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技术下高职课程教学新趋势

时间:2022-12-09 10:18:21

论教育技术下高职课程教学新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随之发生了实质性的变革,尤其是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使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手段、模式等都产生了全方位的改革与创新。以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为例,许多传统的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高职学生对课程内容,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内容的直观需求。但借助教育技术,尤其是将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机化的结合与整合,在很大程度上对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这就是目前高职院校将教育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水平作为教师业务水平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的重要原因。

一、教育技术对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影响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对学校课程教学产生重要作用,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在当时的学校教学中,课程教师利用计算机技术,在不同程度上将课程内容中比较抽象的内容,以课件的方式体现出来,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与直观化。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政策激励下,课程教师制作的课程教学课件不断涌现,随之而来的制作软件也不断出现,学生接受多媒体教学的环境条件也日趋成熟。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要求以及学校教学经费等条件的限制,许多教师的教育技术仅仅停留在演示层面,交互性很少,可以说就是教师板书演示的一种替代,不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进入21世纪,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开展的一系列课件比赛活动,尤其是优秀课件在教师个人发展、职称晋升、职务升迁以及年终评优考核中的刚性要求,使得教师制作课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课件的制作水平和表现方式也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明显从演示方式变成了演示与动画手段的有机结合,基本上使以往的投影仪、录音机、录放机等淡出课堂之外。但从根本上还是没有真正体现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有效结合。近十几年来,探索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内在价值日益明晰,极大地推动了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手段的信息化进程,精品化的课程电子教案、网络课件、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等先后呈现了出来,使得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成为一种趋势与教学法则。事实上,教育技术运用到课程教学以来,在很大程度上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极其重要的辅助作用。不管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教育技术已然对课程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引起课程教学基本因素的进一步变化。

二、教育技术的新发展使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发生深刻变化

(一)加大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力度。在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中,教育技术的使用在更多的程度上被当作课程实践环节教学的辅助手段。但是,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已经把这种辅助手段的性能大幅提升,一是将教育技术渗透在整个课程之中;二是不仅把信息技术当作科学文化素质的构成要素,而且鲜明地反映了利用教育技术来实现课程教育教学内容重新优化组合的强烈追求。因此,加大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尽快实现教育技术的更新成为课程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任务。第一,运用教育技术的优势来解决课程教学中难以解决好的问题;第二,运用教育技术优化课程的教学过程;第三,运用教育技术推进课程的标准化和特色化建设;第四,运用教育技术提升高职院校课程在地域学校乃至全国范围内课程资源的共建与共享中的影响力。如果教育技术解决了课程教学中的这些问题,那么课程教学的优化目标肯定能够实现,并对其他课程教学反思起引领作用。(二)教育技术的不断创新引发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新趋势。随着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不断运用,尤其是面对学生抽象思维向逻辑思维以及辩证思维的演变过程,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使未来的课程教学发生深刻的变化。第一,课程的教学方式将发生巨大的变化。由于教育技术所提供的信息和技术资源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共享性,这种技术的使用与完善化,不但有益于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也孕育和发展着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与交流机会。因此,微信、QQ、钉钉等许多软件优势作用的不断应用,使得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必然会更多地采取合作式的学习策略,从而彻底改变传统教学的教师单一传授方式。第二,教师角色的转换。在充分利用教育技术的课堂中,教师将成为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建议者。教师教学的责任更加明晰,一是要把教学时间更多地分配给学生从事探索与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二是利用教育技术使学生在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的学习过程中有效地进行讨论和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三是要把学习的测验过程转向为更多地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真正体现学生思维活动的核心作用;四是继续挖掘教育技术的潜在优势,在学生原有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预设课堂活动中不可预测的内容与问题,提出学习活动问题解决的合理化建议。第三,学生思维过程的变化。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思维活动将发生重要变化,一是学生的思维过程更侧重于调动各种认知策略去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二是学生能够时刻监测自己的思维活动,从而在如何学习与如何思考上下功夫。此外,教育技术的运用也对课程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等等产生重要影响。正因如此,我们说教育技术的不断应用必将带来课程教学过程全方位的变化。

三、教育技术条件下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教育教学实践表明,教育技术条件下的课程教学改革就是一个“课程整合”理念的实践活动,是把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融为一体的一种创新活动。一方面,教育技术广泛进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解决传统课堂不能实现的问题,如宇宙星辰的运行、地质地貌的变迁、人类进化的演变等等;另一方面,课程教学要广泛采用教育技术,只有把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内容紧密融合在一起,才能显示课程教学过程的现代化氛围,体现融合带来的最佳效果,事实上,这种融合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有机要素。所以,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要在“整”字上下功夫,在“融”字上下功夫,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的紧密融合。因此,课程教学运用教育技术,所涉及的将是课程的整体改革,二者的有机整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促进综合效应的最大化。对学生学习课程来说,通过教育技术中的动画技术、音频技术、视频技术以及虚拟技术等效应,可使学生有效地完成课程信息的加工、汲取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提高课程学习信息输出的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课程知识修养。这种综合效应的实质就是从根本上极大地充实学生的课程知识与能力底蕴,将更多而先进的教育技术运用其中,使教育技术成为课程教学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实现二者综合效应的最大化。(二)促进选择空间的拓展化。在课程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最大潜力和内在优势,都需要极大的自由选择空间。所以,教师一定数量的课程知识储备是非常重要的,必须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充足的选择空间。因此,在充分了解学生年龄特征的基础上,依靠教育技术,引导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学生学习空间的拓展和课程领域的拓展,为学生课程知识的积累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与课程知识素养。(三)促进学习过程的便捷化。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课程教学内容的抽象化程度越高,学习的难度就越大。运用教育技术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事实上,在课程教学中教育技术的有效运用,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不仅使教学过程十分方便,而且能够大大改进课程抽象化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通过网络设施设备的运用,以大数据的方式可以获取一系列必要的学习数据,对以后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以及课程教学环节的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引进蓝墨云以及雨课堂等教学方式,其教学的便捷性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与欢迎。(四)促进参与条件的完善化。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上,对抽象的内容以及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思考、质疑、提出看法、交互活动等都是教育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参与因素。这些因素的有效运用,完全可以突破以往传统课程教学的种种限制,使教学过程不但即时,而且异步,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真正体现出教学过程的一目了然,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从根本上改善了学生自主学习课程的内外条件,从而使学生课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迎刃而解。(五)促进共享范围的扩大化。在课程教学中,教育技术的运用与深度融合,可以使优化了的课程教学资源成千倍、甚至成万倍地扩大共享范围,尤其是优质化的电子教案、网络课件、慕课、微课、网络精品课程以及在线开放课程等,都可以通过高职院校的网络教学平台、课程素材库、专业教学资源库以及全国远程教育平台等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共享需求,即可异地共享,也可异步共享,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质量,不断增强教育技术对课程教学带来的无限生机和活力,使课程教学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有机整合,从而有效地实现“金课”的教学目标。

总之,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不仅能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实践的内在动力,而且通过教育技术的有效辅助,不但优化了课程的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而且实现了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向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转变与跨越,给高职院校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促进课堂教学的内涵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和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晓宏,李运福,杜华,杨方琦,周效章.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引入及教学质量认定现状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8(8):50-58.

[2]刘春华.信息技术与大学语文教学的整合[J].读与写(下旬刊)2013(20):9.

[3]苏立康.中学语文教学研究[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张宁 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