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策略

时间:2022-05-22 09:59:15

浅析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策略

摘要:基层党建,顾名思义,就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内容很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品牌化建设已经逐渐成为当今基层党建工作最重要的一环。在分析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特征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相关策略,对促进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基层党建;品牌化;创新;建设策略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这一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基层党组织建设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意义重大。基层党建工作的品牌创建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内容中的重要一环,是创新基层党建方式,提升基层党建工作,从而提高基层党组织在基层党员、人民群众心中地位的重要途径。通过创建基层党建品牌,不仅能够总结基层党组织及广大党员干部在长期党建工作中总结的工作成果,而且有利于先进的党建工作的经验方法在基层中的推广和传播,对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模式、转变基层党建领导方式、宣传推广党建工作经验、提升党群关系的密切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一、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有利于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模式。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基层党建工作也同时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政治制度在不断演变、社会经济在高速发展,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模式必须有所创新和发展,而建设品牌化的基层党建工作就是一种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模式的积极探索。通过学习和借鉴企业品牌化的发展经验,再结合各地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可行、合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的党建工作模式,从而大力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二)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有利于转变基层党建领导方式。随着改革开放40年的深入发展,面对我国乃至全球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传统的工作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按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党建要求,基层党建工作方式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通过创建基层党建工作品牌,使各基层党组织因地制宜地制定个性化的党建管理品牌,在品牌宣传和推广中大大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切实增强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使党群关系更加融洽和谐,有利于基层群众反映心声,基层党员干部及时听取民意,及时转变基层党建工作领导方式,从而使基层党建工作更加科学和高效、顺应时展,使基层党组织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切实服务于民。(三)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有利于宣传推广党建工作经验。基层党组织是最接近人民群众的党组织,也是最能够充分挖掘党建资源、总结党建工作经验的党组织。基层党建资源是宝贵的,要想将有限的党建资源推广传播到更多、更广泛的基层党组织,就要创建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将优秀的、典型的党建品牌进行大力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基层党组织收获信息、借鉴吸收、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其基层党建管理工作水平,最终提升整个地区、整个行业的党建管理工作水平。(四)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有利于提升党群关系的密切度。在创建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的过程中,基层党员干部需要宣传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其中,这就为党建工作与群众生活建立了一条紧密联系的纽带,大大增强了党群合作的密切度,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效率,更能使广大群众感受到基层党组织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认可,从而提升党群关系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也是中央要求基层党组织践行群众路线的要求所在。

二、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特征和问题

(一)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特征。1.创新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层党组织也需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创新才能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创新才能使我们党胜任领导和执政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没有创新就没有灵魂,基层党建工作品牌的建设同样离不开创新,必须把创新贯穿始终。2.时代性。新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基层党组织必须不断创新其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新成果。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的建设就是要深入挖掘,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与时俱进。基层党建品牌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大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二)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问题。1.基层党员干部对树立党建工作品牌化的建设理念不够重视。近几年,很多基层组织没有意识到党建品牌的重要性,基层党员干部也没有树立起党建工作品牌化的建设理念。导致在实践中,很多党员干部没有明确党建工作品牌化的工作方向,没有理建工作品牌化的具体工作要点,所以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党建品牌创建工作中,而是沿用传统的党建工作方式,利用和推广身边的品牌资源,从而降低了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效率。2.基层党组织对党建工作品牌化的建设机制不够完善。建设机制是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的重要保证,在实践中,很多基层党组织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党建工作品牌化的建设机制,缺少完善的党员干部责任制等管理制度,对品牌化建设责任没有落实到人,对品牌化建设工作没有及时考核,对品牌化建设成果没有总结推广,导致党员干部对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工作建设缺少积极性和责任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建工作品牌化的建设进程。3.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只注重宣传推广。而轻视学习借鉴在实践中,大多数基层党组织做到了品牌化建设,也能够做到及时宣传和推广,但却忽视了主动学习和引进其他优秀的党建品牌进行借鉴和利用,导致基层党建工作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基层党建资源的成果无法转化利用,最终降低基层党建工作的党群积极性和参与度。4.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过于注重形式。基层党组织为了保证其品牌化得以持续快速发展,在建设的过程中已经投入了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制度和体系,也搭建了广泛的沟通平台和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此举加快了品牌化建设的进度,但是,由于注重形式,导致效果不佳。因此,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贴合实际,突出特色,密切联系群众,树立典型,是当下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相关策略

(一)党员干部要重视树立党建工作品牌化的建设理念。建设品牌化的基层党建工作,首先要求基层党员干部要在思想上重视树立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理念和意识,使创建党建品牌成为党员有效沟通的平台,成为协调工作各方的动力。基层党员干部在党建工作中要坚持以品牌建设为中心,使品牌建设成为党群共同追求的目标,切实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基层党员干部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紧紧围绕工作大局,聚焦抓党治党主业,将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工作的有效手段,持之以恒探索实践,形成一批实际效果明显,创新性、示范性较强,社会评价较高的做法经验。(二)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品牌化的建设管理机制。建立品牌化的基层党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科学的、不断总结的过程,所以基层党组织应该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品牌化的建设管理机制。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要明确责任分工,将党建品牌化建设责任细化落实到人,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和奖惩机制;另一方面,要随时做好问题上报、反馈和汇总。党建工作责任人要分阶段的、定期地向基层党组织汇报品牌创建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问题的方式与方法,推动创建工作稳步向前。(三)党建品牌宣传推广与学习借鉴吸收相结合。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党建品牌的宣传和推广,使党建资源得到最大化的优化利用,让更广泛的基层党组织能够了解学习到优秀的、典型的党建工作经验,从而提高全社会的党建管理水平。一方面,在建设党建工作品牌的过程中,要向基层党员和广大群众积极宣传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形成党建品牌宣传推广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各个基层党组织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引进优秀的党建品牌,通过互相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借鉴吸收,从而使自身的党建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使自身的党建品牌得到更广范的传播和影响。(四)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过程中突出特色、树典型、抓实效。在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过程中注意突出本单位、本部门的特色,树立优秀的典型人物,长抓实效。例如可以构建党员示范岗,评选优秀党员、优秀党支部,评选优秀主题党日活动等等。高校基层党组织可以尝试探索与企业联合、与社区联合、与其他高校基层党组织合作,打造自己的特色并保持长效,真正地让品牌策略融入到党的基层组织工作中,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

四、结语

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创新之举,是基层党组织与时俱进、服务于民的必然举措。基层党组织是实现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载体,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关键依托。只有建强基层党组织,使其承担起应有的使命和责任,才能把身边的党员、群众组织起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树立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意识,建立健全品牌化建设管理机制,做到品牌宣传推广与学习借鉴吸收相结合,是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陈颖超,李春燕,雷鹏娟.以品牌化为抓手,开辟基层党建工作新途径[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19(03).

[2]张园.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品牌化工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3]尹娇.关于基层党建品牌化建设的探索[N].山西青年报,2016.

[4]韩强,谭建.基层党建品牌化建设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

作者:王雪霏 单位:山东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