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发展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01:19:11

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一体化发展范文篇1

关键词:许昌市;公共体育;城乡一体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跨越式的持续发展.但是在发展的道路上并不是齐头并进地,由于城市和乡村发展的不均衡性,我国城乡之间的发展存在巨大差距这也成为制约我国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枷锁.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及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1].由此可见,城乡一体化是破除制约城市和农村发展的枷锁,联动城市和农村逐步解决发展差距的必要手段.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搭建起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桥梁”,使城乡居民逐渐享受到同等的社会服资源,在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2].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放在了体育事业发展的最高点,由于城市乡村发展的不均衡性,公共服务在城乡的建设也存在着失衡的现象,城乡居民享受到的社会资源差距巨大.公共体育服务方面,现阶段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失衡较为严重,特别是在贫困乡村地区难以获得基础公共服务,公共体育服务严重缺失,限制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许昌市近年来着力于城乡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相较于一二线城市,本市的公共体育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对许昌市城乡公共体育服务现状开展调查,找出制约许昌市城乡公共体育服务的因素,给予针对性对策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文以河南省许昌市公共体育一体化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查阅中国知网和其他文献数据库关于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一体化的相关文献资料,为该论文的撰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2.2问卷调查法.依照本文的研究需求设计调查问卷,对许昌市城乡公共体育服务现状设置相关问题制定调查问卷,随机向许昌市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87份,其中有效问卷475份,回收率为97.4%,有效回收率为95%.1.2.3数理统计法.通过数理统计软件对所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处理和分析.1.2.4访谈法.依照本文的研究需求,对许昌市城乡部分社区居委会的社区体育指导员等相关从业人员对于公共体育服务的开展情况进行走访调查.1.2.5逻辑分析法.通过运用比较法、归纳法、分析法等方法,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对许昌市公共体育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探讨和分析.

2公共体育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2.1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点在于公共体育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在于缩小城市乡村之间的差距,公共体育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补齐乡村发展短板,促进城乡各领域同步发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倡导社会公平公正,进一步推行依法治国的今天.政府对于社会资源的分配要在法律的监管下,以公平公正为前提,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民.调节社会公共资源在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分配比重,加快乡村公共服务发展,切实解决阻碍新农村发展的短板,如体育公共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在公共体育服务方面使乡村居民享有同等的健身资源配套,丰富农村体育文化活动,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精神、“富”身体.破除城乡“二次元”发展瓶颈,实现城乡一体化和谐发展.2.2全民健身国策的落脚点在于公共体育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全民健身纲要提升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可见我国由原来的体育大国向真正的体育强国迈进.2016巴西里约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奋勇拼搏共夺得26块金牌,位居金牌榜第三名的好成绩.我们更加欣喜的看到国内舆论不再以金牌定输赢,对于运动员的拼搏不论名次高低个给予积极正面的评价,这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在向体育强国迈进过程中的从容与自信,这与我国居民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是分不开的,全民健身正逐渐惠及“全民”.公共体育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可以使更多的城市乡村居民投身到健身大军的行列中.加大乡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重视乡村体育服务投入,加大群众性体育事业的组合和管理.使在城市居民中喜闻乐见的锻炼方式,向乡村发展真正做到公共体育服务资源均衡惠及城乡居民,所以城乡居民享受到同等的公共体育服务是实现全民健身国策的落脚点.2.3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在于公共体育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广大乡村生产力,乡村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投身到城市经济的发展中去,使城市和乡村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是由于城市乡村的二次元状况,农村社会的发展水平整体滞后于城市,特别是在公共资源的分配和公共服务的获取上都远远落后于城市水平.现阶段在乡村地区公共服务的严重滞后已经影响到了乡村的全方位发展,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在全面推行新农村建设的今天,政府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对于农村地区的帮扶,把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文教体卫水平和改善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作为新农春建设的落脚点.公共体育服务作为公共服务中的重要一环,相较其他公共服务方面,体育服务有着便于组织、参与性强和效果显著等优势,在保障农村居民享有同等体育服务的前提下,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提升了生活质量,在提升健康的同时又愉悦了心理能够起到身体精神双丰收的作用.

3许昌市公共体育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调查

3.1许昌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现状调查根据《许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转发下达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2016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许发改投资〔2016〕155号),2016年许昌市计划安排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经费1300万元,用于许昌县和襄城县的公共体育场田径跑道和足球场的建设[2].2015年累计投入1054万元在五县一区安装健身器材近170批,2000余件,主要分布在东城区、许昌新区和城市游园、广场,积极增加新型农村社区和城市新区体育设施投入.以襄城县为例截至2016年初全县新增体育场地面积为4.8万平方米,新建篮球场408个,新配置乒乓球台838个、新设12件以上体育器材的健身路径14条,其他健身器材600多件,被授予“全国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先进县”称号[3].目前许昌市全民健身中心覆盖率超过70%,城市街道、乡镇健身设施覆盖率超过80%,行政村(社区)健身设施全覆盖.到2020年,新建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500个、乡镇健身设施15000个、城市社区多功能运动场10000个,对损坏和超过使用期限的室外健身器材进行维护更新,努力实现到2020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的目标[4].3.2许昌市公共体育设施维护现状调查通过调查发现,74.5%的社区居民对于许昌市近年来的体育设施建设满意,基本能够满足15分钟健身圈的要求,特别是在乡村地区对于基础条件落后的行政村,实行精准帮扶为其建设文化体育大院,基本满足了城乡居民的健身诉求,所以群众对于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较为满意.但是,对于公共体育设施进行定期维护满意度的调查发现61.9%的城乡居民认为维护工作不到位.调查发现对于公共体育设施的维护实行归口管理制度,在健身器材安装之初相关部门就已经与社区签订了管理维护协议,部分社区缺乏管理维护经验,对社区健身路径的维护不及时就造成了部分健身器材功能缺失更有甚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严重制约了城乡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3.3许昌市城乡居民对于健身地点选择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城市居民在健身地点的选择上有更多余地,健身路径、小区健身苑、公共广场、城市水系等.而乡村居民的健身地点多选在村文化体育大院及健身路径上,可喜的是随着文化体育大院在乡村的普及在城市开展较好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正向乡村发展,例如广场舞已经风靡于文化体育大院.3.4许昌市城乡公共体育组织活动现状调查公共体育活动的开展能使更多的城乡居民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更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因此着重力量开展公共体育活动是推动全名健身的重要环节之一.公共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政府部门主办、单位组织、体育社团组织和自发组织等.许昌市城市居民以自发组织的形式参加公共体育活动占68.3%,单位组织占18.4%,体育社团组织占8.1%,政府组织占5.2%;乡村居民参加公共体育活动中,政府主办(村委会组织)占52.8%,自发组织占32.3%,体育社团组织占11.7%,单位组织占3.2%.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自发组织体育活动的比重较高,说明了在公共体育活动的组织上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不完善,相关职能部门和体育团体要增加公共体育活动的次数和规模,让更多居民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4许昌市公共体育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4.1完善公共体育服务统筹城乡一体化体系建设完善公共体育服务城乡一体化体系,建立城乡一体的制度是关键.遇到发展中的问题有章可循才能解决城乡公共体育割裂发展的问题,统筹全局形成一体化发展局面.着眼于许昌市社会实际情况,各级行政机关根据城乡一体化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制度,统筹规划体育设施的建设.依照许昌市公共体育服务发展规划,逐步落实到各市、县、区并制定本地区的公共体育实施建设规划,将其纳入到年度工作考核中,并且落实责任主体.统筹财政支出用于公共体育服务,特别是对乡村的扶持,整合城乡公共体育支出合理分配支出比重,形成一体化发展模式缩小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差距.4.2创新公共体育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引入互联网+模式为公共体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服务,鉴于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在公共体育服务上推广互联网+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公共体育服务分裂发展的局面.将公共体育服务的“软内容”用过互联网的形式向外传播,指导体育健身中心、社区体育服务指导站用于互联网资源制作城乡群众喜闻乐见的微课进行体育服务和教学,利用移动互联网建立传播和推广健身常识和健身课程,并通过互联网组织公共体育活动,使城乡居民了解健康尝试,降低体育锻炼学习成本,了解公共体育活动信息.通过互联网+模式可以把我们社区体育工作者从繁重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其有更多经历投入到公共体育服务中去,并能缓解城乡社区体育指导员缺失的问题,使体育指导员在指导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是针对性更强.所以将大量的公共体育服务内容数字化,运用互联网+模式进行传播,可增加公共体育服务的时效性,逐步使城乡居民享受到便捷的体育服务.4.3建立城乡一体化公共体育活动组织机制公共体育活动作为公共体育服务开展的重要途径,能够促进公共体育服务的快速发展.许昌市现阶段城乡居民参与的公共体育活动多是自发组织的,公共体育活动的匮乏严重制约城乡公共体育的发展.从政府层面应该增加公共体育活动开展的频率,在公共体育活动的组织上要城乡联动.对于地方特色和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在建立业余联赛常年开展.企业单位根据自身的情况,在自身的能力范围内积极开展体育活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提高职工对于体育锻炼的认识.体育社团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参与到公共体育活动中去,形成合力推动本地区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4.4加强公共体育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在公共体育服务人才方面,许昌市面临着专职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少的问题.在推进许昌市公共体育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分配不均的现实问题,实行城乡轮岗制.其次,要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每年定期培训,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其次,应该建立体育服务志愿者体系,以城市优秀体育人才资源为依托引领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以健身中心为纽带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干,建立由优秀教练员、运动员、体育教师、体育从业人员和体育专业学生为骨干的志愿者队伍,服务于城乡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

作者:杨 光 单位:许昌学院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R].2012.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EB/OL].中国政府网.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10/20/content_9152.htm.

〔3〕许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转发下达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2016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EB/OL].许昌市发改委网.www.xcfgw.gov.cn/Detail.aspx?id=657.

〔4〕襄城县政府.襄城县关于体育工作的调研报告[EB/OL].许昌市政府网.www.xuchang.gov.cn/sitegroup/root/html/4aef14082d7203a5012d7bb33e3a0fa7/20160311162582849.html.

城乡一体化发展范文篇2

(一)优势

1.政策优势。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在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中的政策优势不言而喻。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已经列入政策性信贷业务,基本上涵盖了农村公共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部内容。享受“区别对待,分类管理”的监管政策,可以继续向符合条件的融资平台发放政策性中长期贷款。这就是最大的政策优势所在。

2.管理优势。经过多年的业务发展,探索出的信贷运营模式基本趋于成熟,可复制性强,批量推广后,效果显著;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符合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运作规律、体现政策性银行特色、有效防控风险的信贷制度管理体系,培养了一支具有农业农村金融服务经验、业务素养较高、战斗力较强的专业信贷管理队伍。同时,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已经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3.信贷资金优势。农发行的信贷资金来源稳定可靠,具有融资规模大、期限长、利率低等资金优势。同时,其信贷支持范围基本涵盖了农业农村的各个领域,便于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就业、人居环境改善等城乡发展一体各个建设环节的有机衔接。

(二)制约因素

1.内部制约因素———支持功能有所弱化。一是河南是农业大省,当地资源禀赋和农发行的政策性职能定位决定了支持粮棉油产业链偏重,其贷款投向以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为主,而与城乡发展一体化有直接关联的政策性中长期贷款仅占比较低,总量较小。二是政策性中长期信贷业务政策导向及风险偏好,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际融资需求有所偏离。出于风险控制的需要,农发总行目前的政策性中长期贷款业务偏向于支持大、中城市周边及经济发达县域,但城乡发展一体化融资需求却主要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从而导致农发行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功能有所弱化,支持乏力。———金融制度安排不完善。一是业务范围收缩明显。目前政策性中长期信贷业务仅重点支持新农村建设贷款、水利建设贷款和农村道路建设等有限的领域,抑制了金融产品的供给。二是审批效率较低。现行信贷审批制度,贷款审批权限集中在总行和省行,管理行既行权,又做事,导致项目贷款涉及部门多,审批流程复杂。———金融产品缺乏创新。一是金融产品同质化,缺乏有特色、高效率、灵活性强的金融产品。二是准入门槛高。目前要求客户为政府投融资客户,限制了民营客户准入;在资本金比例、担保方式等方面都设置了较高的条件。三是抵押担保创新能力不足,在探索和创新农村抵押担保方式上仍难以取得突破。———金融服务功能不强。基层农发行的机构少,人员少,金融服务覆盖率低;服务手段相对落后,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与商业银行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2.外部制约因素———配套政策不到位,农发行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动力不足。城乡发展一体化更多体现的是社会效益与长期经济效益,具有公益性的特征。目前国家尚没有针对城乡发展一体化融资出台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和实行有差别的监管政策,同时还缺乏应有的担保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在没有激励和风险保障的情况下,政策性银行全面参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动力必然不足。———政策法律层面存在障碍,城乡发展一体化融资供需错位。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仍然不完善,农民手中的土地资产难以实现向土地资本的转换,既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也限制了土地资产在解决融资抵押时发挥更大的效用,限制了融资供应。———资源整合不到位,难以满足农发行信贷准入要求。在一些经济条件落后地区,资源和财力本身相对薄弱,地方政府又缺乏整合的观念和力度,造成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融资客户往往难以满足农发行的融资条件或融资规模十分有限,难以发挥农发行的信贷规模优势。

