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教学中学习兴趣提升

时间:2022-12-22 02:49:38

中职体育教学中学习兴趣提升

摘要: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迈向成功的基础,提升中职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锻炼意识,是中职体育教学今后需要面对的问题。文章阐述了提高中职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种种不足,并给出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学习兴趣;问题;措施

中职院校以培养复合型、专业型人才为教育目的,为保证人才质量,中职教学应紧跟时代潮流,构建人性化教学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实际来看,相当一部分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进展不顺,学生的兴趣普遍较低,缺乏主动思考、主动学习能力,本文就从如何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角度,谈谈个人看法。

1.提高中职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意义

兴趣既是学习的引导者,也是保持学习动力的维护者,体育兴趣为学生打开体育大门、探索体育奥秘提供了有效途径,也为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心理学角度来讲,兴趣是认知事物的前提,对一个人或一件事产生主动意愿倾向时,则可认为是兴趣使然,往往会收获更多的成效。相对普通高中生来说,中职学生的教学地位比较尴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受其它因素影响,致使学习效率不高,特别是体育课这门经常被视为娱乐的学科,由于学生缺乏体育意识,缺乏科学的学习训练方式,导致体育教学实效性较低,从而影响到综合素质发展。另一方面,现如今快节奏的工作生活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国民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对于中职生来说更要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心素质则首当其冲。由此可见,培养中职学生的体育兴趣有着深远的意义。

2.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问题。教师是落实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的个人素质好坏,往往对教学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部分中职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距标准要求相去甚远,传统思想根深蒂固,难以符合现代化教学要求。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往往先将体育知识强加灌输给学生,然后做出示例动作,并要求学生模仿、参照,再进行自我练习,由教师负责纠正错误。可以看出,学生扮演着“被动”的角色,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逐渐弱化,兴趣也随之消退,导致有很多学生对体育课感到无趣、厌烦。除此之外,有些体育教师言语不周,对中职生的自尊心是一种无形的伤害,这样的教学效率可见一斑。2.2学生问题。学生的个人素质也是产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结合中职生的个性、年龄等特点,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因素,心理和生理。心理问题主要是指中职学生的意志力薄弱,抗压能力不强,对事物缺乏明显的耐心,听课效率低;而生理问题主要是指中职生目前尚未达到成年人的身体标准,各项机能水平缺乏稳定程度。另一方面,有很多中职生觉得今后的上岗就业只与专业课有关,忽视了体育教学,也是欠缺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2.3教学问题。教学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点:第一,体育教学在中职教育中的地位略低,各项教学体系、制度均有着不同程度的漏洞与缺陷;第二,体育教材质量不过关,教材内容泛泛而谈,空洞教育现象明显,教材重复率高;第三,体育课堂结构不合理,课时少;第四,体育教学模式难以符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相关标准过于统一,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习效率不理想;第五,部分院校缺乏必要的体育器材、设施,导致学生兴趣大受影响。2.4评价问题。中职体育教学目前所采用的评价手段往往具有“应试色彩”,即一切以分数为基准,测试成绩是衡量学生体育能力的标准。考核标准不具备差异化、个性化特征,很多体育底子差、基础薄弱的学生即使再努力也不能达到这一要求,而那些先天条件出众的学生只需“临阵磨枪”便可轻松完成,对那些后进生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锐减,从心底不认可体育教学。除上述原因外,如家庭教育、社会影响等外界因素也是造成中职生体育兴趣不高的原因,在具体教学中,应就实论实、结合实际采取相关措施。

