老师在学校里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应该积极发现和解决问题,教学方式和制度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应积极与校领导和有关各方沟通,而不是一味地忽视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单纯的授完课就认为自己的任务完成了,影响了教学效果,也必将降低学生就业率。

2.3教师问题

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和方法。但是,在如今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阻碍教学的进度和教学质量的效果。首先教师的教学内容存在很大的问题,教师上课所讲的教学内容都是书上的知识,这些知识可能有点枯燥乏味,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了,这些书上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束缚。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考虑不够全面,所以很难起到真正的教学作用。其次教学模式太过于传统,教师注重理论教学,在课堂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感受,忽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4]。

3中职机电专业创新大赛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策略

3.1强化学生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机电专业学生教育,给学生提供一个高效的教学课堂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要克服传统观念对自己的影响,在课堂上积极的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和考虑。其次教师应该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让学生在思考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继而把他们转变为机电专业科技创新的人才。

3.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学校和教师应该重视对机电专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提升学生就业率。学校要不断地去改进学校的有关制度,把创新教育放到学校制度的第一位,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中加入创新元素,使学生尽快形成创新性思维[5]。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传授创新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创新技术。

3.3优化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去改善和优化教学内容的设定,运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去提升学生的创新科技能力,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职业精神的培养力度[6]。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要在课堂上不断地去扩展知识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形成创新科技的思维和能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机电专业的主旨就是要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就业率,同时还要满足各大企业的需求。对此,中职教师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指导工作,运用创新的教育模式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机电知识和技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周明君.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机电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10):124-125.

[2]潘玉成.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17(23):53-57.

[3]陈宏涛.基于全国技能大赛的高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南方农机,2020,51(1):192.

[4]孙新华.机电专业教学中培养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实践探究[J].学周刊,2019(32):14.

[5]郑巍.核心素养培养提高:关于中职机电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J].考试周刊,2018(55):41.

职业精神范文篇6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院校;德育;融合

“工匠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应该树立的理想,对于社会的发展和创新意义深远。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成功转变的关键就是培养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把“工匠精神”培育有效地融入职业院校德育中,必然有助于增加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的有效供给,为我国制造业的升级转型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工匠精神”视阈下职业院校德育必须创新和发展,这是社会、国家和企业对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标准,也是职业院校自身实现不断发展创新的重要路径选择。

一、“工匠精神”培育与职业院校德育的本质内涵

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又赋予了工匠精神新时代的内涵。关于“工匠精神”,学术界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本文采纳了学者李小鲁对于“工匠精神”含义的诠释,真正的“工匠精神”应该是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三者的统一。只有从专业性、职业性和人文性这三个特征把握“工匠精神”,才能对“工匠精神”有一种源于职业教育,又高于职业教育;源于工业文明,又进入后工业文明;源于教育,又跳出教育去看待的一种教育的理想境界和形而上的追求。职业院校德育在职业教育中担当着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任,而工匠精神又是职业精神的核心内容,所以培养符合国家和社会要求的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是职业院校德育的责任。职业院校培养要通过德育课程、通识课程和文化课程的教育,将德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培育和职业院校德育在内涵本质上具有一致性,都要求培养的学生具备未来大国工匠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很多职业院校把重点放在了理论知识学习上,关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主要是依托于短期的实习生活,关于学生思想素质方面的教育内容不完善,仅仅是一些基础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方面的内容,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工匠精神”培育与职业院校德育的逻辑阐释

“工匠精神”培育应渗透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最重要的是在职业院校“德育”的环节上下工夫,避免理论成为空洞无物的概念构架和悬置无用的道德说教,试图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德行养成,即在德育中凸显“工匠精神”。1.职业院校德育是“工匠精神”培育的环境载体。要想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缺一不可,否则难以保证职业生涯发展的可持续性。当前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途径是专业教学和实操训练,但仅仅依靠这两种方式成效十分有限,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专业精神。德育活动可以作为职业院校全方位开展“工匠精神”培育的环境载体,为“工匠精神”培育提供相对开放的环境、真实具体的场景,德育活动的开放性和多样性能为“工匠精神”培育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工匠精神”培育与职业院校德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职业院校德育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态度尤其是“工匠精神”为首要目标,因此“工匠精神”培育与职业院校德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都是帮助学生获得其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精神品质、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然而,很多职业院校的“工匠精神”培育和普通德育实质上是分离的,“工匠精神”培育以专业任课教师为主,普通德育一般以思政课教师和负责德育的人员为主。职业院校如果能深刻认识到两者在教育目标上的一致性,就可以把两者组织协同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3.“工匠精神”培育与职业院校德育在功能上具有统一性。“工匠精神”培育与职业院校德育在功能上具有统一性,能起到促进学生良好“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养成的作用。职业院校的德育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很难有效激发学生职业素养。职业院校应该有意识地整合“工匠精神”和德育两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开展形式,改善条块分割的现状,协调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突出“工匠精神”的职业素养内容在德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设计合理的德育顶层框架。

