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新媒体环境下学风建设思考

时间:2022-11-14 04:20:46

手机新媒体环境下学风建设思考

1手机新媒体简介

智能手机是手机新媒体的主要载体,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它主要通过图文和声像等多种方式进行信息的传递与传播。手机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具有自身特有的优势和便利———轻巧便捷,跨越时空界限,信息传播快速及时,内容丰富,功能多元,隐秘性强。手机新媒体每天有海量的信息,以“多对多”的交互模式,实现了交流“面对面”,互动效果好。各种网络软件的应用平台,也让每个人有了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较大地提升了个人的主体地位。

2手机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学风建设现实困境

据调查,目前高校大学生至少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他们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在主动挖掘智能手机功能和充分使用智能手机等方面,可谓社会的“领军人物”。成功赢得高考的他们,没有经历任何过渡期,没有丝毫的缓冲就到了“自由自在的王国”,在这里他们遇到了智能手机这个“红颜知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校园里随处可见“低头族”,就连课堂上也不例外,手机的吸引力远远大于教师和书本的魅力,智能手机的使用,给高校学风建设带了巨大的挑战。2.1缺乏思想引领,人生规划模糊。大学生实现人生第一大高考梦想进入大学后,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人生缺乏思考和规划,也没有有效的思想引领,漫无目的的状态导致他们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纪律松懈,作风散漫,甚至存在厌学和逆反情绪。2.2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我管控。力差有些学生自律意识差,“人在课堂心在机”,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听课,总是不由自主去摸手机,要么玩游戏,要么追剧,要么手机上网闲聊打发时间。他们正常的课堂、自习甚至休息时间都被新媒体手机所占用,学习的效果受到严重影响。2.3缺乏好的学习习惯,诚信意识不强。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大学学习方法,不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巩固、深化教学内容和扩大知识面,甚至消极被动应付学习,抄袭作业,百度答案,不能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交友、娱乐、休息等各种关系,沉迷于手机新媒体带来的虚幻的精神享受,严重影响了学业成绩。

3淮海工学院学风品牌项目———慎勤班简介

为了积极应对手机新媒体对学风建设的影响,近年来,淮海工学院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总结特点规律,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手机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方法路子。全校体师生群策群力,想办法,出点子,学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学风建设方面的规章制度,涌现了一批学风建设的创新成果。其中,淮海工学院学风建设的品牌项目——慎勤班,经过三年的建设,已经初见成效。3.1慎勤班名字的由来。“慎勤班”的取名来自《曾国藩修身十二法》,其主要内容包括:起床要早、读书要专一、说话谨慎、保持身体健康、每天都能知道所未知的、每月都能复习知识、习练书法等。慎勤班的名字由此而来,希望参加慎勤班的学生能慎言慎行,专心、用心读书。3.2创建慎勤班的目的。慎勤班是学生精英集中营,是学校一面鲜亮的旗帜,是学习标杆,是学校学风建设特色平台,是学生学习的领头羊,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建立淮海工学院学生人才库,即学生精英集结营,让慎勤班在推动全校学风建设中起到引领与示范作用,带动全校其他班级和同学树立目标,以更强的动力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以此促进学风建设全面提升。3.3慎勤班的成员构成。由个人自主申请加入慎勤班,优先考虑申请者是部级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校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得者,或有英语、数学、专业等学科特长者,或具有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强、喜欢发明创造者;没有任何特长的学生,只要乐观上进、自律意识强、态度认真、求知若渴者,均可加入慎勤班。3.4慎勤班运作模式。慎勤班在低年级学员中实行早晚自习制度,按30个人建一个小班严格进行考勤和考核,共同营造良好的学风氛围。所有成员按照个人科目特长和兴趣分成不同的兴趣小组一起学习研讨,分组发起、组织并参与学术讲座和各类学科沙龙活动;高年级同学不用强制上早晚自习,有沙龙活动和学术讲座等活动来参加即可。所有慎勤学员随时可以在QQ群沟通、交流与探讨,携手共进。学校大力支持并鼓励慎勤学员参加英语、数学和计算机等基础科目的竞赛和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专业学科的创新实践竞赛和发明创造等,从各个方面营造优良的学风环境。3.5慎勤班取得的成效。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慎勤班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慎勤学员奖学金获得率高,学员文化课平均成绩高,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高,学科竞赛参与及获奖率高,科技创新活动参与及获奖率高,实验创新课题和数量多且质量高,最明显的就是学生考研数量多,不少慎勤学员得益于慎勤班养成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通过不懈努力,最终考取211和985高校的硕士研究生,也有的慎勤学员顺利考取了省选调生和公务员,慎勤班总体就业能力强,就业质量高。3.6“慎勤班”存在的不足。当然,由于“慎勤班”是学风建设的一个尝试和探索,不可避免地存在管理经验不足等问题。如在激发慎勤学员自主学习意识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兴趣小组和沙龙活动的学术水平和科技活动的频率和档次有待进一步提升。另外,慎勤班单独成班进行学习和考核,这些学生参加自己班级的自习和活动相对较少,对慎勤学员所在的原始班级良好班风的形成及学风氛围的营造也有一定的影响。

