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与服务3篇

时间:2022-04-14 11:00:13

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与服务3篇

第一篇

1城建档案信息集成管理和集成服务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大量电子文件的产生,城建档案信息有着丰富的数字化资源、海量的存储、便捷的检索、快速的传输、高度的开放、信息的共享等优点,但它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城建档案亟待深入研究和解决。1.1从宏观上看,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根据地区、经济条件的不同发展的现状也各不相同。如果本地区的基本条件相对较好,而且在本地区还存在系统和规格相对较高的单位。这时这个地区的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将会具有很高的水平,这是因为这个地区具有了技术、资金、人力等方面的优势。但如果这个地区的基本经济条件相对落后,而且不具有规格较高的单位,资金的储备也不充足,更没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进行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这时这个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就比较落后,这个地区才刚刚起步的时期,出现很多困难,而且进步的相对缓慢。根据上面的情况,在不同的地区存在信息化建设的水平的不平衡造成了进行城市建设档案信息集成管理和集成利用时不能整合一致的进行。在城市建设档案馆已经实现了内部档案业务过程、电子文件管理、电子档案管理的集成工作,而没有真正实现跨部门、跨机构、跨行业之间的城建信息资源的集成。1.2城市建设档案信息技术相对落后。现阶段各个地方的城建档案信息系统和网络建设存在很多问题。如规范性、开发性、服务性、共享性相对较差,对进行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1.3没有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在城市建设档案信息的建设过程中没有形成完善的城建档案数字资源库集群。致使利用网络及数据互操作技术进行连接数字资源库集群的操作不能实现。在城市建设档案信息上的数据仓库与交换中心,不能进行数据共享集成的工作。致使整个档案信息资源不能充分的为城市建设工作提供服务。1.4城建档案数字信息的安全问题。安全问题是计算机网络世界的难题,也是城建档案信息集成管理和服务的重大难题之一。主要来源于计算机病毒、计算机黑客、恶意破坏和摧毁系统的信息处理功能或破坏电子通讯装置、人为或偶然事故造成的威胁,使数字城建档案集成管理和集成服务显得十分“脆弱”。

2加强尝试建设档案信息集成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2.1现阶段,在各个地方存在经济基础的不平衡,致使在各个不同的地区城建档案管理水平及信息化发展状况也各不相同。基于这些原因,现在不同规模的城市根据各自的实力,分步实施,逐步建设和完善城市建设档案信息系统。进一步实现城建档案信息进行集成管理和集成利用。2.2城市建设档案信息资源是进行城市建设档案信息集成管理和集成利用的中心内容。进行城市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可以分成几个主要部分,主要是共享数据库———网站建设———网络建设。数据集成是建设一个科学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城建档案信息集成管理系统的基础性建筑,只有在它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合理的建立和运行。现阶段进行数据集成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应用总体数据规划创建进行共享数据库。2.3为了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档案法规体系,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城建档案信息化工作以及电子文件管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规范标准的研究工作的加强。在进行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标准建设时,可以直接应用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进一步促进标准体系的形成和提高标准化程度。2.4加强网络安全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和高可靠性的数据安全系统。2.5加强城建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岗位培训与继续教育工作,建立发挥人才作用的有效机制。

3加强城市建设档案信息集成服务的对策与建议

城建档案馆存有全市辖区内地上与地下的、可见与不可见的全部信息资源,当其被全部进行数字化后,就具有数据的海量存储功能。城建档案馆局可据其特点,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信息集成服务平台”。而且还将每个人的生存空间、生存环境信息系统全面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城建档案信息的深层次服务与利用。所谓深层次服务与利用是指支持社会各部门在该平台上开发专业应用系统或建立其他专业的信息服务平台。全方位实现城市建设档案的集成化服务。

本文作者:程艳玲工作单位:吉林省集安市建设局档案馆

第二篇

一、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城建档案工作人员中档案专业出身的较少,学历普遍偏低,现代科学知识贫乏。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和继续教育也没有纳入人员培训计划,导致许多城建档案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管理水平跟不上信息时代的脚步,缺乏创新和活力,影响着整个城建档案信息化的进程。

二、加强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从数字化着手,着力加强信息化内容管理

开展城建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城建档案馆应根据实际需要和经济能力,采取全部馆藏档案数字化、重点选择某类档案数字化、珍贵档案数字化、高使用频率档案数字化等方式,把现有的实体档案资源转变成数字信息资源,积极、务实地推进城建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积极开展、探索电子档案接收与管理,一方面应积极开展电子档案接收、保管、利用的技术方法研究,制订电子城建档案管理办法。另一方面,应加强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加大对电子城建档案的接收力度,从源头上解决档案数字化问题,充分利用电子城建档案的优势,变档案为信息,做好利用服务。在城建档案特色数据库方面有所突破,为更好地提供专业信息和专业化服务,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城建档案基本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地下综合数据库、规划审批成果数据库、重要竣工项目档案数据库、城市规划方案数据库、声像资料数据库等各种专题数据库。这可以提高城建档案信息的专业性与效用度,是提高城建档案馆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有力措施之一。在建设示范性数字城建档案馆中,数字城建档案馆是城建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又一个里程碑,要认真总结近几年城建档案馆数字建设的经验,确定一个或几个试点,在数字城建档案馆试点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带动数字化城建档案馆的建设,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为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

