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教育康复治疗教育思考

时间:2022-06-28 04:23:08

医学人文教育康复治疗教育思考

现代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而康复治疗专业是其重要的分支学科。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康复事业的发展及康复专业医师、治疗师的培养[1]。同时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现代医学模式下,要求医务工作者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人文素养,如何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康复治疗专业教育,值得深思。

1康复治疗专业教育现状

2001年由教育部确定正式在医学高校开设康复治疗专业,启动了我国康复治疗师学历教育过程,发展至今全国已有230多所医学高校设立了康复治疗技术专科及本科教育[1],加上康复相关类专业已达350多所高校。研究生的培养目前也在蓬勃发展中,业已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康复治疗专业人才。但与国外康复治疗专业教育相比,我国的康复治疗专业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育体系、评价体系、教学方法仍在探索中。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希望加入“世界物理治疗师联盟”(theWorldConfederationforPhysicalTherapy,WCPT)和“世界职业治疗师联合会”(WorldCon-federationofOccupationalTherapists,WFOT),以探索出符合WCPT和WFOT的专业分化、标准课程设计、实验室建设、优秀师资培养的康复治疗专业教育[2]。同时,国家一直强调加强康复人才培训,更多的康复教育学者意识到康复治疗专业教育不应该局限于在校学生,毕业后康复治疗师的规范化培养也是康复教育发展的重点之一。

2医学人文教育现状

2.1医学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素质培养,是通过学习文化知识配合环境的熏陶和实践,最终将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与精神财富转化为人内在稳定的气质、品质与修养[3]。而所谓“医学人文素质”指的是,医务工作者能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角度思考问题,并将之贯穿于医疗的全过程,体现在医患沟通时医务工作者的行为、举止、语言、态度,甚至面部表情等方面。美国医生特鲁多提出的“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4],很好地阐述了医学人文精神。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的调查均指出医患沟通不当是引起我国医疗纠纷最主要的原因,其比例可高达80%—90%[5—6]。医务工作者人文素质不容乐观,因此,近年我国一直在呼吁加强医学人文教育,以培养医学人文精神。2.2存在的问题。①医学教育重视专业科目,人文教育课程所占比例较小,且以选修课为主;②师资力量薄弱,缺少具有医学背景的人文教育师资,难以将临床实际与文科理论知识相结合;③在医学生教育及评价体系中,医学人文教育的影响力不足;④医学人才培养方案中未能有效体现人文教育的具体内容和要求;⑤部分不断扩招的医学院校,容易出现过分重视医学专业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培养的现象;⑥医学的学习是个言传身教的过程,尤其临床实习阶段,而临床医务工作者本身缺乏医学人文教育,则无法更好地对实习的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培养。

3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康复治疗专业的重要性

3.1现代康复医学教育发展的需求。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说明了医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交叉融合的综合类学科,医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密切相关,所以现代医学教育的核心理念和目标就是培养、塑造和弘扬医学人文精神,直接体现在医者对患者健康、患者权利、患者人格尊严的关爱和尊重。因此,只有将医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重视和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医者才能在临床实践中发自内心的关爱和尊重患者,最终成为合格的医学人才[7]。有学者指出,将生物医学伦理学和医学人文作为选修课或者必修课,医学生认为课程所带来的影响能延伸至临床实践阶段,同时能促进医学生专业技能、职业发展和职业身份的形成[8]。康复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教育模式更应该贴合现代医学的模式进行人才的培养,尤其康复治疗专业是操作性极强的医学专业学科,针对的不仅是疾病本身,而是强调躯体功能、个体生活活动功能、社会参与功能的改善,最终重返家庭及社会。因此,康复治疗师在医疗全过程中要面对患者及其家属,在患者康复过程中,要担当指导者、聆听者、鼓励者、教育者等不同的角色,这就对康复治疗师人文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3.2康复治疗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需求。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加强了患者的主体意识,在就医过程中,患者不再单一关注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而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沟通技巧和医德医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是崇高医德的最佳体现。这也就要求康复治疗师在临床诊疗中,秉承“以人为本”的医学宗旨,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加强自身医德培养,实现专业技术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成为合格的康复治疗师。3.3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需求。现代社会文化经济及医学高速发展下,医务工作者更专注于医治患者而忽略与患者在疾病及预后方面的沟通,缺少换位思考和对患者情感及人文关怀,而患者对疾病认知需求和情感关怀需求都较过往增高,都对医患关系带来新的考验,尤其对于康复治疗师,面对更多残障的患者,涉及的不仅是医院和患者个体,还需要顾及患者的家庭、社会关系、职业等问题,因此,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在康复医学专业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康复治疗专业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有助于让医务工作者学习尊重理解患者、耐心细致诊疗,树立高尚医德情操,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从而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稳定发展。

