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对策

时间:2022-05-20 05:58:29

农科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对策

一、农科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工作现存问题

1.农科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与思想教育工作分化现象明显。目前,农科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同思想教育工作的分化已经成为农业院校的普遍现象。一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作为就业导向,就业信息和就业培训的实用性逐渐取代了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就业指导同思想教育的分化与脱节使毕业生面临就业时不能及时获得思想指导,影响了就业效果。

2.农科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工作的长期性不够。就业思想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是需要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并分阶段进行的。就业思想教育需从学生的内在特点出发,结合社会环境,因材施教,这需要在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而我国农业院校一般在大四临近毕业才开展就业思想教育,突击性强且形式单一,削弱了思想教育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

3.农科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方法单一。新时期农科大学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新问题,社会结构的调整、90后大学生的观念多样化要求就业思想教育需结合社会、校园环境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而针对农科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教育仍然以灌输式、填鸭式为主,且集中在毕业前半年到一年,缺少对不同年级、不同特点学生的有针对性的系统化、灵活化教育方针和实践。单一的教育方法使就业思想教育流于形式,未能起到真正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的实际作用。

4.农科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工作者素质不高。农科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教育工作一般由辅导员担任,高校辅导员多为留校的学生干部,人生阅历较浅,对企业环境不熟,对国家就业政策的学习理解不透彻,不能很好地解决与就业政策相关的实际问题。同时,在就业指导方面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不能将心理学、教育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就业指导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工作中,在解决就业思想问题时缺乏理论指导,显得力不从心。总体来说,就业思想教育工作者综合素质不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应用能力急需提高。

二、改进农科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工作的对策

1.加强就业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1.1调整就业观念。随着我国高校教育向大众化发展,大学生就业也趋向大众化,尤其是在农业院校,买方市场的形成使一些大学生因自身期望不能实现或不能满足用人单位要求而待业,这种消极就业的观念严重影响了农科大学生自身价值的体现,需要学校结合新农村建设帮助大学生学农、爱农,积极调整就业观念。此外,农科大学生在就业区域的定位时,也多定位在沿海等一线发达城市,而人才吸纳能力强的传统产业已经开始向西部及内陆发展,况且结合农科专业的特殊性,农村是农科大学生发挥才能的主阵地,因此,就业思想教育应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社会环境,结合自身特点,调整就业观念,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1.2增强创新意识。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而创新意识和能力是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创新能力强,适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强,社会适应能力也就强。新农村发展需要掌握时代脉搏的农科新人,农业院校应注重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制定鼓励政策支持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在职业指导课程中多设定实践操作环节,创造更多机会使大学生得到锻炼。

2.丰富就业思想教育工作内容。

2.1加强就业政策及法制教育。加强农科大学生就业政策及法制教育,可以弥补农科大学生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为应对就业中的问题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农科大学生就业不积极一方面原因就是因为对就业政策不了解,加强就业政策教育可以使他们了解就业政策的内容、明确目前的就业环境,增强大学生就业自觉性和目的性。同时,对就业相关法律知识的欠缺,使很多大学生在签订合同、工资待遇等方面遇到问题时茫然,不知如何解决,加强《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教育可以帮助农科大学生弥补这方面知识的空缺,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

2.2加强心理素质及职业道德教育。农科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他们能否成功就业以及就业后的适应程度。一方面,自负、自卑、就业恐惧等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农科大学生的就业效率,使他们与好的就业机会失之交臂,因此高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可以帮助大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学会调整心理状态,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在思修课程及社会实践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农科大学生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教导他们做一名职业道德高尚的职业人。

3.创新就业思想工作途径。

3.1坚持就业思想工作的长期性。对农科大学生就业思想工作的长期性指将就业思想工作贯穿于大学生四年的学习和生活。根据各年级农科大学生的培养重点,有针对性地将就业思想工作渗透到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相关课程、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农科大学生建立正确就业观念,积极面对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机遇和挑战。其中,对大一新生加强就业观教育,对大二学生侧重农科专业思想教育,针对大三学生强化就业实践观教育,注重对大四学生的就业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四个年级的就业思想教育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3.2加强就业思想教育同市场的结合。检验农科大学生水平和能力是否满足社会要求的标准是就业市场,如果高校培养的农科人才不能被市场充分接收表明需要进一步加强农科大学生的教育程度。行动源于思想,加强就业思想教育同市场的结合,有助于农科大学生的就业。农业院校要加强同企业的联系,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帮助农科大学生认清专业相关领域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提前做好心理及行动上的准备。

作者:张涛工作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