二、河南农发行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前景及着力点

(一)发展前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因此,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也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最强大、最持久的内生动力。根据河南省政府规划,“十二五”期末河南省城镇化率将达到48%,年均提高超过1.7%,即每年有170多万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未来三年将会带动1万亿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保持高速发展态势,融资需求十分巨大和迫切,必将成为农发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持领域,也必将为农发行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着力点。

1.行为边界。在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过程中,必须把握好以下政策尺度:一是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性银行的主要职能是配合政府解决市场失灵或弥补市场缺陷,尤其对城乡发展一体化中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建设项目,首先要列入政府规划、政府立项,项目建设和运营也必须由政府控制或主导。二是必须具有典型的公益性、非经营性特征,重点扶持社会效益好,但自身效益低、投资周期长、资金回笼慢的项目。三是必须围绕“农”字做文章,不打“擦边球”,不与商业银行争“地盘”。

2.着力点。强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农业政策性银行今后一个时期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信贷支持着力点而言,应主要围绕以下领域来展开:———新农村建设和水利建设。这是当前农发行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点领域和主战场,必须持之以恒地支持好。———农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搞好配套的农村公共和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宜居生活环境。农发行主要在农村路网、电网、水网、信息网、农村能源以及文化教育卫生和环境设施、便民商业设施等方面进行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要围绕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建设“千亿斤粮食”增产目标,以支持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为重点,巩固提升农业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园区现代农业项目。配合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以全省186个梯级产业园区为基础,重点支持迁入园区和产业集聚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骨干加工企业、农业物流体系建设、现代观光农业以及纳入农发行业务范围的其他涉农企业。

三、农发行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一)赋予农发行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政策性职能。在目前粮食收购市场化、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的形势下,农发行应逐步收缩对粮棉油市场化收购的信贷支持,在保证粮棉油及其他专项储备性物质资金需求的前提下,由国务院出台文件,逐步将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纳入农发行的政策性职能范围,增强其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建立和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客观地说,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信贷业务由自营业务转变为政策指令性业务在短期内难以实现。因此,要建立和完善农发行这块自营业务的风险补偿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损失。比如地方政府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基金”,对包括农发行在内的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政策性贷款损失进行适当补偿;完善风险拨备机制,增强农发行化解涉农贷款风险的能力等。

(三)实施税收金融扶持政策。国家相关部门对农发行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信贷业务给予一定的税收、金融方面的扶持政策。一是对城乡发展一体化贷款业务给予税收减免或税收返还政策。二是对农发行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单独安排信贷计划,保证信贷供给。三是继续实施有差别的监管政策。

(四)强化政银企深层次全方位合作。政策性金融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一是政府要做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发展规划;努力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集中资源打造和壮大与农发行合作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平台。二是农发行要高度重视与地方政府和财政、土地、规划等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不断改进客户营销和服务工作,主动介入项目规划编制、建设方案、融资方案制订等前期工作,积极培育优质项目。

(五)拓宽城乡发展一体化资金筹措渠道。一是积极开展基金投资类业务,不断探索资产证券化和农业产业化基金、城乡一体化发展基金等投资业务的运作和推广,提高资金运作效率。二是梳理和整合各类财政性支农资金,完善农发行财政性资金支付管理办法,提高财政性资金管理水平,进一步发挥财政性资金的支农作用。三是加强与邮政储蓄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利用其资金优势,筹集城乡发展一体化资金。

城乡一体化发展范文篇3

城乡一体化是实现社会经济整体进步的一个有效途径。以市场为核心,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为动力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在现实社会经济中所表现的主要是城乡之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变化,而其中又以人流问题最重要,是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所在,造成人员流动的根本原因是巨大的城乡差别。综合反映城乡一体化程度和水平的一个量化指标可以用均衡城市化率。均衡城市化率是对城乡经济一体化实现过程的量化反映,是城乡经济互动并趋于均衡过程的一个基本度量值。它对于城乡经济互动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需要指出的是,它并不是唯一的衡量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要坚持人本原则和市场导向,推进城市化不能贪多求大,关键还是在于建立科学的城市化发展动力机制。

均衡城市化率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C=lc2(1+a)n/(1-c)2(1+b)n+lc2(1+a)n

其中,c当为前城市化率,大写的C为均衡城市化率,l为当前城乡之间收入差异系数(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n为实现均衡的预期年限,a为城市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b为农村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

2、国外城乡一体化的模式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模式

其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四个重要特征:(1)工业化早期农村地权的剧烈变动,土地由地主、自耕农向资本主义的大土地所有者、经营者转移,农业经营由小农经济向雇佣制规模经营转化。(2)城市工业发展迅猛,农村无地的剩余劳动力被迫向城市无序转移,导致早期大城市人口的畸形膨胀,城市污染严重。(3)早期城市化的单一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由此带来的漫长性和痛苦性。整个资本主义国家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长达几百年,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在二战前),产生了一些灾难性的后果,一是压低劳动力价格,使工人的生活水平和劳动条件恶化,二是长期就业不足,社会动荡不安。(4)二战后,受凯恩斯理论的影响,资本主义政府对城市人口的社会保障,城市工业对农业反哺以及政府对农业、农民的保护、城市规划及环境污染治理,既是城乡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又缓和了城乡关系和阶级矛盾。

(二)拉美模式

拉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是“大庄园制”,这种土地所有制缺乏效率。土地分配极不公平,缺乏土地和农村的贫困推动农民向城市被迫流动,而城市现代化部门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非常有限,从而造成了“过度城市化”。乡村贫困与城市贫困并存,有人把这种城市化称为“维持生存的城市化”。

(三)东亚模式

东亚选择了“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这是对英法(早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日、德(晚起发达国家)工业化模式、苏联工业化模式的扬弃和发展,同时又是出于“赶超”战略的需要。在“官僚主导”的市场体制下确实能创造经济奇迹,政府对企业的积极干预完全可以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但前提条件是政府官员拥有强烈的富国理想和过硬的业务与道德素养,民间的经济活力必须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作用。东亚的农村改革基本上是成功的,东亚的城市化进程相当迅速,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如韩国城市化水平达到70%,只有了10年的时间。由规模极小的自耕农家庭农场组成的农业结构是有生命力的,相当有效率的,并且能够维持农业生产率的迅速提高,现在这些地区的小规模经营和对农业的保护使其粮食成本上升的压力日渐明显,但是土地平均化改革由于与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工农业生产状况相适应(尤其是在早期),从而带来的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失业的减少以及社会稳定等收益要远远大于其造成的规模经济的损失。

(四)前苏联城乡一体化模式

其主要特点是:(1)农村的集体农庄制;(2)城市企业的国有制和公有制;(3)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4)为筹集工业化资金对农业低价格高征购和征收各种赋税;(5)优先发展重工业,置轻工业、农业于从属地位;(6)经济布局分散,力求“大而全”、“小而全”。客观地讲,前苏联模式工业化早期有些特点如强调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对工业的支持、对国外技术、设备的引进和对科技的重视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只是到后期原有的经验被过分强调而变成了发展的阻碍,又没有进行适时的合理正确改革,从而最终导致了失败。

3、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探索

我国的城市化道路可分为改革前的“政府推动型”和改革后至今的“乡村推动型”两种模式。在早期模式中,由于城乡商品交易几乎断绝,乡村人口固守农业甚至粮食生产的产业结构,城市偏向政策、逆城市化的政策等,使城乡在地域、生活方式上形成了二重社会。改革后,“乡

村推动型”的城市化道路,乡村工业以乡镇企业为载体得到了飞速发展,结果使完整的工业化、城市化同步分成了两个步骤,首先是实行职业转换,即人口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实现非农化;然后实现地域转换,即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实现城镇化。在改革初期这种城市化模式具有非常现实和合理的意义,但也就造成了非农产业人口与城市人口的分离,小城镇人口规模下降、规模效益低下、生活质量差,乡镇企业布局分散、侵占耕地、环境污染、成本高效益低,大城市人口占城市人口比重下降、在经济增长中的主导作用削弱等一系列问题。

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将是一个持久的过程。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当前面临着旧中国的贫穷落后、解放后工业化政策失误造成的沉重历史包袱,人口膨胀、人均资源匮乏的“低水平陷井”,尚存旧体制的束缚,体制转轨的高成本,外部不平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竞争压力等多种短期不能消除的客观不利因素。我国多元不平衡结构的消除,城乡差别消失,迅速的城市化,完全充分就业,共同富裕,政治上的充分民主等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不可能像韩国等小国一样迅速实现高城市化水平。

我国工业化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现实而又理想的体制选择,只能是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政府计划与市场的结合。尽管这种体制仍存在不可克服的问题,“市场”与“计划”相互校正,缺乏理论和实践的检验,甚至可能是“完美结合的幻想”。中国对现代市场体制的坚信不疑而又深刻洞悉其历史局限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关于城市布局的总体设计、乡村农业生产的区域分工、小城镇的规划、乡村科技推广等可由政府计划和投资,而产品、生产要素的流动则可由市场去调节。

在城乡各自的改革和发展中,城市经济的改革、发展和乡村比起来又不得不占首动和主导的地位,这是由城市化历史的一般规律、我国“效率优先”原则、城市经济、文化相对发达和乡村的相对落后决定的。因此,这就要求以对城市国有经济的企业制度进行改革、改组、改造和发展以及大力扶持非国有经济发展为契机,优先发展大中城市的现代化工业和第三产业,充分发挥其带动现代化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同时在农村坚持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使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对乡镇企业的“模糊产权”进行股份制等产权明晰的改制和其他经济扶持,并以此为经济基础,对乡村进行教育等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综合的现代化和民主政治建设。

西方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发展经历了高效率的农业、轻工业、重化工业、基础设施、第三产业、信息产业(知识经济的支柱产业)这样一个符合工业化规律的自然演进过程。蒂默教授从西方农业演进的过程中,也认为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劳动者农业生产率的上升,农业支持工业,工农经济一体化和工业反哺农业和保护农民四个阶段。我国目前农业生产效率的落后和工业生产的重复过剩以及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其产业结构是不正常和极不合理的。张培刚先生早就说过,工业化“不仅包括工业本身的机械化和现代化,而且也包括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另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吸收农业劳动力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然,工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其自身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同样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何福洲.城乡一体化:加快经济发展的“助推器”[J].求实,2003(10):37-38.

[2]任耀杰.积极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J].湖湘论坛,2004(1):76.

[3]梁湖清.论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5):14-17.

[4]韦建敏.新形势下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对策思考[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4(5):26-28.

[5]四川县域经济发展课题组.以城乡一体化为动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四川大邑县发展县域经济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农村经济,2005(9):61-64.

城乡一体化发展范文篇4

一、我区城乡一体化的现有基础和优势

(一)区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工作,各部门以及有关单位认识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区党工委、办事处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增强紧迫感与责任感,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制定了“城乡一体、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落实政策措施,把握工作重点,在全区形成了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

(二)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我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工作目标,坚持利益向下、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抓好各项农业农村工作,农业和农村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实现农业总产值14895.74万元,同比增长3.5%;农业增加值8400万元,同比增长3.2%;农民人均所得11297元,同比增长12%。

(三)城镇化扎实推进、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我区坚持以工哺农、利益向下的原则,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市、区两级共投资842.8万元对我区隆昌悦生路一期、隆昌三队村路一期、沙朗三队、隆平六冲河岸路一期、隆平六冲河岸路二期、沙朗五队村路6条农路共6.5公里按6-7米的宽度进行硬底化改造建设,全面推进全区主干农路“硬底化”,大大改善我区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环境,并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投入455万元对辖区沙朗片的一河两岸进行改造建设以及河堤砌石清淤以及清拆河边违章房屋,同时为河涌加建两岸护栏,补种新树种,在畅通河道的同时,美化社区,还群众一个舒适、整洁安全的生活环境;投入105万元用于对辖区内电排站改造,彻底解决沙朗片区的排涝问题;投入资金398万元进行绿化建设,主要用于对金港路、金昌路、港隆路、金华路以及隆平乡道5条道路进行绿化工程建设,新种、改造和补种路旁绿化10.31公里,新增西区中心小学绿化面积15000平方米和广丰安居工程绿化面积15000平方米,到底,我区建成区绿地率达31.81%,绿化覆盖率达34.1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13平方米。同时,我区已经全面推进水、电、气、电视、电话网络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现了各社区通电、通水、通电话、通水泥路、通有线电视和通公交系统六通,基本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

(四)农村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经过努力,我区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依法治村活动广泛开展,民主公开、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发展。同时,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在文化、服务、娱乐等方面的支出持续增加,移动电话、计算机、互联网开始进入农户家庭,农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区宽带网络覆盖率已达100%,基本实现宽带进村、进家庭。

五、村改居顺利完成。我区现有经济实体社区6个,至,6个有经济实体的社区由原来的“村委会”顺利过渡为“居委会”,“村民”成为了“居民”,村改居工作全面完成。

(五)沙朗片现存土地资源丰沛。全区6个社区现存土地总面积7395亩(其中:耕地面积6935亩、已办证的商住地面积460亩)。今年,我区将完成社区一级统一核算改革工作,届时,社区将对生产队一级的土地资源进行整合,优化配置,统一规划土地的使用情况,最大限度发挥土地资源的作用。

二、工作目标与设想

按照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发展目标要求,结合中山建设“三个适宜”新型城市的战略任务,我区计划到2012年,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万元,服务业增加值比显著增长,农民人均收入力争达到1.5万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平均期望寿命达79岁以上,城乡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一盘棋基本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基本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收良好教育的机会,城镇化率达到88%以上。到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3.5万元,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60%,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3万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明显缩小,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0岁以上,城乡差别基本消除,公共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社会保障同一化,基本公共服务同质化,城乡社会管理同系化,城镇化率达到90%以上。

