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时间:2022-07-27 08:58:13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社会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基于此背景,我国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于20世纪80年代恢复和重建,经过30多年的整合优化与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逐步提升。然而,从教育部和各省市教育部门公布的就业数据却发现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教育部2014年公布的近两年(2012、2013)就业率较低的15个本科专业名单中其中一个就是公共管理类专业,同时公布的还有全国32个省市的就业率较低本科专业名单,其中有11个省的名单中包含有公共管理类专业。与此同时,上海市教委在2012-2014和2016年也都公布上海市本科预警专业,其中2012、2013、和2016年的本科预警专业名单中都包含有公共管理类专业。当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受到社会环境、就业心理诸多方面的影响,但上述数据也反映出当前我国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一种必然选择。

二、我国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

我国公共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是伴随着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而演进的。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在20世纪80年代恢复重建之后蓬勃发展,随之20世纪90年代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一些高校开设,师资队伍和招生规模都不断扩大,并取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1998年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首次增加了管理学门类,作为11个专业学科门类之一,在管理学门类下设5个二级类和18个专业。其中公共管理类包括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和土地资源管理,共4个专业。由此,公共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正式获得社会的认可,成为了各高校普遍开设的专业,不仅在综合性院校,在一些专用性院校如理工、财经、农林、医药等院校也都开设了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在1999-2009年十年间,我国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开设院校增加上百所。2009年,我国有472所院校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有321所高校开设了行政管理专业,有143所院校开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还有82所院校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12年为了更加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教育部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对1998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修订后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在1998年专业目录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基本专业——城市管理,同时对在十年间各校新增设的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国防教育与管理、高等教育管理、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等专业统一合并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将公共政策学和行政管理合并为行政管理。新版本的专业目录更加规范,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更加明确。但是在2012年之后,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发展却遭遇到危机,学生就业难、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凸显,于是部分高校在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设置和招生规模上进行了控制或调整。截止到2018年,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开设院校分别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468所,行政管理专业387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150所,土地资源管理专业89所。总体来看,在2009到2018十年间,公共管理类的招生规模并没有较大的增加,甚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开设院校数量出现了减少,由此不得不引起我们队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反思。

三、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总结当前我国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招生和人才培养现状,发现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设置不规范。我国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本科目录中新增专业,而此时国家为了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1999年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这样的背景下,诸多高校实施了扩招。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也是在这个阶段蓬勃发展起来。然而,当时很多高校并没有充足的公共管理师资和学科平台,往往都是依托原有的基础而设定,如依托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或医学等学科,也因此出现各高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方向不一的现象。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在师范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偏重教育管理方向,在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偏重卫生事业管理或健康管理方向,在农林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偏重农业经济管理,在财经院校的偏重经济管理,在综合院校则偏重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或社会学等方向。此外,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特色和方向不够鲜明和独立。公共管理学隶属于管理学学科,但教育部在1998年的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以授予的学位包括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或医学,行政管理可以授予的学位为管理学或法学,土地资源管理可以授予的学位为管理学或工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可以授予的学位为管理学,这就导致各高校在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多种多样的培养方向,非常不利于公共管理类本科学生的就业。在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部门和各高校逐渐认识到该问题,在2012版的本科专业目录中进行了调整,除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可授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以外,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和城市管理专业都只能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在2012年教育部规范了公共管理类本科目录之后,各高校也在逐步调整,逐渐明确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二)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当前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结果与社会需求不契合。根据“公共管理类”专业名称来看,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就业方向应当是公共管理部门也就是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但是从历年国家公务员和各省公务员的招考中可以看出公共管理类毕业生可报职位数与招考人数比例都较低。与此同时,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在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也非常低。笔者所在的山东省某医学院校2015-2017年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别为考取研究生占30%,考入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占10%,其余60%均在各级各类企业中就业。有学者调查广东省五所高校为例,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有70%集中在企业和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任职的就占10%左右。因此,以培养在政府和事业单位等从事公共管理工作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公共管理类人才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并不高。(三)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核心竞争力不足。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就是核心竞争力不足,存在一定的可替代性。从上述可以看出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就业方向有三类分别是考取研究生、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应聘到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营销、文秘等工作。分析三个方向,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竞争力都没有优势。首先,公共管理类研究生的录取,因为大多数学校公共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招考的专业课不考数学,这就有很多数学基础略差的其他专业学生报考,于是出现录取分数偏高现象,比如34所自主划线的高校中公共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都较高,甚至有些院校达到380分。其次,在公务员招考中招收公共管理类毕业生的职位往往没有单独设置公共管理类一个专业要求的,很多是都是同时注名若干专业如公共管理类、中文、经济学、法学、新闻学,由此可以看出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替代性较高。再者,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去企业应聘往往应聘管理培训生、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文秘、市场营销等职位,而这些职位均有相近的专业毕业生参与竞争,这就导致公共管理类本科生毕业生处于劣势。(四)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社会认可度低。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招收学校日益扩大,但是社会对公管理类专业的认可度并不高,如每年各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第一志愿报考率都较低,有些地方本科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第一志愿录取率甚至为零,很多学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都是通过调剂录取。由于不是自选志愿,导致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认可度较低。湖北省某高校对公共管理类学生调查发现有45.82%的学生曾希望能够转到其他专业,但由于转专业政策限制,转专业比例较低。而安徽某高校在2013-2015年期间公共事业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转出本专业的人数均占到当年专业录取人数的30%以上,有年度甚至达到50%。而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来自于更多来自于社会及家人的认可度,即使入校后对本专业的认可度仍未提升。

