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变革探究

时间:2022-07-17 10:51:57

通识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变革探究

摘要:通识教育是西方国家开展公民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益引起我国高校的重视。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存在着内容枯燥,缺乏吸引力,学生认同感低等问题,思政课如何引入通识教育的理念,进行教育革新,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此,教师要不断明确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实困境;变革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和冲突,价值观也日益多元,各种社会问题凸显,这些问题的产生,对于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突出政治优势,要充分研究当前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对大学生思想品行政治素养和个人综合素质进行提升的重要手段,是我国高等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教学内容重复、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评价不够灵活等问题,思政课成了形式上“可有可无”的课程,虽有必修课之名但是没有必修课之实,思政课教学缺乏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提高。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收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在这一大背景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探索思政课改革的方法,加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具有更加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实困境——以山东大学(威海)为例

为了解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状,笔者以自己所在的山东大学(威海)为例(以下简称“我校”),采取问卷调研和深度访谈的方法,面向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共发放调研问卷500份,回收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70份,有效率达到94%,举办了两场低年级学生参加的小型座谈会。通过综合问卷数据和访谈内容,基本上能够反映出目前我校思政课的现状,总体而言,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第一,课程内容理论化倾向明显,授课形式不够多样。在学生被问到对于思政课的课程内容的看法时,认为思政课“课程内容跟中学的内容相似,过于理论化”的比例最高,选择“同意”和“比较同意”的比例分别达到31.1%和30%。在被问及思政课的教学形式问题时,对于“授课形式较为单一”的选项,选择“同意”和“比较同意”的比例分别达到30.9%和26.1%。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政课内容偏重理论,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为例,目前普通高校广泛使用的高教版教材,虽然经过了多次版本的修订,新版本依然无法克服说理不精细且实例解释力有限的弊端,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存在与之前在初高中学到的内容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内容重复,而且注重说理但案例明显不足;法律基础部分过于重视法律“知识”的学习和讲授,但是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和法律思维的普及显然不能单靠空洞的说理去实现。以“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为例,其内容基本上和中学历史的内容重叠,虽然在某些史料上有所丰富,但是基本上还是学生之前已经听过的内容,因此也很难对课程产生“亲近感”。在授课方式上,大多数思政课还停留在“老师台上拼命讲,学生台下玩手机”的尴尬境地,虽然我校对于部分思政课加强了参与式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通过课堂小组展示,督促学生去主动搜集资料。但不少学生只是为了完成课堂作业,从网上随便搜索一些资料进行拼凑,基本上不会去查阅经典著作,况且由于小组人员较多,所谓的小组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也可能仅是某些同学的成果。第二,课程评价一般,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在被问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否对自己有帮助”时,选择“一般”的学生比例高达40.2%,选择“很有帮助”的仅占6.4%,选择“有帮助”的占20.8%,两者相加才27.2%。可见,大部分学生对于思政课这门必修课的态度并不如专业课那么积极,不少学生甚至觉得思政课基本上就是“随便听听的课程,课程考试难度也不大,没有必要好好学,迟到早退现象较为明显,这些状况都导致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较差,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进而无法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