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为了如期实现以上的工作目标,我区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计划:

(一)以社区一级统一核算为契机,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新机制,科学统筹城乡空间布局,维护规划的权威性;提高规划制定的公开性、透明性和群众参与度,推进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法制化进程。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在旧城改造的同时新城区建设同步进行。

(二)加快城乡统筹,促进和谐发展。目前,我区农村虽然有较快的发展,但是城乡发展的差距和矛盾依然存在,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入都要切实向农村倾斜,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要抓好统筹规划、城乡市场的统筹发展、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城乡教育、卫生、社会事业的统筹发展和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让农村和农民真正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建设成果。

(三)继续加大农村的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

(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主动融入大市场。通过选择优势项目,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此外,要积极组织外出务工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率。同时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公务员之家:

(五)加快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调整中小学布局,增加教育投入,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建立城乡教师的合理交流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完善农村基本医疗体系,巩固城镇医疗保险制度,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农村低保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根据现有的6个社区发展各自的不同,我区拟将分三个阶段完成城乡一体化建设。

第一阶段是长洲、后山社区。该两个社区与城区相邻,城镇化程度较快,服务业比重大,在今后的改革工作中,区将侧重对两个社区的旧区域改造,社区经济主要以房地产业、服务业为主。

第二阶段是沙朗、广丰社区。主要由区统一规划、统一选址,在沙朗社区打造一个新的商业区,集汽车、名酒为重点,广丰社区则规划为以仓储服务业为主,打造一个专业的仓储市场,与沙朗社区相互呼应,做大做强,营造商业氛围。

城乡一体化发展范文篇5

“十五”以来,我县道路运输业得到长足的发展。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道路基础设施、路面硬化等工程,使道路通行能力越来越高,农村客运站相继建成投入使用,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与运力,服务能力现状矛盾日益突出,发展我县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势在必行。

一、指导思想

以市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昆明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部署,为实现我县城乡公交一体化目标,改革现行城乡客运管理模式,打破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的局面,逐步形成县、乡(镇)、行政村、自然村之间完善的城乡公交客运网络。结合城乡道路通行条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城乡公交安全运营,建立城乡资源共享、相互衔接、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公交客运网络运行模式,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大发展提供交通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对运输服务品质的更高要求作为出发点,为社会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的运输服务。

(二)坚持市场导向、宏观调控。县人民政府把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纳入地方交通建设发展规划。适度进行宏观调控,加强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道路运输业,鼓励运输企业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公司化经营。依托我县骨干客运企业,对现有城乡旅客运输经营者,根据其经营主体和经营年限,按优化线路和自愿的原则,进行产权改造和资源整合。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成立公交客运的“航母”企业,统一经营我县的城乡公交客运,稳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

(三)统一管理、有序竞争。交通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切实履行“三关一监督”的职责,加大对公交客运营运秩序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公交经营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公交客运市场健康、规范、有序发展。根据道路保障情况和安全通行要求,研究制定统一的城乡公交车辆投放技术标准,加强公交客运安全管理。

(四)、坚持“路运并举”的方针,实现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与道路运输的良性互动,促进道路运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干线客运与农村客运互补发展,实现各种客运方式“零换乘”,促进道路运输质量、效益、服务的和谐统一。

(五)统筹兼顾、平稳过渡的原则

树立“大交通”理念,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由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领导,按城乡公交一体化要求,妥善处理好新开行的公交客运线路与目前在营的班线客运线路之间的关系,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定公交经营主体,实现农村客运向公交客运的转变和平稳过渡。

(六)、坚持公益性原则,道路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运输企业满足自身发展的前提下,要真正实现“人便其行,货畅其流”,以更好的服务回报社会。

(七)、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努力优化运输结构,推进增长方式转变,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三、具体措施

(一)、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合理设置和建设城乡公交站场,根据城乡公交车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城乡公交枢纽站、中转换乘站、港湾式停靠站、沿途简易停靠(招呼)站、终点站回车场等站场。

随着农村公路油路改造及路面硬化工程的不断完善,推行“路、站、运、安”一体化发展,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同步使用,只要道路通行条件达到客运要求,要及时商请公安、交警、路政、运政、安监、乡镇人民政府等部门对该路客运通行条件进行评估验收,及时开通客运线路。

加快农村客货运站场建设,按照“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方针,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加快乡镇、农村客货运站场和公路沿线招呼站点建设。区域经营范围内,可采取站、运一体的经营管理模式,由公交经营企业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客运站、停靠点(招呼站)。客运站点的建设按照国家交通部一至五级划分,参照国家交通部站点建设补助标准由政府进行补助。

(二)、合理规划,形成完善的道路客运网络

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就是突出统筹兼顾,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干线公路客运与农村公路客运并举,统一纳入县域公交客运网络。使其成为以各客运站为节点,连接各条客运线路的“多层次客运网络”,各种客运方式互为补充,协调优化。

1、在××县城至昆明之间、与毗邻县之间,加快县际公交客运发展步伐。交通主管部门要加强市场调研,制定运力投放计划,合理投放运力,不断提高客运车辆级别、档次,增加安全系数,增强服务能力。在目前已开行的××——昆明、东村——昆明、鸡街东村——昆明、××——青龙——安宁、××——东村等几条线路的基础上,至2008年底还将开行××——团结——昆明(老昆富公路)、东村——禄劝、县城——散旦、县城——散旦——款庄——赤就——县城大环型线等线路的公交客运班车。形成以××县城为中心枢纽,幅射到市区和相邻各县以及县内几个主客流集散地的公交客运一级网络。

2、以乡镇为中心开辟农村客运新模式

随着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县到2010年将实现村村通油路(行政村),每一乡镇将配套一个农村客运站。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东村、罗免、赤就、款庄4个农村客运站。散旦客运站于2008年底将建成使用。以各乡镇为中心,创新客运经营模式,开避农村区域客运。至2010年底,逐步形成以农村客运公交化为目标、以各乡镇区域为经营区域、以农村客运站为枢纽、以各条通村公路为线路、以各行政村和学校为结点的农村公交客运网络。根据农村公路通行条件适时投放安全系数较高、符合国家有关营运技术标准的客车运营。在管理上实行“三定、四统一”,即定区域、定站点、定班次;统一车型、统一票价,统一驾驶服务人员,统一服务标准。运营时间上结合农村客流的特点,在核定经营区域内灵活调度,灵活发班,逐步实现农村客运与干线客运有效衔接,形成村村通客车的农村客运二级网络。

3、在县城城区范围内和大营、永定、者北集镇范围内,开行城镇公交。根据集镇路网、厂矿、单位、学校、村庄分布,统一编制城镇公交客运线路发展规划。打通县城及几个主要集镇内客运线路微循环,开通城镇公交客运,以解决人民群众上下班、上学、赶集、走亲访友等出行需求。目前拟开通永定——大营——工业园区——兴贡——永定的环县城公交客运线路、县城——北营工业园区——者北街、县城——沙锅村——明熙苑、县城——元山——松林等主要短途公交客运线路,经营上以城市公交为主,出租车客运为辅。合理布局公交站点,形成完整的城镇公交客运三级网络。

4、结合我县乡村特色旅游项目的实施,适时开通旅游客运,其线路一端在旅游景点,以运送观光游客为主,分定线旅游和非定线旅游。以填补班线客运与包车、出租车客运之间的空白,使多种客运方式有机结合、合理分工。

(三)、创新发展模式,鼓励城乡公交客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发展必然包括城市公交客运和农村公交客运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城市公交线短,客流集中,道路通行条件良好,政策扶持力度大,经营效益稳定,而农村公交客运点多、面广、线长、客流不稳定,道路通行条件差,经营成本相对过高,效益低下或无效益,导致各经营主体往往投热弃冷,即热衷于经营“热线”客运,而不愿经营“冷线”客运。通过市场竞争往往不能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格局。因此,交通主管部门应加强宏观调控,由我县交通局组建“××公交客运集团公司”,作为我县经营县际、县内城乡客运、城乡公交客运、出租车客运、农村物流的“航母”企业,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鼓励多方投资,多种经营方式。公交客运集团公司可由城市公交客运公司、出租汽车公司、农村公交客运公司、货运物流公司等组成,使其经营的线路、区域“冷热”搭配,优势互补,以实现规模效益。到2010年,运力达到:县际公交客运班车100辆、2000个客位,以中级以上中型客车为主;旅游客车20辆、200个客位;城镇公交车30辆;农村公交车70辆;客运出租车30辆;货运出租车200辆、800个吨位以上。经营范围涵盖到广大农村各行政村,实现“路运并举、通路通车”。管理上实行经营主体公司化,营运车辆标准化,从业人员资格化,经营行为规范化的集约化管理模式,这样既有利于公司经营效益,又有利于政府监管,更有利于解决人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提高了企业回报社会的能力,真正体现公共基础设施应有的功能,达到“三赢”的效果。

(四)发展农村物流,促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健康发展

城乡间客流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副产品的流通、交易而形成的客流。我县是农业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速农副产品的流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增强我县经济实力的重要支撑。发展农村物流就是要与商务部门推行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紧密结合,打通产、供销环节,畅通农村物流,形成物流服务网络。既给农民群众带来了实惠,也给客货运输企业带来无限商机,真正实现人便其行、货畅其流,客货运并举,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农村人货混装,出行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的现状。

发展农村物流,就要以农村公交客运为依托,农村客运网就是农村物流网,农村客运站兼营物流中心(站),农村客运企业兼营农村货运物流,组建物流车队(组),发展货运出租车,在保证农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同时,也保证农副产品方便、快捷地流入市场,促进农民增收。

(五)完善机制,加强市场监管

1、进一步推行依法行政,创造良好的城乡公交客运经营环境。为经营主体创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经营环境,××县交通局做为我县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的行业主管部门,在县人民政府的领导及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对本区域内的运输市场依法进行管理,维护道路旅客运输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法查处违法经营行为,为经营者创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经营环境。打破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支持符合资质条件的客运企业投资我县公交客运,鼓励多种形式的投资,不断加快我县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的发展。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其他法律法规,加强对城乡公交客运经营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监管,切实履行“三关一监督”的职责,督促客运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和职业教育,提高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3、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县道路运输协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做好自律工作,为客运企业提供政策法规、业务技术和信息咨询服务。

城乡一体化发展范文篇6

论文关键词:统筹城乡;城乡空间;城乡产业;社会进步

政府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主体。这不仅是政府职能的要求,而且也是市场经济赋予的历史使命。城市与农村虽然是两个不同性质的经济社会单元和人类聚落的空间,但同时又是相互依存、融合竞争的统一体。城市的繁荣要有农村的需求和支持;农村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扩散和带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城乡的物质资源、社会结构、生产手段、生活方式以及人的文化素质的差异,城乡处于不平等竞争状态,城市相对于农村在发展上总是处于优势,而农村则处于弱势。但是,无论从国民经济发展与增长,还是从社会稳定来说,这种优势和弱势的关系都不允许成为城乡自由竞争的依据和手段,否则,将由于农村的相对落后而难以实现现代化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面对这种情况,任何一国政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为了使城市优势能够成为促进农村发展和城乡互助互利的积极因素,不得不利用“看得见手”,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良性互动机制。这就是政府之所以要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在原因及其理论依据。

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什么?用十六大报告的表述,是指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对象包括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内涵丰富。从我国现阶段城乡关系的现实看,当前各级政府应重点做好三个层面上的协调发展,即统筹城乡空间、统筹城乡产业和统筹城乡社会进步。

1统筹城乡空间

城市和农村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全部空间,其空间布局和规模比例既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又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由不得人们主观臆断,是自发决定的结果。我国现存的城乡空间布局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带有浓厚的行政圈定色彩。从许多国家经验看,调整与优化我国的城乡空间结构,矛盾多且任务繁重,当前特别应注意如下三个问题:

1.1正确处理城乡布局与城乡差异的关系

统筹城乡空间布局不是要消灭城乡差异,而是在保持城乡差异特色的同时,统一规划城乡布局,充分发挥城市和农村的各自优势。城市化的进程自然引发城乡布局的调整。但是,调整城乡布局必须有利于保持城乡差异,充分发挥城乡功能差异、行业差异和景观差异的优势作用。城乡分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无论经济社会如何现代化,城乡差异仍然是定义城市、区别农村的标准。我国出现了许多“城不城,乡不乡”的地域,从外部景观上看,“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村象城市,走了一城又一城,城城象农村”,正是城乡差异不明显的具体反映。因此,合理布局城乡空间的前提条件是准确定位城乡差异,否则,紧凑型城市无边界的扩张,和开敞型农村越来越一个样。