三、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院校德育模式构建路径

1.价值转向——树立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德育理念。“工匠精神”培育能使学校德育效果增强,德育工作成效良好能促进“工匠精神”培育,两者间具有辩证统一关系。(1)树立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德育理念职业院校要加强顶层设计、转变观念,在德育工作中注重加强“工匠精神”的形成,对“工匠精神”树立坚定的认同感。(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职业院校中教育活动的开展都是通过教师组织和实施的,工匠精神是对他们提出的新标准、新要求,因此,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等职业素养是每一个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3)学校管理人员对于“工匠精神”理念的树立,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就是学校的管理人员,因为管理人员是学校的掌舵者,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方向,他们会更加从整体的利益和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进而不断地接受新理念和新思想,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2.课程教学——更新以“工匠精神”培育为主的德育内容。“工匠精神”培育是职业院校教育的一个特色。同时,对于职业院校的教育事业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改革和创新路径。(1)把专业精神作为德育理论课程的核心内容职业院校要把“工匠精神”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把专业精神作为德育理论课程的核心内容,使得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工匠精神”的意义和重要性,进而培养和提升自身的工匠精神,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为未来职业发展夯实基础。(2)拓展提升职业态度的德育内容职业院校德育课程要通过与企业合作进行教材与课程开发与设计,融入倡导敬业、诚信、踏实职业态度的相关教学课程与教材,使学生实现现在学习与将来工作结合、个别需要与一般需要结合、情商发展与智商发展的结合。通过专门课程学习实现教育教学的规范性和系统性,可以解决目前职业态度教学零散、教育教学渠道不畅等问题。(3)增加激发职业素养的德育内容职业院校在课程开发中应坚持将职业素养激发渗透到德育实践教学过程中。职业院校通过与企业加强合作,将德育工作实实在在融入企业实习中,进而提升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可以与专业课教师一起参与学生的认知实习和顶岗实习,引导学生认识到“工匠精神”在职业生涯的重要性,提升职业素养。3.氛围营造——完善以“工匠精神”培育为核心的德育评价。以“工匠精神”培育为核心的职业院校德育评价方式应区别于传统的德育评价方式,围绕道德主题和“工匠精神”要求,运用科学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1)评价主体多元化把学生和行业企业纳入到德育评价主体中,可以更好地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基本道德真实水平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多元评价主体模式下,德育评价的视野可以走出校园,延伸到企业、行业和社区,学校德育教师、企业指导老师、企业员工、学生本人可以从各自的视角和立场出发,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水平和基本道德水平做出评定。(2)评价形式多样化职业院校学生众多,仅通过少数教师以单一的评价形式对学生的德育发展情况做出评价,显然不能真正反映职业院校的德育成效。因此,在多元主体综合评价的前提下,把“工匠精神”和德育评价融合于德育的各个环节,把学校与企业评价、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放在一起综合考虑,尽可能地反映学生职业素养和基本道德品质的发展水平。(3)评价内容立体化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院校德育模式,其德育评价绝不能单单评价德育中的职业素养教育,还需涵盖传统德育中的思想理论教育内容,以保证德育评价内容的立体性和完整性。立体化的德育评价应该尽量做到具体化和量化的结合,这样才能实现对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的发展水平的客观、合理评价。

“工匠精神”的培育与职业院校德育融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是一个潜移默化、螺旋上升的动态过程,最重要的就是要全面地培养和提升各个主体的“工匠精神”,共同推动职业院校德育模式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鲁.对工匠精神庸俗化和表浅化理解的批判及正读[J].当代职业教育(本刊特稿),2016

[2]刘振华.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8

[3]郭晓雯,黄寒微.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模式的创新及路径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

职业精神范文篇7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引领,紧紧围绕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以“凝炼卫生职业精神、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为主题,开展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广泛凝聚共识,提高道德修养,在全市卫生系统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为扎实深化医改和做好各项卫生工作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讨论内容

重点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如何认识新时期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科学内涵。重点围绕祖国医学“大医精诚”和西方医学“尊重生命”的优良传统,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和新时期医学创新精神,深入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大力倡导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精神相统一,引导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和幸福观。

(二)如何认识弘扬医疗卫生职业对调动卫生人员积极性的重要作用。重点结合卫生队伍建设展开讨论,处理好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发挥崇高的道德和精神力量,维护救死扶伤的社会价值和解危济困的职业尊严,引导广大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三)如何认识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作用。重点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精神开展讨论,明确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保障,教育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弘扬职业精神,提高道德修养,自觉把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放到首位,用高超的技术、优良的服务,尽量做到少检查、少用药、少花钱、治好病,让“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医德医风成为取信于民、赢得认可的法宝。

