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视野中的高等教育

时间:2022-02-07 11:06:00

城乡视野中的高等教育

一、高等教育: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表明: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教育要受政治、经济、文化所制约并对政治、经济、文化起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的作用日趋重要,尤其是高等教育可以直接参与到生产、研发和辅助决策中。“多少世纪以来,特别是在发动产业革命的欧洲国家,教育的发展一般是在经济增长以后发生的。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

作为学历教育的最终端,高等教育在近现代历史上始终处在教育发展的风口浪尖上。19世纪初,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德国大学改革运动取得巨大成功,史家称“柏林大学的创办像一个燃烧点发出耀眼的光芒,一切光线都从这里发出。”这使得“德国的工业革命的进程在欧洲几个主要的国家中是最快的,它极大的改变了1870-1914年的德国社会。”

19世纪末还是荒蛮地带的加利福尼亚州在20世纪末成为美国第一大农业州、第一大工业州、第一大娱乐事业州、是高新科技最重要、最集中的地方,生物科技永远是走在最前面,导致美国经济中心在从东部向西移,该州得益于伯克利、斯坦福等几所大学推动的硅谷高新技术区发展。

“9·11事件”的发生又使高等教育增加了一个新的使命———把不同的文化放在大学这一平台上进行融合。这是高等教育的第四大使命,这个使命使得大学的国际化程度开始大幅度提高。在美国现展史中每次自感遭遇到重大危机,都是从教育中找问题,每次都是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而且成效屡试不爽。因对高等教育的重视,使其一次次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二战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是将高等教育摆到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将高等教育作为本国经济、社会发展视为共同追求的目标。

二、高等教育:统筹城乡发展的智力支撑

“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即要求在进一步提高工业本身发展和技术水平的同时,用先进的适用技术对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进行根本改造,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带动大量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将农村经济纳入全国统一的市场化、社会化轨道。”

该途径的前提条件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重要价值,依赖技术提升农村经济,农转非不仅是身份的改变,更重要的是由农村进入城市的适应和发展,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智力基础,甚至一定的创新技能,纵观世界各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轨迹,都是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甚至普及化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建设者。统筹城乡发展形成格局,高等教育则创造境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阐发的内在发展理念表明:“发展日益被认为是一个唤醒的过程,一个激发社会大多数成员创造性力量的过程,一个释放社会大多数成员个体作用的过程,而不是被看成是一个由计划者和学者从外部来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种发展必须做好社会内部各种关系的协调和重建,依赖本地区人们的创造性智慧。而研究社会各系统的关系,引领社会发展,提高民众文化素质,提升社会的创造力正是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功能。打造西部教育高地,高等教育无疑居于高地之巅,高等教育担负人才输出、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前两者保证统筹效果的长效发展,后者保证当前的统筹效益。没有优质的高等教育支撑,统筹城乡发展难以深化。

三、两对矛盾:破解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

高等教育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主要是提供智力支持,研究统筹过程中出现的难题;而在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主要解决质量提高和境界提升两个问题。为此,高等教育内部存在两对基本矛盾亟需解决:教与学的矛盾和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相脱离的矛盾。其中,前者是第一性的,学校工作都是由其派生或围绕其发生或转化,教与学的矛盾解决是否恰当,直接决定着教育质量的优劣,揭示着教育的本质属性;后者是第二性的,决定着教育质量提升的潜力,揭示着教育的社会属性。

(一)知识:破解教与学矛盾的密码

知识既是教与学的中介,又是教与学的作用对象,更是教与学矛盾的生发原点。教与学的矛盾源于知识的传递和接收的不畅通,矛盾的主要方面表现为知识的表征游离于认知规律、知识的传递方式去人化、知识建构惰性化。