4慎勤班”对高校加强学风建设带来的启示及建议

4.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抓好学风建设的基础。“慎勤班”的建立之初,就要把思想政治引领放在首位,确保每一个成员都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品德修养。只有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才能抵御负能量的影响,才能成为坚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建议高校要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引领。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进一步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要引导学生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敢于有梦;要鼓励学生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创新创造,营造氛围,勇于追梦;要激励学生锐意进取,艰苦奋斗,不懈努力,勤于圆梦。高校要积极搭建“慎勤班”这样的学风建设平台,抓龙头,促中间,带动其他,营造浓厚的学风氛围。4.2树立先进的工作理念是抓好学风建设的前提。先进的工作理念是工作取得成效的前提。新媒体的出现,不仅仅给高校学风建设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为加强学风建设带来了机遇,我们必须把工作理念、思维方式要和新媒体时代的特点规律联系起来。建议高校要进一步转变思想,学会用大数据思维、新媒体手段去抓学风建设,要进一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和服务学生的意识。如在严格课堂纪律方面,可以实行席位卡制度。一来体现一种尊师求学的态度;二也方便师生课堂亲切互动,改变以前教师上完所有课程还不认识几个学生的局面;三是营造严肃的课堂氛围,让席位卡时时警醒学生在严肃的课堂不能做玩手机之类与上课无关的事情;四是可以帮教师顺带实现课堂点名的功能,节约了教师每堂课挨个点名的时间。4.3激发学生内在动力是抓好学风建设的关键。加强学风建设学生是关键,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风的建设中来,才能形成良好的学风氛围。高校要有效利用大学生手中的手机新媒体开展工作,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引导互动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建议高校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和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要利用手机新媒体加好友的方式增进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将课堂延展到课外,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利用手机新媒体开展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用学生身边的鲜活的人和事熏陶感染教育学生。在低年级中聘任优秀本科生担任班主任助理加入本班qq群,严抓大一新生,养成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高年级施行研究生助管制度。高校要充分利用研究生资源,发挥其重要作用,让其在宣传带动本科生考研、做科研及开展科技创新方面予以辅导和答疑解惑,加强互动与交流,实现共赢。4.4改进工作方法是提高作风建设的的有效手段。学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成不变。要确保学风建设取得实效,就必须研究手机媒体的特点规律,借助现代化的科技手段,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建议高校要组织专人对新媒的特点规律进行研究,改变传统学风建设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手机新媒体的优势,在收集学生的信息、分析研判学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进行学风建设成效评估等方面,采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一是使用手机收纳箱制度。上课和自习前鼓励慎勤学员自愿将手机放进手机收纳箱去,以便帮助学生增强自制力,克制自己不去玩手机,提升课堂注意力和效率,保证课堂质量;二是建立“直播课堂”。教师提前将课堂内容进行录制,在课堂上采取APP的方式呈现,展开互动与交流,教师如果讲得好,学生可以“点赞打赏”,讲得不好学生可以“吐槽”,既“新鲜时尚”也可以提高上课的效率,切实改变过去灌水式的教育,加强课堂上互动性,提升课堂的实用性和趣味性。4.5全员育人是抓好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保障。学风建设具有开放性、长期性、复杂性、综合性的特点,涵盖了教育、服务的每一个方面,学风建设与社会、家庭、教师、学生都有着直接的联系,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建议高校要形成“全校一盘棋”的格局,学校、学院、教师层面要紧密配合,坚决克服教学工作和学风建设两张皮的现象,正确处理好学风与教学质量的关系,学风与教风的关系,学风与教学改革和建设的关系。要在网络平台搭建、信息共享、人才配备、后勤保障等方面统筹协调。同时,社会和国家相关部门,也要针对手机新媒体的特点,出台更加完善的监管制度,抵制负能量的信息,打击网络犯罪,净化网络环境,为高校抓好学风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形成抓高校学风建设的强大合力。

参考文献

[1]张仲超.曾国藩修身十二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昭.协同视角下的大学生学风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8):92-96.

[3]邵兵,张勇,彭飞.学风建设与学业支持系统构建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1):139-142.

作者:王改红 单位:淮海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