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汽修学生职前素养培养实践研究

时间:2022-03-03 11:39:49

中职汽修学生职前素养培养实践研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环境,提升学生的职前素养,本文以我校的汽车快修工作室为载体,开展中职汽修专业学生职前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

1汽车快修工作室的实践特点

1.1实战教学“真车辆”。我校的汽车快修工作室运用实车开展教学,将规范操作视频、实车模拟与实战教学相结合,将真实的汽车搬进课堂,通过教师引导、同学间相互协助的方式,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满足企业所需的实用性人才。1.2晨会开展“真情境”。通过学生主持的每日校企对接式晨会,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还为学生展示自我才华提供了平台,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1.3角色扮演“真客户”。学生在快修工作室中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设立接待、操作、协助、复查、技术总监审核等岗位,形成一个完整的汽车维修流程。整个维修过程全部由学生担任,面对的是真实的客户,最后由教师扮演的技术总监对车辆的维修结果再次审核并签字。1.4学生展示“真任务”。学生大多具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望,但由于性格内向和上台机会少等原因导致很多学生不敢上台展示学习成果,通过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得到锻炼,提高综合素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师则可以通过学生的上台展示演讲,多方位地了解学生、发现学生优点、挖掘学生潜力。1.5论文撰写“真案例”。在日常的汽车故障排除过程中,指导教师让学生尝试记录汽车维修故障排除的具体过程,帮学生列好专业技术论文撰写框架,分故障现象、故障诊断、故障排除、故障总结等4个步骤,记录自己在车辆维修和检测过程中的步骤,指导教师再对论文进行指导、修改。通过撰写专业技术论文,使学生在学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排故思维,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

2快修工作室的实践过程

企业适应能力影响学生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是学生实现理想与自我价值的关键能力。可以利用快修工作室的平台培养学生的职前素养,研究在课程设置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职前素养提升的影响。2.1技能培养体系的构成。充分利用汽车快修工作室平台,根据教学活动的内容,形成任务页→视频拍摄→生成二维码→教材编写→扫二维码自主学习的中职汽修学生技能培养体系(图1)。2.2以学习任务为中心组织技能基础课程内容。以汽车定期维护课程内容组织为例(表1),组织技能基础课程的内容,要以学习任务为纽带,根据每个工作任务的教学目标、技术要求,确定学生的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中的实践知识点都要具体到各个操作步骤;通过实践→理论→拓展的顺序使学生掌握每一个知识点,突破每一个技术难点。2.3以排故思维为中心组织技能提升课程内容。在汽车故障诊断的课程中,传统的教学只要求学生掌握故障排除方法,而忽略了排故思维的培养。学生在学习汽修故障诊断的实践知识后,鼓励学生尝试撰写汽车故障诊断步骤(图2),理顺排故思维,要求学生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汽车技术在飞速发展,学生只有不断钻研,才能走得更高、更远,才能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2.4汽车快修工作室的考核评价体系。汽车快修工作室的考核评价体系由学生自主评价、教师评价组成,另外还增加了企业晨会评价表,借鉴企业晨会制度,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建立了由学生自主主持的校企对接式晨会制度。通过企业晨会制度的引入和实施,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企业所需的关键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职前素养,使学生尽早感受企业文化氛围。

3汽车快修工作室的实践总结

3.1构建了学生职前素养培养教学模式。基于汽车快修工作室的中职汽修学生职前素养培养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五真”,即真车辆,教学车辆采用社会运营车辆;真情境,学生自主主持校企对接式晨会;真客户,师生与真实客户对话;真任务,学生上台演讲阶段性学习成果汇报;真案例,师生共同撰写汽车维修专业技术案例。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我校多年来对学生职前素养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的成果。3.2形成了校企对接式工作室特色范本。汽车快修工作室不单是项目化教学实施和操作的平台,它是以真实社会运营车辆为载体,以教学任务为驱动,将学生职前素养培养定为最终目标,使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技能,提升素养,是一种高效培养模式。它可以让师生直接接触到企业维修的真实业务,开展企业晨会文化活动,使校企互补、合作共赢,形成了校企对接式工作室特色范本。3.3建立了角色转变机制。中职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由于工作和学习的需要,逐渐向企业师傅和企业学徒的角色转变,这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师生在向企业师徒角色转变时,面临着新的教与学的挑战。基于快修工作室的学生职前素养培养教学模式为师生提供了成长的平台,让师生在实战过程中快速成长,在角色转变中适应社会所需,以实现从师生到师徒角色转变的衔接。

作者:翁立东 单位:象山县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