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时间:2022-02-26 10:46:41

远程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能力模型、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智造中国的教育使命的逻辑出发点。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是高度适合开展“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一种新型模式。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结合远程教育培养对象的特点,全面构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课程体系、资源体系,创新网上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推动现代远程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资源体系

在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提出要“办好网络教育”。要办好网络教育就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能力模型、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智造中国的教育使命的逻辑出发点。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也应结合远程教育学生特点,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构建网上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对于坚持科学、正确的办学方向,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一、任重道远,网上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始于1999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逐步发展,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受限于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培育对象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遇到了诸多困境。(一)教育类型具有更凸显的异构性。现代远程教育是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的新型教育形态,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现代远程教育主要面向的是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在学生构成、教育教学管理、教学组织形式、学习方式等方面具有特殊性。教育对象成人化,思想政治背景类型多样;学习者分布在不同的地域,社会环境差距较大,学习者远程学习,无法开展传统模式的面对面课程。这种特殊性在客观上增加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各办学高校也因此陷入思想教育工作任务难于开展的困境。(二)课程教学的主导权具有高度不可控性。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不仅拥有系统化的理论优势,还拥有思政工作队伍和组织上的执行保障,在实施中具有较高的权威主导地位。但在远程教育环境下,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形式由传统的以教师教学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学习方式,自主调节学习进度,极大地降低了对教育者的依赖。同时,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宽更快,接触的观点、理念更复杂多样,学习者对于思政课程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希望结合当前最新的主题与教育者进行深度交流与探讨,同时,囿于非面对面的在线交流,更加大了语言交互的自由度,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权难于把控。(三)在线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模式亟待创新。网络信息在内容上繁复庞杂、良莠不齐;在传播上快速广泛,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互动上参与者众多,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者,也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和讨论的参与者,具有大众性和平等性。这种网络交往的互动性、渠道的多样性、主体的平等性以及信息内容的复杂性,对人们世界观的形成和改造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增加了开展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实现正向引导与开展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凸显。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弱化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权威角色,削弱了传统教育者原有的优势。这不是现代远程教育所独有的,而是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领域普遍存在的困境。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客观上存在诸多困难和困境,在主观也存在重视程度、方式方法等问题。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在互联网营造的虚拟空间里人们表露的往往是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有助于我们迅速准确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便于与他们开展平等的对话交流,从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如何走出困境,回归教育本位是现代远程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创新教育理念,开创网上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好新形势下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更新理念,围绕人(学生)这个中心,做到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互联网环境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确立人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一切工作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以实现远程教育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整个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以学生为本,就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想学生所想、服务学生所需,既要重视学生的共性需求,也要兼顾学生的个性化要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发挥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以继续教育工作者及教师为本,就是要强化继续教育工作者及教师的育人职能,他们是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底盘”,承载着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从现实空间到虚拟空间全覆盖的重任,必须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二)坚持以德为先的理念。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是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与目标。思想决定行为,人的知识可以不断更新和丰富,人的技能可以根据需要不断提升,而人的思想观念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正确的思想观念支配着人朝着有益于党、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方向发展,否则,就有可能误入歧途。因此,在开展网上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必须坚持树立以德为先的理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在成长为专门型技能型人才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成为国家、社会需要的人。(三)坚持同向同行的理念。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国远程学历教育在籍学生近600万人,非学历教育学生更多,这些学生来源于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不同岗位。从年龄结构(18-40岁)上看,这一群体在事业上正处于起步或上升阶段,他们一方面对各种知识的渴求度较高、需求度较强;另一方面,这一群体在思想上较为活跃,搜集信息的能力较强,但对信息的判断与甄别能力较弱。海量复杂的网上信息对他们思想意识造成的冲击不可小觑。因此,远程教育的特殊性和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决定了要针对这一特定人群开展好网上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树立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向同行的理念。办学学校要和社会同向同行。尽管网络被人们称为虚拟世界,但网络决不是自由世界。近几年来,国家在网络立法,在治理和净化网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多年来,远程教育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虽然做了很多努力,但在整体上还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力度不够;远程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专业化队伍建设和有针对性的理论研究不够;由于地域限制对远程教育学生的人文关怀不够,学生的归属感不强;学习资源相对匮乏不足,不能有效满足远程教育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学习需求等。因此,学校要和社会需要同向同行,深化继续教育综合改革,充分利用学校远程教育系统,搭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加强网上思政工作队伍建设,提供有针对性的优质资源,开创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式,新途径,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全过程育人新格局。校外学习中心要和学校同向同行。校外学习中心是学校和学生的纽带和桥梁,是远程教育最基础、最前沿的教育组织,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和执行者。因此,要构建“学校——校外学习中心”两级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形成联动同行模式,打通面向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通道,明确各自的责任,形成学校——校外学习中心全员育人新格局。专业课教育要和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教育大计,德育为先,而德育教育并不是独立的。教育的实施过程强调的是立德树人,德育教育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是在同一个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完成的。因此,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的同时,专业教育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学习资源要和学生成长要求同向同行。远程教育学生是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课程资源进行学习的,学习资源是支撑远程教育的基础。同样,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也是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必须构建契合远程教育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体系,满足学生多元化的正向需求,确保学习资源与学生的成长成才同向同行。开展远程教育的各高校在完成“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同时,应着力于“价值塑造”,因地制宜地在远程教育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出一条全员育人的网上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之路。

