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特区对策研究

时间:2022-04-03 04:19:58

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特区对策研究

摘要:在国家的“双创”大潮中,高职院校若想在其中谋得一席之地,要有创造性思维,着力于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特区”。首在推进制度创新,营造出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着力探索就业、升学、创新创业三途培养机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善于整合资源,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硬件平台,努力挖掘校园商业潜力,科学布局创新创业实践体系,以科研成果转化为突破口,结合专业教育,打造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特色所在。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特区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列为部级战略,2014年总理首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随之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双创”被列入。此后《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等政策文本频繁推出,教育部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如此“创新创业”成为一场不可阻遏的潮流。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基础比较薄弱。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创新方面如专利申请已经打开了局面,并且有一定的积累,但这些成果能否转化为创业的基础还有待观察;在创业方面,多数院校建有创业学院,已有一些学生创业公司,但尚未形成规模,而高职院校的创业氛围尤为欠缺[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国家战略,也是未来几年内的重要发展方向,高职院校无可逃避,更应顺势而上;当然,也需量力而为,不应盲目跟风,可根据自身校情,打造具备校本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2]。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按照“搭平台、给机会、有意识、重经历”的思路,在适度引导的基础上,给与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为了响应国务院、教育部实施“双创”战略的号召,大力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要在这一“双创”大潮中谋得一席之地,需整合原有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打造出一个“创新创业教育”特区来,以此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营造出良好的“双创”氛围。

1推动制度改革管理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首在创造良好的制度空间。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都有一个大前提,即有允许学生去尝试和实践的空间。如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常态化的学生创业街,全校师生都会踊跃参与和支持学生的创业[3]。这样的学校会在学生身上形成一种天然的创业气质,当创新创业从教育层面转向实践层面时就会显得非常自然顺畅。因此,高职院校应在创新创业方面给与学生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如在一些服务外包项目上有面向学生的容纳机制,有针对学生休学创业、创新创业的学籍管理、成绩管理的制度办法等。学生层面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兴起,有赖于适度的舆论引导。如利用学校掌握的校园网、校报、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工具加强常规化的舆论宣传,包括创新创业政策宣讲、他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介绍、成功的创新创业案例等。对于校园内已有的创新业绩突出人物也应加大宣传力度,如对于拥有很多发明专利、专利成果转化成效显著的教师,学生中申请专利的佼佼者的宣传等,以树立创新创业先进典型;特别是对于已经出现的学生实体创业案例,学校应加强对其跟踪报道,以在学生群体中形成即时的榜样引领。

2探索分途培养,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贯通人才培养全过程

当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出口上俨然有了三重任务:一是传统意义上的就业教育,二是当前旨在提高本科升学率的升学教育,三是代表高职教育重要发展方向的创新创业教育。“十三五”期间,一些高职院校明确了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的思路,即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在选择将来的发展方向上给与其充足的空间和渠道。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就业教育是根本,实现好就业、就好业是应坚守的底线;升学教育既是完成既定的升学指标,更是圆高职学生“本科梦”的途径,是对学生需求的必然回应;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和知识经济兴起和创新创业潮流的必行之路。因此,在多元化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导下,实现就业教育、升学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三途竞合,需要在学生培养上采取分层分类的方式,实施分途培养模式改革。即大部分学生培养成“首岗能胜任、转岗能适应、发展有后劲”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4],一部分学生进入本科阶段进修学习,另一部分学生成为创新创业型技能精英。具体而言,即实施“N+1”学制改革,在前期注入就业、升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最后一个学年根据学生意向实施就业、升学、创新创业的分途培养,就其所选方向进行专门性教育。落实分途培养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贯通教育教学全过程,高职院校可采取以下策略:一是整合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将之划分为知识型课程模块(语数外)、政治型课程模块(思政课程)、文艺型课程模块(文化、艺术、体育)、创业型课程模块(始业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就业创业指导)、专业型通选课程模块(公共选修课中围绕专业的延展性课程)。二是探索面向专业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在专业课程开设时嵌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以形成这样一个体系:学校层面提供创新创业教育一般性认知,而专业内实施专业型创新创业课程。三是在最后一个学年实现学生分途后,针对选择创新创业方向的学生开设专门的创新创业课程模块,实施创新创业“精英式”教育。

