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艺术设计课程系统构建

时间:2022-07-02 09:16:21

陶瓷艺术设计课程系统构建

高职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与区域陶瓷产业关系更加密切,其课程体系的构建,不仅要考虑科学与人文教育的交叉,还要考虑满足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企业岗位职责需要、学校以及个人的发展需求,这就要求以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定位。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在30年的办学过程中,努力打造支撑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拳头专业,为陶瓷行业培养、培训了大量应用型高端技能人才,成为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人才摇篮。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探索实践“产学一体、内外交融”的人才模式,以人才需求调研为基础,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1依据与原则

1.1依据

根据陶瓷艺术设计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深入进行企业岗位调研,与企业专家一起,深入进行企业岗位调研,认真分析课程体系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企业专家共同继续深化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教学为典型表现形式的课程改革,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岗位针对性和技术应用性的要求,逐步加强陶瓷装饰相关课程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类课程的设置。树立国际视野,开拓创新思想,将前沿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并融入课程体系当中,形成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课程体系。

1.2原则

1)差异性与适应性原则。美国弗兰克•H•T•罗德斯在《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一书中所说:“没有任何一所大学的课程体系是完全相同的”。那么,在构建陶瓷艺术设计课程体系时就要考虑区域行业特征与其它陶瓷产区的不同,将这些差异性在课程体系中体现出来,并构建适应区域、学校、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2)实践性与拓展性原则。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而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目标指向更不只是学习系统的理论和专业知识,更强调专业领域的实践应用性。但是,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因延续与承载历史和文化更多,与绘画、化学、机械等学科交叉更多,融合古今中外的设计思想与理念更多,因此,必然要求其课程体系构建的拓展性更强。

3)反思性与发展性原则。反思也是批判性回顾,任何课程体系的构建都不可能脱离历史。相反,它是从历史的课程体系中延伸、发展、改革出来的。正是由于不断地发展和改革,才使得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因此,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在反思既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继承、改革、甚至重构。

2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2.1课程体系构建的层面

课程架构是课程体系构建的首要问题,而课程设置是课程体系的第二层面,课程本身所包含的内容则属于第三层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既需要根据人才素质所要求的知识、技能、能力结构来构建,也需要据此来选择适应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与内容,从而形成结构合理、体系优化和内容现代的基于职业教育的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2.2我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架构

我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架构分为通识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一般专业课程、专业核心课程、选修课程五部分。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功能与定位,具体执行中要理清三个关系:一是,基础与专业的关系。这里的基础包括通视文化知识、陶瓷基础理论知识及陶瓷基础技术三个层次,它们在承担为专业服务的同时,还支撑着学生综合素质、个性发展和增强学生自我适应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二是,一般专业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的关系。一般专业课程是学生专业能力发展过程中的组成和过度,对专业核心课程起到辅助和推进作用,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环节,在进行专业教学的时候,不能因为核心课程的重要而忽略一般专业课程。核心课程一般在3~6门,但这些课程对学生最终的职业选择也并非同等重要。三是,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在开设规定数量的必修课同时,也需要安排相适应的选修课程(包括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为不同个性特长、发展方向与发展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从而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挖掘。