3.中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

3.1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先决条件。素质教育理念认为,构建人性化教学课堂,应明确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由教师负责教学引导,围绕学生的个性特点设立教学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所有教学手段、策略都只是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真正的决定因素仍然是教师,如果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恶劣,势必会影响到课堂气氛与教学质量,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中职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非常在意别人特别是老师的看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加强语言沟通、情感交流,让老师成为学生可倾诉的对象,通过提供各种科学合理的积极建议,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逐渐培养体育兴趣。尊重是互相的,教师与学生做朋友,看似降下身段,实则人格升华。3.2体育教学应符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中职学生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往往将好奇、兴趣作为学习的出发点,然而由于耐性不足,经常出现“三分钟热血”情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这一现象,不仅要呈现出体育的“表象兴趣”,还要保持学生在认知阶段的动力,实现持续发展的体育学习。因此,相应的教学手段应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化需求,达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标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中职生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不光有身体方面呈现出来的差异,也存在认知程度的高低。教学工作之前,教师应深入调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身心素质,包括运动能力、性格倾向、兴趣爱好等等,以便制定教学计划。比如在篮球项目的投篮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资质划分为不同等级的三个组:强化组、普通组和基础组,并分别配发与各组成员相符的学习任务。首先是强化组,该组学生具备一定的篮球功底,但是部分学生的动作姿势不到位。因此教师首先应规范动作,点到即可,然后引导他们练习比较难的投篮手法,如后仰跳投、快速出手等,部分技术未必是大纲要求,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其次是普通组,该组学生运动素质一般,对篮球比较热爱,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主要提高定点投射能力,可多人一组进行比赛练习;基础组的学生各方面素质均低于上述两组,教学时以培养兴趣、寓教于乐为主题,可增设相关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对罚球的喜爱,如规定教师罚进一球,学生也要罚进一个,教师罚丢做五次俯卧撑,男生罚丢做三次,女生做一次。这样一来,不仅学生们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更为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情感在不断升温,学生的体育兴趣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对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是非常有利的。3.3培养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兴趣。体育竞技包含单人、团体两大类型项目,相对单人项目来讲,团体项目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比如队伍水平、个人素质、协作能力、沟通意识等等,团体胜利也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我认为团体竞赛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就在于通过队员之间的互相配合、协调、帮助,能够对彼此产生认同感与信赖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最终形成团队凝聚力、向心力,提高战斗力。同时,学生之间互相鼓舞能够激发他们对胜利的渴求,对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是特别重要的手段。比如教学足球的过程中,教师尽量简化、细致讲解基础理论内容,预留出更多的时间为学生提供自主练习的机会,可创设比赛情境,利用比赛教学法引导学生开展教学活动。进行分组时要做到资质均等,由教师充当裁判一职,等待比赛的学生扮演啦啦队角色,营设出真实的场景。为了追求胜利,各小组通力协作、积极进取,有些足球水平较高的学生甚至能够主动串联队友进行一次又一次精妙的配合。夺得胜利后,学生的成就感“爆棚”,提高了合作意识和体育兴趣,养成了主动探究、学习的好习惯,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了弥足珍贵的作用。3.4完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科学有效的评价不仅是衡量学生体育水平的主要标准,更是提高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关键途径。作为体育教师应充分理解分数并不能代表所有,很多学困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进步,然而与那些优秀生相比,他们的起点较低,虽然提升幅度大,但是与标准要求仍然有着不小的距离,单纯的“不及格”或者是空洞的数学,就否定了这些学生一直以来的努力,我认为这是非常不公的。因此体育教学评价应符合现阶段教育标准,构建人性化评价体系,将日常表现、学习态度、上升空间等等作为考核要素,确保评价工作多样化、多元化,推进教学评价指导体育学习常态机制建设,让所有学生都能真正认识自己,进而改变自己,从而产生浓厚的体育兴趣。3.5加强师资建设,加大设施投入。中职体育教学工作是一项系统化工程,若要真正围绕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打造新时期精品体育课程,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体育教师队伍,将体育教学改革真正落到实处。体育教师应积极参加中职院校组织的培训学习再教育,强化理论知识和体育技能,学习教育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具备网络教学能力,加强体育教学信息化工程构建。此外,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离不开体育器材、设施的支持,为此中职院校有关领导应给予体育教学足够重视,确保体育工作顺利进行。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阐述了学生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的意义,分析了体育教学的问题,并给出有关建议。总之,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体育教学应与进俱进、加强创新,将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视为今后工作的发展重心,确保体育教学工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康丽丽.培养中职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途径[J].职业,2017(17).

[2]曾会伦.谈影响中职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因素[J].大科技,2016(4).

[3]罗瑞钢.中职体育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之我见[J].教育,2016(7):00162-00162.

[4]史巧琴.以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为导向的中职体育教学研究[J].时代教育,2015(20):123-123.

[5]胡长春.中职生体育课学习兴趣及习惯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10).

[6]何京苍.浅谈怎样培养中职学校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J].小作家选刊,2016(14)

作者:杨俊彪 单位:增城区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