(四)如何认识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对实现医改目标的重要作用。重点围绕实现医改任务目标,研讨先进文化和精神力量的推动作用,使广大卫生人员深刻理解做好本职工作与落实医改任务、完成中心工作的密切关系,激发强大的精神动力,使广大干部职工更加主动自觉地投身改革、推动发展,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人生价值。

三、活动步骤

此次大讨论活动将贯穿全年,分学习动员、讨论交流、深化成果三个阶段实施。

(一)学习动员阶段(6月上旬):主要开展组织动员、深入学习、撰写体会三项活动。

1、组织动员。各医疗卫生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方案,组织召开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动员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2、深入学习。要重点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述,卫生部部长陈竺和党组书记张茅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加深对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利用集中学习、分散自学等形式,做好学习笔记。

3、撰写体会。每一名干部职工要结合学习,深刻反思,查找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中的差距,并撰写不少于1500字的心得体会。

(二)讨论交流阶段(6月中旬至7月份):主要开展主题研讨、征文交流、演讲三项活动。

1、组织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主题研讨。围绕“提炼卫生职业精神、推动事业科学发展”的主题,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科务会等多种形式,组织不同层次的人员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主题研讨活动,做到单位不漏科室,科室不漏个人,并提出我市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内涵的建议,并于7月5日前上报市卫生局。要把研讨过程作为广泛凝聚共识的过程、提高思想道德的过程。

2、开展卫生职业精神征文活动。7月底前,各县、区卫生局、局属各单位要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征文评选活动,做到人人参与、挖掘深入。对评选出来的优秀征文在院刊院报、内部网络上进行刊载。各县、区卫生局、局属单位要选送不少于3篇的优秀征文上报。市卫生局将对优秀稿件在局网站上刊载。

3、举办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演讲比赛。各县、区卫生局、局属各单位要总结大讨论活动中的先进典型、先进经验和做法,在本地、本单位召开一场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演讲比赛,充分展示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忠诚团结、爱岗敬业、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三)形成成果阶段(7月至年底):主要开展总结提炼、成果转化。

1、进行总结提炼。7月前,市卫生局将根据各单位上报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内涵建议情况,进一步提炼全市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内涵,并组织专家学者、医务人员、管理干部和服务对象,进行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形成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成果。

2、搞好成果转化。要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进医院、进科室、进病房活动,把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融入到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引导卫生人员加深对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理解。要结合医疗服务、免费义诊、健康教育等途径,让广大群众亲身体会到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成效。

四、工作要求

开展医疗卫生精神大讨论活动影响重大,意义深远。各地、各单位要精心组织,妥善安排,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广范围上扎实推进大讨论活动,增强活动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落实责任。市卫生局成立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大讨论活动的组织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党办室,负责大讨论活动的检查指导。各县(市)区卫生局、局属各医疗卫生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并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具体抓。要精心策划,周密安排,注意把握时间节点,有步骤地开展大讨论活动。

(二)紧密结合实际,确保活动效果。要紧密结合卫生工作实际,统筹兼顾,做到开展大讨论活动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结合、与推进当前重点工作相结合、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廉洁从医行风提升年”活动相结合,真正把活动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职业精神范文篇8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价值;精细管理;制度支持

一、提倡“工匠精神”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指导意义

(一)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精髓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不断创新、挑战自我,是一种专注、执着、敬业、守规的精神。“工匠精神”不仅表现在精神意识上,更是体现在实践行动中。中国自古以来对“工匠精神”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传承。然而,在片面追求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企业发展理念下,在“机器换人”的工业新趋势下,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却在渐渐消失。

(二)“工匠精神”的缺失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世界的繁荣离不开中国制造的巨大贡献,但是一味追求速度、忽略“工匠精神”的不平衡发展,必然影响中国经济的后劲。首先,中国中小企业寿命普遍偏短。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为7-8年,与欧美企业平均40年的寿命相比,相距甚远。其次,中国制造业急功近利、大而不强。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口红利带来的成本优势开始慢慢消失,廉价生产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逐渐显现,品牌和创新的相对滞后,更造成后续发展动力不足。第三,缺乏创新能力的中国制造业腹背受敌。东南亚国家在中低端制造业发力,凭借更廉价的劳动力,吸引中国本土企业在东南亚建厂、在华外资企业转移产能;中国制造成本快速上升,迫使在华外资高端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

(三)富有创造力的高素质“工匠”队伍是实现中国经济转型提速的最主要推动力当下的“工匠精神”不仅仅代表技艺,而是技术型、创新型、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缺少高技能“工匠”,以及对其背后整个技能人才队伍的迅速扩充和结构优化,中国企业就无法赚取产业链最高端的丰厚利润,“中国制造”就无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升级为“中国智造”。