2.3课程设置

通识类课程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大学语文》《英语》《应用文写作》《体育与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指导》等。将专业核心课程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组建成造型基础、色彩基础、装饰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构成、国画装饰技法训练、图案设计、图像处理、设计概论等。根据职业岗位和专业技术要求,结合企业调研,本专业设置10门专业课程,将职业素养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全面的职业素养教育为核心与素质拓展为辅助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创新性设计能力,满足学生在专业发展方向上的多元选择。分别为:⑴《中国陶瓷》,主要讲授中国古代宋元明清制瓷的辉煌历史,重点介绍各类窑口以及景德镇瓷器的发展演变过程。⑵《日用陶瓷造型设计》,主要讲授日用陶瓷的分类及特点、日用陶瓷造型设计图纸的绘制方法及设计中的若干问题。⑶《计算机辅助陶瓷设计photoshop》,主要讲授该软件在陶瓷装饰设计中的应用技巧及图像图像处理技术。⑷《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主要讲授现代陶瓷产品的装饰方法和特殊技巧、古典图式的再运用学习、各类油料性及颜料的配制以及烧制的技巧。⑸《釉上彩绘画》,主要讲授传统新、粉彩的绘画与技巧,古典绘画的学习,各类油料性及颜料的配制以及烧制的技巧。⑹《计算机辅助陶瓷设计Illustrator》,讲授利用该矢量软件徒手绘制轻工类产品的矢量纹样及图案等,运用在陶瓷花纸设计中,同时讲授企业标志创意,高级排版,海报制作技巧实例及各种印刷品制作技巧。⑺《计算机辅助陶瓷设计CAD》,主要讲授CAD基本绘图与编辑命令,利用该软件将设计草图做成工作图(三视图)的方法程序。⑻《计算机辅助陶瓷设计3Dsmax》,主要讲授陶瓷造型的三维建模、车削、渲染、材质赋予、贴图使用和灯光创建以及动画的基本制作。⑼《陶瓷工艺》,主要使学生明确陶瓷与艺术、工艺和科学之间的关系,掌握陶瓷在设备、制作工具、泥料、色料、坯体的干燥与收缩、作品的烧制方面的基本知识,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制作陶瓷之前对陶瓷工艺流程有一个整体认知。⑽《现代陶艺》,主要讲授公共现、当代陶瓷艺术在环境设施中的本土化形成与发展,东西方公共现、当代陶瓷艺术环境设施的差异以及类型与特征。根据本专业对职业能力的要求,经过企业专业论证,结合毕业生追踪调查,将《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釉上彩绘画》《现代陶艺》《计算机辅助设计Illustrator》《计算机辅助陶瓷设计3Dsmax》等5门专业课程定位核心课程。在以企业需要为核心的基础上,向满足学生专长培养、个人职业发展和兴趣爱好的方向上倾斜,使本专业的教育教学更加人性化。开设心理健康、中华传统文化、美学欣赏等相关选修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重视心理素质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国传统艺术修养教育,达到提升学生抵抗风险压力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发展方向和道德准则,使学生具备发展的可持续性。

2.4理实一体的项目化课程内容

陶瓷艺术设计课程项目化的核心任务是要在设计基础知识、陶瓷工艺基本知识与陶瓷产品设计任务之间建立联系,以陶瓷设计与生产情境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强调引导本专业学生在完成典型产品设计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按照典型产品的生产要求形成一门综合的项目课程。典型产品选取既要充分考虑其典型性,达到让学生触类旁通的目的,也要充分考虑唐山地区陶瓷产品的生产与需求现状。如在《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课程中,将课程内容分解为复制花鸟装饰瓷盘,釉下瓷瓶装饰,咖啡具(花纸)装饰设计等几个项目进行,在这些具体项目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师生把操作经验、操作诀窍都融入进去。在每一个具体项目中,务必让学生认真观察把握各个项目实施的细小环节,因为在陶瓷工艺领域,细节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到职业能力的形成。在内容组织方面,打破传统陶瓷造型与装饰等的思维模式,围绕职业能力的实现,以满足理解工作过程为基本原则,将课程中有关的理论知识按照一定的规律分配渗透各项目中。要求每个项目的设置不宜过大,比如在进行《日用陶瓷造型》,先以“单一日用瓷器皿的设计及注浆成型”为项目着手,避免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太多,导致教学组织困难。同时我们注意到每个项目应该有其能力培养的侧重点,并将最核心的专业技能,比如陶瓷釉上彩装饰技法在不同的项目中多次出现,用以提升并巩固职业能力。

3课程实施

3.1体现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依托唐山地区陶瓷产业优势,紧密围绕校企合作内涵,逐步深化“产学一体、内外交融”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产业升级需要以及行业企业对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用人需求,以培养适于行业企业需求的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充分发挥内实习工厂、校外引进企业和校外合作企业的资源优势,在与校内外企业深度融合、紧密合作的基础上,开展生产性与综合性学习项目相结合的专业实践教学。在践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优化课程体系,使之符合现代产业体系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3.2“1+1+0.5+0.5”的实施要点

在实施大类招生的前提下,我们将本专业分成四个学习阶段,对应三个学年六个学期,形成“1+1+0.5+0.5”的教学实施模式。其中,第一个“1”代表第一年的大类基础课学习,实践课为走岗认识实习;第二个“1”代表专业基础课阶段,本阶段安排陶瓷专业基础课程,及少部分专业课程,实践课对应贴岗实习;两个“0.5”分别对应第5学期的专业核心课程学习,第6学期的综合实践学习,实践课对应顶岗实习。第一、第二两个学期,为走岗实习阶段。学生在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和大类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还要在校内专业实习工厂熟悉生产环境,实行校内集中授课与走岗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学习。入学教育及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期间,由专任教师带领,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教学,认识车间设备;认识原料、成型、注浆、磨具、装饰、烧成、彩烤等工序的工艺及管理;了解陶瓷工艺流程,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其中,公共基础课程根据专业需要以必需、够用为度,主要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大学语文》《英语》《应用文写作》等。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根据专业核心课程所共同需要的基础知识技能而设定,开设《设计概论》《设计色彩》《图案设计》《国画装饰技法训练》《图像处理》等课程。努力探索陶瓷艺术设计教学基于大类招生情况下的专业基础课教学侧重及教学方法,发挥专业工作室融兴趣培养、知识传授、项目开发、专业实践于一体的独特作用,为学生基础技能培养创设灵活性、开放性的良好条件。开设艺术鉴赏、传统文化、创新实践相等关选修课程,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学者开展专业学术讲座,拓宽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度。

