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对中学生的影响

时间:2022-01-12 01:50:09

科学教学对中学生的影响

一、倡导学生不断实践探究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时应多考虑实践探究,这样既可以避免知识的生疏感,也可以强化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并不断地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科学问题,让其从学习中找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学习的乐趣性。在讲解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运动过程的分析》时,为了更好地介绍“惯性”这个知识点,我利用活动课,带领学生到操场上亲自体验一些物理情景,并在体验中得出物理结论。比如,日常生活中跑步运动,停止脚步时人总会不由自主地往前冲出几步,而且速度越快越冲出去的距离越远;再如,在接近匀速行驶的自行车上,后座的同学竖直上抛一个排球,等球下落时并没有如同学们所想的落在自行车后,而是恰好落在后座同学手里。通过这些体验,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惯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自动纠正原有概念中的错误认识,并积极地用惯性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其他现象。

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有科学知识是前人总结和发现的,并不代表该方面的知识已经很完善。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合理地创造和求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个人的见解,促进学生科学学习潜能的开发和培养。比如,在九年级上册第一章《酸碱盐》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确实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我用无色酚酞作为指示剂来形象地显示出反应中颜色的变化,并适当地拓展知识提出可以选择酚酞作指示剂来确定反应的终点。此时有学生提出:酸碱指示剂除了无色酚酞还有紫色石蕊,而且紫色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其变色能力比无色酚酞强,也可以用来确定中和反应的终点。问题一提出,同学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了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我并没有轻易否定该学生的观点,而是用紫色石蕊做指示剂重新做一遍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仔细分析用紫色石蕊来确定中和反应终点是否合适。在一阵激烈的讨论后,不少同学都认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并在我的引导下找到了不合适的原因。通过引导学生求异质疑,鼓励学生开口讲、大胆想,让学生以研究者和创造者的姿态去独立思考问题,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

三、引导学生开展竞争合作的学习方式

不同的学生,其理解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不同,个人的潜能也存在着差异。老师应当正确地掌握并且通过合理地引导,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竞争合作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竞争合作能力的锻炼,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讲解八年级下册第三章《串联电路的特点》这个内容时,我采取实验探究的方法,把全班同学按照强弱联手分成8组,组内同学分工合作实验,组间同学竞争各种奖项,如“速度先锋组”“巧手模范组”“解疑优胜组”等。在合作中,学生互相学习彼此的优点,扬长避短,不断地激发着学习潜能。在竞争中,学生的好胜心、动机都比较强,精神振奋,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潜能,提高学习效率高。

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和开发的重要因素,是激发学习潜能的另一内因。作为初中科学教师,应当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了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保持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培养起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比如,在进行科学九年级下第六章《环境与健康》一节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除了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来形象地展示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外,还给学生剪切并复印了一些“艾滋病“和“H7N9禽流感”的最新报纸新闻,从最新的时事话题入手,引导学生更加了解传染病流行的特点、环节及其预防措施等知识,并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与家长就“H7N9禽流感”这个话题进行一次深入的探讨。兴趣是激发学习潜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唯有先让学生在乐中学,才能最终让学生乐于学。正如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所说,学习潜能不是每个人固有和不可改变的,而是可以培养和开发的。初中科学教师不应再局限于简单的知识传授,不应再片面地进行题海战术,而应当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去发掘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将学生内在的巨大潜能挖掘出来。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努力做到“指导学生掌握自学方法”“倡导学生不断实践探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开展竞争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作者:张静单位:宁波市鄞州区宋诏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