二、现有职业教育体系向“工匠精神”培养体系转变的困境

(一)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至今,已经拥有了全球最大的职业教育规模,但是时至今日,社会上甚至于某些职业院校自身,都还把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划等号。首先课程设置与普通学历教育差别不大。部分县市职教中心或职业院校80%-90%的课程都是文化课,很少或者没有设置职业技能类的课程,只有在三年级才开始安排一些专业职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其次,师资管理缺乏职业教育特点。文化课教师与专业技能教师无论在业绩考核、管理制度、薪酬待遇、工作机制上都实行同样的政策,职业技能教育没有实现应有的地位。三是专业设置缺乏合理规划。很多职业院校在开设专业时缺乏合理科学的规划,往往什么行业火爆就跟风设置什么专业,但是经济形势和就业市场瞬息万变,学生就业时永远滞后于市场需求。

(二)职业教育缺乏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能力导向、市场导向、实践导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普通教育并无本质区别,未能针对职业教育真正有效评价和监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标准的缺失一方面使得职业院校热衷于规模升格,建立覆盖专科、本科、研究生的所谓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培养“工匠精神”的职业教育目标愈发偏离。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无法评估,甚至使职校成为质量低劣的代名词,陷入“名声差——就业难——招生难——生源差”的怪圈。

(三)职业教育现行职业能力培养机制重技能、轻兴趣,缺乏培养“工匠”的环境但凡工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他们喜欢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和工作,有着极大的兴趣和热爱,并怀有崇高的理想和荣誉感,他们耐心专注、锲而不舍、精益求精。但是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都只是满足于对学生知识的教授、技能的训练,却恰恰忽视了最重要的对职业的兴趣,即“职业尊严”的培养。如此体系下培养的学生至多只能成为“熟手”而远非“工匠”。

(四)职业教育现行教学机制使职教毕业生难以实现高质量就业近年职业教育无论是在校人数还是就业比例都得到长足发展。首先从办学规模看,教育部2015年7月的《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显示,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有1297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53%。当年全国普通高等职业教育招生315万人,毕业生321万人,在校生达到964万人。换言之,中国职业教育规模已与普通高中阶段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旗鼓相当。其次从就业比例看,教育数据机构麦克思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高职高专院校2014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5%,比2013届上升了0.6个百分点。但是职业教育就业人数并不代表高质量的就业。目前职业教育学制普遍较短,从几个月到三年不等,职教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内容陈旧、适用性差,因此学生往往只掌握简单、初级的操作技能。麦克思研究院的《2015年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显示,2014年大学毕业生月收入为3487元,其中本科毕业生月收入为3773元,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月收入为3200元。虽然技能人才的缺乏使得职教毕业生能迅速就业,但是用人单位很快发现这些学生在职业精神、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上的缺陷,遑论成为“工匠”了,因此职教毕业生就业初期离职率、流动率远高于其他学历毕业生。

(五)职业教育现有实训体系与“工匠”培养机制相去甚远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实训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学生在校内的实训基地进行学习,但由于技术更新换代快,学校的教学设备、实操环境往往滞后于实际工作;二是学生完成理论课程后到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技能训练,但企业出于各种原因很难悉心指导,实习学生常沦为企业流水线上的廉价劳动力;三是企业或者实训基地与职业学校进行深度合作,将企业对技术技能的实际需求嵌入职业学校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尽早了解和学习未来工作中亟需的技术技能。但一方面企业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学校也很难修改公办职业教育体系中严密的课程,难以推广。

三、深化改革,将职业教育打造为批量生产工匠最重要的体系

(一)加强职业价值的培养,做好“工匠精神”的传承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职业,但无论年代和行业如何流转变迁,要求从业人员忠于职业、诚实守信、脚踏实地、精益求精、坚守品质,最终实现自身和职业的价值,这不仅是从古至今、从外国到中国都在坚持的“工匠精神”,也是对一个合格的职业人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首先要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

(二)精细管理,特色培养,为“工匠精神”夯实基础短短三年甚至几个月的职业教育,不可能将毫无实践经验的学生培养成一位大国工匠,但可以搭台子、架梯子,给学生成长为未来的大国工匠提供有效支持。因此在注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自身同样需要养成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个性特长、职业倾向,开展精准的个性化培养,在学生全面掌握专业基本技能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成为本专业的高技能人才。

(三)优化现有实训机制,打造高技能人才处于战略转型期的中国优化现有实训机制迫在眉睫,实操训练不能单纯依靠教育系统,而应该参照国外先进经验,让行业、企业参与进来,紧跟社会需求和技术变革,保持实训技术先进性。因此职业教育要改变原有满足于老教材、老设备、老技术的传统实训模式,要主动加强与科研院所和行业领先企业的沟通合作,从新技术研发、试制、制作各个环节全程参与,在真刀真枪的实战中打磨优秀的高技能人才。

