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健康教育的应用

时间:2022-03-02 03:23:59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健康教育的应用

摘要:“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教学时应根据任务驱动教学的基本内涵、特征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课程性质、特点来具体分析,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实施健康教育的专业能力。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教育

1引言

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提出,幼儿教师培养的基本理念是“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在幼儿教师能力这部分提出“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的培养。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教学做合一,重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更符合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该教学法近年来也逐渐应用到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中,在活动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尤为明显。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是研究在幼儿园如何根据3~6岁幼儿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效地开展五大领域教育活动、从而促进幼儿发展的学科。[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属于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活动设计类课程之一,旨在帮助学生获得进入一线工作后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该法在该课程中的应用使学生能真正意义上获得相应的专业能力。

2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指教师把所要教授的内容融入一个或多个任务中,引导学生在自主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探索、持续建构知识经验、最终获得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方法。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传统的课堂教学都定格在教师讲、学生听的范畴,任务驱动教学法区别于传统教学法的最大优势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它是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方法。[2]

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分析

3.1课程性质。该课程是四年制本科二年级和两年制专升本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主要研究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一般理论、目标、内容、途径、评价、设计与指导等问题的一门学科。3.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健康观,进一步认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特殊意义,获得开展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初步运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一般理论分析、解决幼儿园健康教育中的实际问题。3.3课程特点。首先是内容丰富。该课程不仅涉及学前儿童健康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也涉及儿童身体保健、心理健康、生活教育、膳食教育、学前儿童体育、安全教育等内容,每一部分内容都有丰富的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其次是实践性强。该课程是学生系统学习掌握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教学技能的主要课程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都强调,幼儿园要把幼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该课程是活动设计类课程,学生掌握健康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获得在幼儿园里组织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包括活动设计、方案实施等能力,实践性很强。

4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笔者在三轮的教学实践中反复地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不断地深化改进该教学法,主要是想取得“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效果,最终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课程开展之初,让学生明晰本门课程学习过程中要完成的任务有:修改任务(修改活动目标);设计任务(设计活动目标、活动方案、说课稿);模拟实训任务(说课、组织幼儿园活动);反思评价任务(自评和他评)。4.1修改目标任务。该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各部分内容的总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学生掌握年龄阶段目标后,需要具备判断一个活动设计是否可行的能力,活动方案是否合理可行的决定因素是活动目标的设计是否恰当、具体、可实现,活动目标是一个活动的核心、起点和归宿点。另外,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很多人会直接从网络获得活动方案,来自互联网的东西质量很难保证,笔者发现网络上的教案及活动设计的大部分目标是不合理的。由此,网络资源使用者的鉴别和判断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一阶段为学生设置的修改任务,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任务是第一个任务,学生也是首次接触活动设计类课程,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任务难度不宜太大。任务前期的准备包括:学生要熟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理论知识,熟悉《纲要》和《指南》中健康领域的目标内容。任务要求:教师提供大量目标设计不合理的案例后,学生在讨论、查阅资料的情况下去修改目标使其合理、可行、可实现,并尝试总结出学前儿童健康教目标设计过程经常遇到的问题。例如:中班健康活动:今天你喝牛奶了吗?目标1:认识各种乳类食品:牛奶、酸奶、豆类等;目标2:让儿童懂得喝牛奶有利于身体健康;目标3:培养幼儿喝牛奶的良好习惯。学生在接到任务后进行分组讨论,不同小组之间最终呈现出了不同的修改结果,无对错之分,只是考虑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的维度不同。4.2设计方案任务。在完成第一阶段任务的前提下,学生对于活动设计中最关键的环节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后,这一阶段的任务是设计活动方案和说课稿。根据课程的进度,学生接受到的任务是设计出符合主题的活动方案或说课稿。任务前期准备包括:掌握活动设计的理论知识、大量分析活动方案、幼儿园活动视频的观看与分析。任务要求包括: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情景选择设计主题,活动方案设计目标合理、结构完整、环节清晰。任务情景一:例如,课程内容进展到心理健康模块时,学生接受到的任务是,某幼儿教师要在自己班级开展“情绪”“性教育”主题的活动,要求学生以“情绪”和“性教育”为总主题选择合适的切入点为该教师设计出合理的活动方案。任务情景二,学校要开展师范生健康教育说课技能大赛,邀请同学们自选主题并设计出合理的说课稿。例如,在讲授体育教育模块时同学们可以以幼儿的基本动作为主题设计说课稿,学生在分析任务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最终完成说课稿的设计和撰写,说课稿的完成,意味着学生脑海里有完整的活动流程。说课稿的设计巩固了活动方案设计任务,也为后期的模拟任务打下了基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4.3模拟实训任务。“学习骑马要在马背上学习”这句话告诉我们,技能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被真正地掌握,况且每一位师范生都有一个讲台梦,模拟实训任务就应运而生了,此阶段的任务是以小组形式完成,小组成员之间须分工合作。教师提前按照课程体系列出了学前儿童身体保健与生活自理教育、心理教育、儿童体育教育、儿童安全教育等各部分的模拟主题,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所要模拟的内容。任务的前期准备包括:学生熟悉活动方案的设计流程、具有制作玩教具的能力、熟练PPT的制作方法、搜集跟模拟主题相关的视频资料和其他资料。任务的要求包括:整个活动的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活动过程要有PPT和教具,小组成员必须全员参与整个任务的各个环节,小组的最终汇报者由教师现场随机抽取。教学内容的选择、活动方案撰写、教具的制作、PPT制作、最终的汇报、都完全模拟真实情境,其实是把幼儿园的活动现场搬进课堂,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课堂的翻转,学生能实实在在感觉自己是一位老师,学生也能很自然地进入角色。比如小班身体保健活动“爱干净的鼻子宝宝”、中班心理健康活动“赶走坏脾气大王”“身体不能随便摸”、中班安全活动“会咬人的电”、大班安全活动“我不上你的当”等等,都是学生在此任务阶段完成的模拟任务。4.4反思评价任务。反思和评价的能力也是新时代幼儿教师不可或缺的能力,模拟任务结束不代表任务结束。任务评价不能仅在任务完成后进行,还要渗透在整个任务完成过程中。每组学生的汇报结束后,首先要进行组内自评,找优点、抓不足,进行反思。其次是他评,其他学生能在认真观摩完模拟活动后指亮点、挑毛病,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积极思考。教师在整个任务过程中随时进行指导和评价,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和小组及时调整和进步。任务的前期准备:学生需要掌握评课的基本知识和维度。任务要求:观摩的学生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模拟活动小组要修改活动方案、撰写反思报告。

5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对教师而言,实现了角色转换,从以往的讲授者变为指导者、设计者、监控者、评价者等,从台前走向幕后,给了学生更多的权利和机会,让课堂变得民主、有吸引力,教学更加艺术化。对学生而言,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中解救出来,让学生由台下走到台上,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动手实践,有利于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使学生更有成就感,更关键的是实现了学生从单一知识目标的掌握到多元综合知识目标的跨越,促使学生成为更加全面和谐的主体。对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学而言,任务驱动真正实现了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把教师从台前移到幕后,使教师从讲授者变为引导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能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协作、创新、探索的精神。

6结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将该教学法应用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具有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随着修改任务、设计任务、模拟任务、评价任务的完成,学生顺利地掌握了活动设计类课程中“写”“说”“授”“评”四大技能,成功获得今后进入幼儿园工作的实践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咏梅.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2]张海丽.幼儿卫生课的任务驱动教学:设计、实施、反思[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作者:陈瑞 单位:商洛学院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