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思政新课改教学初探

时间:2022-01-12 03:05:27

中职思政新课改教学初探

摘要:中职思政课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展开,面对转型发展期的新要求,亟需新举措解决教学中的新难题。文章以“职业道德与法治”为例,着眼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探讨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教学实施策略。

关键词:中职思政课;新课改;职业道德与法治;单元教学

当前职业教育已进入转型发展期,面对新时代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新要求,适应新时期培养大批德才兼备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需求,现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亟待改进。2020年2月14日,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教材〔2020〕2号)的通知。其中,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帮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法治素养和心理健康水平……”对照新课标,本文以“职业道德与法治”为例,对单元教学实施提出以下策略。

1单元教学内容设定

新课改将“职业道德与法治”设置为中职二年级下学期开设思政必修课,共计36学时。该课程分为道德与法治两个部分,由于新教材还未出版,我们选取的教学单元是旧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中的法律部分,具体内容是:第六课——第十二课,命名为“少年的你——与法同行,与爱相伴”。

2单元教学实

将本教学单元七个课题的内容按照课前导学、课中实施、课后拓展三环节来设计,每个课题都将课程重难点、信息化手段、最新时政案例融入教学过程并结合学生专业特色组织开展各项教学活动。2.1结合专业特点,课前任务,激发学习兴趣。课前,学生登录超星学习通平台,浏览教学资源库中的相关内容。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预习任务。一是发送学习资料,微课视频学习。第6课是疫情期间上的网络课程,课前要求学生上传人们严格遵守防疫要求的行为照片、短视频或文字;第8课“程序正义”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预习任务,包括:⑴微课——诉讼的种类和定义;⑵视频——米兰达告诫的由来。二是结合专业分小组,搜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相关案例图片,并上传至教学平台。平台资料将作为学生考核评价的依据。如:第8课“程序正义”要求学生收集与专业相关联的诉讼案例,并留心诉讼中使用的证据;第9课“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课前要求学生按专业分小组展示,如:美工组学生准备美工刀现场展示和工具用途说明,让学生明确和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2.2创设立体课堂,跨界多元手段,培养核心素养。2.2.1致力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教学目标。借助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通过播放案例视频,结合视频为学生解析法律知识,把枯燥的理论概念直观呈现,能有效帮助学生厘清概念,明确差别,理性判断。如第8课“程序正义”设计“思维导图”,“民事诉讼程序”设计“拖拽游戏”;第11课“人身权的分类”设计“找茬游戏”,利用学生喜欢游戏的心理,让他们在“学中玩,玩中学”,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热烈,有助于顺利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2.2.2遵循“三贴近原则”,体现职业教育特点。从身边的真实案例出发,激发学习兴趣,发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翻转课堂。第6课以学生被骗的真实案例彰显“法律的作用”,学生在班级群向老师求助,引发讨论,通过引导,成功破解困局;第8课“诉讼程序”,请同学介绍课前搜集的与专业相关的广告侵权案“一张人物画引起的侵权案”引发热烈讨论,继而明确诉讼的程序。2.2.3与时俱进,引入时政新闻案例充实教学。实时引入时政新闻案例,让教学与时代同频共振,体现思政教育的时代性特征。第9课“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要受法律处罚”,大量引用疫情期间的案例如“澳籍女子返京拒绝隔离还外出跑步”“不听从劝阻聚众”等;第7课“维护宪法权威”介绍“宪法宣誓”;第11课“解读民法典”。2.2.4实时评价,持续满足学生获得感和成就感。课前学习通平台“快问快答”实时打分;课中实时评价反馈,如第9课课堂“贴图游戏”,鼓励学生探索,及时评价;结合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利用学习通平台在线测验,每课一练。教学中准确把握教与学的深度和广度,为阶段性评价、毕业合格性考试和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提供支持,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形成育人合力。2.2.5以法导行,落实思政课程实践性特点。以法导行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循新课标“围绕议题设计活动,注重探讨式和体验性学习”的要求,我们尝试借助心理学手段,开展心理游戏、心理调适活动、情景剧表演等方式突破教学难点,效果显著。第9课“杜绝不良行为”设置“心理情境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情境中感悟,升华情感从而突破教学难点。第11课设置“模拟情景剧”,结合生活或职场的实例开展情景剧表演,体验在工作和生活中既要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懂得关爱他人。2.3课后延伸拓展,社会实践体验,注重以法导行。遵循新课标“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打造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社会大课堂”的要求,课后安排了实践拓展活动:参观少管所,聆听少年犯“现身说法”等。直接的认知和体验方式,更富冲击力和影响力,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法治意识,杜绝违法犯罪。