3以创业学院为引领,搭建创新创业教育的硬件平台

当前各个高校在鼓励创新创业时,纷纷采取“可视化”模式,即争设众创空间或建创业基地等实体方式来支持创新创业。而随着国家大力推动“双创”战略,省、市、县等各个层次都在打造实体,短短一两年里创新创业的基地实体已近千,如按各地的规划到2020年这些实体的数量可能会崛升为近万,甚至数十万之众[5]。如此多的创新创业基地是否有足够的创业公司与之匹配?也就是说,以后不愁没有创业公司安身的创新创业基地。首先就高职院校而言,可以借助已有的基地来容纳创新创业,如公共实训基地、工业设计基地等。当前,应开放已有的实验实训设备、办公场所等为创业项目提供相应基础设施。其次,将现已成立的创业学院作为一个统领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机构,以在全校形成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氛围,打开学校创新创业的局面。最后,因为高职院校的创业基础薄弱,且多以理工科专业为主,不像以商贸为主的高校可以大面积铺开成本低廉的电商创业模式,工业工程类的创新创业操作性更难、技术要求高、成本投入相对也大,所以还是在理性基础上循序渐进为好。当前,可以把提供专业技术性服务作为突破口,先行打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项目局面。

4挖掘校园商业潜力,科学布局校内创新创业的实践体系

当前推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仓促之间把学生直接推向市场并不可取,因学生受阅历、见识的局限,直接面向市场创业存有诸多风险。因此,在校园里为学生实施创新创业提供模拟场景、校内创业平台显得很有必要。一所万人规模的大学无异于一个“小社会”,内蕴诸多商业潜力和创新创业的机会。学校可以充分挖掘校园的商业潜力,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架设一个教育实践“特区”。如有研究者认为“可以按照从易到难的程度,将这一体系区分为以下几个层面:一是初级层面的,在学生活动开展中实施成本控制、绩效管理,让学生得到第一步的锻炼。二是中级层面的,开放学校已有的能够实现创业的资源让学生练手,如设立学校的夜市、毕业生旧货交易市场等;放开部分学校内部的商店、超市、办公场所、图书馆让学生提供有偿性服务,如电脑维修、校内茶吧书吧、快递物流集中入校等。探索通过众筹模式等让学生参与校内经营活动,如学校的超市经营,因涉及更为复杂的运营和大量的资金投入,可以尝试让学生以资金众筹和创业贷款的方式进行集体化营、股份式运作,至少能为经济管理学院学生提供一个直接的创业实践场所。三是高级层面的,在某些院系、专业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而所有制的另一方即为在校学生,如汽车学院可以同时设立4S店,纺织工程学院可以在开设服装设计专业后在校内开服装超市和时装设计公司等。”[6]

5以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为中心,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特色

当前通行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走的都是易于操作的电子商务或者开设创意实体店的方式,这应该不是国家所倡导的创新创业的常态,真正的创新创业是创新基础上的创业[7]。高职院校多为工科背景的高职院校,素来重视教师的专利申请,近年来也逐渐推进学生专利的申请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累积了相当规模的专利拥有量,但专利的转化率极低。若要凸显反映工业工程类院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模式,走借助专利的积累和成果的转化基础上的创新创业是高职院校可行的一条特色打造路径。以专利转化为特色的创新创业模式的打造,一是需要学校引导师生的专利申请以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切实解决行业企业面临的问题为主,从而提高专利的天然契合性,便于转化和产业化实现。二是除了借助企业这一现场的平台之外,学校可以利用创业孵化器鼓励有独特性、有市场价值的专利成果形成创业公司来开发自己的产品,如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黄酒分院借助黄酒实训生产线来开发“工院牌”黄酒。三是扬长避短,不强求教师利用科研成果直接创业,但可以就当前的专利成果做些文章,如仿效谷歌模式。谷歌公司以其互联网公司的性质,在创新方面采取了另一模式,即累积专利成果,聚沙成塔形成质变的创新成果。这一模式高职院校也可采用。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的专利成果数量庞大,并且呈现出一定的专业集聚性。学校可以提前做整体规划,划定几个重点的技术突破方向,引导教师在这些技术方向申请专利成果,最终形成一个专利创新链时,通过建立学校自己的创业公司来实现这些整合起来的专利成果的产业化,也就是学校自身可以成立校办工厂和创业公司。这一方式既可以达到现有科研成果的就地转化目标,又能实现具备科技含量的创业行动,应是工科院校努力尝试的创新创业模式。从打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品牌这一角度出发,如果通过专利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这一条路走通了,则会成为能够持续发展的创业模式,并且在全国千篇一律的“电商模式”中也能迅速脱颖而出,只不过这一过程要显得漫长一些。

参考文献

[1]张爱梅.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反思[J].教育与职业,2016(6).

[2]张永民,鲁伟,周斌.转型与对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范式与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16(17).

[3]胡坚达.激活创新因子扶持创业梦想——记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学院[J].职业教育研究,2016(5).

[4]王良春.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7(23).

[5]袁莉.解码中国:孵化器太多创业公司不够用了[EB/OL].(2016-03-24).

[6]秦虹,伍红军.基于开放理念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途径[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6(4).

[7]李娜娜,张宝建.科技创新与创业耦合协调关系研究——来自25个国家的经验证据[J].经济问题,2017(12).

作者:陈荣荣 单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