1.知识表征合规律性

高等教育领域从事高深知识的学习和研究,知识的表征都有基本结构———概念、原理或法则、研究方法,即具有内在规律性。大学如何使学生掌握浩如烟海的知识,前提是知识的表征是否合规律性,否则,学生会被淹没于知识海洋中不得要领。学生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能提纲挈领抓住学科的主要内容,清楚该学科涉及哪些问题,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方式审视学科,有高度才会有质量,学生思考问题才会站在整个学科的高度,对问题的价值界定才会胸有成竹。这需要教师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对学科内容抽丝剥茧,理出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化繁为简。复杂问题简单化永远是教学的首要原则,学会转化问题是学生学会研究的基点,这样培养的学生对学习有一种从容、藐视困难的气度。

2.知识传递人性化

“学生不是待装满的容器,而是要点燃的火把。”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是思维的游戏,基于认识论审视游戏,其最大特点是有明确的目标和随时出现待解决的明确的问题,过程具有试错的宽容性,每个人都有改进提高的机会,失败了可以重来,所以人一旦进入游戏就欲罢不能。同理,一堂课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达成目标之路必须是问题铺就,水到渠成。所以,照本宣科、满堂灌违背人的探寻未知、好奇的本性。优秀的教师都是围绕节点设计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学生思维发生错误,教师要明晰错误的根源,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知识背景,纠正思维偏差,让学生根据给予的思维帮助重新进行思考,直至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了,教学目标也完成了,学生的感觉不是老师讲授的,而是自己发现的。以游戏的方式治学,这是从教的至高境界。以此方式处理知识,若干各节点形成了知识网络,一门学科的知识结构就转化为一个有着清晰延展路径的网络。高深知识的学习,关键是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对节点的问题设计要围绕它的来源、发展理路、存在条件和最终形态几个方*-面,这样节点间的关系一目了然。

3.活化知识建构

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情境性和不确定性,所有的知识都是一种“暂时”的理论。从知识产生的外在环境看,“无论什么时候,我们的知识都是由那些在生存斗争中显示了自己的合适性的假说构成,激烈的斗争淘汰了那些不合理的假说。”

是生产实践决定了知识的存在形态。从知识产生的内在条件看,知识的增长是思维有选择的过滤结果。学习者要想获得活性知识必须要满足四个条件:一是经过思维。未经思维获得的知识不会引发知识的增长,即知识不具备能动性,是惰性的。二是观照现实实践。教科书的知识是经过当时的生产实践沉淀下来的,但有些当时的实践在当下已不复存在,这需要学习者批判性辩证对待,要放在当下的实践中考量,这是知识创新的现实依据。三是运用学科逻辑进行思考。美国国际批判性思维运动的两位杰出领袖理查德·保罗和琳达·埃尔德将学科思维模式的基本结构归纳为八个方面:学科目标、核心问题、要对该课程合理思考需要的信息、需要的观点、参考模式、假设前提、要学会思维方法需要的“结论”、对该课程合理思考的后果(启示)。这八个方面都具有开放性,是知识创新的理论依据。学会像专家那样思维,运用学科逻辑进行思考是教学相彰的关键。它提供了在一个共同的思维范式内思考相同开放问题的平台,提高了思维的质量和借鉴度。这在我国高校治学中还是欠缺的思维方向,需要教师重新思考自己的教学和思维,也是亟需传授给学生的。我们学科发展缓慢,找不到学科的突破方向,与学科思维的浅显和迟钝也有极大关系。四是知识建构网络化。即通过思维进行节点联合。一些关键概念和基本原理永远是学科的活性因素,这就需要对学科目标、核心问题和结论有清晰的认识。建构知识不是蚂蚁搬家,而是蜜蜂酿蜜,有取有舍。

(二)科学研究:创造教育境界的关键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高等教育界的问题最终归于两类:一类是学术问题,一类是现实问题,二者结合解决人类发展长远和当前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为高校从事实践性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不仅注重产学研,还应放眼数年后,高校的学生陆续成为社会新生的建设力量,不能只顾当前而又为将来埋下问题隐患。所以,高校的科学研究应当围绕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