1.2尊重城乡布局规律,防止“长官意志”决定

城乡空间结构包括城乡规模、人口比例、地点配置等结构。一国或地区的城乡空间结构主要由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文地理条件决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城乡规模及人口比例,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自发决定的。而且,城乡的地点选择受到历史、地理、生活习惯、技术条件的影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能由“长官意志”决定。中国人口众多、国土面积广阔、经济自然条件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统筹城乡空间结构要特别尊重客观规律,防止计划经济的决策方式,主观决定城乡布局。虽然城乡空间结构是经济发展水平自主决定和人文地理条件自然选择的结果,但是政府也可以发挥两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政府可以实施灵活的工商企业政策、土地政策和劳动力流动政策,使有潜力的小城镇在条件成熟时自发形成新城市,现有的城市也可以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扩大规模;二是可以通过专家对城乡的各种功能和配套条件进行论证规划,在继续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农村道路、电网、自来水建设投入,以利于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1.3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协调发展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中国国情和城市化的客观要求。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到人口峰值时城镇人口总量将超过10个亿,城市化任务之重,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无可比拟的。无论是仅靠大城市,还是仅靠小城市都不可能容纳如此多的城镇人口。所人,统筹城乡空间必须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最根本的要求是,各类城市的区域布局和规模结构要科学合理,形成健全完善的城镇体系。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既有大中城市,也有小城市和小城镇,各类城镇依其在城市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发挥相应作用。目前社会上忧虑较多的仍然是害怕“大城市病”。其实,只要经营管理得好,大城市不一定就会生“病”,现代化越发展越是如此。美国的纽约、中国的上海等都是超千万人口的巨型城市,也没有见到明显的“大城市病”。城市规模由小到大,是城市不断发展的一般规律。尤其是城市化初期,大城市规模的扩张一般都要快于中小城市,是因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环境等条件优于中小城市,比中小城市有更强的吸引力,能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当然城市规模也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从实际出发,能大则大,而不能盲目贪大。特别是已有数百万人口的超级大城市,控制人口规模的大幅度膨胀是必要的。但那些中等城市,不仅不应控制,而且应该重点发展,使其成区域中心骨干城市。

2统筹城乡产业

统筹城乡产业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城乡产业分离是历史的必然,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然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又是政府协调国民经济部门,弥补市场失灵,促进宏观经济平衡发展的份内事,一般意义上的城乡产业分工:“城市——工业”与“农村——农业”。但当今中国的城乡产业格局却有双重二元结构:即城市工业与农业;乡村工业与农业。因此,我国政府统筹产业发展的根本任务是改变这种双重二元结构。

双重二元结构可以看做经济断裂的两种表现,其形成断裂的机制有行政性的,也有市场性的。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全方位统筹兼顾,分步实施,促使融合,消除断裂。

2.1实行城市工业和乡村工业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变双重二元结构为一重二元结构

所谓一重二元结构就是将在不同体制下和不同资源配置方式的城市工业和乡村工业,纳人到一种体制轨道和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上来,使双重工业化转为一重工业化。改变双重工业化为一重工业化,并不是要让城市工业按照计划经济的方法吞并或消灭乡村工业,把农民重新赶回土地上去;而是要对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实行统一平等的市场经济制度和无歧视的产业政策,鼓励两种工业在一种体制、一种产业政策下,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实行融合与重组。

(1)通过市场机制使城乡工业根据资源要素禀赋,发展各自有比较优势互补的行业。城市工业可利用资金、技术、人才等能迅速集聚的优势,偏重发展一些高技术含量的产业门类和产品。随着城市地价的提高,留在城市的只能是具有更高价值有能力偿付较高的租金的要素和产业。对于那些占地面积大、单位占地面积创造价值低的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要通过置换逐步退出下乡。城市传统制造业进入农村工业区后,因相对便宜的地价和劳动力成本的下降而得以扩大规模,也可以为吸收农业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乡村工业应按照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企业经营内容和经营方向。大力发展有农村资源优势、传统工艺和特定市场优势的特色产业。在市场制度安排下,凡是适宜在农村抑或在城市发展的产业和项目,不能人为设置进入门槛,要让资源要素自由流动。

(2)实行平等和一体化的产业政策。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产业政策和制度虽然经过了多次大的改革,但是仍然保留着浓厚的计划经济痕迹。目前要尽快清理现存两种不平等或带有歧视性的产业发展政策,在城乡之间、国有工业与非国有工业之间,应逐步淡化差别意识,按同一产业政策标准,在市场准人、财政金融支持、股票上市、土地占用、劳动就业与人才引进、科技攻关以及技术改造等方面,采取一种政策、一种待遇,指导城市工业与乡村工业在同一起跑线上平等发展。

(3)加快资本市场改革,推行城乡统一金融政策。统一城乡金融政策是城乡工业进行渗透、融合的重要条件。因为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载体,如果国家的金融政策和资金供给的政策偏向城市,不但会引起城市工业在资金供给充裕的条件下提前进行“资本深化”,而且还会导致农村工业资金供给不足。为了解决资金供给不足的矛盾,农村工业企业就借助市场或地方政府力量,千方百计地从农业转移剩余资金。为此,要积极引导国有商业银行及非国有银行,进入农村拓展业务,开展存贷款活动。同时,探索并建立适合乡村企业特点的资格认证、贷款抵押担保制度。改革现行的农村信用社体制,最终将其改造成农民自己的信用合作组织。积极支持农村发展民间金融组织,开放农村金融市场。

2.2实行现代工业和传统农业协调发展战略,变二元结构为一元结构

工业与农业协调是国民经济稳定持速健康发展的基础。我国仍然处在传统农业阶段。传统农业的主要特征是分散经营、缺少组织性。由此造成面对现代工业,农业无竞争力可言;面对市场,无谈判能力可言。因此,实行现代工业和传统农业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农业生产方式的提升,使农业同工业居于同等的竞争地位。这意味着,随着工业化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虽然逐步下降,但农业的竞争力不仅不因此而削弱,相反,却因农业和现代工业之间联动性的增强而得到不断扩张。

我国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的矛盾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并存,现代工业并未完成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二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的位置至今未发生互换,“先进”的工业还要依靠“落后”农业的支撑。解决这些矛盾,必须依靠国家宏观调控力量,采取工农业协调发展战略,放弃工业化初期追求农产品产量最大化和过度抽取农业剩余资本的政策目标,将重点转移到增加农民收入和对农业的支持保护等方面来。当前的重点有:一是要建立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包括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农田水利、生态环境和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加大对农村教育培训的投资力度,免费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三是减轻农民负担。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统一城乡税费结构和负担比例,降低农业税,取消农业特产税,规范农村税费征收管理,坚决杜绝向农民乱收费;四是建立农业风险补贴机制;五是加大对农村贫困户的扶贫力度对农村贫困户的扶贫方式要创新,不是单纯给一点资金上的扶持,而且要在技术培训、市场信息、优良品种提供等方面给予支持。

3统筹城乡社会进步

城乡协调发展离不开城乡社会全面进步。统筹社会进步包括统筹劳动就业、教育卫生、政治文化及其它社会事业的发展。

3.1在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框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对农民就业和流动的某些束缚被解除,但是,在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方面仍没有迈出实质性步伐,进城打工农民在就业、公共服务等方面仍受到各种歧视性待遇。因此,要统一城乡就业政策和管理体制,实行城乡开通的制度创新。其核心内容有三:建立健全统一、有序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体系,积极完善政府的疏导和调控功能;大力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尽快取消影响人口和劳动力流动的政策限制;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实行城乡就业的公平竞争、同等待遇制度,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3.2调整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分配政策

作为基础教育大头的农村义务教育,其发展任务及资金投人职责主要落在了县、乡、村基层,这与其所具有的财政能力极不匹配。而中央和省级财政教育投人分配,主体部分用于了高等教育,极少或很少用在支持农村义务教育。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滞后,欠帐较多,成为我国当前整个教育领域最为薄弱的环节。为了加快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要完全由中央政府的财政来承担,这既体现义务教育的精神,也可以减轻农民的负担。同时,必须强化省级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支持,真正将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落到实处,实现城乡教育统筹。

3.3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尽管我国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对接,特别是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在城乡之间的配置结构还很不合理,但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已是人们的共识。在这个问题上,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一是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二是不顾客观现实情况,主张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在短时间内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是不现实的,各级政府要从本地区的实际经济状况出发,逐步在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实现城乡并轨,最终实现城乡保障一体化。①建立健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扶持力度,努力做到应保尽保。②全面推行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在大力落实重大疾病救助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突发性救助机制,以利农村弱势群体得到有效救助。③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暂不完善、土地对农民的生活保障功能强于生产功能的情况下,城市建设征占农民承包土地,必须给失地农民接近市场价格的经济赔偿,而不是补偿,以利其依靠应得赔偿金平稳转业或自主创业。

3.4深化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实行村镇自治制度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将乡镇站、所改制为合作经济组织。这样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减轻农民负担。村一级实行村民自治组织与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分开。建立农民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农民组织的自我管理、协调作用,提高农民自我权益和化解市场风险的能力。公务员之家

4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取向

4.1统筹城乡发展的目的是实现城乡平等和增加农民收入

统筹城乡就是为占总人口64%的农民群众服务,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城乡居民权利平等为根本目的。只有这样,统筹才不会偏离方向,脱离实际,急功尽利。统筹城乡发展并不一定就是指农民的生活变得和城市居民一样好,而是在消除城乡隔离制度的过程中,通过维护城乡平等权益,使农民收益得到增长。这种收益增长既不是政府给予农民的优惠,也不是对农村的政策倾科,而是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非歧视性待遇改善的结果,即由城乡不平等造成经济效益损失而转化的“制度”收益。

4.2统筹城乡发展要以制度创新为主,调整分配格局为辅

统筹城乡发展有两条基本思路:一是政府“少花钱”的统筹,即下决心着力推进制度创新,政府从制度供给方面改变现行对农村歧视的做法,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创造相对公平的制度环境;二是政府需要“花钱”的统筹,也就是从宏观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政府财力资源对农业和农村分配的力度。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制度是内生的,并且是决定经济绩效的首要因素。制度本身并不能增加资源禀赋,但可以协调利益关系,降低交易成本,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可以改变生产要素配置的环境和相对价格,从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效率。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根源是制度性因素。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制度创新为主,调整分配格局为辅。现在,人们在讨论城乡统筹问题时,往往强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甚至主张增加非农产业部门的税收来反哺农业,走政府“花钱”为主的统筹城乡发展道路,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取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城乡统筹不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统筹本意就包含了城乡利益的调整与重新分配。但是,政府“花钱”统筹要遵循一个原则,即城乡双方都能获益。因此,政府加大对农村财力资源分配要建立在做大国民经济“蛋糕”基础上的增量支持。

城乡一体化发展范文篇7

一、近五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改革开放20年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的理性思考和认识,我们认为从1998年起,随着国家粮食定购政策的逐步放开,经济结构开始进入了加速调整的时期。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主导产业、工业园区、新城开发和民营经济相继兴起,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城乡经济社会逐步走上了良性运行的道路。

1、城乡经济快速增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2003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了28.4亿元,比1998年增加13.1亿元,年均递增1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了7.76亿元,比1998年增加2.03亿元,年均递增6.3%;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了7.45亿元,比1998年增加2.94亿元,年均递增10.6%;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了13.19亿元,比1998年增加8.14亿元,年均递增21.2%。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1998年的37.5:29.5:33调整到了27.4:26.2:46.4。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农业增加值在全区GDP中的比重逐年下降,这表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已取得了初步成效。2003年,全区人均GDP达到了8281元(折合1001美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为26.2%,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为51.4%,按照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的判断指标衡量,目前我区正处于工业化的前期阶段,已开始进入工业化社会;全区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72.6%,人口城市化率达到了40.5%(按常住人口计算),标志着城市化的特征已初步显现。

2、城镇开发建设步伐加快,聚集资源要素的能力显著增强。近几年来,随着新城区的开发建设,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人口明显增加,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到2003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与1998年相比扩大了7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了14.1万人,比1998年增加4.22万人,平均每年新增人口8440人,每年转移农村人口3000人左右。与此同时,重点小城镇的开发建设逐步兴起,6个建制镇镇区面积平均达到了1.1平方公里,集镇人口平均达到3200人。其中建成区面积最大的总寨镇达到了1.9平方公里,聚集人口最多的西洞镇达到了4631人。城市和小城镇的开发建设,不仅带动了建筑建材行业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增长,而且也带动了城镇工业园区的发展。特别是南郊工业园区,目前开发建设面积已达到7平方公里,入驻企业85户,2003年完成工业产值4亿元,占到了区属工业总产值的26%;清水梧桐苑工业小区,目前开发建设面积已达到2.2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4户,2003年完成工业产值7240万元,占到了清水乡镇企业总产值的81.3%。上述情况表明,我区的城镇开发建设与城乡工业发展已走上了互动融合的道路,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

