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探讨

时间:2022-05-18 10:50:17

关于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探讨

摘要:有效教学以聚焦核心素养、优化课程教材、引导自主学习和关注教师研修为重点,张家港市暨阳实验小学以生本易简为课堂教学追求,切实开展轻负高质的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索。

关键词:有效教学;生本易简;目标引领;学法导航;真实评价

认真观察日常的课堂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个短暂且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师生之间、知识之间、同伴之间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智力、信息、情感等方面的互动与交流,由此产生复杂的相互联结的教学现象。如何抓住关键因素,在数学课堂中以清晰的思维、有序的组织、和谐的情智来促进学生思维品质、方法能力、情感态度的提升呢?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实验小学提出了“生本易简”的教学主张,形成了“由浅入深、简约低耗、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教学行为策略,其目标在于让学生学会学习,并以此为目标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一、目标引领,有效指明学生的学习方向

任何一个日常课堂的展开,都是以目标为指归的。然而,教学的复杂性就在于对目标的理解,把握有可能存在的偏移或者误区。即使教师能正确地把握教的目标,如何确定学的目标,并将之传达给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将两者有机联系起来,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对于教师而言,要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确定学的目标,就必须分析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空间,即最近发展区。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逐步应用,对学生学情的量化分析已经成为一种可能。教师结合平时的观察了解,在学情的定性分析上进一步研究,由此制定与教的目标有机结合的学的目标。学的目标可以侧重于知识、能力目标,即理解和运用,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更多依赖于教师课堂中的即时把握。教师只有把目标定准了,做到心中有数,教学才有了方向。而学生在目标的引领下,了解自己的学习任务,从而形成一定的学习规划,产生较好的学习愿望。在师生都明确目标的前提下,如何激发学生目标达成的主动性?我们尝试以“先学”的形式组织教学,这对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有着非常好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时,由于学生第一次在数学课上接触分数,教师进行了充分的学情前测,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确定并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目标,我们设置了这样的学习目标:(1)明确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以后,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2)学会正确读、写分数,并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3)研究怎样比较分数的大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三个学习目标简洁明了,把课堂应该达到的学习要求进行了必要的阐述,对学习目标中的重点部分进行了必要的标示,引发学生的关注,这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一定的帮助。

二、学法导航,有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

日本学者佐藤学曾经提出,要将教师“教”的课堂转型为学生“学”的课堂,从学生被动地学转为学生主动地学,这紧扣了“生本”这个要义。所谓“生本”,就是要大量地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表现,而把时间尽可能地让位于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其起点是学情基础,因此必须“易简”,从链接旧知识和经验开始,实现迁移,让学生有清晰的表象,能抓住核心关键。“易简”的学生学习,是一种可信赖、可迁移、可持续的学习能力,是一种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经验。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以“学生成长、实现不教”为主旨,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生本易简的课堂提倡以学定教,强调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运用,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从课前、课中延伸至课后。课前,鼓励学生自主学,根据对学生学习基础的前测情况设计导学单,组织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研究性学习,对所学内容初步整体感知,同时积极参与课堂研究性成果分享;课中,组织学生主动学,学生在目标的引领下明确学习任务,教师为学生提出合理的学习建议,让其成为学生学习之路的“导航仪”,切实实现教学的有效性;课后,引导学生拓展学,把有效学习向更远处延伸,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再学习、再研究、再出发的冲动。

三、真实评价,有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需要真实性评价的支撑。我们从四个关键点研制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1)教学目标要明确可测;(2)教学气氛要紧张有序;(3)教学过程要简易有效;(4)课堂生成要呈现问题。评价关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尤其重视学生是否主动学习,要让学生做到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应该从源头处培养,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参与兴趣,同时关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升学生自主参与能力。评价体系关注对学生学习真实的评价,观察学生知道什么、思考什么、会做什么。课堂上,我们通过观察学生对一些问题的处理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精心设计问题,问题要有层次、有坡度,可以让学生挑战不同难度的问题,有基础、提高、拓展等多个层次。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也可以采取多种趣味形式,如积分制、过关斩将、小组合作等形式。教育可以这样简简单单地来做,但是学生能够学得无限精彩。我们从“生本易简”和“有效”入手,一切以“学”为转轴,我们认为真实性的学力唯有借助真实性的学习,探究学习与协同学习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堂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曹红燕,管国贤.让课堂变革真正发生:“目标主导,以学为本”的课堂建设[J].江苏教育研究,2018(28).

[3]钟启泉.学科教学的发展及其课题:把握“学科素养”的一个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7(1).

作者:丁爱华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