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2-11-20 10:44:58

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需求。农林院校在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中,正确理解其内涵及特征、理性分析其面临的困境、科学规划其实施路径,能够卓有成效地加快其进程,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创新创业;协同培养;特色发展

1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要义

长期以来,对创新创业内涵要素认识的偏颇,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层面的误区。根据学术界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认识,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应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注重实践,激发学生创造力、创新力的教育活动。在这里有几个关系需要厘清。

1.1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厘清的三种关系

创新和创业的关系。美国创业教育之父杰弗里•蒂蒙斯指出:“如果把创业比作美国经济的发动机,那么创新就是此发动机的汽缸,它带动了重要新发明和新技术的诞生。”创业的核心与本质是不断的创新,创新支撑着创业发展,创业是创新理念、要素行动化的体现形式。创业的创新,重在应用的创新,促进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商业化;创新的创业,是基于创新基础上的创新型创业、机会型创业和高增长的创业形式和模式。由此可见,创新创业不是创新和创业的简单叠加,说到底是一种双生关系。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创新创业教育不是游离于学科、专业教育之外的空洞教育,而是在专业教育基础上的教育形式。有学者运用生物学上的共生理论来解释创新创业教育的区别,认为这二者既不是寄生条件下的“点共生”模式,也不是共生条件下的“间歇共生”模式,而是对称互利共生条件下的“一体化共生”特殊模式。二者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一种“一体化共生关系”,一方面,要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为指导,深化我们的专业教育改革,促进专业教育内涵特色发展;另一方面,要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元素,在不打破原有专业知识体系框架下,扩展专业教育的空间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特殊群体和全体学生的关系。创新创业教育面向的是特殊群体,还是全体学生这也是需要搞明白的一个问题。有人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只针对少数有创办企业、公司潜质的学生开展的专门技能性教育和训练”,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

1.2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要义

农林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行业地域特色鲜明的教育体系。一方面,农林院校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持,为区域及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另一方面,区域及农林行业为农林院校的发展给予了资源支撑,行业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影响着农林院校的建设。农林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和行业特性。

2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

2.1创业创业教育面临的三大困境

从教育的内部系统来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够,系统化的教育改革难以开展,是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内部困境。纵览国内一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出现的一种倾向是,简单把设置一个试点班、开设一些创新创业课程,就等同于创新创业教育。从教育的外部环境来看,难以有效实现创新创业协同培养是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外部困境。创新创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一定要打通知识的习得、知识的创造、知识的运用通道,要建立贯通、有效、整体、联系的校企联合、校地联合协同培养体制机制。从教育的实施过程看,高校的思想不统一、盲目跟风、步调不一致,也是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实践困境。部分高校没有正确把握教育的渐进性规律。

2.2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

农林院校作为大学的一种类型和有效组成部分,也具有全国高校普遍存在的创新创业教育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创新创业教育孤立于农林专业教育之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有余,内涵挖掘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的环节存在缺失,环节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环节脱节,难以做到学以致用。

3农林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

3.1用系统的观念,深入的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过程,需要通盘考虑教育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宏观整体的概念,深入推进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具有创新创业潜质人才的选拔和招生制度、弹性培养制度、质量评价与学位评定制度,形成比较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系。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为例,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全面成才、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发挥“农科教一体化、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与传统优势,稳步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一是注重在教育内部系统中形成要素合力。出台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健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自主学习、指导帮扶和文化引领等“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二是形成贯通的机制体制。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本科专业人才、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体系,打通三个相对独立的培养单元,形成一体化的体系。三是重点突出、实现突破。在创新创业思想的指导下,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学校的重点工作。逐步修订完善65个本科专业,69个一、二级学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及方法、条件与保障。

3.2用渐进的原则,逐步开展教育教学实践

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采取渐进的原则,“试点先行、逐步推广”,不失为一条稳妥的途径。这种做法既不会冲击当前的专业教育体系,还能够结合学校实际,逐渐形成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推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采取了试点学院先行的做法。动物科技学院被确定为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学院以“建设全国一流农林高校创新创业学院”为目标,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创业理念,探索“动科专业为主体、草业和水产专业为补充”的“1+2”模式,稳步推进全国“农学”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一是以招生制度为突破口,建立适用创新创业的学业主题评价制度。学院采取大类自主招生,同时结合大类内自主选择专业,创立创新创业试验班,遴选符合条件的学生进入试点班级进行(专业)学习。二是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建设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创新创业与素质教育”8学分课程模块,开设创业基础课、就业创业指导课、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并逐步实现专业教育体系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深度融合。三是改革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开展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四是加强创新创业与素质教育学分管理。

3.3用协同的理念,建成创新创业教育的示范地

依据区域特点和地方特色,注重校企协同、校地合作,充分挖掘教育内外部系统的资源优势,逐步建成点线面结合的创新创业辐射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沿着创新、创业、创造的主线构建三大圈层,形成“三层互融、三级衔接”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体系。最终使成为农业行业创客的家园、智慧的源泉、创造的摇篮,不断地向社会辐射新技术、新产品、新企业。一是结合学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以农业试验示范站为依托,建立校地合作的“西农模式”,以大学为依托,以建设服务于产业发展的试验示范站(基地)为核心,以基层农技人员为骨干,以推动地方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的,通过在农业主导产业中心地带建立永久性的试验示范站(基地),为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全产业链的技术指导和服务。试验站紧密结合了教学、科研、生产,利于把农业知识习得、应用、创造和农业行业创业结合起来。知识生产的系统性和载体的统一性,使得场站成为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绝佳孵化地;同时从理论到实践环节的双导师制、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长期形成的校地合作关系,也利于与地方政府、农业企业建立融合程度高的一体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协同体系。二是借助于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打造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深耕区。利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体制机制的创新优势、农业科技向产业迅速转化的优势、科技示范和产业化带动的优势,通过校企合作、智力注入、农业创业示范引领,使该区域成为农业创新、创意的孵化地和产业化基地,构成创新创业的主体层。三是借助于关中经济区、部级自贸区的政策、制度优势,依托于行业共建、区域共建、国际共建,构建学校人才、技术、产业、信息辐射带。使该区域成为学校创新创业的辐射区,构成学校创新创业的层。三层互相支撑、信息资源共享,最终形成“三层互融、三级衔接”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需求,符合社会经济和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正处在摸索前行阶段,符合自身办学定位的创新创业教育之路仍在探索之中。农林院校应在国家政策导向和要求下,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深刻把握共性特征和个性需求,因地而异、因校而异,走农林院校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教育之路。

作者:张永平 贾俊刚 赵长江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