3、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具备了中级发展阶段的明显特征。近些年来,通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培育规模化生产基地,主攻招商引资兴办加工流通企业,使农业产业化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奶牛、制种、蔬菜、草畜、林果、粮食等六大支柱产业。2003年底,全区奶牛存栏达到了2.64万头,比1998年增加2.42万头,年均递增64.4%;肉牛饲养量达到了13.25万头,比1998年增加5.09万头,年均递增10.2%;肉羊饲养量达到了66.2万只,比1998年增加28.6万只,年均递增12%;鸡饲养量达到了582.3万只,比1998年增加300万只,年均递增15.6%。以洋葱和温室(棚)为主的蔬菜面积稳定在12万亩左右;粮经制种面积稳定在16万亩左右;经济林面积稳定在10万亩左右;粮食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从调查分析情况看,我区畜牧业正处于高速增长的时期,发展潜力大、后劲足,应该是今后一个时期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撑点。目前依*调整种植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空间已十分有限,今后种植业发展的着力点应放在产业产品的升级换代上。全区建起各类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184户。其中,乳品加工企业4户,肉(蛋)品加工企业4户,种子加工流通企业38户,蔬菜加工流通企业28户,果品贮藏加工企业4户,粮油加工企业96户,棉花、啤酒花、牧草等加工企业10户。年加工销售各类农产品55万吨,占到了全区农产品总量的65.5%。全区发展起各类合作经济组织68个。其中在民政部门登记的22个,作用发挥比较好的有7个。总体来看,目前我区的农产品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都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的半紧密型联合体,正处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中级阶段。但中介服务组织发展相对滞后,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联接机制不完善,仍然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4、城乡社会事业持续发展,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共有中小学195所,在校学生48945人。其中农村学校176所,城市学校19所,全部实现了办学条件标准化,“普九”各项指标均达到了部颁标准。教育资源能够满足社会就学需求,但资源布局不尽合理,优质资源向城镇集中的趋势明显。城乡文化设施基本完善,城市建起了文化中心、图书馆和博物馆。农村建成达标文化站17个,村组文化室1461个,广播电视站19个,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了59%,比1998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程控电话入户率达到了58%,比1998年提高了52个百分点。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56个。其中县级医院3个,乡镇卫生院20个,医护人员1757人,医疗床位1095张。每千人拥有医生数2.2人,床位4.6张,初步形成了三级预防保健网络。但对照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衡量,上述指标中大部分都存在差距。

5、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在城市,重点完成了道路交通、休闲广场、污水处理、供水供暖、绿化亮化,以及城市电网改造、住宅小区建设和工业园区的“五通一平”工程。其中,新建拓建道路78公里,城区道路总面积达到了302.3万平方米;开辟公共休闲广场9处,总面积达到了18.5万平方米;新建公共汽车站3处,公交候车亭27个,开通了10路城市公交;新建自来水厂2座,日供水能力达到了18.4万吨;新建污水处理厂1座,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2.9万吨;建成集中供暖站93处,供热总面积达到了291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2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了5.8平方米;开发建成标准化住宅小区40个,城市人均住宅面积达到了18.4平方米。在农村,累计投资1.5亿元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投资508万元初步完成了农村公路客货运“村村通”工程,投资1300万元配套完善了六个建制镇的基础设施,投资2.03亿元完成了180项骨干水利工程,投资4350万元完成了33项生态治理项目。城乡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得到了改善。

总结分析近五年发展的情况,我们认为,自1998年以来,随着我区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的相继起步,城乡各项改革逐步深化,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城乡交流合作日益加强。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五个统筹”的发展方针以后,在这种大背景的影响和推动下,全区上下统筹发展的意识逐步增强,城乡经济社会开始进入了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萌芽时期,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人口城市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最近五年,全区常住人口增加2万人,增长了6.2%。城市常住人口增加2.6万人,增长了27.7%。其中,城市人口自然增长3300人,固化外来人口8700人,转移农村人口1.4万人。2003年人口城市化率达到了40.5%,比1998年提高了11.3个百分点。这表明城市聚集人口的能力在不断增强,农民追求城市生活的愿望非常强烈。

二是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从城市工业和乡镇企业发展的情况看,随着城镇工业园区的兴起,大批企业项目突破区域限制向园区集中,以往乡镇企业与城市工业分割运行的局面被打破,城乡工业发展的关联度逐步加深。从第三产业发展的情况看,在城市批发市场为农村市场供给商品的同时,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从事三产,逐步使城乡商贸、服务融为一体,形成了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

三是城乡发展互为依托的趋势日益明显。集中表现在农村主导产业为城市提供原材料,支撑着城市工业的发展。一方面,农村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土地、农产品、劳动力资源,逐步拉长了城乡产业链条,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另一方面,城市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技术和人才,随着城市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向农村的逐步扩散,发达的城市文明在不断影响着农村。由此可见,城乡发展已紧紧交织在一起,互为依托的局面正在形成。

四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趋势日益明显。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各级政府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为5008万元,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为550万元,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比为9:1;2003年投入城市基础建设的资金为2.5亿元,投入农村基础建设的资金为1.1亿元,城乡基础建设投入比为2.3:1。城乡基础建设投资的年均递增率分别为49.5%和111%。这表明,近年来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被逐步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投入力度在逐年加大,统筹建设的趋势比较明显。

五是城市文明加快向农村扩散的趋势日益明显。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文化相互渗透,科技、信息交流日益广泛,资源共享程度逐步提高,不仅加快了城市文明的扩散和传播,也带动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农村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在逐步发生变化,农民的法制意识、健康意识、保障意识和追求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都在进一步增强。

从以上分析可以判断,我区随着城乡产业的逐步融合,经济领域二元结构的矛盾趋缓,统筹理念开始向社会发展领域延伸,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突破的趋势初步显现。通过近些年的改革和发展,不仅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创造了条件,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城乡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1、城乡经济发展上的差距。由于受体制、机制的约束,城市、农村在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上不平等。特别在二、三产业发展过程中,城市聚集了各类城乡资源要素,并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而农村只是廉价提供土地、农产品和劳动力等基础性资源,大量的收益最终落在了城市,从而导致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特征还很明显。近五年来,全区农业增加值增长了35.4%,年均递增率只有6.3%;工业、建筑业增加值增长了65.2%,年均递增率达到了10.6%;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了161.2%,年均递增率达到了21.2%。由此可以判断,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明显慢于城市。

2、城乡居民收入上的差距。2003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达到了758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81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例由1998年的1.6:1扩大为2:1。同时,有12个乡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区平均水平,还有9%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000元。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8%,农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1.7%。虽然这些年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总体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在继续拉大,农民的生活条件远不如城市。

3、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差距。由于资金投入上的“城市偏向”和缺乏统一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同步,存在着明显的二元化现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依*政府投资,近些年建设步伐越来越快。而农村道路、交通、通讯、水利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于城市,兴办各类公益事业都需要农民出工出钱。特别在现行财政体制下,区、乡财政支出压力逐年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非常有限。尽管每年都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但很难满足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4、教育、卫生事业上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区集中,大量的农村学生涌向城市,导致城市学校班额超编严重。农村校点较多,但教学条件不如城市,生源出现了逐年减少的趋势。城乡师资水平差距拉大,素质高些的教师多数不愿在农村执教。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差,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农村执业医生相对较少,技术力量薄弱,医疗卫生条件不如城市。特别是村级医疗保健设施简陋,农民就医难的现象依然存在。

5、城乡社会保障上的差距。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逐步得到落实。2003年,城市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的达到了10646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达到了14122人,参加失业保险的达到了10206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达到了13890人。农村社会保障基本不落实,目前只为“五保户”提供了低保金,为部分双女户办了养老保险。除此外,农民均不享受社会保障。近几年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城郊土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化发展格局,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如果像过去那样,单向推进农村改革或城市改革,难以有效地解决当前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现阶段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统筹考虑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着眼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对市场取向的农村改革与城市改革进行整合和并轨,从体制上求创新、机制上求突破,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内容在于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是要通过统筹规划、统筹政策、统筹产业、统筹资源等,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使城市与农村成为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同步发展的统一体,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共同繁荣、共同富裕。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目前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调查情况显示,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问题,部分干部群众思想上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推进城乡一体化不是简单的让农民进城,而是要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农村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和农民生活向城市看齐;推进城乡一体化不是变相的“劫富济贫”,不能以减缓城市发展速度、降低城市发展层次为代价,关键在于改善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个模式发展,而是要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要准确把握和认识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内涵,必须走出上述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二是发展规划不统筹。集中表现在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上各自为政、自成体系,尚未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指标体系,部门之间、乡镇之间协调性差,缺乏必要的规划控制手段;城市、小城镇和康居工程缺乏统一规划,重视单项工作的年终进度,不重视社会投资的整体效益,指导工作上缺乏依据,落实工作上缺乏连续性。由于整体规划不健全,一些具体的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难配套。如小城镇建设、康居工程、旅游开发等都没有总体规划,目前还停留在探索实施的阶段。

三是政策体系不完善。突出表现在支持小城建设和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筹资渠道窄,乡镇拿不起,银行贷不到,土地收益用不上,民间投资进不来;支持社会事业发展的政策不完善,特别是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除国家投资以外,基本由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负担,筹资渠道越来越窄。

四是体制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公共财政体制、城乡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流转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不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

五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不协调。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工业化既是城市化、产业化的前奏,也是动力源。而从我区的实际看,近五年增幅最大的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中,建筑业年均递增率为21.6%,工业年均递增率为4.8%,工业增长速度相对较慢。相反,由于大规模的投资拉动,城市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这说明,我区城市化不是建立在工业化的基础之上,而主要是*第三产业推动和规模投资拉动的。城市具备了承载人口的能力,但工业不具备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使城市聚集资源要素的能力受到了限制。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目标和原则

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着眼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统筹城乡产业布局,统筹城乡政策体系,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科技向产业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实施“五大战略”为重点,主攻“一城四镇、一带双沿”(即:中心城市、四个小城镇、城郊、沿路、沿山经济),做强工业增长极,培植城郊经济带,壮大农村产业群,努力实现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口与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是: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2015年,全区GDP达到80亿元,年均递增9%,人均GDP达到16000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7亿元,年均递增13%,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调整到21:38:41;全区财政收入达到5亿元,年均递增10%。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区人口城市化率上升到7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消费结构明显改善,城市、农村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30%和35%左右;电话入户率达到90%以上,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根本改善,城乡差距明显缩小,人民普遍过上富足的生活。

——社会公益事业配套完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健全,农村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以上;文化设施比较完善,农村文化事业长足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90%以上的农村人口参加社会统筹保障;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健全,每千人拥有医生数达到3人。

——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普遍加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全面落实,社会秩序良好,群众安居乐业。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更加协调,社会步入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和谐优化,生活蒸蒸日上的良性发展之路,提前五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坚持以下五条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充分考虑区域长远发展与品位档次的提升,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设计,科学制定完整的规划体系。要明确分区功能和产业发展重点,合理布局,凸现地方经济特色。

2、坚持因地制宜,梯次推进的原则。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从乡村经济条件、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出发,分区域、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做到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

3、坚持以人为本、生态环保的原则。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摆在第一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立足当前,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

4、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既要明确政府职责,注重发挥好政府在城乡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引导推动作用,又要坚持按市场机制运作,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放开一切可以放开的领域,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模式,运作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走经营资本、经营资源的路子。

5、坚持城乡统筹、互补互动的原则。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着眼于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工业化、城市化、产业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能顾此失彼。既要不断增强城镇聚集资源要素的能力,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构筑更高的发展平台,又要增强农村产业发展的实力,引导科技向产业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推动土地集约化经营,逐步形成城乡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五大战略的实施:

1、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加快城乡工业化进程。以园区建设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扩大工业总量,调整优化结构,培植工业支柱,争创名优品牌,提高经济效益,做强城镇工业增长极,拉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到2015年,全区工业增加值达到17亿元,年均递增13%;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1.3%,提高6.7个百分点。一是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构筑招商引资平台。在坚持抓好南郊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同时,加快实施西郊工业园区开发建设规划,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园区道路、水电、通讯、绿化等“五通一平”工程,基本满足企业项目入驻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尽快形成封闭管理、独立运行的管理服务机制,从入驻手续、项目审批、企业融资、工商税务、权益保障等方面,为入驻客商提供全程化服务,真正把工业园区建成招商引资上项目的平台。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清水、总寨等乡镇工业小区建设规划,多渠道筹资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狠抓项目建设,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坚持大小并举,内外结合,城乡配套的原则,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的聚集效应,举全区之力,千方百计招商引资上项目。既要抢抓机遇,争取国家、省市和外商投资,集中精力发展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又要立足资源优势,突出重点产业,引导和鼓励城乡民间投资,发展中小企业项目,培植工业发展的后续梯队,谋求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力争到2015年,工业经济中园区工业所占比重达到80%以上。三是调整优化结构,培植工业发展支柱。调整的方向是向高新技术看齐,调整的目标是加快产业产品升级换代步伐,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调整的重点是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制药、新型建材和名优家具。逐步拉长加工产业链,形成工业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培植一批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四是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进一步规范公司制改造。要适应市场需求,积极探索实践,建立出资人制度。逐步完善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各司其职、相互激励、相互制衡的管理机制,切实加强企业成本资金、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管理,提高企业运行质量。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2、实施产业富民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按照“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的模式,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加工企业为龙头,机制创新为重点,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壮大农村优势产业群。在逐步改造提升粮食、林果等传统产业的同时,沿路乡镇主攻奶牛、蔬菜和高效制种,沿山乡镇主攻肉牛、肉羊和优质牧草,推动战略性主导产业规模化扩张,发展集约化经营,培育名品、精品,提高生产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发肉鸡、菌菇和特色水产养殖,培育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二是做强加工龙头企业。坚持“扶强、扶优、扶大”的原则,抓好现有龙头企业发展。特别要支持那些经营机制好、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辐射面广,与农户关系密切的龙头企业,集中精力做大做强。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发果蔬饮品、畜禽产品加工,向农畜产品加工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三是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要引导龙头企业、大户能人、乡村组织和涉农服务单位兴办各类服务实体,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与此同时,要引导一些有条件的龙头企业,以入股或租赁的方式固化原料生产基地,把农民的土地纳入企业集中经营管理,建立企业、农户之间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逐步形成紧密型利益联合体。通过创新完善运作机制,促进土地向业主集中,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程度。3、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按照《酒泉市加快城市化发展纲要》的精神和要求,全力配合实施城区道路交通、供水排污、垃圾处理、热电联供、文体设施、绿化亮化等十大工程,不断加强街道、社区建设,拓宽社区服务领域,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在此基础上,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与中心城市配套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准确定位,突出特色,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结合我区的实际来看,开发建设小城镇必须要突出重点、择优发展。综合分析六个建制镇发展的基础条件、人口资源状况和区位优势,我们认为,目前清水、总寨和西洞已初步建起了工业小区,为小城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均地处312国道沿线,区位优势明显。尤其是西洞镇,大部分处于城市规划控制区以内,具备优先发展的条件,应该体现城市功能分区的特点,与城市配套发展;金佛寺镇人口相对较多,在沿山区域具有区位优势,对周边乡镇辐射带动能力相对较强;上坝镇虽然人口较多,但距离总寨镇很近,工业基础薄弱,应与总寨镇联合发展;三墩镇基础条件相对薄弱,而且随着酒航路的开通,区位优势被逐步弱化,辐射半径较小。因此,建议优先发展清水、总寨、西洞、金佛寺四个小城镇。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科学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要结合当地和周边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特色、区域特点等,准确定位小城镇发展方向,尽快修编小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和建设详规,用于指导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做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保持建设的连续性。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在政府投资的基础上,合理配置和利用镇区资源,积极建立以民间投资、招商引资为主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实施道路、水电、供暖、环卫和工业小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改善基础条件,增强集聚生产要素和经济要素的能力。三是积极培育小城镇的支柱产业。高度重视小城镇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发展,把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紧密结合,加快发展工业小区和第三产业,走好强工促农、兴商建镇的路子,聚集生产要素,繁荣镇区经济,增强小城镇自我发展的能力。力争到2015年,把四个小城镇建设成设施完善、功能配套、主业突出,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次区域中心,人口分别达到6000人以上。

