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学专业案例教学论文

时间:2022-04-16 03:47:11

非法学专业案例教学论文

一、选取案例应把握的特点

(一)典型性

典型性即代表性,是指案例所蕴含的法律原理能够突出地体现法律规则、原则以及法律关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内容。案例选取时要围绕所授的知识点,精心挑选案例,所选取的案例能够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如对于贪污贿赂罪的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刘青山、张子善案,及上世纪末成克杰、胡长清受贿案。这几起案件均有案情相对单一、涉案人员身居高位、涉案金额特别巨大、国内国际影响深远的特点,是贪污罪、受贿罪案例中的典型。基于非法学专业课时限制,若选取案例相对复杂,要根据所授内容进行必要的加工,把与所授内容关联不大的案件情节适当删减。

(二)新颖性

新颖性要求案例紧贴社会实际,反映时代特点,在形式或内容上新颖,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其学习兴趣。这对案情特点和案发时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尽可能地选取新类型案件或者疑难案。在案情特点上,选取案例要与传统老旧案件相区别,如在讲授《刑法》分则危害公共安全罪时,运用孙伟铭酒后驾驶造成四死一重伤的案例。我国刑法对酒后驾车的定罪有了时代性变化,通过孙伟铭案可以使学生清楚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区别。在案发时间上,要尽可能选取近几年发生的案件。这就要求授课老师要关注平时发生的一些具有新颖性的案例,并及时修改完善教案。

(三)启发性

启发性要求利用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通过学生的分析和判断,启发学生产生新的联想,新的观点,新的思考路径,给学生留下充裕的思考空间。如在侵犯财产罪的教学中运用许霆案。许霆案在法学界引发广泛争议,对学生认识财产犯罪的复杂性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许霆案中所涉及的问题包含了“恶意取款”行为的定性、盗窃罪“秘密”窃取手段的理解、信用卡诈骗罪中“机器”能否被骗及自动取款机的性质等问题。对其行为性质的认定具有一定的疑难性,疑难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思考研究的兴趣和动力。是民事的恶意占有、还是刑事上的盗窃罪或者盗窃金融机构罪?学生对这类具有启发性的案例很感兴趣。

二、运用案例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中的案例运用是重点,是关键。在案例运用上要做到“三个结合”:

(一)真实案例与虚拟案例相结合

由于真实案例往往涉及案情背景、情节发展及审判结果等因素,需要占用较多的时间。基于非法学专业课时所限,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的法律原理,可以用虚拟案例做必要的补充。虚拟案例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可以根据所授内容进行设计案情,案例完全为所学知识点服务,相对简单明了,非法学专业学生理解接受起来更加容易。

(二)导入案例与解析案例相结合

时常穿插一些案例,能够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帮助学生排疑解惑。同时对案例的难易程度要掌握好。导入案例一般不要太难,太复杂。太难、太复杂的案例不利于突出所授知识点,且学生难以理解,也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解析案例的难度要循序渐进。对一两个知识点的理解掌握,运用相对简单的案例即可。对多个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则适当运用相对较复杂的案例。这时太过简单的案例起不到突出知识点和训练学生思维的作用,达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

(三)热点案例与普通案例相结合

当前大学生社会参与度高,对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的热点案例较为关注。运用热点案例开展教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迅速熟悉案情,提高参与热情,增强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老师解析法学原理使学生提高对法律知识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学习法律知识的主动性。但热点案例往往已有结论,一概运用热点案例,不利于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因此,也要适当运用学生所不熟悉的普通案例开展教学,为学生留有悬念,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剖析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作者:贾克斌单位:武警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