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约束力在行为养成教育的应用

时间:2022-07-28 04:32:03

软约束力在行为养成教育的应用

摘要:基于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拟据理论,以网络交互平台为载体,探索朋辈个体间他律软约束力对个体成长的作用,并提出目标共同体软约束力在行为养成教育中应用的路径,即营造积极健康的群体文化,发挥共同体凝聚、导向、激励与辐射功能,引导成员相互鼓励、协作、监督,彼此激发成长意愿,相互提供他律成长动力,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引领青年养成良好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促进个体人格完善、素质提升、全面发展。

关键词:目标共同体;养成教育;软约束力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基于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深刻认识,以满足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实践为目标,以实现个体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系统工程。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及外部环境在不断发展变化,高校应以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思想政治工作的矛盾变化。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高等教育对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形式和质量的高要求,与现实的思想政治工作产品还不够丰富新颖,时代气息还不够浓厚、实效性还不够强之间的矛盾。传统的刚性约束、权威式说服教育等在当代大学生中面临实效性渐弱等问题,亟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动适应时代需求,创新工作思路,提高教育工作效果。

一、行为养成教育的当代困境

新时代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期待。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与栽培。高校应当切实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使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培养更多“又红又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进入新时代,面向新形势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境内外敌对势力与我党争夺青年、“泛娱乐化”与课堂争夺时间、“糟粕文化”对青年心灵的侵蚀等严峻挑战。如何引领大学生珍惜青春韶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人格品质,自觉成长成才,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技巧及大学生辨别是非能力、自律自控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六个下功夫”,要求高校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地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增强体质,提升综合素质。但是在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智能手机应用普遍,网络游戏、即时通讯等手机应用设计精巧、吸引力较大的今天,课堂课外“低头族”很常见,能坚持认真听讲、保持早睡早起习惯、按时足量运动的学生比例还不够高;自习室、图书馆里手机震动声频繁,纯粹的学习时间被电话、短信、微信及其他应用推送的信息打得支离破碎,专注力与“心流”状态日益成为稀缺资源。调查发现,虽然82.9%的学生认为大学阶段应该加强阅读量,但是64%的学生每日阅读量不足1小时,16.2%的学生平均每月基本不阅读,40.3%的学生平均每月阅读量不足1本书[1]。与人际关系相对简单、纪律约束严格的高中教育相比,大学校园更加开放、自由、多彩,学生远离家庭,家长带来的约束力较弱,学生在从高中到大学角色转变过程中,经历了他律约束力的断崖式下降,对学生的自律能力、自觉意识构成挑战。大部分学生渴望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希望成为优秀的、为人仰慕的人才,但部分学生由于意志力薄弱、自律能力不强,虽信誓旦旦,却落实不到位。而对成长于信息时代、“道理都明白”的当代大学生,面对家长、教师传统的说服式教育、看管式教育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实践表明,通过社群文化的营造,以隐性的方式,创造他人在场的环境,就能大幅提高学生的表现欲望,更好地执行学习计划,更有效地养成某种习惯。