4、实施城郊开发战略,培育发展城郊经济带。城郊开发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从现状看,我区城郊资源的开发利用很不充分,一方面,表现在城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集中辐射在城郊,但利用效率不高,没有完全起到推动城郊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另一方面,表现在城郊大量的果园、水域、湿地、生态风光和闲滩空地等开发层次不高,利用不充分。实施城郊开发战略,就是要充分发挥城郊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对运行效率低下、甚至闲置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使城郊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最终达到致富农民的目的。今后一个时期,城郊开发建设要突出走好三条路子:一是借城开发的路子。充分利用城市的技术、信息、市场和人才,开发科技附加值高的产业和产品,在做强园区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高产奶牛、无公害蔬菜、小商品生产和面向城市的服务项目,逐步把城郊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二是借路辟景的路子。充分利用酒航路、酒嘉路、酒金路和312国道交通便利、人流集中的条件,开发建设休闲旅游景点,带动城郊旅游业发展。一方面以汉唐博物馆、法幢寺、北郊公园、植物园、西汉胜迹园和“天外天”太空城为重点,对环城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集中整合、综合利用,形成规模宏大、档次较高的核心旅游景区。另一方面,以海马泉的开发建设为龙头,利用周边水域开发休闲旅游景点,逐步形成功能配套的湿地保护景区;以清水河沿岸开发为重点,健全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民俗风情游览景点,形成生态风光旅游景区。三是借景生财的路子。在抓好主景区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政策和机制,吸引更多的民间投资参与城郊旅游开发,利用一些闲散的果园、水域等兴办农家乐园。鼓励农民依托旅游景区(点)发展餐饮、娱乐项目,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和外来人口到农村度假、休闲、消费,繁荣城郊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同时,要统筹考虑景区(点)开发与农户小康住宅建设的问题,可以在景区(点)内适量布局一些高标准小康住宅,以缓解城郊用地的矛盾,推动农村康居工程建设。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5、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把科技进步和提高人口素质放在重要位置来抓,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一是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工业方面,要以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为示范点,围绕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和重点产品,狠抓科技攻关和新产品开发,广泛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和工艺,促进产品更新换代,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农业方面,重点围绕农业增效和特色农产品开发,加快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引进推广良种繁育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节水农业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等,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二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稳定现有农技推广机构的基础上,按照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要求,促进一般性技术推广工作和经营性服务项目逐步走向市场。支持科研单位、龙头企业和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以多种形式开展联合协作,建立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新机制,积极培育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三是着力培养人才。在认真抓好基础教育、成人教育的同时,突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素质教育,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和引进人才。尤其要加强企业职工和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高一线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四是加快信息化进程。积极推进科技信息化,大力实施政府、企业、学校和居民上网工程,整合城乡信息资源,努力建立统一兼容、资源共享、高效实用的区乡村信息网络平台,让先进的科学技术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科技转化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五、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保障措施

1、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着眼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强规划的基础性研究,形成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从目前我区各项规划的制定情况来看,我们认为,近期应结合酒泉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尽快编制《全面小康建设规划》、《区域城镇体系规划》、《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农村康居工程建设规划》。为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建议《全面小康建设规划》由相关部门负责编制,其它三个规划由政府出面,聘请专家或委托资质较高的单位编制,为各乡镇研究制定各自的详细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提供依据。应进一步加强规划制定和实施的依法监督和统一管理,建立严格的违犯规划责任追究制度,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相对稳定性,做到一部规划管到头,一张蓝图建到底。

2、健全完善政策体系。一是完善支持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在坚持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规范培育二级市场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土地一级市场供给主体多元化的机制。在坚决执行国家土地法规、审批程序和规划方案的基础上,允许小城镇规划区内集体的土地,以入股、出租等形式直接进入土地市场,参与小城镇的开发建设;对小城镇在镇区改造过程中,通过土地整理等方式形成的富余地,允许直接进入土地市场;对小城镇的企业用地,可以通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土地置换、分期缴纳出让金的方式合理解决,也可以采取农户入股或企业租赁的方式解决;小城镇建设用地的有偿使用收益全部留给镇级财政,统一用于小城镇的开发建设。探索建立小城镇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打破行业、区域和所有制界限,采取股份制、租赁制、合资经营等多种方式,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兴建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在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实行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逐步把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推向市场,允许公平竞争,拓宽融资渠道,实现建设投资多元化。二是完善支持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重点是对工业园区实行封闭管理,杜绝外部干扰;园区内资源基本由工业园区垄断经营,土地收益要适当给园区留一部分;园区上缴市、区的税收以2002年为基数,五年内增量部分全部留到园区,五年后增量部分按20%留到园区,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完善支持科技创新和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每年安排100万元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同时,适当安排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经费,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四是探索建立公共财政体制。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使财政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转移到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上来,把财政资金重点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生态建设、统筹全区职业技能培训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实行重点小城镇财政超收部分全部留给镇级财政的办法,增强各镇加强基础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3、探索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在坚持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长期稳定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着眼于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和追求土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支持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结合我区实际,应主要采取以下七种流转方式:⑴互换。对零星分散承包地,允许农户通过调换的方式进行流转,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⑵转让。农户间通过协商,可直接转让全部或部分土地经营权;⑶转包。有其它经营门路或有特长,不愿种地但又不愿放弃土地承包权的农户,可通过协商将土地经营权在一段时间内转给他人;⑷出租。农户通过签定经济合同,在一段时间内可将土地租赁给本地农户或外地经营者,以提高承包土地的经济效益;⑸入股。农户可将土地经营权折价入股,与集体或个人、或企业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股份合作制,结成经营联合体;⑹招标承包。对农户自愿流转的土地,村集体经济组织可统一对外招标承包;⑺委托发包。对那些外出打工或人少地多的农户,可委托村委会将土地转包给其他农户。实践当中,还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探索新的流转方式,争取在土地流转机制上有新的突破。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4、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适应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放活政策,简化手续,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取消现行以农业和非农业性质划分户口的户籍管理制度,推行以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口”的城乡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让农民享有自由进城和自由迁徙的权力。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在城镇落户,落户后在一定时期内计划生育政策不变。为使这项改革稳步推进,建议先将城市和“城中村”居民,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逐步向农村推进。建议由公安局研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力争用五年时间,完成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的工作。

5、深化城乡管理体制改革。积极适应建立新型城市管理体制的要求,以强化街道管理、发展社区服务为主题,进一步创新机制,完善设施,拓宽服务领域,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要,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对纳入城镇规划区内的村组,逐步“撤村建居”,促其向社区管理模式转变。继续深化乡村管理体制改革,着眼于集中资源、组团开发、形成发展“拳头”,积极稳妥地推进撤乡并镇、合村并组,逐步实现由行政区划向经济区划的转变。

6、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调整教育布局,优化资源结构,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全面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大力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整合城乡卫生资源,健全以乡镇卫生院为主的乡村卫生服务网络。深化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医疗卫生保障措施,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兼顾基本医疗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配套完善设施,巩固文化阵地,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扩散。通过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7、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是突破体制界限,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劳动力市场。积极探索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逐步把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城市向农村延伸,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促进农民由土地实物保障向社会统筹保障转变,力争到2015年建起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关注弱势群体,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形成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同步提高的新机制。

城乡一体化发展范文篇8

(一)城乡文化发展资金投入失衡,资金短缺已成为

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近年各级政府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但从总体来看,文化投入的整体水平还低,且资金大多都投向了城市,投向农村的资金寥寥无几。2012年2月20日,人民网发表评论,题目是《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别忘了农民》。评论指出:每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但是应该看到,多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统计显示,我国城市文化投入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70.6%,农村仅占29.4%;城市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了33.27元,而农村人均文化投入只有12.1元。

(二)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失衡,农村文化设施相当落后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实行的是城市优先发展战略,城市的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完全由国家财政提供,农村则由农民自行解决,国家只给予适当补助。近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文化资源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城乡在文化设施建设方面的差距仍然很大。几乎所有一流的文化设施都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能够满足不同年龄、职业、阶层的群众文化需要。而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相当滞后,公共文化资源极为短缺,有的地方文化设施几乎还是空白;有的地方文化设施破旧不堪;有的地方虽有相当好的文化设施,但由于缺少设备维修费、活动经费和内容建设费,这些文化设施也是形同虚设。农村文化活动仍然无法有效开展,无法满足农民文化生活需要。

(三)城乡文化服务失衡,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健全,文化产品日益丰富。在农村,日渐富裕的农民渴望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而满足这种需求必须以足够的、有效的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应以及良好的文化服务为前提。然而,现实却是城乡文化服务失衡,农村公共文化边缘化,文化机构虚设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严重不足且供需不吻合现象突出。在知识需求方面,农村图书资料严重不足,农民需求难以满足。在娱乐需求方面,农民对电影、电视、综艺演出、民俗文化活动等需求强烈,但这方面的文化产品有效供应严重不足。为了弥补这些不足,近年,我国广泛开展了城市文化反哺农村的活动,如“三下乡”活动等,但存在着供需不吻合、供非所需等问题,仍然不能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

(四)城乡文化消费失衡,文化消费差距不断拉大,农村文化消费水平偏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城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反映在文化生活上存在着明显的失衡和不公。城里人文化生活比较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相当贫乏,文化消费结构单一,看电视基本成为广大农民的唯一消遣。在一些贫穷的农村,“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仍然是那里农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另外,我国有近2.6亿的进城农民工,他们身处城市之中,但被隔绝在城市生活之外,生活处于“孤岛”状态。农民工劳动强度大,但收入微薄,既没有时间又没有条件去享受城市文明,他们与城市居民缺少交往,形成封闭的群体,过着单调的生活。调查显示,六成以上农民工从不看电影或参加文体活动,大多靠打扑克、看街景打发时间。当城市居民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享受多彩的文化生活的时候,看电视、看电影却成了农民工深切的渴望。一边是城市文化的热闹非凡,另一边是城市里农民工文化生活的严重匮乏,两者反差极大。

(五)城乡文化人才分布失衡,大量文化人才集中在城市,农村优秀文化人才奇缺

文化事业发展的好坏与文化工作队伍状况密切相关。在我国,大量优秀文化人才都集中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城市一般都配备有文化专业人员,这些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知识,对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在农村,优秀文化人才相当缺乏,阻碍了农村文化工作的开展。虽然近年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但是农村文化建设“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乡镇文化站的人员编制被挪作他用,农村文化活动无人组织,文化专干干而不专,不懂文化的干部却被分派到乡镇文化站。更为严重的是,农村普遍没有专门负责文化工作的管理人员,有的干部身兼数职,而其文化职能往往排在最后。

二、我国城乡文化发展失衡的原因

(一)城乡文化二元体制是我国城乡文化发展严重失衡的总根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这种体制剥夺了包括文化权利在内的广大农民的最基本的公民权利。城乡二元体制反映在文化资源的分配上,主要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政府投资倾向于城市是政府的惯常行为,因为中国历来的治律显示的均是“重城市、轻农村”。城乡二元体制导致几乎所有一流的文化设施、文化人才、文化资源和文化活动均集中在城市之中,城市文化日益发展,而农村文化不断被边缘化,不断衰落,从而形成了发展相对分割、互动机制缺乏、体系严重失衡的城乡二元文化结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几乎完全由国家财政承担,而农村文化设施的投入几乎都由农民自己来承担,国家的投入则相当有限,由于经济上的限制和文化素质的制约,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相当薄弱,农村文化资源相当匮乏,农民文化生活相当单调。

(二)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农村经济大大落后于城市,是我国城乡文化发展严重失衡的物质根源

