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发展中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时间:2022-12-14 09:32:30

职业生涯发展中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1学风与职业生涯规划

“学风”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来进行理解。狭义的学风是指学生的学习风气,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广义的学风包括了学习与才能的各个方面:态度、思想意识、行为习惯等等。由此可以得出,学风是学校领导在树立治校理念、教师教学与治学和学生求学过程中办学思想、培养目标、学习和工作作风、精神面貌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和反映。“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在组织的帮助下,个人对自己的兴趣与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后,结合时代的需求,明确自己所要从事的最优职业,以及为此目标而进行的学习和活动规划。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是为了在毕业后寻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也是使学生客观评价自己,早日拟定一生大计,避免少走弯路。学风建设与职业生涯规划相辅相成。建设优良的学风是学生职业顺利前行的推动器,也是提高高校教学效率和就业率的保障。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可以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这有利于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本文试图建立系列机制,以职业发展目标为核心,建设优良学风。

2目前大学生职业规划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学风的影响

当前的大学生90后占据绝对比例,具有显而易见的时代特征,对于新的知识和技术接受速度非比寻常,然而其所具有的任性、依赖感强、安于现状的心理却不得不令人忧心忡忡。这些特征集中于大学生对未来缺乏明确的认识,沉溺于电脑和手机的享受,于是使得高校学风受到不良影响。

2.1缺少职业规划意识使得学习动力不足

大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没有任何预期,所以对所学专业不进行深入的认识,更不要说兼顾其他专业的学习了,他们的生活理念是过一天算一天,舒服才是硬道理。没有预期与理想,便意味着没有学习的目标,而学习目标却是学习的起点和终点,缺少了学习目标的学习便如同丧失了头尾的孔雀,生命不再,华丽消逝。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高校的学风便流于颓废。

2.2职业目标定位不合适使得学习茫然无头绪

有部分学生意识到了就业的困难状态或者是颇有理想与抱负,因此有制定职业规划的意向,但是因为其对生活实际的盲目乐观或者是对自身能力的高估,使得其职业目标大而空泛,不切实际。于是,学生便如同无头苍蝇一般,到处乱撞,茫然而不知方向。学生的学习方向错乱,高校的学风便倾向于无序。

2.3自我控制有限使得学习状态不稳定

也有部分学生有着合适的职业规划,但是自我控制力不高,时而意识到自己必须进行学习,不能虚度年华,于是紧锣密鼓地学习一番,时而觉得自己把自己逼到了死胡同,看着别的同学悠闲自得而颇觉不爽,于是开始蹉跎岁月。学生学习状态不稳定,使得学风呈现出摇摆态势。

3以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引导为核心的学风建设长效机制

3.1建立“一入校即着手”的初始引导机制

大学以前,学生多是在家长的安排下进行活动,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进入优秀的大学。在步入大学后,家长的约束和强制消失,面对外界诸多诱惑,意志不坚的学生选择了潇洒过日子,睡觉、上网、打台球,是不亦乐乎。于是,高校俨然成了休息与享乐的所在,而不是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地。在新生入校时进行职业教育,使他们明白社会生活的艰难性以及学习的必要性,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规划,形成“一入校即着手”的初始引导机制,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这不仅能够取代家长施加于学生身上的学习压力,而且可以内化到学生的意识当中,使学生在无人监测的情况下也自觉主动地学习,为树立良好的学风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3.2建立“因年级而异”的全过程辅导机制

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教育,使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认识,对学校的生活有规律地把握,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学校相关部门和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龄段分层次进行职业相关辅导,以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年级总体特征。一年级重在让学生明确大学的意义及进行总体设定。学生甫一进入大学,对于学校的一切是新奇的也是茫然无头绪的,对于大学生活的意义更是不甚明白。这时候,学校相关组织和教师的角色就是通过组织专题性的课堂或活动,引导学生对大学生活全面了解,对大学的意义进行领悟,对自己的未来形成总体的一个设定,当然,这个设定可能不是很准确,也会在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进行调整,但这个设定是必要的,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所在。此外,也可以进行朋辈的交流,主要是通过高年级优秀学生对新生进行心灵的带动,或者可以是同年级之间的互相借鉴。有了学习的方向,自然也就有了进取向上的学风。二年级重在了解专业的价值及制定具体的行为计划。在一年级的专业统一教学之后,二年级开始细分方向。此时,学校和教师的作用在于让学生明确方向之间的差异及其对自己总体职业目标的价值,继而引导学生规划自己的在校行为,避免无意义度过青春。教师可以组织专题讲座,对学生在专业方向的认知及职业生涯规划做统一指导,也可以依据学生的需求进行个人辅导,帮助学生寻找自我实现的途径。在对专业方向有了充足的认识并且制定详细计划后,学生就会充分利用时间学习及活动,并积极自我约束,如此,便可以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风潮。三年级重在深入规划或者依据事实情况适当做出调整。经过了两年认知的丰富,学生对专业和自己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再也不是初入大学校园时的一无所知随大流,他们可以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更进一步的规划或者是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此时,学校和教师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客观分析现时的社会需求,使学生能够在成千上万的职业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基于对自我、社会细致分析的定位基本是准确的,是对自己未来的一个总体预测及安排,虽然由于社会的突变也可能有更改或疏漏。找准了自己的社会位置后,学生就会致力于研究文献和研究,以撰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或毕业设计,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好的基础,而不是在东拼西凑中剽窃他人的学术思想,于是,便可形成求真务实的学风。对学生职业发展的指导要有始有终,教师还必须在学生毕业前夕对学生个人职业规划的得与失进行总结,审视自己在学生的职业规划中是否有所助益,以在后来的工作中做出改进,并且对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疏导,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是社会的客观条件毕竟还是形成约束,在就业时会遇到与自己职业发展规划相悖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高职院校一般在三年级进行,本科院校则集中于四年级。对于工作的总结,有利于塑造反思自省的优良风气;对于学生就业心理的辅导,既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就业心理困境,又有利于教师的自我丰富,形成不断学习的风气。

3.3建立专业教师队伍的管理机制

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的未来,对于学校的学风建设都举足轻重。所以,不能仅依靠一门课程、一场讲座或个别几个教师就草草了事。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高校需予以高度重视,发挥任课教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的多方作用,并且联系企业高管和职业从事发展规划的专家,积极引进人力资源,建设职业发展引导的专业教师队伍,形成系统管理机制。职业生涯规划课的任课教师需传递给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意义,树立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使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方法;辅导员可以通过访谈、活动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我,使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专业课的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前沿的知识技术及价值。企业高管可以使学生明确为从事相关职业自身必须具备的素质,以职业生涯发展引导为职业的专家可以把校园生活和社会结合起来,教给学生在校园中可以进行的入职前准备。高校可以建立专业教师队伍,为引导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保障。专业教师队伍所具备的知识和经验,都是非专业教师所无法比拟的。此外,对于专业性的教师队伍,学校还应该建立系列管理机制,比如评价、奖惩、晋升等。对于教师的有效管理可以促进教师作用的高度发挥,使得其对学生的指导更加尽职尽责,从而使学生在职业规划方面更加准确细致,这对形成良好学风具有促进作用。学风是无形的荣誉。以职业生涯发展引导为目标,强化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优秀学风的形成。完善职业生涯规划的机制,是进行学风建设的有效手段。高校可以以此入手,整顿不良学风,提高学校声誉。

作者:张耀宇 王圆圆单位:沈阳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