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风险管理的实践和反思

时间:2022-04-15 10:11:06

项目教学法在风险管理的实践和反思

摘要: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如何使投资与理财专业学生具备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风险识别和管控职业能力,是“风险管理”教学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实现与业务流程相对接,与工作岗位相融合,培养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和优化改造,使项目教学法的效果持续提升,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高职;风险管理;实践;教学反思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20世纪90年代,欧美倡导的“主题探究”与“设计学习”活动,日本新课程体系专设“综合学习时间”,我国课程改革中设置研究性学习、构建开放的学习环节等,均丰富了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模式。2003年7月,德国联邦职教所制定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与人协作和进行项目动作等社会能力)。项目教学法是将学生置于自身的实践活动中且按照一定计划进行的教学活动,需注重学生的自主性、有计划的行动、解决问题的过程、相应的社会情境等要素。基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可以将项目教学法表述为:一种以工作过程为线索设置课程,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设计学习项目,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选择课程内容,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教学模式。其“以受教育者社会化,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特点,尤其适合强调职业能力培养的职业技术教育。

一、项目教学法在“风险管理”课程中的实践——以“单一法人客户信用风险识别”为例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给债权人或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最大最主要的风险种类。这一章节内容实施项目教学法,具备可行性和必要性。首先,学生在学习“风险管理”之前已系统学习了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等课程,具备了必要的知识储备。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设计与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相匹配的教学项目进行实践,有利于将各学科知识综合运用于项目中,培养学生的风险识别能力。其次,投资与理财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公司、小贷担保公司等前台营销、客服岗位或中后台的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等岗位,对于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岗位,必须具有独立的风险识别及监管能力。以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可以使学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接触,是强化该课程能力目标的有效手段。教学中,以紧密联系实际的有代表性的单一法人客户的信用风险为实践项目,既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又能确保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项目。具体实施过程,可分为以下4个环节。(一)设计项目: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前提。项目设计应紧紧围绕“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针对“企业信用风险识别”这一教学内容,选择有代表性或实际发生的业务详尽设计。将课程模式转变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通过完成具体工作任务掌握操作技能,养成职业观念、培养工作能力。创设企业向贷款机构申请贷款的情境,将学生身份转换为贷款机构工作人员。作为资金提供者,独立识别企业各种风险是一项基本的职业能力。以企业贷款申请为项目起点,提供企业基本经营情况、行业背景、投资者情况、财务状况、信用状况和贷款需求等信息,将来自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各种风险嵌入上述信息,让学生从财务因素、非财务因素、担保因素方面识别企业的信用风险,为贷款机构决策提供有用信息。(二)布置项目: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关键。项目布置具体包括时间要求、方式方法、成果形式。要做到清晰明了,让学生准确理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时限。“企业信用风险识别”项目的任务布置如下:项目采取分组形式,按照信用风险分布的8个方面将项目分解为8个子项目,分别是财务因素中的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比率分析、现金流量分析;非财务因素中的管理层风险分析、行业风险分析、生产和经营风险分析、宏观经济及自然环境分析;贷款的担保因素分析。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组4~5人),抽签确定组别和需完成的子项目,每个小组自行选举组长并进行组内分工,就各自领域的风险点,通过查阅资料、自由讨论、向老师提问等方式完成风险识别任务,撰写风险报告,并用PPT进行成果演示,说明小组分工情况、项目完成过程、风险报告的依据及结论。(三)实施项目:项目教学法的核心环节。践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项目。这是学生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分析问题、协作互助、交际交流的阶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扮演好引导人角色,回答学生问题、进行适当指导,将教学过程和工作流程相对接,实现“做中学”。8个小组就各自组别的风险来源及影响进行分析,撰写风险报告,选派或由教师指定1名学生通过PPT解说的方式展示项目成果。展示过程中,其他项目组和教师可通过提问和答疑等互动方式实现项目任务的拓展,在互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充分了解金融企业风控岗位所需具备的学识和技能,并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意识地培养相关的职业能力。(四)检查评估:项目完成情况的评估总结。主要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评价方式采取以各组互评为主、教师评价为辅的方式,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评价,形成学生的实训成绩。该阶段中,教师应事先制定好评价的量化指标,可以从成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风险报告的专业性和质量、选派代表的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PPT的制作水平、完成时限、组员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价。各个小组对其他组别的成果进行评分,形成互评结果。教师对各组在第三阶段的完成情况做详细记录,作为评价依据。要综合互评结果和教师评价,对在项目中表现突出、有亮点的小组和学生给予表扬或奖励,形成激励效应,提升学生自信心,增强其获得感,为项目教学法的后续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二、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反思