经济在文化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文化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做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快速发展,而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从城乡收入差距看,1978年城乡之间名义收入比率为2.56,2005年城乡名义收入比率达到3.22,若把城乡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考虑在内,城乡收入差距大概在五六倍,居世界首位。城乡收入差距大在城乡文化消费上表现得相当充分。例如:2006年,河南居民家庭文化消费总量为129.9亿元,其中城镇居民为90.1亿元,农村居民为39.8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分别为423.9元和50.5元,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6.3%和2.3%。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收入低下,加之农村文化基本要靠农民自己来办,而农民又无能力去办,因而农村文化自然就不可能有大的发展,城乡文化差距自然拉大。

(三)重视城市文化建设、轻视农村文化建设,重视

发展农村经济、轻视发展农村文化,是我国城乡文化严重失衡的思想根源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认识,存在着重视城市文化建设、轻视农村文化建设的观念,缺乏城乡文化统筹协调、一体化发展的思想。有人认为,城里人有时间、有能力去从事文化活动,文化活动是城里人的事,文化建设重点在城市;农民本身文化水平不高,而且忙于农活或打工挣钱,根本没有时间、精力和金钱去从事文化活动。一些地方政府重视农村经济建设,轻视农村文化建设,没有把农村文化建设放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纳入干部考核体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一些官员眼中,GDP就是一切,文化建设是“软”的,短期难以产生实际效益,同时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开展又都需要财政投入,而且文化建设并非考核官员的指标。相反,他们认为经济建设才是硬任务,是中心工作,发展农村经济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容易出政绩。因此就出现了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

(四)城市偏向型的文化供给制度和城乡分割的财政分配制度直接造成城乡文化投入失衡

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为保障。长期以来,我国采取的是城市偏向型的供给制度,公共财政对于农村的投入比例一直较低,国家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总量偏少,用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支出比例则更低。2006年,全国文体事业费地方专款中,直接用于农村的专款所占的比例仅占24.88%。近年,此种情况虽有好转,但仍不能弥补多年来农村公共文化投入缺乏所累积的欠账。这种城市优先的发展战略,使农村公共文化的投入远低于城市,从而造成了城乡公共文化发展的不均衡。此外,除去上级政府的资金投入外,城市政府公共财政和乡镇集体财力也是城乡公共文化供给的主体,而在目前的财政体制下,城市政府财力相对充足,乡镇政府的财力则非常有限,致使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处于低水平状态。在政府公共财政投入长期偏向城市,农村基层政府财力又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城乡公共文化资源实现了差别化配置,成长为非均衡发展模式,并逐渐固化为现实的利益分割体系。

(五)“输入偏好型”的农村文化扶贫造成农村文化供血不足

“输入偏好型”的农村公共文化扶持制度造成农村公共文化生产不足,进而导致城乡公共文化非均衡发展。所谓“输入偏好型”的农村公共文化扶持制度,是指对于农村公共文化的支持走的是一条只“送”不“种”的路子,注重的是“输送”而不是“培育”。“输送”对于基础设施、图书资料等一些硬件设施的建设来讲,是一条很好的途径,但是对于人才、文化意识、文化观念等软件的培育来讲,则收效甚微。长期“输入”的结果是农村公共文化供血不足,真正扎根在农村、服务农民的文化人才不足,一旦外部力量从农村撤出,这种“根系”不够发达的文化就很容易“凋谢”。

(六)文化管理体制不健全、机制不灵活阻碍了农村文化发展

县市文化主管部门和乡镇文化站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为了摆脱财政压力,20世纪80年代县级政府对文化站实行“三权下放”,文化站的人权、财权和物权由乡镇政府直接管理,县文化局同乡镇文化站只有业务指导关系。这种条块关系模式,客观上导致了两种后果:乡镇政府为了开展具有“硬指标”的中心工作,往往把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抽调到其他业务上来,导致乡镇文化站虚置;县文化主管部门对乡镇文化站失去监管和约束,甚至失去联系,无法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具体业务指导。这种分割的条块关系无法强化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和监督,也不利于开展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公共文化服务。

三、推动我国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的措施

(一)改革城乡二元体制,推进城乡文化由二元结构

向一体化发展由于城乡二元体制是造成城乡文化差距扩大的总根源,因此,必须从制度创新入手,改革城乡二元体制,将城乡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进行一体化建设,实现城乡文化由二元到一体的转化。第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推进城乡文化发展规划一体化。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打破“城乡分割”的思维模式,彻底改变重视城市文化建设、轻视农村文化建设,重视农村经济建设、轻视农村文化建设的观念,牢固树立文化也是生产力和城乡文化发展“一盘棋”的思想,统筹规划城乡文化发展,积极推进城乡文化发展规划一体化。要坚持城乡并重、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并重、城乡互动、共建共荣的原则,将城乡文化发展纳入统一部署、统一规划、统一投入的轨道,早日形成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第二,以资金投入为保障,推进城乡文化设施建设一体化。要根据城乡文化资源分布现状和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整体规划,调整公共财政投入结构,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实现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缩小城乡文化“剪刀差”,促进城乡文化均衡发展。特别要向远离城区和经济薄弱的乡镇倾斜,有重点地帮助欠发达乡镇发展重点文化项目,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条件。第三,以双向对接为路径,推进城乡文化市场发展一体化。在坚持文化公益性的前提下,要积极培育城乡文化市场,把城乡文化资源和文化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建立城乡文化双向交流机制,形成城乡一体的市场体系。通过加快城乡之间的市场对接,提高农村文化资源商品化程度,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开发和进入城市市场提供更加便捷的渠道。同时,鼓励城市开拓农村文化市场,把真正符合农民消费需求的各种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及时送到农民身边,带动农村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二)拓宽投入渠道,建立农村文化多元投入机制

第一,优化财政投入结构,变城市偏向型为城乡共进型财政支出体系。中央财政要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文化资金重点向农村倾斜,并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省级财政要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确保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的增幅高于同期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幅;市、县区要设立扶持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第二,增加农村公共文化的供给主体,拓展农村公共文化的供给模式。打破政府是农村公共文化唯一的供给者这个桎梏,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拓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来源多元化,探寻农村公共文化的社会化和市场化道路。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建立激励机制、制定优惠政策,搭建市场化融资平台,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本对农村公共文化进行投入和供给。要放宽公共文化服务的准入门槛,在国家没有明文限制的投资主体项目上,支持和促进各种所有制文化单位、外来资本、民营资本或公民个人以合资、合作、独资方式兴办农村文化实体,投资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三)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加大城市对农村文化的帮扶力度

第一,加强城乡文化人才配置的宏观调控,吸引优秀文化人才向农村流动。首先要用待遇、用感情、用事业留住农村文化人才。有关部门应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向农村基层文化工作者倾斜,要给予农村文化人才合理的甚至比城市文化人才更优厚的生活待遇,切实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充分调动他们献身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使他们不愿向别处“飞”。其次要吸引城市文化人才到农村去。要加强人才配置的宏观调控,通过实施优厚的文化人才政策,吸引城市文化人才自愿到农村去。在城市文化人才基本饱和、城市就业压力巨大的背景下,城市大学生的文化优势是一个潜在的、巨大的发展农村文化的人力资源优势。要根据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结合政府的各项政策,做好引导和培训,多渠道促进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和返乡建设,这是解决农村文化人才短缺问题的有效措施。第二,加强文化设施共建,构建城乡一体的网络体系。要加强以县级公共文化设施为龙头、乡镇文化站为纽带、村文化活动室和文化示范户为基础的城乡三级文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在城区重点推进大型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在农村重点加强文化站、文化活动室的建设及文化示范户的培育,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均衡发展。目前,多数农村的文化设施残缺不全、功能单一、管理滞后,远远不能满足农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就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依托城市文化资源的优势,合理规划和建设一批功能全、设施齐的农村文化阵地,提供多种多样的文化娱乐设施,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功能,协调文化传播渠道,加强文化设施共建,构建城乡一体的网络体系。第三,加强信息资源共享,促进城乡文化信息交流,以信息化带动均衡化。“文化共享工程”开辟了一个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崭新的文化传播渠道,是加强城乡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的有力措施,是一项缩小城乡差别、消除数字鸿沟的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文化共享工程”涉及各级各类文化单位,覆盖地域广,要充分体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资源共享的原则。要利用现有的网络和软、硬件环境,整合现有的文化艺术资源来实现共建共享,不搞重复建设。城乡文化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有很强的互补性,要彰显各自的特色和发挥各自的优势,必须开展双向互动与交流,既要加大城市文化下乡的力度,让城市文明深入农村,又要使农村民间文化大胆进城。在信息经济时代,由于互联网络等现代传媒的迅猛发展,加之城乡联系通道的畅通,城市的物质文明以及城市人的现代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等向农村快速扩散,以现代都市文明为特征的城市文化和以传统乡土文明为代表的乡村文化在不断冲突中走向融合。城乡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和便捷化,使城乡之间信息能够及时沟通,减少了城乡之间的文化冲突,缩小了城乡思想观念上的差距。可见,信息化对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实现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之。必须加速发展信息产业,加大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和均衡化发展提供物质技术支撑;必须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以便加强城乡文化交流,实现城乡文化资源共享。第四,加大城市文化对农村的援助力度,创新城市文化反哺农村的形式。“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农村文化建设,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援助机制,是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2]。一要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坚持“三下乡”与“三贴近”紧密结合,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不断增强“三下乡”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积极探索“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对重要项目和产品实行政府补贴,以政府采购的形式直接送到农村,常年贴近农民群众开展“零距离”的文化服务活动。二要实现农村支教活动制度化。统筹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支援农村,积极开展“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等活动,组织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同时继续实施“免费师范生教育”,吸引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并逐步使这一活动制度化,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三要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拔科技人员到农村工作,能实现科技与农业生产的“高位嫁接”,将大量先进实用技术、优良品种、生产开发性项目快速导入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应突出市场机制,努力探索新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科技特派员为“三农”服务的效益和效率,使这一制度成为城市反哺农村,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四要继续开展下派村支书工作。选派一批有才干的优秀干部下到基层工作,带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五要继续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继续选聘优秀大学生服务农村,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通过人才回流为农村注入新鲜血液,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六要开展“一帮一”文化对口帮扶活动。开展城市单位对农村的文化帮扶活动,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大力支持乡镇文化站、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帮助农村解决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相对匮乏问题;同时动员城市居民以各种方式捐赠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和农民需要的图书杂志、音像出版物等。第五,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近年,农民工文化工作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将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保障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文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中华全国总工会于2011年9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这是我国第一次对农民工文化建设进行全面部署的文件。文件指出,文化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桥梁,对增强农民工的归属感、尊严感和幸福感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建设农民工精神家园,保障农民工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文化权益,是提升农民工文化素质和道德素养,实现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必然要求,对于提升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统筹城乡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件还指出:到2015年,我国将形成相对完善的“政府主导、企业共建、社会参与”的农民工文化工作机制,建立相对稳定的农民工文化经费保障机制,农民工文化服务将切实被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四)完善干部考核机制,把农村文化建设和帮扶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城乡一体化发展范文篇9

城乡一体化是实现社会经济整体进步的一个有效途径。以市场为核心,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为动力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在现实社会经济中所表现的主要是城乡之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变化,而其中又以人流问题最重要,是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所在,造成人员流动的根本原因是巨大的城乡差别。综合反映城乡一体化程度和水平的一个量化指标可以用均衡城市化率。均衡城市化率是对城乡经济一体化实现过程的量化反映,是城乡经济互动并趋于均衡过程的一个基本度量值。它对于城乡经济互动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需要指出的是,它并不是唯一的衡量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要坚持人本原则和市场导向,推进城市化不能贪多求大,关键还是在于建立科学的城市化发展动力机制。

均衡城市化率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C=lc2(1+a)n/(1-c)2(1+b)n+lc2(1+a)n

其中,c当为前城市化率,大写的C为均衡城市化率,l为当前城乡之间收入差异系数(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n为实现均衡的预期年限,a为城市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b为农村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

二、城乡一体化的含义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城乡一体化建设有着深刻的内涵。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目的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使城乡共享现代文明。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容是在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上,强化城市主体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之间各种要素的双向流动,实现资源的共享、互补和合理配置。城乡一体化的基本途径,要着重走乡镇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农民非农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城乡一体化包含多方面内容:一是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实现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二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分工一体化;三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实现城乡服务功能一体化;四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实现城乡就业、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一体化;五是统筹城乡两个文明建设,实现城乡社会进步一体化。在我国实现这种“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一体化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追求的目标。

三、国外城乡一体化的模式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模式

其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四个重要特征:(1)工业化早期农村地权的剧烈变动,土地由地主、自耕农向资本主义的大土地所有者、经营者转移,农业经营由小农经济向雇佣制规模经营转化。(2)城市工业发展迅猛,农村无地的剩余劳动力被迫向城市无序转移,导致早期大城市人口的畸形膨胀,城市污染严重。(3)早期城市化的单一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由此带来的漫长性和痛苦性。整个资本主义国家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长达几百年,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在二战前),产生了一些灾难性的后果,一是压低劳动力价格,使工人的生活水平和劳动条件恶化,二是长期就业不足,社会动荡不安。(4)二战后,受凯恩斯理论的影响,资本主义政府对城市人口的社会保障,城市工业对农业反哺以及政府对农业、农民的保护、城市规划及环境污染治理,既是城乡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又缓和了城乡关系和阶级矛盾。