加强心理辅导并贯穿至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过程,着力打造学生作为“社会人”“职业人”“创业人”的基本素质。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根据实际工作任务分析,将原来学科体系的相关知识进行重构,从简单到复杂,形成项目化专业课程,开展贴岗实习。第三学期开设《中国陶瓷》《釉上彩绘画》《计算机辅助设计Illustrator》《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等专业课程,以认识陶瓷造型及装饰、造型设计制作、陶瓷工艺流程为目标,使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乃至世界陶瓷的美学特征及发展概略,手绘陶瓷造型创意,并能利用造型计技能以及相关的陶瓷工艺知识,进行创意表达。第四学期开设的《计算机辅助陶瓷设计CAD》《日用陶瓷造型设计》《陶瓷工艺学》《陶瓷模具制作》《雕塑》,主要以陶瓷造型设计以及电脑辅助造型设计为专业教学方向,融设计理念、设计技术、陶瓷工艺于一体的专业课程,逐步形成设计制作能力、表现能力和拓展能力。同时,开设专业和专业相关的拓展课程,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创作条件。充分利用实习工厂陶瓷艺术大师的带动作用,开辟第二课堂,组成职业小组如:模具制作小组、装饰绘画小组、烧成小组等,弥补课堂教学及计算机操作教学的不足。采取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现场授课的形式,学生进行贴岗实践,针对《日用陶瓷造型设计》《陶瓷工艺学》《陶瓷模具制作》《雕塑》等课程,培养学生通用专业技能。把校内实习工厂美术瓷厂与学校合作企业金方圆公司的实际生产项目引入课堂,在实训艺术大师的指导下,由有企业实践经验的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负责授课,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的同时完成贴岗实习项目内容。贴岗实习项目包括:艺术瓷釉上彩绘装饰、日用瓷花纸设计、日用瓷造型设计、日用瓷贴花工艺、骨质瓷注浆成型及翻模工艺等。第五学期,发挥部级精品课程《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的带动引领作用,结合专业核心课程《计算机辅助陶瓷设计3Dsmax》,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适当加强本专业陶瓷装饰实训设计的课程比例,在实训环节聘请美术瓷厂陶瓷艺术大师、金方圆公司设计师任教,将《陶瓷装饰工》职业资格考核内容与课程内容相融汇,在项目课程的工作任务中体现专业知识技能,学生在艺术瓷产品绘制过程中强化实践能力培养。鼓励学生选实践类选修课程,加大网络课程建设力度,使学生能够通过现代网络技术进行灵活学习,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并逐步加大实践教学力度,让学生逐步朝着岗位人靠近。紧扣当前人们对高标准居住环境以及高层次生活质量的需求,开设倾向性专业核心课程。把《现代陶艺》课程辐射的艺术瓷设计与室内陈设装饰设计结合起来,拓展至陶瓷壁画设计、公共展示设计。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利用金方圆骨质瓷有限公司注浆车间、亚洲时代陶瓷有限公司产品设计室和专业实习工厂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

由校内专任教师、校外兼职教师和校内陶瓷艺术大师、设计师负责授课,结合生产性的工作任务开展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初步具备与岗位对接的能力。顶岗实习项目包括:绘制花鸟装饰瓷盘;陶瓷装饰产品设计、试制和开发;釉上彩瓷瓶装饰;咖啡具(花纸)装饰设计;现代陶艺设计制作等。第六学期,学生可以在校内实习工厂、校内引进企业、国内陶瓷产区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推荐部分毕业生到长期合作的金方圆、亚洲时代、凯乐金花纸厂、隆达骨质瓷有限公司等陶瓷企业的陶瓷造型、艺术瓷绘制、花纸制版设计等工作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采用学做合一的方式,结合实际工作开展毕业实践,完成毕业设计。以企业产品质量标准、岗位表现等综合考核实习成绩。期间,充分发挥网络教学资源库的作用,开发网络互动平台,学生可以在顶岗实习岗位全天侯的进行知识的汲取和巩固,实现学习的数字化、快捷化、经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