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

时间:2022-06-19 09:14:51

中职学校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工作就是培养一线专业技术人员,以此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在此环境下,学校必须要加强学生质量的提高。同时还需注重教学工作的有效改革。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新形势下中职学校教学改革进行重点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学改革;思考

随着近几年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其对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中职毕业生。针对这种情况,作为中职学校在教育工作上必须要顺应当前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本文以学校工程测量专业为主,探讨教学改革方向。

一、中职学校的现状

针对中职学校在教学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缺乏规范的教学目的、学生文化水平较低、现行教材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和教学方式较为落后[1]。对于这些问题,对学生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因而需要学校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1.缺乏规范的教学目的。在中职学校教学改革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此问题会对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改革上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学校和教师在问题上没有统一,则使得教学工作缺乏明确的方向。2.学生文化水平较低。因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造成学校生源不足。此外,一些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都会进入高中学习,而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则进入中职院校。这就导致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比较差。从而造成中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态度不端正、自律意识不强等问题[2]。其中,中职学生质量也就是文化水平低是其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问题。结合实际发现,这种现象越发突出。3.现行教材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随着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对象的不断变化,使得其对中职教材提出更多的要求。而在具体应用中,会发现教材选用过于混乱。具体表现在乱、多、厚、旧等方面。多数学生认为所使用的教材涉及到的原理不理解,且与初中知识不够衔接等。对于这种理论过深的教材缺少一定的实用性,进而影响课堂效果。4.教学方式较为落后。虽然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开始注重对教学方式的探索,但是还不够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观念更新不够,有些教师在教学上因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还在使用传统的教材理论;二是,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简单来说就是就利用一支笔、一本书和黑板进行教学;三是,手段创新较为滞后。没有结合具体内容运用电化教学等设施。此外,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还缺乏较为系统的专业知识。众所周知,教师素质的高低会对教育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与国外教师相比,我国中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缺乏专业且系统的理论知识。一些教师对专业知识的了解不够,同时还缺乏对专业知识的认知。这就造成教师在学生职业学习方面无法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进而影响中职院校英语教学质量。针对这种情况,作为中职院校,要能够充分认识到教师所具有的作用,注重对教师在专业能力上的培养。5.实训设施不足。近几年国家对中职教育的越发重视,使得学校在教育方面得到一定的资金投入。但是部分学校在实训设施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学生实习、实训和实践教学产生极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进行实习,势必会与企业具有较大的距离。

二、加强中职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1.加强中职教学改革是提高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需要。教育部长明确提出,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在推动其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教学质量[3]。因而中职学校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从管理方面进行。针对过于松散的传统教学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改进。2.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近几年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我国产业结构得到相应的调整。在此环境下,需要中职学校加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于此,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十分有必要。需要学校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在深化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首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改革。特别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以此能够推动职业教育稳定发展。3.促进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现状。一般来说,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普高学生来说,为其主要学习理论知识,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是在就业的压力下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4]。这就导致中职职业学校在理论课堂上,多数学生处于精神不振的状态。而教师在教学上也缺乏热情,这就导致教学效果比较低。针对这种情况,中职学校必须要进行教学改革。以此能够更好的培养高素质,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三、新形势下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中职院校在英语教学改革工作中,首先就要结合其在具体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此能够推动教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针对上述中职学校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学校必须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同时还需加强实践教学的开展。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进而不断提高学生在岗位中的适应能力。在改革方式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确立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以学校工程测量专业为主。相关数据显示,中职学校对此专业的招生人数一直处于稳定递增的趋势。随着近几年学我国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越发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并对其投入大量的资金。促使学校及时更新相关设备[5]。这不仅更好的,满足学生校内实习的需求,同时还有利于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实践教学,体现其所具有的主体地位,学校则需按照要求将校内实训基地作为系统来进行建设。在此过程中,教师需将课内与课外进行有效结合,合理安排学生实习时间。通过此实习,既要能够体现出教、学、做的一体化,同时还要将实训深入贯彻在多个教学环节中。在实际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对相关项目的学习和训练,极大的提高学生掌握相关仪器的操作方法。2.创建校外顶岗实训基地。关于校外实训基地,在学校实训基地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不仅有利于对校内实践教学的有效延伸,同时还有利于对中职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在学校工程测量专业中,学校需将专业岗位群调研作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之后,学校在课程体系构建中要以职业资格标准为主。与此同时还要适当的融入教学活动。进而逐渐形成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具体教学计划中,学生会有两年的时间学习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在第一学期主要是认识实习,到了最后学期则就是进行综合实训。作为中职学校,要想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岗位实践能力,其要注重对学生在质量意识和效益观念的提升。并为此建立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校外实训基地。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高效且合理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运行机制。通过这种方式,在培养学生上发挥重要的作用。3.双证融合,拓宽办学渠道。在拓宽办学渠道方面,学校需要借助现有的条件,以社会和企业为群体开展相关的技术培训。具体包括基础层次的岗前培训、转岗培训和在岗培训等。实现此目的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以此能够帮助学校对现有的实训基地进行改善以及引进现代化仪器设备。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还为学校的招生工作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而作为中职学生在毕业后,既能够拿到毕业证证书,还可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就业质量。4.校企互通,且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学校首先要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在此过程中,院校需根据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即“内培外引、校企互通、专兼结合”。同时,学校还要加强对“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对教师数量进行适当的增加。此外还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简单来说就是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各方面的培训。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因而,学校要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采取相应的策略。5.分层次教学,按专业需求教学。众所周知,中职院校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因而在专业知识学习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需实施因材施教,也就是根据学生所具有的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对课程按照层次化的划分。在基础性的文化和专业的理论课,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与此同时,因学校对各个专业和理论与实践要求不相同,所以教师需根据具体专业设置的特点,来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安排。促使各个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相关理论和技能。通过对各个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学生在课程知识中的学习,进而满足其学习需求,为自身后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中职教育所具有的特殊性,学校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必须要进行教学改革。在此改革工作中,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根据学生在实际中的学习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但是结合实际,中职学校在教学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学校必须要予以足够的重视。通过本文对新形势下中职学校教学改革思考和探索深入分析后,学校在教学改革工作中可从多方面进行,即:确立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创建校外顶岗实训基地、双证融合,拓宽办学渠道、校企互通,且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和分层次教学,按专业需求教学等。通过这些有效策略,不仅能够更加的培养优秀人才,满足社会和企业发展需求。同时还极大的推动中职学校教育工作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友发.初探新形势下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设置[J].当代体育科技,2018(28):139-140.

[2]陈昭辉.新形势下中职学校篮球教学的改革路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13):49-50.

[3]颜展眉.新形势下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交际,2018(04):156+155.

[4]曹士其.新形势下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探析[J].职业,2017(33):46.

[5]钟兴寿.新形势下中职学校篮球教学改革问题解析[J].求知导刊,2016(09):132-133.

作者:刘建国 单位:天津市化学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