(一)项目设计环节应遵循相关原则。1.反向设计原则。设计项目时,要明确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及取得成果的方式方法。反向设计即从成果出发,向前倒推,将最终成果中包含的知识和技能分解并融入创设情境,通过实施项目获得期望的学习成果。以第五小组的“行业风险分析”子项目为例,目标企业的主营业务为服装制造和商业贸易,就要把行业的风险点包括行业周期、行业特征及定位、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行业的总体成本及盈利、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业态创新程度及行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等,在项目设计时体现在基本信息的各个方面,让学生能够将行业和企业、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宏观经济分析和行业产业分析、个体思考与团队交流结合,全面准确地识别该行业的风险以及对第一还款来源造成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查找文献能力、细致严谨的职业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2.实用性原则。应有意识地将经济热点问题或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设计在项目中,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的兴趣和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比如,“企业贷款申请以辽宁省海城市一处商业住宅做抵押”情境设计,可以引导第八组承担“担保因素分析”任务的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是否有房产抵押贷款就是安全,当前我国的房地产行业进入了怎样的发展周期,房地产市场的地域差异如何,国家出台了哪些调控政策,抵押房产所在的城市房产价格、成交量、流动性和需求量如何等。上述问题既有宏观又有微观,既需要理论知识又需要社会常识。只有正确掌握当前经济热点,才可能合理评估第二还款来源的风险,为贷款决策提供准确依据。又比如,针对“该企业贷款申请在2020年肺炎疫情期间提出”这一情境,第七组“宏观及自然环境分析”的学生应着重考虑:当地疫情情况,疫情对行业的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企业的生产能力、营收水平发生的变化等。只有把这些风险点分析透彻,才可能对企业的还款能力有准确的评估和判断。这些问题提出、分析和解决的过程,就是激发学生思维活跃度、缜密度,打破定式思维和培养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过程。将时事热点和社会生活引入项目设计,才可能保证项目更贴近实际工作,符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导向。3.延展性原则。项目设计不是机械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公布标准答案的过程,而应有一定的弹性和延展性,留给学生一定的探索空间,引导学生将结果升华,培养学生动态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可以在项目中设计1个投资活动:该企业的主营业务是服装制造和商业贸易,但近期进行战略调整,与另一公司共同投资成立1个购物商城,投资额达8000万,导致近期的现金流和投资收益均为负数。这个信息会引发系列思考:能否因为企业的投资行为导致现金净流量为负数就否定贷款的安全性,贷款机构能否将这一因素转化为有利条件等。对于影响贷款安全的因素,可以引导学生动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比如,可以和企业进一步沟通,以购物城的未来收益作为第一还款来源的补充,即在主营业务收入无法偿还贷款的情况下,以购物城物业收费权利质押的方式偿还贷款,既降低了贷款风险,又将企业的投资行为转化为贷款的有利因素。项目设计的延展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逆向思维、分析和综合信息的能力、策划和组织能力等高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认识到对待问题的态度不应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解决。(二)布置项目环节。该环节不仅要准确向学生传达项目内容和要求,而且要激发学生兴趣。如果简单下达命令,学生被动接受任务,就会出现部分学生怠于参与或“搭便车”情况。帮助学生认清这一项目实践对其学习、生活、就业和工作的影响,实现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可以以下面的案例抛砖引玉,激发学生的成就意识。一家小额贷款公司招聘风险控制工作人员,以案例分析方式考察应聘者的专业水平。案例:一家个体工商户向我公司申请一笔小额贷款,因缺乏规范的财务报表,对其财务指标只能通过各种信息进行交叉检验确认。信息1:“我长期为一家工厂做钢结构件加工,毛利率30%,1个月能加工10000个标准同类型零件,每件售价5元,销售额是5万,没有淡旺季”;信息2:“我有4个员工,两班倒工作。他们工资底薪500元,计件绩效100件计50元,4个员工上个月计件绩效分别是:750元、1200元、1300元、1750元”;信息3:“我从浙江采购材料,用银行汇款,上一年共汇款41万”。能够清晰地理顺3个信息的内在联系、准确计算出销售额相关指标并验证销售额是否准确的应聘者,将有机会赢取这个工作岗位。类似热身案例如同为项目实施打了一针兴奋剂,让学生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三)项目实施环节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角色。项目实施阶段要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但不意味着教师就可全身而退。首先,教师应在设计项目、提供必要的资料和工具后,观察完成过程、解答学生问题,也可以通过参与讨论的方式了解项目进展、学生思路以及对待项目的态度,跟踪记录,作为过程评价的依据。比如,教师可以和学生交流,平时去哪里买衣服,买衣服最看重的要素,价格、款式、品牌……教师可以扮演服装制造企业,把学生作为咨询策划人员,向其咨询服装制造行业目前最大的挑战以及应怎样调整战略策略度过危机等。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宏观经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业经营风险、企业战略调整等问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由“我讲你听”转变为“你说我听”“你做我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在以PPT展示成果的阶段,教师可随机选派1名代表进行宣讲,检测组员的参与程度和协作能力,防止部分学生“搭便车”做旁观者、项目由某几个人完成而由全组人员共享成果现象的出现。(四)检查评估阶段。既是对前一项目的总结和反思,也是对下一项目的启迪与铺垫,要体现客观、多元、动态、激励为主的评价原则。1.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评价对象除项目成果外,还应注重对完成过程的评价,包括学习态度、组织分工、项目准备情况和参与情况等,使项目评价更加客观和动态。2.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学生的主体地位除了体现在项目完成过程中,也体现在项目评价上。所有组员掌握项目全部资料,与其他组别的任务有交叉交流,间接地参与了其他组的项目活动,能够更加客观评价其他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小组互评为主的评价模式更能保证项目教学法的宗旨。教师评价以总结为主,让学生清楚获知自己的能力水平、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3.评价中渗透对学生的肯定和激励,为今后的项目实施夯实基础表扬得分高、评价好的小组,也要表扬或奖励某一方面表现出众的小组或学生,如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扎实的财务分析能力、较高水平的PPT制作能力、优秀的团队组织能力等个性化评价,可以帮助更多学生提升自信心。“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是项目教学法的核心特点,使学生在自主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实现任务角色和工作岗位相融合、教学过程和业务流程相对接,实现了课堂社会化,也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秀霞,李岩.风险管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2]汪静.德国职业教育项目教学法模式及实例研究[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

[3]方凤玲.项目教学法在经管类课程中的应用[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7)

作者:尹丽艳 单位:汕头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