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模式探索

时间:2022-07-02 11:43:35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361”教学模式是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的新探索。文章阐释了“361”教学模式的概念,从“361”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及操作过程中运用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具体解读,最后提出在贯彻“361”教学模式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巧用“361”教学模式,不能死搬硬套;“361”教学模式中学习小组的建设是关键。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课;“361”教学模式

党的报告中多处深刻指出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更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之中,标志着中国已经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的价值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崇高追求,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最终价值取向。教育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终身发展和健康成长。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立德树人要以德育为先,德育课作为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必须贯彻十八大精神。新疆尤其是南疆中职德育课传统教学模式并不全面关注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而更多的注重知识的灌输,这就要求我们南疆中职的德育课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本位的一言堂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在有效借鉴和结合南疆中职实际不断探索的基础上,笔者提出适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中职德育课“361”教学模式,以期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一、中职德育课“361”教学模式的概念

“361”教学模式是建构在“以生为本,合作探究”、“尊重学生的共同发展”的教学思想上的,主要是从教学过程的角度提出的教学模式,旨在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打造幸福愉悦体验感悟式课堂。“361”教学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三段六环一贯穿”。“3”是指教学的三个阶段:课前准备阶段、课堂教学阶段、课后实践体验阶段;“6”是指课堂教学阶段的六个主要环节:激趣置疑——自主感悟——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完善提升——盘点收获;“1”是指贯穿整堂课教学的一条主线,它承载的是课堂的内在逻辑线索和学习目标定位,无论是问题设计、学法指导、合作交流、还是探究问题的解决,都是围绕着这条线进行的,它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也是课堂的一条主线。