(四)打破学历制度壁垒,打通高技能人才职业上升通道现代社会的“工匠精神”不是孤立的,而是由一整套高品质、高标准的工匠制度和对违规者的严厉惩罚构成的,在制度规约下养成制造业的工匠习惯,再把工匠习惯升华为“工匠精神”。这是一项牵动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力量的系统工程。首先,改变唯学历论能力的局面,切实提高技能人才的职业尊严和薪酬待遇。一是打通技能人才晋升天花板,在全社会形成“不唯学历唯能力”的氛围,二是切实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这是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路径,发挥政府、市场、专业组织、用人单位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加快建立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人才评价制度。其次,破除偏见,打通高技能人才职业上升通道。只有切实解决技术等级能否等同大学文凭、高考能否实行“学术型”“技能型”两类院校录取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如何与职称制度无缝衔接等技能人才在职业提升和个人发展上的各种问题,优化技能人才的成长和发展环境,打通高技能人才职业上升通道,有空间实现个人的价值,“工匠精神”才能有更多成长的空间。

(五)从政策和制度上鼓励校企双方积极推动技能培训,共同培养“工匠精神”的优良土壤当前产教融合推进难的主要原因一是校企双方权责利缺乏明确、规范的法律规定,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责任也往往使企业难以承担;二是企业作为盈利部门,现有的激励政策很难给企业带来明显的利益回报,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在政策上进行支持,例如对于参与产教融合的企业,在财政、税收等方式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其次,尽早出台职业院校“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以及“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核心的新型学徒制的管理办法,用制度明确校企双方的主体责任和职责。只有政府、学校、企业通力合作,才能有效解决技能培训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共同培养“工匠精神”的优良土壤。

作者:覃友杰 单位: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职业精神范文篇9

关键词:工匠精神;护理实训教学;职业认同

职业认同既指一种过程,也指一种状态,“过程”是指职业认同是个体从自身工作经历中渐渐发现并认同自我职业角色的过程;“状态”是指职业认同是当前个体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的认同程度。[1]护生职业认同就是指护理专业学生对自己现在的护生身份和即将从事的护士职业的情感体验与认可程度,它是影响护生将来职业行为倾向的心理基础。[2]目前国内外关于护生职业认同的研究并不多,且大多研究的是大专和本科护生职业认同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中职护生的研究较少。研究结果大多提示护生职业认同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护生职业认同受年龄、性别、学历、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表现为:低年级护生职业认同水平较高;男生低于女生;学历层次越高的护生职业认同水平越低;父母文化程度高的护生比父母文化程度低的护生职业认同水平高。[3]护生职业认同水平低,会导致部分护生毕业后拒绝进入临床护理行业,有些即使成为护士,也无法适应护理工作,遇到困难就直接离职甚至转行。国家推行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致力发展社区、乡镇及农村医疗体系,护理人才必不可少。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赵志群博士曾指出:截至2015年,我国护士理想的学历构成应为:中职50%,高职30%,本科以上20%。[4]可见,中职生占主要地位,而大多数的高学历护理工作者并不愿意进入乡镇卫生院工作,中职护理人才将成为基层护理工作的主力军。而他们的职业认同低,不仅会降低其在校学习的积极性,还会影响其将来的择业。因此,提升中职生的职业认同对护理队伍的壮大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护理实训课是护生学习临床护理操作技能的重要课程,这些技能是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必备的,不当的护理操作不仅不能治疗疾病,还可能会加重病人的病情。这就要求护生具有爱岗敬业、专注、精益求精的品质,而这些正好与工匠精神的内涵一致。因此,在护理实训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是增强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必然选择。在中职院校中开展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道德观,提高其服务水平,促进医疗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工匠精神融入护理实训教学能帮助护生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职业认同则直接影响护生毕业后是否选择成为一名护士。那么,护理实训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对护生的职业认同有何影响?本文以九江市卫生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学生为对象,探讨工匠精神融入护理实训教学对中职护生职业认同的影响。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随机选取我校2021级护理专业的两个班(每个班50名)共100名学生,通过抓阄决定其中一个班为试验组,另一个班为对照组,两个班的授课教师和总学时相同,且学生在校平均成绩、性别比例、年龄构成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考核内容

实训考核采用教研室教师共同制定的评分细则,重点突出关于工匠精神元素的项目。职业认同的考核采用郝玉芳针对护理专业学生编制的职业认同表。[5]