3教学实施成效

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三结合”,致力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相长,成效显著。3.1坚持价值观教育与学科知识教学相结合,学生学法热情和尊法意识同步提高。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学法尊法和守法用法相结合,以法律基础知识为载体,充分挖掘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在知识传授与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过程中,实现价值观的引导。如:第6课“培养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列举公共场所吸烟、闯红灯、翻越道路护栏等违法现象并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从思想上高度认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结合社会热点案件,对执法和司法中情、理、法的关系进行讨论,理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对维护法律权威的价值。如:第9课疫情防控期间违反管制四则典型案例(茶馆疫情期间违规营业、聚众、传播虚假信息、不配合疫情检查)通报;第10课“犯罪的内涵和特征、罪与非罪的界限”探讨田某妨害传染病防治案——故意隐瞒武汉旅居史致使37人被隔离观察。3.2坚持通识性教育与职教特色相结合,学生法治意识和职业精神同步加强。在已有的文化课基础上,结合职业教育特点,选择与职业生涯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融入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教育,强化与职业能力密切相关的学科核心素养,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如:课前预习环节,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分组搜集整理资料;案例选择注重结合专业及未来职业走向,体现职教特色;课堂实施环节,如第6课结合校规校纪、企业行业规范,讨论遵纪守法的意义;第9课以“如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为议题,探讨违纪行为和违法行为的界线,增强遵纪守法意识;第10课以“如何自觉预防犯罪”为议题,结合贴近学生生活与职业的案例开展“以案说法”活动,探讨犯罪的特征和构成要件。3.3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学生守法责任和用法能力同步增长培养法制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是本单元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学生已有基础和发展需求的了解和把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切实研究中职教学现状和学情,不回避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将职业需求和中职生实际相结合,着力突破教学困局。如第7课通过手抄报、微视频、漫画或海报制作等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活动;第8课“如何依法维权”以学生真实案例,探讨纠纷解决的法律途径,学会选择依法维权的方式;第10课组织“我是法官”模拟法庭活动或观看庭审实录。

4教学反思与改进

4.1特色与创新。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应用信息化手段,突破传统德育教学的局限,带领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活动。对照新课标,本教学单元有以下五个创新点。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把课堂交给学生,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前任务、课堂活动中合作探究、自主学习。⑵突出实践取向: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的联系,利用或设置职场情境,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打造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社会大课堂。⑶彰显职教特色:结合学生专业设计教学环节,注重有机融入职业道德、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培育学生职业精神。⑷注重跨学科迁移:教学中重视体验感悟,围绕议题设计活动,注重探讨式和体验性学习。设计模拟情景剧,与心理健康课程相互配合,形成协同育人合力。⑸合理利用信息化:教学中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4.2不足与改进措施.。首先,新课改提倡社会实践,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多接触社会,在实践中拓展能力。但是普遍学校受各种条件限制,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广度和深度亟须推进。其次是网络平台资源库建设滞后,缺少针对中职思政课程的系统的、共享的教学资源库。中职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任重道远。只有通过丰富而生动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优化教学实施手段和策略,不断提高思政课程实施水平,才能为学生成长奠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继而成为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实现中职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的通知[EB/OL].(2020-1-19)[2020-02-14].

[2]张伟.职业道德与法律: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陈晓娟 林超 傅巧君 单位:福建理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