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护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时间:2022-04-20 03:46:12

中职护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职护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对象为本省3所学校的2012级、2013级在校生,共计2574例学生。分析中职护生心理健康现状及问题。结果本研究中职生的躯体化、强迫、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均和常模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职护生心理健康存在一定问题,应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设置积极心理学教育课程,转变心理教育理念,构建三能合一的学校管理,完善多维交叉的健康网络,确保中职护生心理健康。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职护生;心理健康教育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堂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对中职护生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职卫生院校不仅仅承担着日常教学任务,还应大力发展心理健康教育[1]。中职护生受到心理、生理等因素影响,不仅面临着毕业后的社会生活、就业压力,而且还面对自己身体及心理的变化,进而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影响身体健康及日后就业[2]。当前,中职护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并不乐观,这不仅仅是学生自身情绪激进、自控能力弱、综合素质低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当前的中职教育中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明显短板[3]。因此,如何有效解决中职护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话题。

1中职护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1提高中职护生道德修养品行

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护生的必修课程。在提倡德育教学的今天,中职院校应更加重视心理健康教育[4]。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方向,为中职生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从而使中职护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提升护生的学生气质,培养护生的习惯与内在修养。

1.2提升中职护生的思维能力

心理健康辅导课程要求参与者做到身体行为与思想方面的协调,对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的学生,可进行头脑与身体的全方位协调[5]。只有养成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才能够提高中职护生的抗压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奠定基础。

2中职护生心理健康现状及问题

2.1调查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对象为本省3所学校的2012级、2013级在校生,共计2574例学生。以不记名方式发放调查问卷2574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实际回收录入有效问卷2269份,本研究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8.15%。其中女生1965例,男生304例;按专业分护理、药剂和其他小专业3大类:其中护理专业1466例,药剂专业332例,其他小专业471例。测评完毕,由调查员进行专项复核并当场交卷。调查员如果在调查或督查过程中发现有漏填或错填的内容,与被测评对象进行核对,如果发现问题不能修补或不愿意修补的,则放弃该测评问卷。

2.2统计学方法

涉及不同组性别、年级心理健康差异的,利用实证分析当中的t检验或F检验来实现;涉及不同对象间的关系分析的,利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来实现;所用软件为SPSS19.0,P<0.05则视为统计学意义显著。P值均为双侧概率。

2.3调查结果

2.3.1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本研究样本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因子分数除了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外,均和常模有差异(P<0.01),且有5个因子分数明显高于常模,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见表1。表1本省中职学2.3.2不同性别间的比较:男生和女生在总均分有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均分为女生高于男生;男生和女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为女生分数高于男生。见表2。2.3.3不同年级间的比较: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总均分以及10个因子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013级分数均高于2012级。见表3。2.3.4不同专业间的比较:护理、药剂、其他进行两两比较,十大因子中,3大专业在强迫、焦虑、恐怖有差异,其中护理和药剂专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均与其他专业有差异(P<0.05)。见表4。

2.4中职护生心理健康问题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本省中职护生的心理情况不容乐观,研究表明SCL-90因子分数除了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外,均和常模有差异,且躯体化、强迫、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5个因子分数明显高于常模。①不同性别间心理健康状况差异:通过比较不同性别间的心理健康,发现女生心理状况差于男生。可能由于女性的心理相对男性较成熟,容易多愁善感、多疑善变,导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6]。②不同年级间心理健康状况差异:通过比较不同年级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一年级学生较二年级学生心理情况差。可能由于一年级护生在入学初期,正处于心理适应期。初次离家,过寄宿生活,当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加上医学知识专业性较强,学习上有难度,加上中职课程压缩,学习紧迫,容易造成一系列心理问题。③不同专业间心理健康状况差异:通过比较不同专业护生的心理健康,发现护理与药剂两个专业的学生表现出谨小慎微的特点,过度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容易出现“强迫症”[7]。加上工作环境都是在充斥疾病的医疗单位,时刻面临职业威胁(包括被疾病传染和医闹威胁等),极易出现恐慌心理。

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职护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①设置积极心理学教育课程:中职院校针对积极心理学特点设置心理教学教育课程,使得护生能够全面地认识积极心理学理论,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来端正自身行为及举止。②转变心理教育理念:通过多社会平台展示中职护生的别样风采,让全体中职护生在享受教育的同时,还能够开心地接纳心理教育教学,使得中职护生能够面对逆境,快乐学习及生活。③构建三能合一的学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家庭、社会对学生的心理也有直接影响。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建构完善的心理学教育工作体系,发挥家庭、社会的积极作用,形成综合性的组织系统,使学生在家庭、社会及学校中都能够接受教育,充分发挥教育工作积极作用,帮助护生健康快乐成长。④完善多维交叉的健康网络:针对不同性别年级,以咨询为主,采取多种形式向护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指导和服务。渗透积极心理理念于日常教学中,任课教师应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同时学生可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化解困扰和压力[8]。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品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引导。搭建校、生、家三点的沟通桥梁,多方完善学生心理支持系统[9]。积极心理学可为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一定的方向及指导,为中职护生的心理健康提供新视角。通过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中,有效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用,最大限度地激发护生潜能,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人格品质。

参考文献

[1]刘佩佩.关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知识文库,2018,34(21):152.

[2]冯艳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8,12(33):34.

[3]肖琴琴.刍议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J].新作文:教研,2019,18(12):1.

[4]刘艳艳.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7,6(11):86-87.

[5]李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J].数字通信世界,2018,159(3):291.

[6]边玉芳,吴洪健,张玲玲.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1(6):117-120.

[7]王静.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护生心理品质培育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158-159.

[8]杨斌.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7,3(15):81.

[9]蒋韵.积极心理学融入护理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研究[J].心理月刊,2019,14(15):60.

作者:李俊芳 单位:海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