(三)调查方法

教师在本学期第一节护理实训课前通过问卷星上传职业认同问卷表,护生扫码答题,收集第一次资料;在最后一节实训课后再次上传问卷,收集第二次资料。

(四)教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用教材为《护理学基础》,理论课180节,实训课100节,分三个学期完成,理论课与实训课同步进行。1.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先用PPT教学,然后进行操作示范,示范过程中注意讲解细节及历届护生容易忽视的小问题。最后护生分小组练习,教师巡视并从旁指导,总结点评。课后开放实训室,方便护生练习。2.试验组(1)教学内容及形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先根据学生的自主选择、学习基础和操作能力等因素,将护生分成10个小组,每组5人,并选一名操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组长的帽子上增加一特殊标志以区别于其他护生。然后在实训教学中多方面融入工匠精神元素,例如在课前让护生上网查阅资料,课中用PPT讲授操作要点,并播放有关工匠精神的小视频,课后让护生撰写观后感。教师进行两次实训操作示范,第一次严格按照实训操作标准,动作熟练,与患者沟通时语言通俗易懂,声音轻柔;第二次则衣帽不整,动作粗暴,只顾完成自己的操作,对患者诉求听而不闻,甚至边操作边与别人聊天。针对同样的护理操作,第一次示范中体现了爱岗敬业、专注等工匠精神,第二次示范中不仅缺乏这些品质,还可能给患者带来疼痛,影响护理质量。两次操作形成鲜明对比,给学生更加直观、震撼的亲身感受,让学生近距离体验工匠精神的外在表现。操作演示结束后,让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并从旁指导,录制操作好的学生的操作过程视频,在班级中分享传阅。除课上练习之外,教师还可以开放实训室供护生课余练习,精益求精。此外,还可以开展技能操作比赛,评出优异者并奖励,增强护生荣誉感,促使他们更加严格要求自己。(2)临床见习①教学接近尾声时,安排护生开展临床见习,充分利用见习医院的优势,使见习获益最大化。见习开始前,将见习项目、时间安排等转发给护理部主任,请主任下发给各相关科室护士长,由护士长安排业务能力强、带教经验丰富的护士带教。②向护生说明此次见习的目的和意义,要求他们做好见习笔记。③见习过程中,带教教师讲解实际临床护理操作相关注意事项,有条件时可以让护生动手,带教教师从旁指导,让护生亲手为病人解除病痛,从而增强护生的成就感,提高其职业认同。④护生写见习心得,谈谈自己对护理行业的新认知。(3)社区志愿服务开展敬老和健康进社区活动,让护生给老人测血压、测血糖等,将所学技能运用到生活中,切身体验奉献精神,增强护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情怀。

(五)评价方法

1.实训操作考核学期末由护理学基础教研室的教师和教务科的领导按照统一的评分标准对护生进行考核,护生用抽签法从所学护理操作中抽出一项考试,满分100分,及格分为70分。2.职业认同使用郝玉芳编制的职业认同表进行考核。

(六)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23.0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样本试验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研究结果

(一)两组护生教学前职业认同得分情况比较(见表1)(二)试验组护生教学前、后职业认同比较(见表2)(三)两组护生教学后职业认同比较(见表3)

三、中职护理实训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对护生的影响

(一)提高了护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工匠精神融入护理实训教学后,学生上课积极性明显提高,其会踊跃举手提问操作中不懂之处,在分组练习及课后自主练习时遇到问题也会主动请教。此外,学校周一至周五下午开放实训室两小时,周末全天开放实训室以便护生练习。通过查看练习登记表发现,试验组护生参加练习的次数比对照组乃至全年级的其他班级明显更多。可见,工匠精神融入护理实训教学后,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提高,展现了精益求精的精神。

(二)提高了护生的操作技能

工匠精神融入护理实训教学后,试验组护生学习自主性提高,其最终考核的平均成绩比对照组要高,可见,融入工匠精神还提高了护生的操作技能。

(三)对护生的职业认同有积极影响

上页表1显示教学前两组护生各项指标得分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显示教学后试验组各项指标得分明显高于教学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显示教学后试验组各项指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护理实训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有助于提高护生职业认同。通过课前预习、课中教师指导、课后开放实训室等在中职护理实训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等品质,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为学生将来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做好准备。

四、结语

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政府对全民医疗保健的重视程度提升,社会对护理人员的需求提升,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提高了。中职院校承担着为医疗行业培养人才的责任,每年向社会输出大量毕业生。受医疗纠纷、护理行业特点、个人待遇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护生的职业认同不高,其学习动力不足,就业动机不强,进而影响到护理队伍的稳定、服务水平的提升。以我校为例,每年大量护理毕业生选择进入高职院校继续提升学历,而选择进入临床护理行业的寥寥可数。因此,提升护生的职业认同,对护理行业的发展十分重要。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护理行业的职业要求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在中职护理实训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能够提升护生的职业认同,因此有必要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开展关于工匠精神的教学,以此提高护生职业认同,为护理行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魏淑华,宋广文.国外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5(5):61-66.