二、目标共同体软约束力的形成机制

个体基于共同的成长意愿和成才目标,主动形成相互协作、相互监督、共同成长的松散团体,即目标共同体。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通过社群文化、公开承诺、约定任务、打卡分享等形成的他律松散约束力即软约束力。(一)共同体理念的演进、重构及作用。曾多次在重大会议中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了深入阐述,“共同体”一词成为海内外学者的热点话题。关于共同体(Community)的研究可以追溯至古希腊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书名本意是“政治共同体”,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将为达成某种良善目的而结成的团体称为共同体,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中,首次对共同体概念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将其解释为基于共同价值观和相同的目标,而形成的具有紧密联系的人类群体,该群体中成员能获得有效的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2]。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共同体是建立在责任、义务、情感、精神与传统基础上的人类群体,而不是纯粹理性驱动的社会正式组织[3]。美国组织社会学家艾兹尼认为共同体是在尊重他人利益基础上追求共同价值的一种社群组织[4]。中国学者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王亚楠等人的《中华统一国民共同体论》、安伦的《理性信仰之道———人类宗教共同体》等著作中,也对共同体理念进行了阐发,认为共同体具有道德教化与社会整合功能。共同体理念从政治领域逐渐走向了社会学、教育学、生态学等学科领域,在新的语境中演化重构与发展,例如命运共同体、生命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创新共同体、职业共同体等新理念出现[5]。目标共同体可以理解为个体基于共同成长意愿和成才目标,主动形成的彼此信任、彼此平等、相互协作、相互监督、共同成长的松散团体。目标共同体依据载体不同可分为三类,一是基于网络通信平台构建的虚拟目标共同体,成员之间并不相识,成员身份、职业等来源较为广泛;二是在某高校学院、班级、支部等小范围相对熟知的群体间成立的临时性实体组织,该模式可方便线下交流和共享资源;三是混合型,综合实体目标共同体和虚拟目标共同体特点,以线上线下相结合、虚拟现实相结合的方式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二)软约束力的形成机制。共同体以个体自觉、自愿、自律、自尊作为基础,因社会助长作用、群体文化效应等对成员形成松散的约束力,相较于法律、制度、规范、纪律等带来的刚性约束,具有非强制性,因此被称为软约束力。软约束力的形成可以用戈夫曼“拟据理论”、群体极化现象、社会助长作用等进行解释。欧文•戈夫曼“拟据理论”认为,人就像是舞台上的演员,要努力地在他人的面前塑造自己的理想化形象,在人际交往中进行个体“印象管理”,有意或者无意中选择适当的言辞、表情和动作等制造印象,在他人的心中形成对自己的特定看法。加入某个目标共同体的过程,其实就是将自己置于一个想要在他人面前展示自我成长的舞台上,每天的打卡、分享、排名,就是用自己的行动在他人面前塑造个人自觉自律的印象,当自我懈怠或者意志力不够坚强时,这种推动作用能形成有效动力。马克斯•韦伯(MaxWeber)认为,人是悬挂在自我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当人类以纯粹的独立个体状态存在时,行为缺乏参照,难以获得意义感,即使个体试图为自己赋予意义,终究会因为没有他人的承认而变得抽象,因此每个人需要在一个组织中寻找存在感、意义感、价值感、归属感,去寻求他人的认可与尊敬。组织中他人的监督、关注与评价,犹如一面镜子,能够增强个体的自我觉察,进而间接增强自控能力。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认为,个体希望对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做出评价,为此我们常将自己的观点和他人比较,当我们发现他人和自己持有相同观点时,为了使他人更喜欢自己,我们会将观点表达得更加强烈,于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时会导致“群体极化”现象。群体成员会彼此加强对目标的坚定性,更有利于个体达成既定目标。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扎荣茨认为,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会增强个体的优势反应,让个体更出色地完成简单任务,即使没有奖惩和竞争,他人仅仅在场就会影响我们,这就是社会助长作用。目标共同体就提供了一个他人在场的情景,借助群体带来的他律力量,形成软约束力,促进共同体中个体的成长。

