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社会对高校教育的影响

时间:2022-07-23 10:58:04

信息化社会对高校教育的影响

摘要:在信息化的影响下,社会变革瞬息万变,高校不仅是社会变革的顺应者,更是社会变革的牵引者。总结高校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及特征,寻找目前高校教育的症结,以高校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为基点,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出了意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社会;高校教育;教育现代化

信息化社会又可称为“知识社会”,是由社会学家、未来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后提出的一种新的社会范畴。如今,生产工具已经从大机器时代进入到智能时代,迅猛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数字技术已使得当代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管理方式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高度智能化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支柱产业,综合性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在就业人员比重中迅猛上升,新知识、新技术的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制约一个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作为培养新人才的重要摇篮,高校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实现高校教育的现代化。

1信息化社会中高校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及特征

教育现代化是与所处时代相匹配的,一个怎样的大环境必将造就一个怎样的教育,在时空维度上,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持续发展演变的过程。当下的教育具有教育现代化的过渡性质,与这些社会特征相联系,知识信息社会的教育呈现出以下特征:1.1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的解释。教育的政治性、文化性将继教育的生产性之后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教育性质,教育在政治改革和文化建设中的功用将进一步得到系统和深刻的认识。教育将不仅帮助青少年一代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还将启发他们去反思社会变革的筹划新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变革、政治变革、文化变革以及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从单纯的适应走向全面适应、批判、创造和超越的结合[1]。1.2高校教育将发生一系列变革。高校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满足人们职业预备的需要,也要满足人们的人文关怀的需要。高校的类型将进一步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并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最终建立一个四通八达的高校教育网络,改变高校的教育教学时空。高校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高校市场化”的概念会激发学校不断进行改革,以提供优质和简便的教育服务。传统的班级授课也将会得到创新、丰富和发展,出现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培养学习者良好的学习品质与习惯将成为教学的核心任务,高校教育观念、管理、课程、教学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等学校事务都将成为公共辩论的焦点。而教育的服务性、可选择性、公平性和公正性将成为高校改革的基本价值方向。1.3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将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教育已经不局限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于人的一生,教育也不再是青少年一代的专利,而是所有社会成员基本需要。教育改革也应该着眼创造一个适合终生学习的社会,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从一定意义上说,受教育权成为与人的生存和发展权紧密相关的一项公民权利,全民教育的理念不断从理论走向实践。1.4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全球化不仅意味着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人们之间有着休戚与共的关系,而且意味着民族和国家的新定位。因此,教育应该从态度、技能等方面,培养受教育者从小为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做准备。与此同时,教育本土化的浪潮将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出现,成为人们重建本土文化和教育传统的主要论题,全球化并不是均质化、西方化,全球化应该促进世界不同地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而不应该形成新的依附关系。