(二)从人员上加强城建档案管理

传统档案工作以纸张为工作对象,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模式下,大量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新系统的开发,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存储介质的不断变化,在同等设备的情况下,档案工作效率的高低越来越依赖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每个环节的技术问题都会影响到工作的整体进度。档案工作对复合型人才特别是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人才匮乏成为一个严竣的问题,加快建设适应信息化要求的档案人才队伍迫在眉睫。目前,档案人员队伍普遍存在着知识面窄、知识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实现电子信息化管理,要求档案专业人员既具备档案管理基础知识,熟练地掌握档案工作的原则和方法,又要熟练掌握电子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必须重视档案工作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必须配备负责档案信息化系统开发和维护的专业人才。档案馆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必须适应信息化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适应信息技术和档案事业的发展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加强知识更新,引进、消化、适应信息技术的成果,使档案管理人员能够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可以肯定的说,加快档案人员知识结构的变革,多途径、多层次培养人才,是档案工作迎接信息技术革命最根本的对策。

(三)实施城建档案的分级管理以及保密管理

按管理权限,以解决好使用权和管理权为突破口,坚持谁管理谁负责,逐层逐级建立城建档案局域网,通过局域网之间的相互连接,实行城建档案的网络化管理,从而保证项目业主根据不同的工作需要,随时设立所需要档案资料,提高信息利用的效率。加入公共信息网使档案信息的利用具有更加广泛的社会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馆的社会功能。建设业主单位只能阅读无法更改,从而进一步减轻档案工作的工作量,减少纸质案卷因磨损而造成的毁坏,并有效减少弃档、死档和无档现象。不断完善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保密制度,传统的城建档案纸质管理便于档案管理人员做好档案的查阅、登记、转移工作,信息化管理之后,保密工作重要性将突显出来,必须在制度上加以约束,确保电子文件和信息查询系统只能在被授权的情况下使用,这在国际上也是通行的做法。

总之,城建档案信息化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应坚持统筹规划,以自身努力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将城建档案信息化纳入政府电子政务的规划,并立足于所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努力提升城建档案管理水平,促进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本文作者:施永海工作单位:吉林省蛟河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第三篇

1小城市建设规划要有发展意识

目前小城市发展过程中经常存在重建设、轻规划的问题。受资金不足和部门规划不同步的影响,使小城市建设过程中规划的深度不够,存在先建设后规划,或边建设边规划,建设牵着规划走。城市的布局凌乱,工业、居住、文化教育、商业区等分布不合理,也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由于水、电、煤气等基础设施不能统一规划,造成重复布局和施工,更是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另外,一些楼房的建设规模宏大,有的甚至占了人行横道,对交通、景观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在小城市的建设规划中,一定要有发展意识和超前意识,不能只追求大城市的规模贪大求洋,要把城市的性质和规模、交通体系和功能分区都在做出合理安排;要有超前意识,要借鉴其他先进地区的经验,充分考虑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要有法律意识,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变,必须严格执行。

2小城市发展要有环境意识

小城市多数是在县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础设施比较差,环境质量也不好。由于急于建设,使居民区和污染企业在同一区内,导致噪音、污水、灰尘等对居民的生活带来特别大的影响,使得民不聊生。个别项目消耗能源大,对环境污染更是严重。要加快建设和改善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运输、水、电、煤气、热力、污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规划中要注意按照功能分区布局,对旧的城区进行合理改造;还要注重环境建设,安排好供热、供水、垃圾清运及环绿化等问题,把环境综合治理拿到日程上来。另外,环境意识也包括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和历史环境,要三者之间平衡与协调,这样小城市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

3加强公众的参与力度

在国外,城市规划是要征求所有市民的意见,政府在做规划时与民众和开发商一起商讨协调,虽然会耽误些时间,但是可以减少城市规划的失误,避免给小城市发展留下遗憾。在中国,民众的参与度很弱。小城市建设涉及到所有居住在城市的市民的切身利益,要让广大民众参与进来,把广大民众的合理意见体现在规划中。在规划中要本着以人为本,为民着想,要让市民参与共同规划建设自己的家园,协调好公众参与与专家规划的关系。同时,要健全管理机构,以多种形式向民众宣传规划意识,增强民众的自觉性,把建设规划纳入到法制的范围中。使人人都能了解建设规划、熟悉建设规划,支持建设规划,参与建设规划和接受建设规划。

4加强产业建设,提高后勤保障,解决入城人员后顾之忧

由于小城市的迅速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涌入进来,造成小城市人口压力很大,多数没有工作和住房的闲散人员给小城市的交通、住房和安定带来一定危害。并且,由于没有打破城乡的户籍制度,入城的农民仍然得不到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待遇。重基础设施,轻教育、医疗、养老的建设规划也会从整体上影响小城市的发展。因此,要大力发展流通、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以吸纳大多数闲散人员工作;主动承接城市项目,提高产业竞争力;要兴办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学校,解决民工女子入学问题;加强医疗、养老等保险的规划,解决入城农民工后顾之忧。

5加强资金投入

资金问题是制约小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只有不断探索资金筹措的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金的问题。在规划中,一是要增加中央和地方的资金投入,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小城市建设;二是要以本地资源来聚财。利用本地的交通运输发达优势,发展农副产品及运输物流业;或利用本地自然历史风光,发展旅游业来筹措资金;三是大力发展招商引资,打破政府对公益事业的垄断,鼓励企业或个人来投资,参与到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来,为小城市的发展建设提供充足资金保障。

本文作者:李长香工作单位:吉林省抚松县规划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