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

时间:2022-07-14 04:32:00

导语: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接触的是课本,知识面狭窄,视野也不开阔,语文能力得不到提高。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被引入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新课标的理念之一。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而且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因此,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有机结合,发挥多媒体、网络和交互式学习方式的优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也可以平等地共享学习资源,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提高语文素养。

诚然,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作用,但它不是万能的,它的运用应注意适度,切不可逐本求末,为了形式而抛弃了语文学习的根本。否则,那将是语文教学的悲哀。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1、如何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实现情境教学。

3、通过网络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习的信息量和阅读量,使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

4、如何共享语文学习资源。

5、发挥自己的特长,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使学生自身的各方面素质得到提升。如平时在现实生活中不爱说话的学生,提供网络情境进行创作、交流,这可能让他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弥补现实缺陷,让自己找到自足感,树立自信。

(二)、研究方法:

1、理论研究法。认真系统地学习有关的理论。认真地学习一些相关的专著和他人的经验性文章,在学习中提高认识,在学习中转变陈旧的观念。

2、行动研究法。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建立自己的课题博客专栏。尽可能多地与同行们交流探讨。必须下大力气,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并经常性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自身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3、实践法。通过实践课,实践研究效果。

4、自主体验法。利用网络、电子信箱来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

三、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09.9-2009.10):

(1)学生现状调查分析。针对学生开展调查研究,精心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总结。

(2)学习课题方案,明确研究内容。

(3)制定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2009.11-2009、12):

(1)建立学生个人跟踪档案。

(2)在电脑室或利用信息技术上课,并积极在语文课题组内听课。

(3)做好问卷反馈总结,和学生代表座谈,及时调整上课思路。

第三阶段:(2010.3—2010、4):

(1)阅读相关著作、观看教学录像、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做好读书笔记和摘抄。

(2)积极参与课题组开展的听评课等校本教研活动。

(3)注意及时收集、整理、上传资料。

(4)加强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认真做好学习笔记。

第四阶段(2010、5-6月):

(1)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对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方法的实验性研究,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2)认真撰写教学反思,与同伴交流,及时总结课题研究经验与教训。

(3)进行课题研讨课实践教学。

(4)及时收集、整理、上传资料。

第五阶段(2010、9--10月):

2010年9-10月完成课题研究,撰写1-2篇论文,准备并申请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