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及优化方法

时间:2022-12-24 09:54:34

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及优化方法

事业单位专项主要由相关单位提出专项资金预算申请,经国家财政部门审批后进行专项的拨款。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政府加大了社会公共领域方面的投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增加,这对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笔者了解,一些事业在进行专项资金管理时,存在目标不明确、绩效考评和监管机制缺失的现象,影响专项资金的正常使用。事业单位要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预防和减少在资金使用过程中不法行为,切实提供自身综合管理水平。

一、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用途来看,事业单位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文化、体育、教育和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事业单位专项资金属于专款专用,在进行财务会计处理时要单独核算,在资金规模上往往较大、开支范围相对广泛,有助于事业单位自身职能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事业单位在专项资金管理流程上已经相对成熟,但是总体而言,还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专项资金内部控制管理不到位。专项资金通常使用规模较大,有着明确的专款专用要求,进行内部控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强化内部控制管理有助于专项资金的综合利用效率。从当前我国专项资金内部控制情况来看,总体上缺乏侧重点,在专项资金的预算、票据管理、绩效管理及考核、会计核算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内部控制发挥不了应有的效果。其次,专项资金预算不规范。提高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在资金预算上有科学合理,这离不开专项资金的统筹规划及合理安排。从当前我国专项资金预算情况来看,在进行预算编制时缺乏细化标准,预算执行效果差,预算信息来源可靠性差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综合利用效率,对专项资金管理十分不利。最后,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不健全。据有关资料显示,在进行专项资金管理时,很多事业单位不能对资金绩效进行有效的管理,在专项资金的用途、绩效管理上不健全,事中审核力度缺失或存在很大的不足。

二、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优化措施分析

(一)强化专项资金内控管理。事业单位在进行专项资金管理时,要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作用,强化专项资金管理时人员、部门和岗位的职责,特别要注重防范专项资金的挪用、浪费和营私舞弊的现象,严格规范事业单位会计行为,注重会计基础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减少不当开支,强化对各项经济活动的管理,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提供有效的保障。(二)强化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编制专项资金预算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对专项资金的用途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根据本单位实际需求,结合季度、年度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充分的分析,同时参考同类单位和往年资金使用情况,严格编制标准,提高专项资金预算和使用的准确性。经财政部门审核后,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预算执行要严格,做好长期的专项资金使用规划,不断优化专项资金的管理方法。(三)强化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没监督就没有约束,要加大对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完善政府考核体制。追踪问效原则体现了预算管理从“重投入”向“重产出”的转变。在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监管上,一方面,事业单位要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对专项资金的预算审核,注重可行性研究分析,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和执行情况有明确的了解。另一方面,加强内审和外审的结合,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的跟踪力度,对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管理结合,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提升专项资金整体使用效率和效果。不仅如此,要加强评价管理,对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要有明确的评价信息,综合评价专项资金带来的社会价值,提高资金主体部门在专项资金使用时的积极性和效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在我国税收比例中占据很大的部分,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到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事业单位在专项资金的管理过程中,要强化专项资金的内部控制、注重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同时强化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在提升专项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的职能,实现专项资金管理的最优化,促进事业单位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梁诗华.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6(22).44

作者:南彬琳 单位: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