[2]刘媛航,颜君,尤黎明.国内外护生职业认同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1,26(12):89-92.

[3]刘华.中职护生职业认同的现状及其与学习动机的关系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6.

[4]莫淑蓉.中职护理教师应顺应社会发展趋势[J].卫生职业教育,2007(17):34-35.

职业精神范文篇10

一、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突出职业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一)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现状和学生特点分析

现阶段我国的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目前,就业形势严峻,一些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高校连年扩招,导致一些地方出现“普高热”,而职业学校则出现生源质量下降,招生数量滑坡的现象;另外独生子女家长有强烈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抱着“上职业学校学不到东西”的偏见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鄙薄职业教育思想,如此种种不良因素严重地阻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技工类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精英”教学的失败者,基础较差,厌学情绪较为严重,课堂上他们不想“吃”也“吃”不进,对语文课程缺乏兴趣。职业教育一线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心态,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重视课堂教学中的过程管理,才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二)从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分析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中职语文的教学大纲指出,语文的教学目的是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语文教学联系生活的一个方向是联系就业岗位对语文知识需求进行教学,主动适应劳动力和人才市场的变化,以满足企业需求和人的就业为出发点,实现社会需要与人的需要的统一,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

技工院校学生都有一种普遍的想法,认为读技校就是学专业知识的,对文化课没有需求感,上课随心情听课,爱听多少算多少,学不好也没关系,关键是要学好专业课。我们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从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出发,寻找教学的切入口,联系生活、联系专业、联系就业岗位,学生从中看到了语文课的作用,就有了学的欲望与要求,这是语文教学在学生心里能占一席之地的价值所在。

(三)技工院校毕业生社会生存现状分析

技工院校学生毕业后很多在生产一线工作,他们承担最重要但又最苦最累的一部分工作,现在新生代的一批年轻人,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社会压力承受能力低,部分毕业生在社会中交际表达能力也十分欠缺,而且,企业对员工的思想文化素质的综合要求也日渐升高,作为技工院校,不仅要求学生对专业知识强化学习,也要重视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通过语文等基础课,提高学生表达、沟通、写作等方面的能力,也要加强学生的人文知识和道德修养的培养,提升技工院校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特别要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树立正确乐观的世界观、人生观。富士康连环自杀事件已给我们技工类教育一些警示,我们的教育不可缺少职业精神教育。

二、语文教学中职业精神教育的内容

新版劳动版的中职语文教材提出要“构建以职业精神为核心的人文体系”,按照“学会励志、重构信念,学会做事、认知职业,学会做人、感受社会,学会生活、立业发展,学会珍惜、天人合一,学会认知、理性思维,学会继承、滋养心灵”七个主题把课本划分为七个单元,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研读探究,培养正确的职业思维方法,构建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共处。

新版教材以职业精神为核心,涉及到了学生职业生涯的方方面面的精神元素。通过语文教学循序渐进地给学生输入一些实用的语文知识,以就业为导向,同时又不忽略精神内质的教育引导,从而使语文课“润物细无声”地发挥其价值,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口语交际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营建健康向上的心理文化。

三、语文教学中职业精神教育的方法

教学导向是好的,教材理念也是好的,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取决于我们一线的教师能否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实施,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职业精神教育呢?

(一)从教学内容上入手进行职业精神教育

新版劳动版教材体例充分体现了职业精神教育的理念。如今,许多重点高级中学会把建设高雅的校园文化列为语文教学阵地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对技工院校而言,语文环境建设上,就不妨入“想”随“俗”:与学生同唱流行歌,共读“青春文”,参与辩论赛,课外大聊天,指导职场舞文弄墨大比拼……

语文教材改革要增加人文性和可操作性,多点人文关怀。当今我国国民普遍较为缺乏坚定的信仰,较为统一的价值观,改革开放以来,强烈的物质追求早已成为多数人终极人生追求和精神寄托,于是我们的社会出现了浮躁之气、浮华之风,这一切,究其根本是人文的缺失。语文课在这一领域是大有可为的,也只有语文课最有条件能够“润物细无声”,能够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使其形成美好自立的品格,乐观积极的心态,健康快乐的心理,高远坚定的志向,再也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舍精神而求物质。

语文教育是浸润着人文精神的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是思想与思想的共鸣。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和文明、健康向上品质的发展,帮助学生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获得追求人性完善的精神动力,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学语文、在活动中学语文,从而感悟语文带给他们那一份不可缺失的博爱、尊重、美丽和精彩。