2信息化社会中高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学生综合素质较差,缺少人本观。一方面,在信息化大变革的影响下,学生的创新素质、专业技能素质显得尤为薄弱,无法与社会进步速度相匹配。在创新素质方面,学生受高等教育前的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较大,当遇到现实疑难时,缺乏创新力,无法及时摒弃旧思路,转向新思路,并且缺少长期探索和刻苦追求的坚韧精神,养成懒惰的学习习惯,很难燃起对学习的热情的求知欲。而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主要受就读高校的教育影响,由于我国高校学科设置过细,导致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普遍狭窄。而在“互联网+”的生产方式下,任何行业都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计算机应用基础科学息息相关,大学生的“专、深”专业知识结构教育是适应工业社会的教育方式,但无法满足目前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为适应大机器时代的生产发展,高校的学生培养往往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学习为目的,对学生的自身发展关注甚少。学校如同一个大型加工厂,每一个学生是生产流水线上的物品,根据社会的就业需求去标准化地培养学生,对学生培养的考核也只要求技能的熟练掌握,高校成了社会适应者、参与者的角色。我国作为经济刚刚腾飞的发展中国家,高校教育观难免滞后,仍停留在以促进大机器时代生产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上,社会就业对于高校的专业设置影响巨大,尤其在高等教育行业全面放开后的民营资本的大量流入,民办高学的学科专业几乎完全“市场化”,忽视基础学科的作用。2.2高校教育资源配置率低下,发展失衡。宏观层面上是国家和市场两方面的作用,将资源整体分配到不同高校;而微观层面是在宏观分配的基础上,高校对所得到的资源进行再分配。目的是为了既定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目前,由于高校信息化发展的滞后,每个高校教育的资源配置的整个过程是一个独立、割裂的过程,容易导致宏观层面上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以及微观层面上的教育资源配置的重复,最终导致各高校发展极度失衡,出现中、西部高校人力、财力、物力的大量流失。同时,高校内部资源的使用率低下和大量资源浪费,对实现整个社会的教育公平造成了巨大阻碍。2.3高校教育的中国特色不突出作为一个从半封建半殖民社会一步跨进社会主义的国家,我国可以说是在各方面“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谋发展,许多方面只能借鉴别国经验“摸着石头过河”,现代教育的发展更是如此。从最开始的学习前苏联教育,开展1952年院系大调整运动,到如今主张“西方化”,教授治校,虽然我国现代教育的历史不长,但却历经了几次比较大的动荡[2]。在这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摒弃了许多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本土化教育特色不断削弱。例如我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初衷是给每一位刚跨入校门的大学生配备人生导师,帮助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而在实施过程中却受到各方面阻碍,有些过激的专家学者甚至认为这样的教育会约束学生的自由发展,限制他们的思维,是一种变相的“洗脑”教育。然而在面对国际化发展的文化趋同威胁,本土化教育在保持全球文化多样性上起着关键作用。

3如何通过信息化推动高校教育现代化的对策

3.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由于信息技术基础支撑社会资源得到高速配置,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出现史无前例的新高潮。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对精神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作为智慧先锋的高校,社会的推动者,改革者的角色,更应在促使人的自身发展和人类的全面解放的事业上起到表率作用,教育的目的重心由适应社会向人的发展转移,教育在基于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开放,实现学生精准个性化的教育,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开展探究式教育,建立学生的终身学习观;同时,能够保障每一个学生享受到优质均等的教育资源,营造良性循环的教育生态圈。3.2实现高校教育资源的共享。2017年的共享经济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又一剂强心针,让世界人民目睹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蓝天。共享经济的到来是依托于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成熟,在一个庞大的数据库里能够对库中数据的微小变动,做出高效、精准的接收、分析、处理以及发出指令等行为,从而实现现有资源的完美配置,确保每个人更快、更合理地利用资源,减少资源的无形浪费。因此,高校教育资源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全面共享行动上蓄势待发。在宏观层面上,高校可以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融通,但这方面的实现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要求高校与高校之间不再是排序思维而是一种共生思维,高校是所有学校统一的代名词,是为人类的全面发展做贡献;在微观层面上,能够实现教师、教学设施等共享,搭建开放式的优质教师共享平台,通过互联网使全国各地各级各类的高校学生无障碍获取,比如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3.3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办学特色。建设中国特色软实力,不应该仅仅只有中国成就和中国创造,更应该具有中国思想、中国价值和中国主张,这就必然要求我们积极创新中国话语体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思想体系和价值体系,真正提升“中国话语权”[3]。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要从两个层面上全面出击。首先,在宏观层面上要充分做好高校的党建工作,坚持高校以党委领带、校长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办学方向。其次在微观层面上,高校有义务且有责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信念,因此必须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育,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个初步了解,提升学生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但这样直接的理论课不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育人教育的主阵地应该是在校园文化和社团活动中,通过潜移默化地熏陶,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外,还要在教育教学中充分融入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隐形教育形式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在学科门类上设置凸显中国优势特色学科,大力弘扬中国特色智慧,深度挖掘中国知识宝库,确保在全球化过程中保持中国特质,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论自信。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教育基础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何传启.世界教育现代化的历史事实和理论假设[J].教育学术月刊,2013(8):3.

[3]戴木才.从思想和价值观上打造“中国话语权”[J].红旗文稿,2015(6):12~13.

作者:桑晓丹 单位: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