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时间:2022-03-22 08:59:33

职业院校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一、当前职业院校语文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与专业严重脱节。当前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课程的设置与专业严重脱离。无论中职语文、高职语文,还是成人高考语文、应用文写作,语文相关课程均未与专业结合。语文即语文,专业即专业,两者泾渭分明,极少交叉。但当前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及目的大多为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语文课堂与专业培养严重脱节,导致语文课程在职业院校逐渐被边缘化。(二)课程内容设置不符合学生实际。课程内容设置不符实际、不合理是职业院校语文课程存在的另一重要问题。传统教材中,课文篇目占据教材的绝大篇幅,辩论、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性内容极少。但课文学习正是职业院校学生的短板,知识基础薄弱导致他们对课文学习的兴趣较低,而课文的选择又往往与专业技能不相关,容易被学生忽视,长此以往,职业院校语文课程的教学实效低迷。(三)教学模式迟滞落后教学模式。“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学样式,是就教学过程的结构、阶段、程序而言的[1]”,它既指“为了获得某种教学结果,将多种具体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而形成的模式,也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1]教学模式有多种类型,但当前多数职业院校的语文课程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滔滔不绝地宣讲教材上的课文;学生是被动的听众,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此情况下,语文课堂活跃度低,学生参与度低,教学实效无法保证。(四)部分语文教师综合素养欠缺。当前职业院校教学实效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一些语文教师无视职校语文课程不受重视、学生语文基础薄弱的现实,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把本应活泼生动的课文讲得枯燥乏味。同时,许多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够完善、学识不够丰富,难以在课堂组织中有效引导学生。另外,一些教师忽视职业院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独特个性,以普高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职校学生,容易让职校学生产生挫折感,难以引起学生的好感,更遑论对语文课的兴趣。

二、职业院校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原则

当前职业院校语文课程教学远未达到预定目标,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语文教学课程改革应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教育为导向,这也是改革的前提和基础。职业院校语文课程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教学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改革的独特性。(一)考虑教学对象的特殊性。部分职校学生文化基础弱、底子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对学习兴趣不大。由于长期不受重视,他们自我认同感较低,自卑感较强,同时又渴望被关注,渴望参与,因而常以奇装异服、奇言怪语等形式吸引他人注意。职业院校学生的这些特点是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必须考虑并妥善处理的,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每个环节都应以此为立足点,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引导其积极参与,在提升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同时尽可能地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二)体现教学目标的特殊性。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还应考虑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职业院校的学生也是抱着学习一门技术的目的来求学。因此,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应体现职业性,紧密结合专业,彰显职业特色,强化就业功能,为学生的就业及再就业服务。