4构建康复治疗专业人文教育的初步设想

4.1树立目标。在康复治疗专业课程设置时应关注医学人文教育,以及开设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要达到的目标。通过医学人文课程的学习,塑造和培养医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职业观,在医学生毕业走出校门时应具备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高尚的医德情操、合格的职业技能和素养、良好的医患沟通技巧。4.2明晰理念。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自身价值实现及能动性的培养。[10]。从康复治疗专业学生的文化背景、职业规划入手,丰富医学人文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评价体系、考核方式等方面,满足治疗师学习及职业发展的需求。4.3创新教学模式康复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中渗透医学人文教育,尤其在临床见习、实习阶段,这是医学生向治疗师过渡的必经阶段,也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专业技能及医患沟通的最佳时期,应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带教老师应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言传身教,将人文精神渗透于临床实践,提高学生的临床专业水平、观察能力、医患沟通技巧及法律意识[7]。建立医学人文教育评估体系。增加医学人文教育的理论课程,定期开展人文教育讲座和培训,制定相应的教育评估体系以考核教学成效[11]。同时,在临床实习期间,制定相应的医学人文培训计划,并纳入实习出科考核、毕业考试及招聘面试。营造良好的医学人文教育氛围。无论对于医院还是科室,文化建设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能对医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开展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关爱患者的志愿服务活动,弘扬主旋律的实践活动,以达到加强人文精神建设、提高医院医务工作者的人文修养和精神文化修养、增强员工归属感、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的目的[7]。4.4加强师资培训。康复医学教育者本身需要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学校为授课教师提供多种途径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提供外出学习先进教学方法的机会,增广见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累人文素质培养经验,为学校累积一批具备专业知识储备及过硬人文教育经验的优秀师资。积极帮助任课老师有针对性的调整授课内容、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完善教师人文素质教育培训机制及评价体系,注重教师自身人格魅力以及人文修养,具备扎实的临床专业技术、严谨的科学态度、高尚的医德,在教学的不同时期和层面对医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引导。4.5丰富教学资源。从完善教材和师资培训入手,明确医学人文在康复治疗专业教育中的目标、形式、方法、评价体系,不断丰富人文教学资源,不拘泥于理论知识,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例如言传身教、志愿者服务、名师讲座、案例分享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积累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体会更多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优质的医患沟通等临床实例,从实践中体会人文教育的本质和核心。

5实践与思考

南方医科大学自2009年开设康复治疗专业,一直重视多样化的培养方式,从不同阶段和角度切入人文素质培养。例如,在大一、大二阶段,学校开设医学人文教育课程和论坛,强化医学人文的理论教育,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针对老年人、残疾人、脑瘫儿童、自闭症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志愿服务活动,从入学开始就重视培养医学生的爱心和以人为本的意识。在见习阶段,比如“肌力评定”课在理论讲授中采取情景模拟、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在学生模拟治疗师体验诊治经过而学习临床案例的情景模拟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以患者为中心进行人文关怀,结合教师针对性的点评,通过理论加模拟实践的方式,培养治疗专业学生对医患沟通技巧和医疗纠纷防范意识的重视,让医学生在接触临床之初就能意识到医学人文的重要性。在实习岗前培训期,不仅关注临床实习的规章制度和技能培训,同样重视医学人文实际应用,侧重于结合临床实际案例,根据实习阶段突出的共性问题,结合学生在见习阶段所见所感,进行经验分享和人文知识再培训,学生反馈实习前进行系统的针对性人文教育是了解临床实际工作的重要渠道之一,有助于增强临床实践学习的信心。在珠江医院实习期间,医院及科室都重视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深入培养,理论结合实践应用,开设不同的讲座,包括专业知识以及医学人文等主题;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科室文化建设,为学生创造丰富多样的人文关怀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室“脑新芽患教俱乐部”活动,在定期举行的康复患教讲座中,作为志愿者参与患教示范、手语教学及表演等形式丰富的活动,通过耳濡目染加上自身实践,切实地体会以患者为中心的高效医患沟通,助益于增强学生爱伤意识和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也达到了营造和谐就医环境、构建良好医患关系的目标。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及康复科住院患者均表示在活动中获益匪浅且对此评价极高。当然,临床实践教学中擅于对学生进行医学人文培养的教师不占多数,这对加强教师队伍人文素养提升有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合入康复治疗专业教育的意义深远,要求康复治疗专业学生不仅要提高临床专业技能,更需要重视自身人文素质的积累及提高,这是社会的要求,也是医学教育的必然。因此,提高康复教育工作者医学人文素养水平,培养康复治疗专业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建设康复治疗专业的人文教育及评价体系,适应高速发展的康复医学,贴合现代医学发展的新模式,是医学教育亟待重视的问题之一。

作者:赵一瑾 余 彬 刘锐芬 邹积华 黄国志 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康复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