二、中职德育课“361”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

如图1所示,“361”教学模式就是把一堂课的教学分三个阶段进行,其中课堂教学阶段分六个环节进行,整堂课由教学目标这条主线来连接。下面对中职德育课“361”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流程及其操作过程中运用的教学策略进行进一步的解读:1、课前准备阶段。课前准备阶段主要是为课堂高效教学做准备的,主要是以教师事先确定主题、布置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展开的,并以此过渡到课堂教学。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这个环节教师应该特别注意所设计的活动主题应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是一次访谈、一次实践活动,也可以是资料的搜集整理等任务,而且教师一定要明确活动目的、活动方式、活动要求、活动流程等,这样才能步步为营,将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引导到高效课堂上。2、课堂教学阶段。课堂教学阶段是运用“361”教学模式教学的核心阶段,主要有六个教学环节构成:(1)激趣置疑。激趣置疑就是指教师在课堂的前几分钟用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知识的欲望。比如创设一定的情境并提出引发思考的一连串问题,在方式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情境的模拟,也可以进行时事辩论、讲身边的故事、做游戏、做实验等,在内容上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特点选择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最热点的话题,或者巧妙结合教材的切入点,还可以联系学生专业或就业岗位创设职业情境等。问题的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和导向性,合理的问题设计会让学生在不由自主中让教师“牵着鼻子走”,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学生:紧跟情景、思考问题(2)自主感悟。自主感悟就是学生自己学习,学生对教师设置的情境进行感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独立、自主、有效的思考和学习,明确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增强目标意识,实现知识的有效生成,或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学生自主感悟就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自学的方式,能够从教材中找到解决教师在第一个环节中提出的问题的答案或对策,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点有初步的探索和把握,同时教师需要提出自学的要求,学生才能紧张而高效地学习。这个环节学生就会用到课前准备的材料,学生把课前准备的材料结合教材的知识点,进行思考感悟,从而形成初步的解决方案。这个环节的特点就是每个学生都在思考,每个学生都参与自主学习,用自己的学习和思考的方式尝试解决问题,主动参与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也是学生合作探究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调查学情、自学指导学生:学习感悟、解决问题(3)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是高效教学关键的一环,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后,能自行解决的问题,自行解决;不能够自行解决的问题,就由学习小组通过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来共同尝试解决问题。学习小组共同研究问题,根据问题交流思想认识,以及解决问题途径的讨论,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启发,思维碰撞,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途径,使问题在小组内得到基本的解决。本环节的注意点是:首先,小组合作学习前,要有必要的引导,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步骤;其次,学生的参与程度要均衡,往往自学能力稍强的学生在小组中几乎承担了所有的职责,而自学能力相对差一点或者慢热型的学生则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或者被忽视的状态,所以在合作学习的时候,就会出现小组中的个别人比较活跃,一人或者几人掌控了全局,而另外一些人则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会产生一种挫败感,从而越来越不愿意思考、发言和表达自己;三是在小组交流之前,没有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就进入到小组交流讨论,一些慢热型的学生还没有思考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能力稍强的同学已给出解决的方案或者答案,能力稍弱的同学要么不愿意再思考,要么盲目随从,要么不愿意再交流,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反而在无形中挫伤了一些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同时也有悖于合作的精神。因此,在学生合作交流时,教师必须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引导。教师:参与指导、调控课堂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4)交流展示。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各小组将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按要求进行成果展示,各小组提出疑问,进行组间的相互答疑,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也要适时点评与追问,促使学生在展示中查漏补缺,在展示中发展完善。学生及时、充分分享感悟交流结果,是对合作探究的一种分享。如果没有及时分享,学生可能体验不到合作学习的成功感,教师的点评在此环节也很重要,若点评不客观不实际则使学生产生不信任感,对合作学习也会失去兴趣。所以,教师需要针对小组讨论的结果及时组织反馈评价,使学生知道正确与否,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认识。学生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的方式,比如用屏幕投影、书面板书、口头表述、行为展示或者表演等,教师评价交流结果也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教师点评,对展示组的人员参与度、精彩度、准确度、团结协作等方面的优点与不足进行点评、打分;一是学生点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检查督促、分配任务学生:积极展示、深入学习(5)完善提升。完善提升就是教师对学生展示的成果进行综合归纳、完善升华。此环节很关键,教师要用最凝练的语言对重难点解读和突破,同时还要客观的评价学生本节课的表现,这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掌握全面的知识,同时还增加学生的自信和增强他们的合作精神。教师对学生的成果展示进行点评,对于学生认识不够清晰或者不透的地方要进行深挖,并逐步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寻找规律、举一反三、拓展延伸,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对自己探究的结果进行适当的纠正和补充,使问题的解决更加完善。学生在解决问题或者展示成果的时候,难免会碰到难点,这些点就是教师需要精讲的点,还需要深入浅出地分析,生动形象地对比,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点。在教师精讲点拨的过程中,针对学生需要解决的疑难点,教师需要设计问题逐步引导,思路的分析、技巧方法的引导都是重点。教师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能够快速确定要讲的内容,抓住要害,抓住学生的易错点,理清思路,并以问题为导引,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教师:精讲点拨、理清思路学生:认真倾听、学会思考(6)盘点收获。盘点收获就是学生对本堂课的反思,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哪些地方我学习得非常顺利,方法是什么,哪些地方不够理想,原因是什么,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我掌握了吗,本节课的难点是什么,我突破了没有,本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等。每个学生都要认真反思,盘点课堂学习收获,这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同时也关注了每一个人的心理感受。教师:指导反思、及时反馈学生:认真反思、及时补救3、课后实践体验阶段。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完成,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课后实践体验的阶段。如果我们把课堂教学理解成学生对品德认识、思想情感、道德信念等进行内化的一个过程,那么课后实践体验阶段便是学生将这些品德认识、思想情感、道德信念等再转化为自我品德行为,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一个外化过程。中职德育课的有效教学,就是要实现这一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的转化,从而使学生达到“自育”。所以最后一个阶段教师要根据本节课教学目标设置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习得感悟的德行认知外化为课外活动体验,要求教师展示活动理念、活动目标和活动实施方案,学生在课外践行,并形成最终的心得体会、撰写调研报告等,最终成为我们德育的成功案例,我们中职德育课的教学目标也在于此。

三、中职学校德育课贯彻“361”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巧用“361”教学模式,不能死搬硬套。从来没有一种模式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幻想一把钥匙能打开所有的锁是不科学的,所以我们要灵活运用“361”教学模式,并结合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问题驱动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境仿真法、主题辩论法、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等来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性。2、“361”教学模式中学习小组的建设是关键。学习小组是“361”教学模式进行的有效载体,“361”教学模式成功的关键是小组的合作学习,所以学习小组建设是关键,这其中包括小组的创建和小组评价两方面:学习小组的建立应以每4-6名学生为一组,但学习小组并非一定数量学生的简单组合,而是要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和学生实际进行有机分组;关于小组的评价,我们要坚持及时性、针对性和鼓励性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手段和形式进行评价,这样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多些宽容,少些斥责。在中职德育课中构建“361”教学模式,通过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实现德育与学生生活实际及专业技能相联系,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积极探索的基础上,促进其实践、合作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对教育观念和实践形式进行批判性反思的过程,“361“教学模式既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思想与教学主张,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而且符合时代的潮流。

【参考文献】

[1]王学利.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C].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2007.

[2]王学利.以案例为引导、以问题为核心创新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8).

[3]龙欢,詹敏玲.“活动——发展”教学模式在中职德育课中的构建[J].卫生职业教育,2009(13).

[4]朱灿明,薛玲.“任务单导学”: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9).

[5]张轰.中职德育活动课“三段式”教学模式探索[J].职业教育,2014(10).

作者:靳婷婷 单位:新疆喀什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