三、职业院校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加强职业院校语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职业教育以培养从事实业的优秀人才为目的,着重动作技能的熟练,所以以实用为目的的专业课程普遍受到重视,而人文学科不受重视。陶冶人的情操、强调人的个性的语文课程被边缘化,地位尴尬。对此,职业院校应加强语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让语文课程的内容与学生专业互相融合、相互引证,选材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应在课文单元增设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课文,例如,针对建筑系、路桥系、汽修系的学生可增加《天工开物》中的一些课文,让学生了解中国早期科技的发展[2];针对经管系的学生可增加《史记》中的《货殖列传》一文,让学生知道汉代商业发展状况[2];针对经管系旅游专业的学生可增加游记类的文章,如《水经注》、柳宗元的游记等等。再如,应用文写作方面,除了传统的通知、通报、计划、总结等应用文讲解外,建筑系可把应用文与建筑知识相结合,讲授招标书、投标书等建筑应用文写作;经管系可把应用文与财经知识相结合,讲授财经管理和报告、财经传播与策划、财经契约和司法文书等财经应用文写作。专业性语文课程内容的增加,既可从专业方面讲授语文课,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就业与工作,还能引起学生兴趣,活跃课堂。(二)根据学生特点及需求设置教学模块。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及需求,职业院校语文课程应改革内容设置,其每单元的教学宜分三个模块,分别为:其一,阅读与欣赏。此模块以课文的学习为主,宜选择既具经典性又符合职校学生学习水平的课文,让学生通过一篇篇课文的学习去认识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加深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这一模块的意义在于,夯实学生语言文字基础,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其二,表达与交流。语言表达是一个人进入社会必备的重要能力,职业院校学生在学历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口才能力在其求职就业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但当前许多职业院校对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培养不够重视,学生在正式场合及工作场合的表达方面比较欠缺,甚至容易出现词不达意、语不成句的情况。因此,职业院校语文课程应在每个单元设置表达与交流模块,例如朗诵、演讲、普通话竞赛、知识竞赛、辩论赛等,充分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开口说话。在训练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胆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己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由此激发课堂活跃度。其三,写作。写作能力在工作中相当重要,却是职业院校学生的弱项。语文课程应在每单元后设写作模块,包括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等常规文体的写作,也包括计划、总结、通知、请示、方案、经济合同等应用文体的写作,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三)创新职业院校语文课程的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主控着课堂,不利于学生的发挥,难以完成教学目标。职业院校可实施翻转课堂,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程序展开教学,张扬学生个性,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1.课内前10分钟演讲活动相较普高学生而言,职业院校学生普遍对自身学习能力比较自卑,综合表现能力较低,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教师可在每次课的前3-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轮流演讲。演讲主题宽泛不限制,书籍、电影,或者社会热点、时事均可,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之后由其他学生对该生的演讲进行点评,最后由教师对演讲学生和他人的点评进行点评和总结。教师的总结应以鼓励为主,对其中不妥善的内容加以引导,促进学生在对事物的认知上逐渐深化。2.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演讲之后进入课堂的新课。新课的导入有很多种方法,如悬念法、实物展示法、谈话法、假设法等,教师可根据课文的不同文体、性质,选择不同的导入法。比如《我的空中楼阁》这篇课文,可以用假设法导入,教师先提出问题:你想要一座什么样的房子,希望房子处于什么位置?学生的回答既可以是语言上的描述,也可以作画、唱歌。总之,新课导入的方法要根据课文内容而定,所遵循的原则为:既能够顺利引入课文,又能够激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广泛参与。3.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职业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难以在课堂外完成对课文的充分预习,因此在正式讲解课文之前,教师需先列出本篇课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学习任务单,让学生明确本篇课文的学习目标。例如,对《敬业与乐业》这篇课文,可建立如下任务单:(1)找出本文生字词;(2)作者以敬业、乐业为话题,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3)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4)从文中寻找什么是业?什么是敬业?什么是乐业?任务单列出之后,让学生自读课文、解决问题。学生可独立或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教师应利用职校学生活泼好玩的天性,让提问的环节充满乐趣,同时应顾及到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解答,教师还应考虑到职院学生的特点,秉持语言和文化没有标准答案的理念,尊重学生对文章的个性化解读,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不过分强调自身看法和标准条框,让这些因在传统教育中被否定、被排斥而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自信不足的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优点,树立信心。4.延伸拓展,反馈反思语文是反映生活、时代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对课文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从课本中走出去,联系各个学科,联系现实生活,进行延伸拓展。例如,《寡人之于国也》可以延伸至孟子文中思想在当今社会的意义,《秋水》可以拓讲庄子文章的瑰丽想象,《逍遥游》可联系到近期的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延伸拓展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此外,一篇课文学习结束后,教师应设置任务,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获得课程反馈,并引导其反思。例如,课文《敬业与乐业》学习结束后,教师可让学生就“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它们的价值等同。”“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等观点展开辩论,在促进学生理解和反思的同时升华学生的职业情感。(四)提高职业院校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语文教师对职业院校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职业院校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革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形成独特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使模式稳中有变、常教常新。具体来说,职业院校语文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1.广泛涉猎,提高综合文化素养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涵盖了历史、艺术、哲学等多种学科,其教学模式的改革,首先有赖于语文教师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职业院校语文教师应对艺术、历史、政治、哲学等都有所涉猎、了解。“勤于耕读,拓宽知识视野,积淀起丰厚的文化底蕴,关注社会生活,实现专与博的统一”[3]。如此,在教学活动中才能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对职业院校学生稀奇古怪的提问才能够随时给予高水准的回答,令学生满意,并顺利完成教学目标。2.研究教材,深入浅出地讲解课文职业院校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职业院校语文教师应具备特殊的备课能力。即,教师在备课时要时刻考虑到学生基础弱、底子薄的事实,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教材,深入研究教材,降低课文难度,把教学内容以最浅显易懂的方式讲解给学生。同时还要保持教学特色,以就业为导向,针对不同专业、不同重点进行授课,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同时,要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接受审美熏陶的同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3.形成特色,贯彻民主平等的教学理念职业院校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的实现,需教师秉承民主平等的教学理念并身体力行。对民主平等教学理念的贯彻,教师应在深入学习教育学相关知识外,阅读人类历史上推动社会进步的民主平等主题类的著作,使之衍化为自己的内在品质,自然而然地应用在教学中。民主平等的教学首先体现为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在与学生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中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民主平等还体现在教师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偏颇、不挟私,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民主平等所要达到的效果,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为教学模式改革的成功保驾护航。此外,不同于其他课程,语文教学会在很大程度上打上教师的个人印记。教师本人的文化品位与个性修养、教学艺术和创新精神,教师对教学内容、教育对象的独特感受等等,都是无形的教育资源,会时刻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3]。因此职业院校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的成功,需要语文教师形成具有自身个性特色的教学。

总而言之,当前职业院校语文课程教学因程设置、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模式、教师素质等原因,实效不高,亟需改革。职业院校应加强语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结合、设置符合学生需要的教学模块、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素质,激活语文课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语文课堂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为将来的就业及再就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布鲁斯•乔伊斯,玛莎•韦尔,艾米莉•卡尔霍恩,著.教学模式[M].兰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014:428.

[2]刘佳雯,王志中,陈季娴.动起来了:试论高职教育中的国文教学[EB/OL].[2017-06-20].class.heart.net.tw/article44.shtml.

[3]周红蓉,谢沅芹.关于新职教理念下职业院校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9(26):102.

作者:李金灵 单位: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