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人才培养论文

时间:2022-01-12 10:25:59

机械设计人才培养论文

1我校《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1.1课堂教学脱离工程实际。《机械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受传统教学思维影响,课堂教学仍然以知识灌输为主,老师费心于原理、概念的讲解,学生劳力于设计步骤、公式的死记硬背,而与实际生产应用联系较少[3]。学生就业后,在一段时间内还不能满足企业的工作状态与生产实际需求,难以实现理论联系实际,适应期较长。1.2实验教学缺乏创新性。目前我校开设的机械设计课程实验教学项目,大多为演示性、验证性实验,且时间统一规定为2学时。如现在开展的带传动、齿轮传动效率、齿轮参数测量及加工等实验,学生只需要按照预设方法和步骤进行,完成实验报告即可。对学生而言,这些实验项目没有促使其发现自己课堂理论知识学习的不足,没有对知识进行深化扩充。不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1.3课程设计与理论教学脱节。目前,我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与理论教学还是分开进行,课程设计一般安排在理论教学完成后两到三周内统一集中进行,且题目大多为一级或二级齿轮减速器设计。学生在接到课程设计题目和任务书后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传动方案—传动零件—装配图—典型零件图—设计说明书等任务。这样的安排虽然紧凑,对训练学生的设计能力有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如:(1)前学后忘;该课程内容繁杂,而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又是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基础不牢,到了后面课程设计的环节,却是举手无措,不能学以致用[5]。(2)质量较低;由于时间安排比较紧张,大多数学生都要废寝忘食、加班加点,才能完成。学生为了赶任务,往往不求甚解,而是照搬课程设计指导书进行模仿。由于初始条件不同,一些学生设计的带、齿轮、轴和轴承等数据完全不搭,学生在答辩时对自己的设计也似懂非懂,设计质量不高,达不到课程设计的要求和目的。

2机械设计教学改革措施

2.1结合工程实际教学。教学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多举一些实际生活或工程中的例子,这样才能使教学更生动,学生的兴趣才会更浓。例如对于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轴毂联接等零件设计,分析失效原因是讲课的重点,在以往的课程中,学生们普遍学习效果不佳。若增加几个零件陈列室,从各企业购置一些失效零件,制作一批较大的零件模型。上课时带学生去陈列室,这样学生对每种零件的不同失效形式及螺纹、蜗杆旋向,轮系的布置等就有了直观的认识。以我系现在讲解螺栓联接内容为例,一般在陈列室上课,对于学生困惑的螺纹左旋右旋、螺纹牙型及其应用等问题,一看便知,一用便会。同时结合很多工程实际来分析,这样学生马上就体会到了螺纹联接的重要性,学生对这些实际性的东西非常感兴趣,听课非常认真。2.2开发弹性学时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整合现有资源,开设新实验。比如自行车装拆等,有如下优点:自行车相对来说属于比较简单的机械,自行车中有链传动机构、铰链连杆机构、弹簧、螺栓、螺柱、离合器、轴、轴承等机械零件与构件,也包含相当多的机械基础知识。通过拆装自行车,能够使学生了解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基本知识,掌握机械装配方法,使学生肚子里“有货”,再进行机械产品创新设计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与此同时,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可适当穿插一些材料热处理、零件结构工艺性等问题,多样化开展学习活动,不必将实验课时限定在2学时。此外积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第二课堂,用竞赛和学生大创项目激发学生的兴趣,适当给予学分奖励,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6]。2.3课程设计融合到理论教学中。为改变课程设计与理论教学脱节的问题,在课程学习开始时就将课程设计题目和任务布置给学生,课堂理论教学按照课程设计的计算顺序为主线依次进行,每讲完一部分内容就将课程设计的有关任务以课外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带着设计任务听课,学生可以充分思考自己遇到的问题,有足够的时间与老师、同学交流,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刻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的乐趣[7]。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的相关计算基本保持同步,最后再安排集中时间进行画图、整理计算说明书、小组讨论答辩等,避免了学生为了赶任务而抄袭他人,整个课程设计质量普遍提高。2.4改革考核方式。改变以往简单的“三七开”考试办法,采用多方位的考核方式,考核过程融入学生学习过程,学生考勤占20%、创新设计占20%、实验效果占20%、期末考试占40%。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通过小组互评、自我评价及教师总结等多方位的考核对学习情况进行监督。通过过程化、多方位的考核,使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不断总结进步。

3结语

经过两个学年的实践,我校《机械设计》课程内容多而课时较少的矛盾,由于本教学方法改革的推进,得以有效缓解。本教学方法改革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突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同时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濮良贵.机械设计[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张永安.我国机械设计教学现状的思考及建议[J].中国大学教学,2013(06):35~36.

[3]薛铜龙,王小林,巩琦.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3(03):57~59.

[4]王贺权.谈《机械设计》教学改革[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3(s1):32~33.

[5]段新燕.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5):204.

[6]胡宏佳,王世刚.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07):233~235.

[7]张丽丽.以课程设计为载体的《机械设计》教学改革[J].装备制造技术,2014(12):240~242.

作者:尹君驰 黄 艳 陶彦辉 单位:新疆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