三、发挥教育信息技术优势,构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生态圈

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先进的教育技术为支撑,以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建设为核心,以网上校园文化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建设为重点,以立德树人、培养国家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全方位构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体系,助力远程教育学生全面发展。(一)整合广域教育服务资源,建设精品课程资源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按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进”的要求,以统编教材为基础,建设思想性、科学性和可视性统一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课程资源。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网上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现代远程教育要充分发挥资源建设技术优势,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把“四个自信”作为主体,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思政课核心课程资源,突出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为远程教育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科学的思想基础。(二)融合校园文化素养培育资源,为学生提供蕴含深层次文化底蕴的课程辅助素材。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情感和归属的需求是人的需求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需求。正是远程教育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学生远离物理校园,处于师生分离、生生分离的状态,学生无法感受和体验高校的校园文化,缺乏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这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大学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具有其自身的文化独立性,同时,也以其自身的文化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社会文化发展走向和催生社会文化新形态的出现。把校园文化作为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资源进行建设并在网络教育教学中合理运用,使学生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同频共振,对于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和美誉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三)聚合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构建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资源库。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精粹,是中华民族以独具特色的精神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是中华民族身份认同和团结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立的基础。主席提出的四个“讲清楚”为我们建设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资源指明了方向,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科学扬弃的原则,做好对传统文化的发掘、整理和建设工作,把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民族之魂深植于学生的头脑之中,使学生能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成长和发展的动力。(四)聚积社会优质资源,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学习资源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的精神世界,更要关心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于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基本组织管理能力、正确判断和选择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实际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发挥作用、才能产生实效。(五)构建书、课、库三位一体的课程学习资源,结合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支撑体服务体系。当前,开展远程教育的高校均建设有自己的远程教育教学管理平台,同时还有APP应用、官方微信、微博、论坛、贴吧、QQ群等自媒体平台。高校要有效整合自媒体平台应用,强化网上思想政治工作支撑体系建设,在为学生提供学术和非学术服务的同时,强化对学生的正向引导,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网上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走出一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体系化建设特色之路。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体系化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地积累、整合、优化与沉淀,才能形成资源的集成效应。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仅有这些还满足不了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还需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教学体系与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和实践,为学生搭建起成长成才的“脚手架”,提供拾级而上的“梯子”,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全方位、全员、全过程育人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郭.中国网络教育政策变迁:从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到MOOC[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石霞香.大学生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2.

[3]高莹.新媒体与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北京青年研究,2015(2).

[4]曾静平.网络文化概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

作者:卢俊杰 单位:东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