二高校思政课变革的通识教育之维

(一)通识教育的概念界定。通识教育是个舶来品,现在一般认为其理念肇始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首次公开提出“通识教育”这一概念的学者则是1829年美国博德因学院的帕卡德教授,他强调:“学院预计给青年一种通识教育,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2]1945年,哈佛大学发表了著名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明确提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3]从这一意义上讲,通识教育是相对于注重工具理性的“专业教育”、“职业教育”而言的,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4](二)通识教育理念贯穿高校思政课变革的可行性分析。首先,通识教育能够促进思政课改革的内容创新。当前在校大学生多是“95后”的一代,自我意识较强,对于思政课的内容不光是解决“知识”层面的需求,更多地关注实际功效。对于当前的大学生普遍关注的就业求职、恋爱婚姻等现实问题,现有的思政课内容虽有涉及,但是普遍存在“务虚化”的倾向,很难真正融入大学生的心灵,做到所谓的“入脑入心”,“教”和“学”存在“两张皮”的问题。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学生考试可以轻松考出高分,但是在日常的行为规范中却很难做到知行合一。通识教育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它的目标在于人的素质养成,这就包括人的自我意识的构建,通识教育往往能够直击人的心灵,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进而满足思政课改革在内容方面的创新需要。其次,通识教育能够丰富思政课改革的方法更新。在对我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调研中,500名学生在回答“授课形式较为单一”时,有接近268名学生选择了“同意”或“比较同意”这个因素。一般来说,思政课课堂教学方式还基本上是传统的“老师讲”和“学生听”的模式,老师习惯于理论的灌输却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师生互动不够,而“把受教育看成完全被动和理应服从的承受者,往往引起人们的心理反感和排斥”。[5]因此,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学生的主动参与感较差,更别说是能够达成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了。通识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方法,它更多地不是教给学生某一方面的知识,而是注重教给学生如何获取有效的知识,既不是所谓的“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通识教育会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有助于克服当前思政课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的弊端。再次,通识教育能够完善思政课改革的效果评价。思政课目前在大多数高校作为低年级学生的必修课,在学生心目中往往是作为非专业课的“副科”的科目,考核评价也基本上是最后的考试成绩,况且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是采取“大班”制授课,教师无法有效地跟进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思政课往往被学生看成是“容易混”的课程。学生可能会花更多时间去钻研专业课,但是对于思政课的态度往往是“听热闹”,况且课程又没有太多压力,学习的效果可见一斑。通识教育作为一种行为养成教育,关注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平衡心智的培养以及健全人格的培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大学期间的养成教育,能够将思想理念、道德伦理等外化于实践生活中,实现“知”、“行”合一。

三我国高校思政课变革中贯穿通识教育理念的方法探索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对,它不是培养某一专业人才,却注重从培育“社会人”和“国家公民”的角度进行知识教化和能力培养。通识教育作为一种西方的教育思想被我国教育界熟知差不多也就是最近二十多年的事情,虽然不少综合性大学借鉴西方的课程安排,推出了校本的通识教育课程,甚至建立通识教育学院,进行系统的人才培养。但是总的来说,通识教育在我国的发展还只是处在起步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要借鉴通识教育的理念,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必须进行合理的本土化变革,思政课作为我国高校的必修课,如何借鉴通识教育的理念,进行自身的通识化变革,需要各高校不断实践,创新思路。(一)坚持立德树人,明确教学目标。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6]思政课作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7]两者在培养目标上是不冲突的。思政课既要教给学生一种知识,更要作为一种“育人”的工具,培养学生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为此,高校教师特别是思政课教师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立身之本,在讲授思政课时,不仅是讲授知识,更是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这就要求“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即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要从心底里真信。引导学生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在日常行为中严格要求自己,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深入学生头脑。(二)关注学生主体地位,调整教学内容。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出:“认知的活动是一个主动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从这一角度出发,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参与到思政课的讨论中,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只有通过参与式教学,学生才能转变原来的被动接受的教育客体的地位,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应该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而且要从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入手,采用不同的教学案例和教学手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融入到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内容中,以社会上正在发生的鲜活案例为蓝本,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和思政课的吸引力。(三)结合学生实际,更新教学方法。经典研读、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是通识教育的一般教学方式,但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政课往往采用统编教材进行教学,学生虽然从小学就开始接受思想品德课,可是可能到了大学,甚至研究生阶段,也没有真正通读过几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大学生往往只是学习了教材,希望从中找到一些万古不变的“真理”,殊不知我们所谓的“真理”很多都是过时的东西。因此,思政课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不同专业,设计经典研读课程,并且灵活运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同时要积极适应当前互联网发展和新媒体的趋势,采取“幕课”、网课等形式,通过学生喜欢的方式,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学生心里,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A.S.Packard.TheSubstanceofTwoReportsoftheFacultyofAmherstCollegetoBoardofTrustees,withtheDoingsoftheBoarsthereon[J].NorthAmericanReview,1829(28):300.

[3]哈佛大学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50.

[4]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7.

[5]刘新庚,罗雄,杨尚昆.思想政治课教育“战略制导型”方法体系创建刍论[J].重庆:探索,2007(6).

[6].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7]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101.

作者:陶宏 单位: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