四、新时代背景下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发展路径

(一)合理设置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早在2005年,董克用(2005)提出公共管理的人才培养应以研究生为主,适当控制本科招生规模。在当前背景下各高校应统筹规划,在充分调研公共管理人才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合理设置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并适当控制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招生规模,进而更好地保证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二)提高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以立足于社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应结合学校品牌特色,以满足当地的社会需求为人才培养的目标。通过总结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调查论证就业较集中的行业的人才需求,然后制定出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在此基础上调整原有的课程体系,删除没有社会需求的课程,减少非就业课程的开设比例,加大就业需求课程的比重。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应从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的角度出发,明确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预期目标,提高预期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进而通过多种措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最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三)强化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实践性技能的培养。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不同于硕博研究生培养,应突出本科人才的应用性技能。因此,本科人才培养应强化实践教学,改变过去传统重理论的模式,从以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首先,完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合理调整理论和实践的学时比例。根据学制、总学分学时的要求,合理精简理论课程的设置比例,增加综合实践和社会实践课程比例。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教师减少理论讲述时间,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其次,完善校内公共管理实验教学平台。目前,部分高校根据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需求建立了公共管理实验室,如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大厅、案例分析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等。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师应依托实验教学平台改进教学方法,将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实验模拟等穿插到教学之中。再次,强化校外公共管理实习基地建设。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应重视见习实习环节的实践安排,减少过去由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带来的弊端。高校应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鼓励教学机构与公共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多元主体合作,促进协同创新。有条件的高校可积极与有教学资质的企事业单位联系,达成校企合作,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四)通过多种措施提高学生认同感和社会认可度。由于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第一志愿率较低,因此,在学生入学之后,学生管理部门应联合专业教师、优秀毕业生等共同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专业教师讲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开展宣讲,提高入学新生的专业认同感。同时,将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专业兴趣。公共管理类专业可通过班级导师制(有专业教师担任班级导师)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导师为学生勾画清晰明了的专业知识框架,可以将国际、国内与专业相关的背景,动态展示给学生,可以为学生分析专业相关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动态,使学生尽早地明确自己未来发展的空间和方向。此外导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流培养,考研、考公务员还是进企业,并指导学生设定每学期目标,分析如何将目标细化为步骤,逐步指引并监督学生去完成目标。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应立足地方社会需求,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输送到社会各界,进而增加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社会知名度。同时,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尤其加强对高中学生及其家长的宣传,可通过在校生和毕业生的联合宣传,提高社会认知度。

参考文献:

[1]孙林,郑铭贤.中央机关及直属机构对公共管理类毕业生的需求分——基于2004-2010年国考招考简章职位表中的数据[J].现代教育科学,2012(4):146-150.

[2]崔树银,陈新春.公共管理类专业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大学教育,2013(12):9-11.

[3]余芳,李永恒.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生就业契合度的调查分析——以广东省五所高校为例[J].高教学刊,2015(08);78-79.

[4]芮华勤.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专业认同问题探析——以湖北民族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2016(4):48-50.

[5]张海峰.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困境及出路——基于某院校学生转专业现象的审视[J].铜陵学院学报,2016(02):116-120.

[6]董克用.关于办共管理学科体系与专业设置的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5(11):54-56.

[7]张宗伟.地方高校品牌的创建研究[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4.09.

[8]胡西厚,于微微,曹传帅,等.基于协同创新理念下的校企合作卫生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10):23-24.

作者:李华业 张雪茜 单位:1.滨州医学院 2.浙江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