1.产学研运行机制

我国产学研现状成效并不高,根源在于缺少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成果揭示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不高,“研”是产的先决条件;其次校企之间缺失起码的诚信,彼此猜疑。产学研运行研究,实质是一种知识转化的实利研究,互惠互利是其存在基础,成果转化是运行关键。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高校有责任对社会的要求做出回应,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必须有一个依赖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过程,高校对促进科技发展责无旁贷。著名的威斯康辛理念提出“威斯康辛大学的首要任务在于为州服务,必须从事各种类型的学术研究工作,而不论这种研究的现实价值是否能立即表现出来。……凭借其在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以及实用艺术等方面所推行的教学及培训活动,把一大批具有献身精神及创业热情,且致力于社会发展与进步事业的优秀公民输送到社会中去。”

该理念将大学服务社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教育理想发挥到极致,对美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客观上也促进了学科的飞速发展。促进校企间的诚信,政府是一个很好的中介。美国政府为鼓励大学和企业携手合作而寻求积极的办法,例如允许大学保留专利,但条件是大学必须通过实用项目去利用新发明、资助技术创新中心、促使大学和企业的科技人员共同解决问题、给小企业拨发启动资金以鼓励它们与大学合作等。大学善于对这些倡议做出迅速反应,并迅速开展研究新渠道。在我国,研究如何利用政府强大的影响力量促进校企诚信合作是一条较为可行的途径。只有迈出诚信合作的第一步,才会促使校企增进交流,加强针对性研究,才能开辟新的合作途径,例如与公司签订合同、赠送股份、技术参股、为公司担任顾问、大学投资新公司等新形式。

2.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高等教育阶段是学生知识积累、能力提高、人生观和价值观成型的重要时期,高校要提供适切的帮助就必须在以下方面做深入研究:

一是纯粹学习的研究。高校是研究高深学问、探究的场所,传承文明、吸收历史智慧,培养学者思维是进入高校学习的首要任务。以出世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研究,培养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和能力是高校治学的原点,更是学生踏入社会自我发展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二是学生生涯规划的研究。学生终究要步入社会,通过对历史、文化的学习和现实探讨,发展学生对社会和自身在社会存在状态的认识,形成对社会判断的一定基准和理路。同时,获得专业领域内发展的学术能力和适当的从业技能,这也是当前社会新形势赋予高校的一项新的任务,高等教育不能回避现实。三是发展批判意识的研究。统筹城乡发展设计层面广、时间跨度长,不确定性因素多,统筹教育急需为社会培养自我更新能力强的劳动者以长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个体的自我更新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自身生活的经验积累和通过纯粹学习获得的智能储备;二是对现实的批判选择。高校是个学习的场所,关心价值观的场所,师生互动和同辈群体间的观念印证为在高校发展学生的批判精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保障,个体在其中修正自己的思维,避免偏激极端,追求依据和论证的逻辑自洽。学校有责任帮助学生发展根据事实进行批判评价的能力,这是一个能动的社会人的正常存在状态,也只有个体的自我更新才能诱发社会的自我更新。

3.由实利性消费到文化性消费的转变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必然伴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其中的关键是消费观念的转变,因为人是通过消费获取发展的能量,工业化时代生产方式的知识化必然要求消费倾向的趋文化性,以提升自身文化素质更好地适应工业化生产。小农生产方式侧重于实利消费,依赖物质资源的大量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实利主义的消费常常使自己的目标不能实现,导致韦布伦的‘摆阔性的浪费’、谢托夫斯基的‘不快乐的经济’和赫西的‘富裕的挫折’。”

文化性消费依赖消费者的解读层次和理解倾向,通过文化性观念介入而转化为理解生活、投入生活的泛知识类支出,是一种软性投入推动经济发展。同时,丰富人类的认识,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类的观念,是促进社会整体性提高的消费方式。这必然要求高等教育提供和传播新的思想和更好的技术,刺激各行业对文化性消费的需求。只有发展文化性消费,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社会尊重知识、追求知识和创造知识的意识,才能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