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高校生思政教育工作革新

时间:2022-06-30 06:17:34

网络时代高校生思政教育工作革新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应用已经逐渐在我国社会各个阶层普及。由于大学生群体接受的教育程度以及其自身接受新兴事物能力等方面的特性,使大学生群体成为了互联网使用的一个较大的用户群体。从我国第一个网络社区“水木清华”开始,大学生就成了我国网络社会的主力军。在当代大学生中,大多数都接触过甚至是依赖互联网。作为大学生群体中新兴的有效沟通渠道,网络的互动性、灵活性、便利性不仅从客观上改变了以往获取社会信息、交友的方式,更对主观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趋于成熟、定型的大学生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就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一情况下,如何合理的运用网络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网络认识、了解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就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面临的一个新局面,也为积极探索、构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提出了要求。

一、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据调查,我国目前大学生网民数量达到70%以上,超过1,500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网民群体。大学生网民数量之所以庞大,主要是由于大学生正在处于思想成长的重要阶段,这时他们急需摄取大量的信息来充实自己,而信息量大、资讯更新速度快的网络在这一阶段无疑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网络一方面为新时期大学生开拓视野、发散思维提供了丰富的发展契机;另一方面,作为一把“双刃剑”,也容易对大学生思想正确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下面,我们从积极、消极两方面来分析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积极方面。一是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的视野。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平台,作为一个信息丰富、更新及时的“百科全书”,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多层次的视角,扩展了大学生的视野,让大学生可以更为方便快捷地、有针对性地获取所需知识。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则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便于及时获得最新的信息资讯。二是提高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当前,大多数青年学生都加入所在的学校或院系的BBS论坛、班级QQ群以及国内各个校友网站。这些网络社区的建立大大拓展了大学生人际交往范围,赢得了广大学生的喜爱。网络的信息传递方式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中的“面对面”、“一对一”的模式,这大大扩大了大学生的交往范围,促进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性。三是网络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意识。目前各个高校均建有自己的官方网站,而学校、院系的BBS论坛、各个班级的QQ群均为学生自主建立维护,另外,学生之间根据兴趣爱好也纷纷创建相应的网络沟通渠道。这些形形色色的网络文化社区,对于追求个人社会价值的青年大学生来说,能够以非常积极的态度来参与到其中,展示自我,并会以主人翁的精神来对待其组织的网络社区的活动。这既能够锻炼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人意识,也能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社会意识。

(二)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消极方面。大学生上网,首先遇到的是互联网中大量的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可以再网上自由传播。互联网既有“百科全书”的一面也有“大染缸”的一面———其中包含的大量肤浅、冗余、破碎的信息使大学生难以分辨和判断,容易使他们误入歧途。尤其是网络上一些扭曲的价值观,十分容易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扭曲。造成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对于各种信息尚不具备分辨能力,容易将一些虚假的信息当真实信息接收并传播,进而影响其对于整个社会现象的真实了解;另一方面是由于他们自制能力相对较差,在互联网这个不同于现实、并充满诱惑的虚拟世界里,往往会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去追逐一些无益甚至有害的信息。网络上各种暴力、色情、悲观等信息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来说破坏力极大,极易在大学生健康的思想道德防线中打开一个缺口,甚至形成破窗效应使其失去理性和自我。这种负面影响的大量存在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普遍存在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

二、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网络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面对网络化这把“双刃剑”,高校教育者应该密切关注网络的特性,尽量消除或减小网络带来的消极影响,充分利用和放大网络的积极面来应对新时期、新条件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重视校园网络媒体建设。校园网络媒体是互联网在学校中的延伸,对学生具有天然的归属性。尤其是现今校园网络中承载了大量高校日常工作信息,往往能够全面反映整个学校的教学、生活方面动态,是网络中学校教务工作的延续。校园网络是一个庞大的高校信息资源库,这是学生自建网络社区以及校友网站所无法媲美的优势。高校应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完善、充实校园网络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采取主动出击的战术,在校园网中建立电子邮箱、BBS论坛、聊天室等网络社区,将学生吸引并固定在校园网络中,这样不仅有益于减轻高校教育者在网络中大量信息中逐一排查的工作量,准确的把握学生思想脉搏,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有助于提升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权威性。

(二)加强教师队伍信息化应对能力。在现在这样一个网络化的时代,面对新时期各种新兴事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要加强应对信息时代网络化的能力。在网络中每一个人都是作为一个网络节点存在的,教师与学生都同处一个网络端口。与传统的被动式教育不同,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以及追求使得说教式教育在网络环境中行不通。教师必须要学会掌握使用各种网络技术,培养网络环境中的理解、选择、评估以及思辨的应对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并不能继续以道德说教家的面孔出现,而是应以网络中平等的方式来沟通、引导、帮助学生,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三)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与学生自主建立的BBS论坛、QQ群等网络社区相比较而言,目前很多高校对于网络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成长重视度不高。多数高校建立的网站内容更新慢,并且内容方面往往还是停留在以管理为主。有些高校对于在网络上学生反映的问题不够重视,甚至将学校建立的互动性BBS论坛视为麻烦,干脆将其关闭。这种被动的管理手段不仅在现在这个网络化社会中及其落后,而且容易形成“肠阻塞”,不但不能使大学生反映的问题及时发现并得以解决,还容易使矛盾加深,刺激大学生的情绪,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当网络成为大学生发表意见、表达思想的主要途径时,教师也应随着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重视网络化时代对大学生思想发展的影响,开展各种网络工作增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主动性。不仅要了解学生在网上的思想动态,还要熟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对此,我认为,高校应充分重视起针对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进教育理念,接受新形势下新的教育方法。

(四)做好大学生网络中领路人。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各种网络传播方式层出不穷。BBS论坛、微博、QQ以及各种校友网站的出现,使现今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沟通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相对于信息的更换速度已经相对滞后了。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正确面对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树立积极研究网络传播功能的新理念,客观、全面、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网络,并使之成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助推器。充分利用网络,更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变化,这样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就能够更有针对性,也可以主动将网络信息传播的正面效应充分发挥出来。通过网络及时发现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正面引导,挖掘网络社区中有价值的信息,净化网络中不正确的思想,主动占据网络话语权制高点,做好大学生网络中的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