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

时间:2022-10-28 10:06:19

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当前很多高校都对即将毕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开展了就业指导,但就业指导工作具有突击性和临时性。由于就业指导工作没有一个长期性,以及针对性、系统性的规划,让学生的就业知识和能力仅仅停留在表层,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实质上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还有一些高校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只是针对大学生提出的就业问题进行一一的解答,主要是对大学生在应聘时和签就业协议时应该注意的细节,以及就业政策上的讲解,学生收获的就业能力提升信息量少且实用性不强,对学生就业帮助也很少,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就业需求市场对大学生工作能力要求的进一步提升,高校应该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就业指导教育引起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它包括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无及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更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毕业后求职就业甚至未来职业生涯的成败。高校应该在大学新生入学就开始指导大学生对其业生涯做初步规划,从而对大学生进行针对性和长期性的就业指导教育。目前,有些高校对新生还没有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意识,据调查43.8%的大学生在高考后选专业时,对未来的职业没有做过规划;而44.8%的学生是在大学期间规划的;11.4%的大学生在大学毕业时对自己的职业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造成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找不到方向,处在迷茫之中。因此,高校应该意识到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贯穿到整个大学期间来进行的重要性。

二、就业指导的核心就是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大学生的数量每年成倍的在增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却在逐年下降,严峻的社会现实给学生和家长带来极大的困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跟高校专业设置有一定的关系,当前高校培养的学生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用工需求,在大学期间对学生毕业后或者将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没有根据社会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变革和更新,也是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对口就业岗位和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大学期间,而不是临时抱佛脚,应该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内容来抓。高校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业安排,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科学合理地安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内容,分年级、分阶段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在大学课程中重要一部分,而不能成为让学生单纯了解就业信息和课程可有可无的课外辅导。把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就业指导教育的核心内容,帮助学生找到就业方向,确定就业目标、提高就业能力以及为未来职业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进行就业指导

(一)创新就业指导理念

社会在不断进步和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因此,高校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必然性,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的改变和创新就业指导的理念,不单单是改变高校临时性的指导理念,而是要从学生就业的长远出发,把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让学生跟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注入新元素,根据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提升相应的就业能力。

(二)设立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要提高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高校应该设立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完善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制度,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效能。高校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体,应该建立专业的研究小组,根据社会现实情况,与时俱进的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制定方案。另外,高校院级领导、任课教师、辅导员以及班干部应该积极配合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工作,根据高校制定的教育方案开展相应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式

首先,高校要利用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把辅导员培养成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师,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其次,高校可以鼓励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了解,通过网络、交流会、社会实践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最后,高校应该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结合社会需求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构思和规划,高校再根据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辅导,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工作。总而言之,要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就必须坚持以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整个过程,不断完善和创新规划理念,培养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人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中,进行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李伟 高旭 张金路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