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课程美育效能的实现路径

时间:2022-12-22 05:21:59

摄影课程美育效能的实现路径

本文作者:刘邦华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新闻中心

审美判断是审美活动的核心[1]10,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身处“读图时代”,面对海量的摄影作品和良莠不齐的图片信息,如何判断、鉴别、遴选出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并从中获取审美愉悦,是摄影审美的第一步,也是美育的起点,即“识美”。在摄影课程的教学中,应当从两个方面注意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这方面能力:其一,何为“美”的摄影?具体到一幅或一组摄影作品,区别于其他同类题材的作品,其美的特质表现在哪些方面?好的摄影作品必有其独特的美学要素,了解和认识这些要素,才能进入到摄影审美的广阔领域;其二,美“因何为美”。一幅摄影作品的完成,有拍摄者主观的因素在内,拍摄者会借助摄影技术手段,运用影像语言来“讲述”一种主题,或景之美,或事之真,或情之善。对一幅摄影作品的解读包含了对其“主题”和摄影技术两个方面的认识,在理解了“美之为美”的基础上,学生即可以由感性的“观美”阶段进入到理性的“审美”阶段。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也是审美主体建立在自身美学素养和价值观基础上与审美客体之间相互印证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主体的认知水平与美学素养的高低会左右或影响审美活动的结果———审美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愉悦感。摄影对于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主要表现在对于优秀摄影作品的欣赏以及以此为基础而进行的对摄影客体的观照与把握。

优秀的摄影作品在拍摄时,不仅记录了能够打动拍摄者的精彩瞬间,同时也融入了创作者主观的理解和认识(审美理念),只有对摄影技术和影像语言有了一定认识之后,才能理解创作者所表达的内涵,而不仅是停留在影像的表面。所以,通过摄影技术的学习以及影像语言的解读,可以帮助学生与优秀的摄影作品产生心理上的共鸣,从而产生打动心灵的审美体验,进而为自主的摄影审美打下基础。马克思主义美学观认为,社会美和自然美是艺术美的基础,艺术美是现实美的反映[2]20。优秀的摄影作品无不以真实、深刻地记录和反映现实美为特征。学生在欣赏摄影佳作的基础上,在摄影实践或者日常生活中,以摄影的视角和思维方式观照周围世界中的“现实美”,同样是摄影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审美,归根到底是一个寻找和取舍的过程。学习摄影更多是学会一种寻找和取舍的方法,或者说是审美的能力。从另一个角度而言,通过更多地观照自然与人生,可能帮助学生摆脱自我小世界的封闭与束缚,开拓视野与眼界,提升思想境界,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人格不无稗益。

根据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的观点,美在社会,美在自然,一切美的根源在于人的社会实践。摄影审美是意识主体对客观对象所具有的美的属性的直接体验。一旦人们端起相机,通过摄影视觉看世界时,人与客观世界之间的非相关性就消失了,人与被摄对象之间的关系就转换成一种审美关系[3]34。摄影审美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在“识美”“赏美”的基础上进一步踏入社会、融入自然,去观察、判断、体验、思考、理解,形成自己对作为摄影客体的客观世界与人的实践活动的认知。“现实感”,是摄影作为一种“影像文化”最首要的性质。无论摄影作品的自然美、社会美还是艺术美,都是彼时(快门开启时)现实的直接纪录,这种属性是摄影的审美规定性。而“在使用相机进行拍摄之前,制造照片的元素———寻找拍摄地点、预先视觉化、构图和制订拍摄计划———都应该在安装镜头前完成。这些关键步骤所需要的唯一设备就是摄影师的一双眼睛。摄影师所要做的就是训练这双眼睛去发现一个场景的潜力,……扩展这种洞察力的潜能是无止境的。”[2]在摄影学习的实践环节,需要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培养对周围世界的洞察力与瞬间的捕捉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强化对美的认识,塑造独立的美学立场,培养严肃而深刻的美学人格。

摄影美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从技术美到形式美,再到内涵美,每个层面都有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其中绝大部分都离不开前期拍摄过程中技术的运用与控制。以恰当运用光线和准确曝光为基础,通过控制光圈表现景深美、空间美;通过控制快门速度表现瞬间美、动感美、速度美;通过精确构图表现均衡美、节奏美、简洁美、视角美;通过影调控制表现反差美、影调美;通过抓拍表现情感美、真实美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基于对摄影技术的熟练掌握及灵活运用。摄影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课堂学习与拍摄实践,让同学们认识并掌握基本摄影技术,并根据自身对美的理解,根据拍摄构思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完成拍摄。需要指出是,摄影技术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但技术最终都要服务于我们的拍摄和影像表现,如果一味地追求华丽的拍摄手法,而忽略了自身美学素养的提高和对美的思考与理解,忽略了对拍摄对象的观照与把握,则是舍本逐末。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摄影技术的学习与训练是必要的,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技术就从前台走向幕后,内化为一种拍摄的本能和自我要求,给自己留出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进行冷静的思考和创意,拍出具有个性和独特审美价值的作品。