(二)拉美模式

拉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是“大庄园制”,这种土地所有制缺乏效率。土地分配极不公平,缺乏土地和农村的贫困推动农民向城市被迫流动,而城市现代化部门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非常有限,从而造成了“过度城市化”。乡村贫困与城市贫困并存,有人把这种城市化称为“维持生存的城市化”。

(三)东亚模式

东亚选择了“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这是对英法(早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日、德(晚起发达国家)工业化模式、苏联工业化模式的扬弃和发展,同时又是出于“赶超”战略的需要。在“官僚主导”的市场体制下确实能创造经济奇迹,政府对企业的积极干预完全可以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但前提条件是政府官员拥有强烈的富国理想和过硬的业务与道德素养,民间的经济活力必须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作用。东亚的农村改革基本上是成功的,东亚的城市化进程相当迅速,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如韩国城市化水平达到70%,只有了10年的时间。由规模极小的自耕农家庭农场组成的农业结构是有生命力的,相当有效率的,并且能够维持农业生产率的迅速提高,现在这些地区的小规模经营和对农业的保护使其粮食成本上升的压力日渐明显,但是土地平均化改革由于与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工农业生产状况相适应(尤其是在早期),从而带来的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失业的减少以及社会稳定等收益要远远大于其造成的规模经济的损失。(四)前苏联城乡一体化模式

其主要特点是:(1)农村的集体农庄制;(2)城市企业的国有制和公有制;(3)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4)为筹集工业化资金对农业低价格高征购和征收各种赋税;(5)优先发展重工业,置轻工业、农业于从属地位;(6)经济布局分散,力求“大而全”、“小而全”。客观地讲,前苏联模式工业化早期有些特点如强调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对工业的支持、对国外技术、设备的引进和对科技的重视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只是到后期原有的经验被过分强调而变成了发展的阻碍,又没有进行适时的合理正确改革,从而最终导致了失败。

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探索

我国的城市化道路可分为改革前的“政府推动型”和改革后至今的“乡村推动型”两种模式。在早期模式中,由于城乡商品交易几乎断绝,乡村人口固守农业甚至粮食生产的产业结构,城市偏向政策、逆城市化的政策等,使城乡在地域、生活方式上形成了二重社会。改革后,“乡

村推动型”的城市化道路,乡村工业以乡镇企业为载体得到了飞速发展,结果使完整的工业化、城市化同步分成了两个步骤,首先是实行职业转换,即人口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实现非农化;然后实现地域转换,即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实现城镇化。在改革初期这种城市化模式具有非常现实和合理的意义,但也就造成了非农产业人口与城市人口的分离,小城镇人口规模下降、规模效益低下、生活质量差,乡镇企业布局分散、侵占耕地、环境污染、成本高效益低,大城市人口占城市人口比重下降、在经济增长中的主导作用削弱等一系列问题。

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将是一个持久的过程。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当前面临着旧中国的贫穷落后、解放后工业化政策失误造成的沉重历史包袱,人口膨胀、人均资源匮乏的“低水平陷井”,尚存旧体制的束缚,体制转轨的高成本,外部不平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竞争压力等多种短期不能消除的客观不利因素。我国多元不平衡结构的消除,城乡差别消失,迅速的城市化,完全充分就业,共同富裕,政治上的充分民主等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不可能像韩国等小国一样迅速实现高城市化水平。

我国工业化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现实而又理想的体制选择,只能是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政府计划与市场的结合。尽管这种体制仍存在不可克服的问题,“市场”与“计划”相互校正,缺乏理论和实践的检验,甚至可能是“完美结合的幻想”。中国对现代市场体制的坚信不疑而又深刻洞悉其历史局限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关于城市布局的总体设计、乡村农业生产的区域分工、小城镇的规划、乡村科技推广等可由政府计划和投资,而产品、生产要素的流动则可由市场去调节。

在城乡各自的改革和发展中,城市经济的改革、发展和乡村比起来又不得不占首动和主导的地位,这是由城市化历史的一般规律、我国“效率优先”原则、城市经济、文化相对发达和乡村的相对落后决定的。因此,这就要求以对城市国有经济的企业制度进行改革、改组、改造和发展以及大力扶持非国有经济发展为契机,优先发展大中城市的现代化工业和第三产业,充分发挥其带动现代化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同时在农村坚持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使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对乡镇企业的“模糊产权”进行股份制等产权明晰的改制和其他经济扶持,并以此为经济基础,对乡村进行教育等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综合的现代化和民主政治建设。

西方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发展经历了高效率的农业、轻工业、重化工业、基础设施、第三产业、信息产业(知识经济的支柱产业)这样一个符合工业化规律的自然演进过程。蒂默教授从西方农业演进的过程中,也认为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劳动者农业生产率的上升,农业支持工业,工农经济一体化和工业反哺农业和保护农民四个阶段。我国目前农业生产效率的落后和工业生产的重复过剩以及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其产业结构是不正常和极不合理的。张培刚先生早就说过,工业化“不仅包括工业本身的机械化和现代化,而且也包括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另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吸收农业劳动力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然,工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其自身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同样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何福洲.城乡一体化:加快经济发展的“助推器”[J].求实,2003(10):37-38.

[2]任耀杰.积极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J].湖湘论坛,2004(1):76.

[3]梁湖清.论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5):14-17.

[4]韦建敏.新形势下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对策思考[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4(5):26-28.

[5]四川县域经济发展课题组.以城乡一体化为动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四川大邑县发展县域经济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农村经济,2005(9):61-64.

城乡一体化发展范文篇10

回顾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农村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广大农民实现了“分田到户、耕者有田”;乡镇企业的崛起,使一部分农民实现了“洗脚上岸、开店进厂”;小城镇的发展,使一部分农民实现了“离土经商、进城脱贫”。现阶段的农村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小城镇的聚集力量、带动功能和辐射效应,小城镇已经成为城市和农村的融汇处、工业和农业的对接点、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助推器。但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还相对滞后,目前约为37.6%,远远低于世界平均45%的水平,更落后于发达国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加快调整,加速城乡一体化面临着良好形势和难得机遇。

1、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广阔空间。县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这项改革自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发展领域的放开、投资身份的打破,一些城镇居民陆续下乡开发资源、治山治水,许多农村群众纷纷进镇造城、务工经商,城乡联动、工农互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拆除了城镇与农村发展的“围墙”,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置业提供了广阔舞台,为城乡经济的交流融合疏通了宽敞渠道。

2、公司制农业的发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对接载体。公司制农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趋势。这种以农业公司为主导,以广大农民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本营运为纽带,集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农村的实践,不仅可以有效地推动农业结构调整,而且有利于加速城乡一体化。一是公司制农业的发展,使农民认识到不仅可以从事种植业或养殖业,而且可以通过自办或入股农业公司成为企业股东,还可以通过务上或经商而成为农业工人。这就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劳动力的分工重组。二是通过农业公司这个龙头,将生产、流通和市场紧密衔接为一个整体,引导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加速了产品向城镇销售、产业向城镇集中、农民向城镇转移。三是农业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城镇这个载体,它的创办和发展必然会扩大城镇规模、增加城镇消费、繁荣城镇经济。可以预见,公司制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必将加速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3、“打工经济”的兴起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人多地少、劳力过剩,是农村不容回避的现实。据测算,我国农村目前进入非农产业和流动就业的农民将近2亿,未来20年内每年将有1.2亿至1.8亿剩余劳力。为缓解就业压力,各地都把“打工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制订有关政策,强化引导服务,组织农村剩余劳力有序向城镇流动。一方面,打工者离开土地进城务工,在获得收入、增长见识的同时,增加了城市容量,扩大了城市规模,促进了城镇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离土人员的增加,必然使守土人员减少,扩大人均拥有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实现农民增收。无论是离土农民创业,还是守土农民增收,都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加速城乡一体化。

4、实现共同富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政策保障。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当前,农民收入水平与城镇居民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对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着力从政策等方面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扶持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比如,在投资方面,通过增发国债、提供信贷、安排项目等途径,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结构调整、发展小城镇;在扶贫方面,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领导包保、结对帮扶、整体搬迁等措施,改善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社会保障方面,通过提高下岗、失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加弱势群体的收入。同时,粮棉油等供应市场的放开、房地市场的培育、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也为农民进城提供了衣食、住房、就业等方面的条件。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进城,加速城乡一体化。

综上所述,推进城乡一体化,条件基本具备,时机逐步成熟。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实施。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障碍解剖

目前,推进城乡一体化还存在一些障碍因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落后,城乡之间的“鸿沟”需要逾越。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和组织者,少数领导干部没有充分认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不能辩证处理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企业改革、结构调整等能够产生直接效益的工作上,而对城镇建设、农业劳动力转移等工作重视不够。作为实施城乡一体化的主体,一些群众思想僵化、行动消极,突出表现为四种心理:一是留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认为“种田是万本利、进城是找苦吃”,既不愿意离土、也不愿意进厂;二是怕离开土地失去生活依靠,怕进入城镇找不到就业门路,怕转移住宅不适应环境;三是划地为牢,死守田园,欺生排外,不愿对外交流;四是等待观望,苦度穷熬,寄希望于政策搬迁,寄希望于政府扶持。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人为地在农村与城镇之间划上了界限、制造了“鸿沟”,难以推进城乡通融、协调发展。

(二)政策环境不优,农民进城的“门槛”需要降低。在户籍管理方面,现行城乡二元户籍管理的制度没有彻底改变,农民进城必须达到有关部门制定的各种标准,而且户口迁转手续繁杂,一些地方还要缴纳增容费、城建费、保险费等高额费用,在计生管理、人口暂住等方面也受到诸多限制;在土地使用方面,由于存量土地的置换转让缺乏具体规定,加上国家对建没用地实行严格控制的统一政策,致使农民进城难度很大;在发展环境方面,少数地方对在城镇生产经营的企业和个人,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问题屡禁不止,就业、教育、医疗等制度不同程度地存在“城乡有别”,抑制了农民进城的积极性。种种有形和无形的“门槛”,把大量想进城的农民拒之城外。

(三)城镇规模过小,城镇本身的“容量”需要扩大。目前,小城镇发展普遍存在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人口少、面积小、设施差。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建制镇已达到19216座,城镇人口16984万,平均每座城镇只有8千多人,若扣除1689座县级城镇,平均每座非县级城镇只有5千多人,不足5千人的城镇有1万多个;平均每个小城镇的建成区面积只有0.3平方公里。同时,由于遍地开花,乱铺摊子,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简陋,文化、娱乐、卫生等公益事业发展滞后,市场功能残缺。加之城镇规模过小、功能不全、缺乏特色,必然导致对人口的吸纳力降低、对要素的聚合力减弱,制约了城镇的进一步发展。

(四)建设投入短缺,城镇发展的“瓶颈”需要突破。目前,小城镇建设的筹资渠道窄、建设投入少。金融方面,随着基层金融机构的撤并收缩,国家投资重点转向大中城市,小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微乎其微;引资方面,受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小城镇的发展环境无法与大中城市竞争,吸引外商进镇投资的规模有限;财政方面,由于县财政实行垂直管理,乡镇政府无力调剂资金用于城镇建设,县级财政由于“僧多粥少”而力不从心、鞭长莫及。由于银行投得少、向上争得少、市场筹得少,小城镇建设只能依靠土地收益和社会投资作支撑,而绝大多数农民刚刚跨越温饱,进镇建房后资金所剩无几。从而,资金短缺是制约城镇发展的最大“瓶颈”。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出路探讨

(一)以深化认识为突破点,理清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发展小城镇、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带动农村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是转移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是加快结构调整的“推进器”,是城镇辐射农村的“连接点”。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摆在突出位置,强化工作措施,精心组织实施。推进城乡一体化总的思路是建设城镇、提升村庄、城乡互融、协调发展,最终消灭城乡差别。具体实施中,要坚持四个结合:一是坚持繁荣农村与发展城镇相结合。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农民才能进城,才能缩小城乡差别。二是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推进城乡一体化,不能一哄而起,盲目发展。要在有效利用现有城镇的基础上,重点扶持已经形成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城镇优先发展,特别是加强中心镇、口子镇和边贸镇建设。三是坚持凝聚内力与借助外力相结合。既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地的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挖掘自身潜力,走特色发展之路;又要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打破各种不利于城镇发展的体制束缚,广泛开辟投融资渠道,增强城镇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四是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发展小城镇,不能以牺牲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代价,应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以创新机制为切入点,筹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投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是发展小城镇,发展小城镇离不开投入。要突破小城镇发展的“瓶颈”,就必须创新机制,建立多元化、多形式、多渠道的投资体制。一是加强引导,政府筹资。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建设,以政府的投入调动社会投资建设城镇的积极性。二是产权拍卖,社会聚资。对市政公用设施经营权、城镇道路冠名权和广告经营权等实行转让拍卖,鼓励和吸引企业或个体私营参与投资建设城镇的公用设施。同时,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兴办项目、建设城镇,支持他们领办、创办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三是盘活存量,以地生资。由政府出面对城镇规划区内的土地进行征用,配套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使其升值,然后面向市场竞价拍卖经营权,回收资金用于小城镇建设。四是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把优化投资环境特别是加强软环境作为引资的基础工程,全方位开放、深层次引进、大范围联合、高起点嫁接,吸引外来资金参与城镇开发和建设。五是申报项目,银行贷资。对收益可观、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的优势项目,科学论证,积极申报,争取金融部门对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