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文化价值研究

时间:2022-04-26 10:41:03

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文化价值研究

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是国家建设的精神核心,是民族复兴的思想保障,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旗帜和方向,具有重要的时代文化价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和文化建设相辅相成,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与本质,是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理论指针和实践底蕴。在新时代引领着文化发展的方向,夯实着文化自信的底色,保障着文化安全的精神堡垒。在党的报告中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一、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引领了社会文化的方向

意识形态安全是一定历史时期,保持主体意识形态的稳定性,并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发挥其指导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论证社会主义发展的合理性、先进性的思想理论体系。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就是要巩固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的观念上层建筑,发挥意识形态在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功能。而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相较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所以,在精神层面的意义上说,通过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是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力量。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适应世情与国情变化的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策略和方法,指导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是以新时代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为出发点,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把建设具有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其目标。意识形态鲜明的文化引领力为社会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建设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安全,就要坚定地维护主体意识形态的地位与作用。因此,通过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发展中的指导地位,更加明确了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质,提升了文化的软实力水平,增强了文化建设的“中国话语”特色,为应对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鲜明的方向指引。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也是为文化建设和发展树立了一道安全的防线和牢固的底线,正如指出:“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复杂局面和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二、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夯实了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针对文化自信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文化的自信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展现,是国家综合竞争力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意识形态安全角度夯实文化自信,能够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推动文化的繁荣,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新力,巩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以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为精神基点,要能以更坚实的理论基础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能够更确切地以时代要求为己任,融合传统与现代,综合创新,更好地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现实价值,进而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以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为精神支撑,能够更加旗帜鲜明地抵制对中国革命历史的歪曲认识,充分发扬革命文化的先进性作用,牢记初心和使命,铭记新中国诞生和发展的历程,巩固经历了文化的衰落到兴起而建立起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以更强大的文化动力促进新时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国家建设。以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为精神动力,能够更准确地结合历史与现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激发创造活力,进一步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使我们更具有充足的底气,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精神武装,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文化面貌,促进与世界优秀文化的交流与了解,让世界更全面地认识中国文化和中国发展,进一步“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安全,内涵着文化的自信,突出了文化发展中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革命文化的弘扬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培育,是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础。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同时也在各个方面不断地充实着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心理认同和价值理念,夯实着文化的自信程度。

三、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保障了文化的安全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多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对这些文化思潮的分析需要以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原则去分辨和批判。强调主体意识形态在文化领域的话语权,是应对各种思想思潮冲击的理论保障。与此同时,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多元的文化观和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社会的发展和阶层结构的变化带来的利益多样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形成了个人文化价值的多元选择。要保证这种多元文化价值发展的正确性与健康性,就需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安全的保障作用,推动观念的革新,建立价值的共识,在促进思想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保证正确的价值导向和文化安全性。以科学发展、技术进步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生活方式中,互联网等现代化的传播方式的普及,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但也增加了大量信息的鉴别难度,冲击着人们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如何鉴别和选择这些信息,维护文化的安全,是意识形态建设面对新时代的一项任务。曾强调,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加强网络的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就是要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中的引领和保障作用,正确引导信息时代的文化观念、思维意识和价值倾向,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要保障大数据时代的中国文化安全的底线,势必要以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安全观为底线和支撑。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对于面临多变的国际形势,辨别多元的社会思潮,抵制不良思潮的影响,保护文化安全,树立起牢固的思想理论防线,保障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主导性的重要作用。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抵制和批判西方文化的渗透和攻击,明辨是非,坚定信念,传播真理,切实地发挥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的作用。

作者:王春林 塔兴春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