创造性是摄影的特性之一。面对不同的审美客体、多变的拍摄对象,自由运用摄影技术,服务于艺术创意与构思,反映人的审美追求与审美趣味,体现拍摄者的审美观照与审美理想,构成完整的具有“创造性”的创作过程。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学习摄影理论与实践,通过欣赏借鉴别人的作品,首先要学会的是对周围世界的“创造性”观察与理解,惟有如此,才能在选择拍摄主体和拍摄时具有个体化的判断与角度。其次,熟练运用技术是一切摄影活动的基础。在具体实践中,摄影的最终产品“影像”,往往是摄影者在观察与判断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理解与审美趣味,结合了创意与构思,创造性地运用摄影技术与手段,实现对于现象的“表现”而不仅是“再现”。其实,无论是“再现”还是“表现”,都有摄影的创造性存在,区别在于创造性在拍摄过程中介入的角度与程度。从这一角度而言,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应该贯穿摄影教学的全过程。北京大学阎国忠教授认为:大学美育课程,目的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美育知识,教给学生一些艺术技巧,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建立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精神境界[3]。在摄影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独立的审美品格与健康审美趣味的关键环节。总之,摄影课程的学习应该成为一个激发器,使学生通过摄影知识与技术的习得,发现摄影创作的无限可能性,并激发进行自主创作的动力,由认识美、欣赏美、发现美、记录美进入到创造美的新天地。

不同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会表现为对美的认识或理解上的差异,因此,在摄影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方式与手段的选择上,要重视“启发式”教学,尊重、引导和激发学生个体的审美潜质和能力,营造差异化、个性化的审美氛围。无论摄影审美的哪一个阶段,都是学生作为主体对审美客体的一种认识、判断与解读、欣赏,没有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整个审美过程就不可能自主的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学生的审美观与摄影审美话语体系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对于一些摄影审美的要素进行概念性描述,而不作“非此即彼”的具有指向性或约束性的注解,给学生留下自行判断与取舍的空间与自由度。反之,如果把对摄影美的理解和欣赏限制在既定的语境之内,则不利于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作用,违背了审美活动的本质要求,局限了对摄影美的创造性认识,也与美育的方向与目标背道而驰。在摄影技术的学习中,要强调技术的重要性,也要引导学生树立对摄影技术的正确认识,技术只是一种工具,是服务于我们的拍摄构思与影像表达的,只有在不断提高自身美学素养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摄影技术,才能拍出有审美价值的作品,而不要走进片面追求技术,不追求摄影作品内涵与深度的误区。

摄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首先,好的摄影作品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们在实践中对自然美和社会美的艺术化再现。对摄影美的认识与欣赏,如果没有一定的社会实践作为基础,则容易流于浮浅或表面化。其次,摄影创作必然围绕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来进行。文学家创作要体验生活,摄影创作也是如此。如果不深入实践,对现实生活没有深入体验或感悟,对“真、善、美”缺乏基本的判断,那么其拍摄的作品很难想象会饱含深刻的感情与思想,甚至会与社会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再次,摄影实践拍摄不仅是学习摄影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培养大学生美学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可以通过这种途径,走出相对封闭的校园,接触社会实践,多进行独立的观察与思考,探寻平凡中的感动和浮躁中的坚守,于微观校园与宏观社会的跳跃间,于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观照自我、人生、社会,思考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这对于大学生独立人格和价值观的养成也不无裨益。由此看来,实践在摄影学习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摄影教学中,应保证实践学时在总学时中的比重,并与课堂授课穿插进行,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于一些理论和技术的消化与吸收。同时,教师要通过对学生实践作品的评价与分析及时发现有关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高校则应在实验室建设和设备方面对摄影实践教学给予支持,以进一步促进摄影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

大学生美育是高校育人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高等教育理论界与教学领域的实践者都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实践与探索。通过开展摄影教学促进并推动大学生美育,只不过是众多仍在实践与探索中的途径之一。伴随着摄影作为一种独立于语音、文字之外的第三文化形态的日渐普及,摄影审美或者说影像文化也将不断深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思维、判断与研究的直接元素。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大学生中开展摄影教育、普及摄影美学知识,引导摄影审美理念,“以美育人”,将在今后大学美育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