三、目标共同体软约束力在行为养成教育中的应用

按照教育培养目标与学生实际需求,做好顶层设计,成立若干虚拟或线下的具有共同成长目标的互助性联盟小组,鼓励学生自愿加入。小组成员之间基于相同的成长愿景,相互关注、相互鼓励、相互监督,营造“他人在场”的感知胁迫,强化彼此目标意识。通过公开承诺成长任务,以约定的签到分享、积分排名、资源共享等形式寻求同伴监督,辅助以督导师引导、奖励制度等,构建“线上与线下结合”“虚拟与现实结合”“自我管理与他人约束结合”的模式,产生约束力,助力学生完成养成计划,如图1。(一)激发成长意愿,约定成长任务。针对学生中存在的自律自觉能力不足、学习生活习惯不佳等现象,激发内在成长动力是关键。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进课堂、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进社团、进讲座、进网络,深入一线联系学生,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了解学生成长需求,通过主题班会、团组织生活、团体辅导、主题座谈会、面对面谈心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激发学生内心对“知行卓越”人生高度的追求、对“真善美”人生境界的向往。利用网络微课及其他资源交互共享平台,创新、深化网络思想政治发展,激发更多学生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成就自我的内动力。基于对大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的准确把握,按照分类分层指导原则,设计系列目标,例如阅读兴趣培养、杜绝课堂手机依赖、战胜拖延习惯、坚持体育锻炼等。学生以自愿原则申请加入某个共同体小组,成员间协商设立科学可行成长目标,确定具体的阶段性任务,并向其他成员公开承诺成长决心。(二)履行承诺完成任务。目标共同体成员一般公开亮明身份,以此寻求周围学生的监督或者共同体成员的他律约束,让他人在场的自尊心维护机制发挥作用,例如读原著学经典增强理想信念的组员佩戴党徽,运动兴趣培养小组实名制参加运动量排行榜,杜绝手机依赖小组佩戴亮色手环。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成员间通过交互平台分享战果、成功的经验及有助于达成目标相关的理论知识等。同时,为目标共同体配备一名工作经验丰富的高校教师作为行为养成督导师,提供科学的指导,引导学生从生理学、进化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科学视角理解拖延、懒惰、手机依赖等的深层原因。(三)打造优秀共同体文化,形成奖励机制。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指出,独立的个体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当个体融入群体后,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会被群体极大地影响。营造目标明确、积极上进的文化氛围,促进个体的沉浸式协作学习,有利于个体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行为。以隆重的形式奖励个体进步,可以最大化激发成就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一步提升的决心,因此要在内部以公开的形式予以表彰奖励,以排名、积分、荣耀墙等形式呈现进步。

四、结论

站在新的历史阶段,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满挑战;另一方面心理学、社会学、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给我们带来新的工作视角,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便捷的支撑载体,让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更多的创新机遇和可能。大学阶段是个体一生中精力充沛、思维活跃,适合掌握专业知识的黄金时期,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定型的关键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途径有很多,除传统的权威式说服教育之外,目前较为常见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以教师为榜样感召学生,二是树立朋辈榜样引领学生成长。要求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我品格品行品位,浸润熏陶学生,帮助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6]。著名教育家金耀基先生在《教育之理念》一书中,介绍了欧美高校书院制度下,师生同食同寝,教师以“身教”促进学生成长的教育模式,近年来,中山大学、复旦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均开展了书院制探索[7]。“大先生”教育理念和书院制探索,主要以师德师风引领学生的成长成才。学生层面的“奖优评先”等活动则是树立朋辈榜样。“目标共同体软约束力”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综合了多种模式的优点,在教师的垂范引领下,激发学生成长意愿,引导学生以自愿原则构建目标共同体,以朋辈之间的软性约束力提供“微动力”,促进个体成长。其操作的关键是激发内生动力,重点是软性约束环境的构建,目标是分类分层次、精准施教促进学生优秀行为习惯的养成。当然,该教育模式还存在软性约束力的束缚力较弱,成长效果的监督考核评价较难,对成长意愿不强的个体实施效果不理想等方面的不足,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完善。

参考文献:

[1]孟珍珍,安薇,咸晓红.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研究[J].高校辅导员,2019,(1).

[2]张国强.西方大学教师共同体历史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3]杨兴坤,毕星.“变革范式”视域下教学共同体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8).

[4]桑雷.“互联网+”背景下教学共同体的演进与重构[J].高教探索,2016,(3).

[5]冯珊.马克思个人与共同体关系的思想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8.

[6]廖仁梅.“大先生”理念在思政工作中的实现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2).

[7]王妍稳,曲云峰,欧文军.农林高校书院制度下德育载体建设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7,(2).

作者:廖仁梅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