(二)通过各种形式对语文进行多元化学习,在学生“乐学”中进行职业精神教育

对于中职生而言,还可以通过举办诗歌创作比赛,手抄报比赛,书法比赛,朗诵比赛,课本剧表演比赛,读书征文比赛,演讲、辩论比赛,专题讨论,模拟招聘等一系列为学生喜爱的语文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由于技工院校学习任务相对普通高中要轻松,校园文化生活较普高更为丰富,多姿多彩的中职校园文化生活给了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广阔天地,演讲、辩论、朗诵、专题讨论、招聘、社团活动、校企合作、联谊活动等无不体现学用语文的特征,这就激发起学生学好语文的激情。比如文秘专业的学生,他们在经过三年的学习和实习后,需要有相应的文秘专业知识,还需要有流利的普通话、良好的口语才能,恰当的交际技巧及应变能力等等,事实上,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具备未来社会生活所需的综合素质能力。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更激发起学生学好语文的激情。

应试教育常常忽视了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导致许多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普遍偏低。未曾说话先脸红,“口将言而嗫嚅”,不知道说什么,或者讲话语无伦次、辞不达意,不善于表达。如果在技工院校语文教育中再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的强化训练,那么必将给他们的毕业求职带来极大困难,同时会影响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之路。

所以,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重视对学生这方面习惯、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较有效、易操作的一种方法是课前5—10分钟的演讲。每堂课可安排2—3名同学(按学号顺序)上台演讲,同学评议。主题要由浅入深,逐层展开。如第一轮可以自我介绍为主,第二轮可就某一事物进行简单的介绍或说明,第三轮可讲述所见所闻所感,第四轮针对某一社会现象进行评论。此外,还可以采用讨论法、对话法、论辩法、口头作文法等等。久而久之,不但使学生学会了“说什么”,而且还锻炼了他们“怎么说”,从而逐步提高他们敢说、能说、会说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是指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具体到语文学习,主要指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一旦养成,无论学习和生活,都将受益匪浅。所以,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训练与培养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

现在的中职学生因其生源的特殊性,“语文基本不过关”,“语文大多不喜欢”,已是不争的事实,更谈不上有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了。面对这种现状,如果语文老师不闻不问,那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促进,学习意志的形成。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善用工具、广泛阅读、强化朗读、预习复习、经常练笔、重视表达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四)积极把生活引入课堂,与职业技能联系起来

作为一个社会上的人,我们需要交流、沟通,表情达意离不开语言文字。叶圣陶说过:“咱们生活、咱们劳动、咱们学习各种知识、咱们做各种工作,非跟别人打成一片不可,跟别人打成一片,非彼此了解不可。跟别人打成一片,彼此了解,全靠语文,语文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了。”

生活为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语文教育只有与生活联系,才有无穷的语文资源可供挖掘,学生学习语文才有兴趣。语文教师要善于在生活中寻找语文教学的切入点,适时而为。

过年时,手机贺年短信满天飞,短信的内容有的机智幽默,让人忍俊不禁;有的感情真挚,让人感动不已;有的语言精妙,让人赞叹不已;还有的构思奇特,让人拍案叫绝。短信综合了各种表达技巧,将汉语的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是我们学习与品味语言的绝好素材。不少学生已有手机,他们的家人几乎都有手机,我们可以让学生收集短信,展示欣赏,创作短信评出最受欢迎的短信等等,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不仅品味了语言,而且还运用了语言的技巧。

在学雷锋活动中,可以让文秘专业的学生学写弘扬雷锋精神的倡议书,并收集整理宣传资料;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资料进行设计排版,以电脑小报的形式张贴在校园。教师节时,可以组织“写给老师的一句话”活动,让文秘班学生写海报,让财会班的学生统计学生对优秀作品的投票,再让电子商务班学生负责优秀作品的展示设计。

还有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以致用,也在活动中感受情爱、学会珍惜,学会感恩,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契机。

学生的不合规范的请假条,学生向广播站投的广播稿,邀请老师参加主题班会的邀请书等等,我们都可不失时机地进行应用文的教学。只要能在生活中找到语文教学的切入点,适时而为,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兴致所至,教学效果就事半功倍了。

语文课堂中,我们还可参与时事话题的讨论,能极大地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如模仿电视节目的《实话实说》、《今日话题》组织“学生日常话题”,如“学生带手机上学利弊谈”、“如何看学校要求学生穿校服”、“计算机时代练一手好字是否有必要”、“我最想为父母(老师、学校)做的一件事”等,也要根据不同专业设置话题,如“我看我的职业”、“如何跟上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财会人员需要哪些素质”、“假如就业学非所用”等等,依话题举行讨论会、辩论会、演讲,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收集信息,学会交流,学会表达。我们教育者也从中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内心感受,继而实施相应的教育方法,可谓是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